第909章 谋定天行弑神新军,温存缱绻欲了旧事(1 / 1)
神主一言既出,殿内百官对视片刻,随即议论纷纷。
三省六部重臣则神色平静,显然对征伐天行界一事,早有心理准备。
任何一位胸怀雄心、手握实力权柄的帝皇,在明知有更广阔的天地存在时,永远都不可能止步不前,固步自封。
尚书左仆射贾诩出列禀道:“陛下,臣以为时机虽已成熟,但可暂缓些时日。”
风伏纪锐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理由?”
贾诩眉眼微跳,神色却镇定如常:“臣请借用陛下常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据现有情报所示,天行大千界有三大核心,其一为天行大千天道,其二为出身自古羲州的栖吾岛,其三则是那所谓的禁忌地之一的冥渊。
关于天行大千天道,目前情报有限,难窥端倪,暂且不论。
栖吾岛,是万年以来天行界胜寰宇界一筹的主因之一。
冥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才是天行界真正的核心。
这个核心里,现在已知的又有没落的幽冥帝朝、冥渊圣教、梵海神殿三个分支。
而这三个分支,以及玄冥等势力,目前正有合谋斩灭栖吾岛这个核心的意图。
因此,臣以为,可先等一等,静观其变。”
风伏纪嘴角噙着轻笑,故意问道:“等什么?
我朝纵不算朕,亦有存孝、关羽、光纪、峋四大造物。就算后两者不便轻动,单凭前两者出手,难道还扫不灭天行界?
若还不够,二十九名界王真仙尽数压上如何?”
闻言,贾诩顿时心知陛下是有意考较,思忖片刻,方躬身回道:“陛下容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朝刚晋升,虽正值鼎盛,然此盛况,仅是相对天行界已知表相而言。
天虞天之隐患,白玉京之祸患,才是我们要郑重对待的,需不断累积高端战力,以应不测。
反观天行界,其天道极罕显世,动静全无,冥渊莫测,虚实难辨。
就是那栖吾岛,除武王阳甲及其亲传弟子以外,其手中是否尚有未知底蕴,我等亦无从知晓。
且阳甲乃当年能与人皇争锋且不死的人物,今时的他修为几何,也是需要着重考量的地方。
故为万全之计,臣仍主张现行之策。稳中求进,纵有变故,亦不至于伤筋动骨,破坏我朝对未来的总体布局与发展。”
贾诩之言,可谓老持稳重,一改其著称的“奇谋”算计,显出不弱的大局观。
有一点也没说错,在无星海一役里,风伏纪的意念与武王阳甲的化身交手过。
虽然一击得胜,但对于阳甲的真实战力确实没有看出虚实来。
此外,白玉京与天虞天之患,他在成就寰宇之主的那天里,隐隐也生出了某种感应。
感应以湛宗二人的提醒为引,于当时两大天道与天地同时赠予的三气交融刹那间,让他隐隐生出把两者联系起来的“错觉”。
至于为何,风伏纪内心有多种猜测,但暂时无法证实,只能藏在心里。
没有与人分说过,哪怕是印灵,都在当时被他暂时屏蔽,完全不知此事。
念头翻转间,风伏纪如常一笑:“倒也未料,文和竟有这般持重之时。”
贾诩嘴角一扯,连忙辨道:“陛下明鉴,臣向来持重好吧!您可千万别对臣有所误解!”
见他急切自辩,君臣相视间,俱是漾开一片善意的笑声。
中书侍郎郭嘉朗声笑道:“太过持重亦非良策。以我朝今时之威,若是步步求稳,于内不益,于外亦非上选。”
贾诩侧目:“奉孝,于外尚可论,于内何弊之有?”
郭嘉眼里精芒一闪:“九界初定,若朝堂行事过于保守,恐会令某些人误判,以为连年征战,损耗了我朝元气,从而滋生异心。
文和,若是远征之际,这些贼心未死的宵小在后方兴风作浪,岂能无患?岂非大患?”
贾诩闻言微怔:“倒也有理。”
郭嘉年轻精明的面貌上浮起些许青紫之气,继续道:“当然,太过激进也不可取。
毕竟,九界战力尚未彻底整合,有些人未必便愿意听从朝中将领调遣,无法如臂使指。
但固步不前,也不行。”
说罢,他转身朝风伏纪一揖:“陛下,臣提议,可先遣人于天行各界散发消息,言我朝即将远征天行。
如今的天行界,因一众神朝级势力回归,外界势力搅局,武王阳甲及其势力也蠢蠢欲动,正处于前所未有之乱局。
我朝将要远征的讯息,恰如投石入谭,必可使这滩浑水更浊,让恐慌蔓延!”
一席话有理有据,听得不少官员颔首赞同,私语议论。
兵部尚书刘穆之思忖半晌,出列道:“敢问郭侍郎,如此浑水摸鱼,若是反而让他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岂非作茧自缚?”
郭嘉嘴角勾起一抹邪意:“刘尚书问得好!但嘉就怕他们不能同心同德。若能结盟,更是求之不得。”
刘穆之怔住,面露不解之意。
殿内百官亦多显困惑,议论声此起彼伏。
风伏纪眸中含笑,目光落在若有所思的诸葛亮身上:“孔明,对于奉孝之意,可有见解?”
诸葛亮初入各时代人杰齐聚的梦幻朝堂,本不欲锋芒过露,见神主垂询,方出列道:“臣只是有些浅见。
臣以为侍郎此计,妙在二处:
其一,天行界如今缺少陛下这般可一锤定音的无上人物,可谓群龙无首。若是迫其仓促一统,必然要在短时间内经历惨烈内耗,除尽异己,使实力大损。
其二与其一有些许反处,若他们为抗我朝而暂弃前嫌结盟,则其联盟必然内耗不休,形同散沙。
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结束不久的“无星海”战役。
二者无论孰是,皆可为我朝所趁,毕其功于一役,免掉日后要在陌生的大千世界南征北战之劳。”
说罢,他便退回列中。
原来如此!
好生歹毒,不对,好生精妙的算计!
众臣恍然之余,无不对郭嘉之谋与明悟他计策的诸葛亮暗赞不已。
郭嘉拊掌赞叹:“知我者,孔明也!”
诸葛亮谦虚一笑:“不敢!奉孝智计如星汉璀璨,亮自愧不如。”
贾诩瞥了郭嘉一眼,佯嗔道:“尾巴翘天上了,莫要得意。诩只是一时没想明白,诸位同僚亦是,可对?”
“正是!”
百官倒也配合贾诩这位左仆射,齐声应和,极显默契。
郭嘉撇撇嘴,摇头直笑,不以为意。
这般宽松融洽的气氛,倒不像正式庄严的朝会,反倒更像是一场各抒己见的堂议,令初入朝堂的诸葛亮诧异之余,心底亦泛起一丝新奇与归属感交织的复杂感慨。
如此气象,简直是天下才俊渴求一展胸中抱负的绝佳之世。
风伏纪轻笑一声,续问道:“奉孝,如此便算是不保守了?”
闻言,郭嘉对于陛下的心意了然,亦难掩兴奋:“陛下,自然不止于此!
所谓擒贼先擒王,天行天道虽虚实莫测,但正是因其不明,才更要先捋它虎须,一探其根底深浅。
至于“冥渊”这个所谓的禁忌之地,亦可先遣密使潜入探查。一旦窥破其中玄机,再来解决天行界其他势力,便再无顾忌。”
风伏纪不置可否,面上颔首赞许:“此议甚好。捋天行天道虎须一事,可与散播消息同时执行。若是动静极大,还可助你浑水摸鱼的策略更进一步。
不过,灵意神宗、千嶂白氏等为何回归,也值得注意,需得严加防范。”
郭嘉早有此虑,见神主开口,立时拜道:“陛下圣明,烛照万里,嘉自愧不如。”
风伏纪笑看了他一眼,心若明镜,内心到底还是有些不满意。
枢密院左枢密使李靖察此微意,沉吟许久,终是出列奏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添翼。”
风伏纪目光投下:“来,直言。”
李靖恭敬肃容道:“郭侍郎此计,是战略计策,肯定有极大效果,然在战术上,产生威慑性的时间必然也长。
臣观当下灵意帝朝目前正遭受灵意神宗等势力侵扰,恰为良机。因此臣提议,除义乾院主以外,另遣一支弑神军精锐驰援。
以灵意帝朝为起点,先声夺人,扬我东华神朝远征威势!
如此一来,也能打出三利好。
一来或可加速催化天行界一统,或者促其加速分裂。
二者,能诱使潜在的威胁尽数浮出水面,省得我等费心纠结。
其三,若天时地和人和皆具,或可一举竟全功!”
闻此,风伏纪眼里总算浮起满意之色,朗声一笑:“药师此言,深合朕心。
弑神军现役规模有多少?”
李靖猜中风伏纪心思,内心一松,恭敬禀道:“陛下,弑神军现役军卒为两万人。
统帅武安侯白起,蒙陛下赐予一缕无量紫气,刚晋升为一境界王。
副将李嗣业,天人七重境;王彦章,天人八重境。
天人五重境以上大将三人,鬼神境偏将九人。
余者皆是是蜕凡境九重巅峰,既是百战精英,也是经转灵池洗炼而出的精锐天兵,战力远超同阶,足可匹敌三倍之敌。
两万精锐在无将领统御的情况下,配合制式天阶战甲、战兵,组成战阵,天人巅峰不可敌。
若是由统帅白起以及各级别将领主阵,战阵加持下,四境以下界王可灭,纵是五境界王,亦可立于不败之地。”
此言一出,不仅让风伏纪眸光一闪,心情大悦,百官们亦是哗然惊叹,咂舌不已。
风伏纪大笑:“药师可不要狂言!弑神军才成军不久,可有操练实战为证?”
李靖展颜一笑,身上弥漫出自信昂扬的气息:“陛下容禀,此乃我军的基本素质,立足之本。
弑神军成军后,已在浮华天幕、戮魂塔两大帝器内,轮番请师北辰、袁通天、水素真、张飞等初境界王一同实战训练过,效果极佳,成效斐然。
天柱使左慈真人从鬼界归来,听闻此事,亦亲自下场试阵,被围困许久,方才奋力破阵而出。”
“善!甚好!大妙!”
风伏纪抚掌一笑,复又略带惋惜道:“可惜,弑神军成军不易,否则若是多建几支,凭借我朝蜕凡级将士规模,当可凭空多出十数尊界王级战力。”
百官反应过来,惊叹更甚,惜叹之意亦溢于言表。
李靖续道:“陛下宽心,目前陷仙、绝仙二军也已在筹备之中。
陷仙军兵员战力臣等打算以洞虚最限,屠仙军则以通幽为限,因此成军较慢,还请陛下期待,静候佳音。”
风伏纪内心一动,失笑道:“新军之名,尔等倒是取得霸道。未来是不是还有戮仙军、诛仙军,刚好组成诛仙大阵不成?”
李靖闻言一怔,旋即目露奇光,极其兴奋:“陛下所言极是,正该如此!”
敢情是还没想到,是误打误撞形成的!
风伏纪哑然之余,心念电转,神识则暗与帝皇印灵沟通,想从他手中抠点宝物出来。
良久,在付出三千丈气运后,右掌一翻,一副流淌着玄奥八卦道韵的阵图便悬浮于掌上。
他信手轻推,阵图便飘到了李靖面前:“此为「八卦锁龙阵图」,圣阶中品。以天地八卦为核心,可衍化出锁龙之力。
此龙非指彼龙,意为强大者,当然,若有机会遇到真龙,也不妨一试。
阵势一成,困敌其中,敌愈强则阵力愈盛。
凡界王七境之下,未凝练出完整小世界者,斩杀不是难事,可让弑神军操练一番,增强实力。”
得此重宝,李靖喜不自胜,连忙收下阵图,深深一拜道:“臣代武安侯及弑神军全体将士,叩谢陛下厚赐!”
风伏纪微微一笑:“待朕闲暇时,也会炼制四柄如诛仙四剑一样的阵图神兵,威能肯定远逊正品,亦有玄妙便是。
待诛仙四军成立后,药师可随时来取。届时,也有阵图一并送上,望汝等努力,莫负朕望!”
李靖无法形容内心的欣喜,激荡难言,神情肃穆,再次郑重躬身一拜:“陛下金口玉言!臣与众将士定付出万倍努力,也要把诛仙四兵与阵图拿到手。”
如此直白的言语,可见李靖心中之激动。
风伏纪不仅不以为忤,反而畅怀大笑,“好,朕拭目以待!”
说罢,他没有停留,目光看向吏部侍郎法正,问道:“孝直,吏部名册里可有功勋达十万点以上,二十五万点以下,且为异类得道的将士?”
法正锐目澄澈的眼眸微抬,想了想,出列拱手道:“陛下,有二十三位,不知陛下何意?”
风伏纪道:“最出色的二人是谁?修为如何?目前在何处?”
法正早就烂熟于心,立即禀道:“一为出身于莽荒兽界的兽王赤瞳魔豹一族之王·啸山君,修为天人四境;二为出身于东仙海渤古海族长老渤勇瀚,修为天人五境。
不过二者功勋虽足,修为也不错,但潜力不太够,此前被剔除于中书令统计的天人名单之中。”
风伏纪微微惊喜:“无妨,且问问他们,朕打算补全十大阴帅,看他们有没有意愿。
啸山君恰好与豹尾相合,渤勇瀚与鱼腮相合,倒是意外之喜。”
十大阴帅所管理的生灵种类不同,职责也有些许不同,能找到这样两人,无疑是气运深厚使然。
闻言,法正一怔,却没想到是这等事。
此间阴帅与前世不同,乃是拥有真实肉躯,以及专属业位的双修者,且在阴帅司里,还能拥有八倍修行速度,待遇与未来能得到的潜力加成简直不要太好。
法正拱手道:“陛下,臣立即询问。想来这等好事,他们没有理由会拒绝。”
张居正禀道:“陛下此举倒是了臣一件心事。”
风伏纪道:“太岳也有烦恼?”
张居正轻笑出声,禀道:“倒也无甚。前些日子便有些流言传开,说只有“炎黄府”出身的人杰,方能入朝堂高位。
虽没有造成太大的信任破坏,但臣等一时也想不到太好的办法解决。
今天经陛下意外之举,倒是可破了这等流言。”
风伏纪眸光微闪:“流言来处可查清了?”
张居正摇头:“刚开始是炽炎龙庭的人放出来的,后来各星域都有人搅浑水,试图造成更大的信任危机,被谛听卫、刑部、兵部共同阻止了。由于不是什么大事,臣等便没有理会。
毕竟,百官皆知,我朝自崛起以来,一直都是以能力定位置,出身并不重要。
当然,那些为此深信者,此生想必也无能力踏足朝堂中枢。
今后旦有差池,也是人头落地之局,得不到任何发展。”
言语一落,其语气虽平静,却尽百官之首的自信与霸气。
风伏纪嘴角微扬,越发喜爱这位中书令,微微颔首:“也是!罢了,诸卿可还有事要禀奏?”
“无!”百官齐道。
风伏纪笑道:“好,那关于天行界战事,便按照郭嘉、李靖二人的计策先行,看看效果。
李靖。”
“臣在!”李靖出列一礼。
“郭嘉散播流言先行,弑神军待阵图演练成熟后,再行出发,不必着急。”
“是,臣谨遵圣意!”
风伏纪又道:“太岳,令李存孝进入天行界虚无玄穹处,激怒天行大千天道,试探其虚实。
为免存孝贪功冒进,同令阎罗王兼集贤阁大学士包拯暗中随行,以文气护佑。
至于禁忌地冥渊,让钟馗先前往一探,若无法进入,暂且作罢。”
张居正恭敬道:“臣领旨!”
风伏纪含笑的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百官,声音沉稳而有力:
“诸卿皆是我朝肱骨,朕也知近年来诸卿因政务繁多庞杂,夙夜忧勤,殚精竭虑,为此,朕心甚慰。
扫灭天行界一战,关乎国运及未来进程,谨慎不为过,但也无须过于紧张,按步就班便是。
望诸卿各司其职,内抚黎庶,夯实根基,上下一心,为我东华再添恢宏胜绩。”
以张居正为首的百官闻言,齐声拜道:“臣等遵谨圣谕!”
声浪如潮,整齐划一。
风伏纪眼带期许,微微颔首:“那便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陛下万古长青,万年,万年,万万年!”
在百官回荡着的万年声中,风伏纪拂袖转身,龙行虎步离去。
目送陛下离去后,百官自也从殿内鱼贯而出。
张居正一边传达着命令,一边与同行的李悝、鲁肃、杜如晦等三省六部主事笑言:
“又有得忙了!”
李悝笑回:“这不是已知的事情!
不过忙一点也好,前几日不用法力喝酒,可是把我喝吐了好几回,那种感觉我不想再经历了,难受极了。”
杜如晦大笑道:“那大人还得再练练!未来喝酒的时候,可多着呢!”
闻言,众人俱是大笑。
一场朝议下来,巍峨神圣的宫阙之外,已近日中,阳光普照。
众人的大笑声,伴随着定策未来的责任与畅想,与温暖的阳光融合交织在一起。
虽沉甸厚重,却让人有着极大的期待。
有期待,才有动力。
有动力,才会去做更多的事情,哪怕付出更多,也不觉辛苦......
人之性情,莫过于此。
-----------------
风伏纪也一样。
离开凌霄殿后,他便依着心意,闪身来到了位于英灵祠内的风九重墓前。
先是洒了一壶山河酒楼出产的美酒,方把东华这几年的成果一一道给风九重听。
恰适宗正风袙亦来此,见此一幕,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紧紧握着风伏纪的手无声大哭。
风伏纪脸上浮起笑意,轻拍他握着自己的一双皱纹横生的手掌,笑道:
“倒是好久没跟老宗正一同饮酒了,可愿陪朕?”
风袙抹泪一笑:“这是老臣的荣幸,怎会不愿?”
风伏纪大笑:“好,到凤仪殿去,朕让清浅、凰殷作陪。”
这是哪般道理?
身为宗正,风袙本能的便想拒绝,觉得这不合礼仪,但话还未说出口,便被风伏纪拉走。
为此,也只能任由他了。
聚会的人,在酒过三巡之后,越聚越多,基本都是王室仅存的宿老。
更年迈者,在东华崛起的这几年间,已相继逝去,年轻者除风伏纪三人以外,却是一个都没有。
当酒宴结束后,风袙等宗室满怀感动离去。
风伏纪却是心思复杂,待念头散去后,便又温言拉着顾清浅与天凰殷进入房间,尽叙相思起来。
继两人答应过后,一龙二凤已是寻常之事。
温存缱绻间,极尽体贴。
在与湛宗、萧靖狮相识后,风伏纪便知顾清浅为何至今没有诞下子嗣的原因。
虽然伴随着伴随着东华步入高等神朝,身为帝后的顾清浅也受益极多。
其命格也早在七日前,便已晋升为“紫府同宫”,境界大升,也是界王中的一员。
此后自然孕育一事,想必便正常了。
隐患虽暂时消除,然风伏纪却也为此更加怜惜于她,惹得一边的天凰殷都生出些许“幽怨”来。
可惜,她初为人妇不久,修为稍弱,适应力不足,早已娇慵无力,只能斜椅锦榻,最终抵不过困倦之意,沉沉睡去。
两人见状,风伏纪笑意不减,顾清浅却是大羞,把脸埋在风伏纪怀中,低语道:
“陛下苦心,妾身自知。然妾紫府初定,还需...还需陛下怜惜......”
如此我见犹怜的蜷缩状,反倒让风伏纪食指大动,目光与其盈盈眼波对上,再次情意绵绵起来。
-----------------
是夜。
风伏纪安顿好业已承受不住,连声“求饶”后睡去的顾清浅,便从凤仪殿离开,踏入凌虚殿内,统计起步入高等神朝的国运收获。
看似在闭目养神盘点,实则一心二用,意念形成了一道化身,从凌虚殿穿梭入海,来到了“天羽泊”碧海羽灵瑶光面前,打算了结掉这件积压已久的旧事。
时隔一两年未见,瑶光还是那般芳华绝代,宛如惊鸿照影,夺魂慑魄。
蓝发澈眸,肤白细腻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
许是刚刚经历完一龙二凤的“狂风暴雨”,让风伏纪内心的激荡还未压抑下来,这次他罕见多瞧了几眼。
可惜,是有主的女人。
瑶光依旧如以往一样,虽然依旧把自己的大半躯体藏在“碧海空鲸”结成的晶体墙壁内,姿态还是那般慵懒,似乎并不觉得这样存在,有任何不妥。
许是感知到风伏纪不同以往的目光注视,她右手轻撩那头略微卷曲的几缕秀发,笑意吟吟道:
“哟,寰宇之主,稀客!”
其意满含调侃,然声如蜜浸胭脂,又带有一丝冰壶泻月生寒之意,闻之心情都莫名愉悦起来。
风伏纪散去宫闱激情,敛下情绪,微微一笑道:“你倒是一如既往的自在。”
“自在?”
瑶光无暇的脸蛋微歪,看了一眼现如今已然远远超越她的年轻羲皇,莫名沉默了片刻,方自嘲道:
“也对,什么都不用理,确实自在。”
风伏纪嘴角微扬,旋即敛去:“之前让你出来为朕效力,你始终不肯。如今寰宇一统,可愿从那堵墙里走出来?”
“从这堵墙里走出来?”
瑶光注视着越显雄伟俊朗的风伏纪,眸光闪动间,笑声如铃,连两人之间的湖泊水面都荡出了一道道水纹涟漪。
半晌,她方停止笑意,缓声再道:“怎么感觉你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