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宅村日常(1 / 1)

加入書籤

给黄扬发消息,让他再多加一份套餐和一个汉堡,郑林栀收起手机,又钻进蔬菜大棚里去了。

之前种过一种叫樱桃萝卜的农作物,说是三十天就能收获。

郑林栀算算时间,这都快两个多月了,根部终于开始长大了一丢丢。

半个月前,它是只长叶子不长根,于是他网上查了一下,说是可能因为光照不够。郑林栀只好在每逢晴天,就把蔬菜大棚的膜卷起来一半,让阳光晒进来。

结果它还是没见长根,甚至叶子也不长了,气得郑林栀去问卖种子的老板。

老板问他,浇水了吗?施肥了吗?拔草了吗?抓虫了吗?

水是浇了,草也拔了,杀虫剂也喷过一次,但他确实没施肥。

老板就推荐他买了一小包肥料,兑水浇根,前前后后弄了三次,半个月后,终于开始长根了。

郑林栀蹲在地上,仔细观察,心想:种地,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之前他对杀虫剂这种东西还嗤之以鼻,后来发现只要合理利用符合标准的农作物杀虫剂,它们的农药残留是很低很低的。

不用的话,地里真的好多虫子,各种各样的虫子,在种子刚发芽长叶子的时候就能把叶子吃光光了,颗粒无收。

网上那些说不需要用也没虫子来的,大多数种在阳台上。

不过也是有例外的,郑林栀刷到过一个帖子,说是种小番茄,没多久阳台就变成了虫子的乐园,博主还是个怕虫的,最后直接把窗户关紧了,等冬天过去,阳台的农作物全都枯萎了,虫子才没有了。

博主也从种农作物改成种花。

郑林栀手贱,点开了配图,当时看到图上的窗户外,密密麻麻趴着那些青菜虫,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恶心到他两天都只吃肉,不吃菜。

自己地里的情况,这么样一对比,反而显得没那么严重了。

再三研究后,他选择了店家推荐的最安全的杀虫剂,用起来也就负担没那么重。

黄扬妈妈从黄扬嘴里得知这件事后,还跑来村尾教郑林栀,让他下回种菜前,地里铺一层草木灰,也能防止虫害。

但是放多了不行,种不出来菜,放少了也不行,总之这个量得控制好咯,经验都是要自己摸索出来的。

这样一说,让郑林栀回想起自己刚种地前,确实有撒了一些草木灰在地里的,就是不多。

也算阴差阳错了,不然真有可能像那个博主一般,给虫子种菜。

反而是除草剂可以少用,地不多,郑林栀自己就能把杂草给拔了。

婶婶还说可以铺地膜,能有效防止野草生长,她们这几年都有给菊花地里铺地膜,确实少了很多杂草,就是成本又高了。

不过现在他种都种了,自然不好铺膜,只能等下次种东西再安排上。

郑林栀目前没头绪也没想法给自己加量种植,相比于在地里种菜,他反而觉得种一些藤蔓瓜果和果树,好像更适合他一些。

像大棚里的猕猴桃藤、百香果藤、番茄苗、圣女果苗,还有院子里的草莓、蓝莓树,地外围种的桑葚、枇杷、杨梅、樱桃等,用的都是游戏里吃完果子剩的果核,还真就发芽成功,种下去了。

蔬菜大棚里的猕猴桃藤越长越茂盛,之前带着的小果果没多久就全掉了,后面也没见过开花,但苗没事,应该或许是时间问题?

百香果据说明年才会结果,郑林栀馋了,直接在网上买了一箱回来吃,酸酸甜甜好滋味。

番茄藤的花是开了,就等结果,郑林栀任其发展,毕竟游戏里种出来的番茄就挺好吃的,这导致他对自己种的番茄不抱什么希望。

圣女果倒是经过郑林栀的精心养护,他按网上教程里学的,倒伏种法、打侧枝,搭架子,传授花粉之后,现在圣女果的花已经落了,里面长出来一个个绿色的小玩意儿,就等它们长大变色成熟了。

“到底是谁说自己种菜更划算?!”郑林栀低头随手拔了一棵枯黄的小青菜。

这七七八八种下来,花的钱比自己买菜的钱还要多。

这种小青菜,郑林栀倒是吃了好几顿了,就是叶子上小洞洞也挺多的,不太好看。

也就自己吃不嫌弃,他是不敢挂小程序卖的。

最多就是村里相熟的,摘一些送去。

油麦菜和生菜就更不用说了,油麦菜眼看着再过几天就能摘了,生菜虽然长得小了点,但郁郁葱葱的,郑林栀摘过几次拿来吃烤肉。

味道没有游戏里的好吃,但是竟是自己种的,成就感满满的!

南瓜苗和冬瓜苗长势不错,现在瓜瓜有他的拳头那么大,感觉还可以继续长。

之前看视频说南瓜苗可以吃,郑林栀不会弄,于是把尖尖掐过了几次,送给五叔婆一家吃。

据元桐说,口感很特别,挺好吃的。

郑林栀为自己没有厚着脸皮去蹭饭后悔了一秒钟。

……

蔬菜大棚里的农作物伺候好,郑林栀掀了帘子出去,径直走到玉米地和花生地中间的石板路。

玉米这会儿已经长到郑林栀的腰部,花生长势也喜人。

他把菜篮子放石板路上,蹲下身拔草。

“郑林栀!要不要给你拿个帽子?!”元桐的声音从后门处传来。

郑林栀把手伸出去,摆了摆。

元桐扯着嗓子喊:“小心晒黑了就不帅了!”

小灰也跟着叫了两声:“汪!汪汪!”

郑林栀抿嘴,探头出去:“那你帮我拿一顶草帽来。”

元桐:“噢!”

两分钟后,小灰咬着草帽,屁颠屁颠地从后门跑到玉米地。

郑林栀:“……”

“你这条臭狗,怎么就那么听元桐使唤!”郑林栀把满是狗口水的帽檐在小灰身上嫌弃地蹭了蹭,然后才戴在头上。

下一瞬,小灰想跑到花生地里滚,被郑林栀一把抓住,指着它的鼻子教训:“不行!”

他扯着狗,到他上回压坏的花生苗处指给他看,“呐呐呐,你自己看看,这就是你滚地的后果,苗都被你压扁了。”

小灰委屈地呜呜了两声,低头不敢看郑林栀。

郑林栀松开它,拍了拍它的头:“回去!嘴巴吃了蓝莓,脏死了,元桐也不给你擦擦,自己去后门开水龙头洗洗。”

小灰立马屁颠屁颠地跑走了。

没过多久,郑林栀便听到了后门水龙头开水的声音。

他叹了一口气:“欸,罢了,憨是憨了点,但是不蠢不笨的,还能怎么办,继续养着呗。”

郑林栀把两块地里的杂草拔了,便提着菜篮子回去,在后门外的韭菜地,把新冒出来的韭菜割了,准备回去做韭菜鸡蛋饼,当零食吃。

韭菜十几天前已经割过一次,第一批没有施肥,不长,但是又嫩又好吃啊!

后面郑林栀给施了一点点肥,长势立马喜人了。

韭菜切细细的小段,加入适量面粉搅拌均了,然后打入三四个鸡蛋,加点点盐,继续搅拌均匀。

锅里倒油加热,把糊糊舀进锅里,压扁,煎到两面金黄,熟了就可以撑起来。

因为说好的做的是零食,所以郑林栀煎的不大,比拳头还小点。

元桐两口吃完一个,边吃还要边鼓掌:“好吃!好吃!学委你的厨艺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郑林栀刮了她一眼:“出去泡壶茶,就用我刚才摘的茶叶,放一小撮就够了。”

元桐立马站直了身体,右手敬礼:“好的,学委,茶叶要洗吗?泡多少水?”

郑林栀犹豫了会,“第一泡水洗一下茶叶,倒掉不要。壶多大,茶就冲多大。”

元桐放下手,“Yessir!保证完成任务。”

她出去了,蹲在郑林栀脚下,垂涎欲滴的小灰没有走。

无辜的双眼直勾勾的看着郑林栀,眼里就写着——想吃韭菜鸡蛋饼。

郑林栀把火关小点,拿筷子的手指着狗,他跟小灰商量道:“先说好,给你可以,但是给你了,你就得吃完,不许浪费,行不行?”

厨房门外传来元桐偷笑的声音,郑林栀余光看到她手里举着手机在拍,他没有制止,拍得好看甚至他还会问来原视频,发短视频账号里。

所以郑林栀看也不看偷偷录视频的元桐,只低头看小灰,“同意,你就叫一声。不同意,你就叫两声。”

小灰立马坐直了身体,两只前足扒拉着郑林栀的裤脚。

幸亏郑林栀把裤腰带绑得紧紧的,不然都能被它给拽下来。

有时候郑林栀都怀疑,如果他不给这臭狗吃的话,它真有可能把自己裤子拉下来。

威胁,妥妥地在威胁他啊!

小灰盯着郑林栀手里的筷子,叫了一声:“汪!”

门外又响起元桐的偷笑声,紧接着她自己给自己捂住嘴巴。

郑林栀满意地点了点头,“那行吧,把你的碗给拿过来。”

话音刚落,小灰放下扒拉着郑林栀裤子的脚脚,跑出了厨房。

元桐的手机跟着小灰走,把它怎么去把自己的碗咬着,跑回厨房丢在郑林栀脚下这一过程都给拍下来了。

郑林栀夹了一块晾凉了的韭菜鸡蛋饼,丢进狗碗里,往旁边踢了踢:“吃去吧,得吃完!不然等下汉堡不给你吃!”

狗威胁他,他难道就不会威胁狗吗?!

“哼!”

“哈哈哈哈哈哈!”元桐放下手机,笑得捂住了自己的肚子,“郑林栀!你要不要这么幼稚哈哈哈哈哈!”

郑林栀满头黑线,刮了她一眼,继续煎饼去了。

等他的韭菜鸡蛋饼全部弄好,黄扬一家终于回来了。

唐舒怡提着一手的可乐,一进门打个招呼就跟元桐说话去了。

她身后的迪迪和也也一人抱着两袋纸袋子装着的汉堡套餐,手忙脚乱地进屋。

黄扬走在最后面,手里也是大袋小袋的,左手的袋子上印着一个大大的卡通虾图案。

郑林栀接过黄扬手里的虾,顿觉手里一沉,他微微皱眉,腹诽:怎么这么重,黄扬到底买了多少?!

话到嘴边却是:“谢了,多少钱,账单发我。一会儿转给你。”

黄扬摆摆手,“不说那个。”

他顺便把另一只手提着的菜递给郑林栀,“说好了晚上来蹭饭的,我买菜你做菜呵呵!”

郑林栀迟疑地接过菜:“行吧,我看看你都买了什么……”

黄扬跟在他身后,小嘴巴没停过:“我买了四斤虾,应该够用了吧?你别说,超市里买的虾贵是贵了点,不过打包还挺讲究的,我第一次见这样打包的,听售货员说是打了氧气的,能够养八小时呢!刚从后备箱拿的时候我看了,里头的虾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好着呢!”

“我还买了两斤牛肉和猪五花,要不要烤肉吃,时间不够的话就留你冰箱里,下回吧。反正我还买了两大块牛排,要么你就做酱牛排吧,回来的路上我让你嫂子在网上找了教程视频,我感觉你能做啊!”

“噢,对了,今天的包菜也很新鲜,我记得你会做手撕包菜?怎么样,今晚做一道?”

“迪迪也也他们想吃炸鸡翅,我也买了一斤半翅中,应该够吃了吧?番茄酱你家里有没有?”黄扬凑到厨房放调料的柜子里看了一眼,“嘿,我就知道你家里没有,所以刚才在KFC我问店员多给了五包,够他们晚上沾鸡翅了。”

“噢,我还买了一斤排骨和一个玉米,你嫂子说想喝汤。这个玉米排骨汤我记得你有一回做过……巴拉巴拉。”

郑林栀任黄扬在那里巴拉巴拉地说着,也不说话,就时不时应他一声,足够他继续说下去了。

他把黄扬买回来的菜都先放在冰箱的保鲜层,待下午做饭时再决定做什么菜,不急。

接着他好奇地打开装着四斤虾的袋子,郑林栀接手的时候,也不觉得那袋子里只有四斤虾,感觉有九、十斤那么重了。

打开袋子才发现,里面有两个透明的氧气袋,装了大半袋子水,里面的虾活蹦乱跳的。

“啊!这种包装我以前见过的。”郑林栀突然就想起来了,去年他租房的附近新开了一家超市。

正好在周日,当时他就去逛了逛,看到有路人的购物车里放着一袋,他还多看了两眼来着。

“哎呦喂!怎么就没早点想起来还能这样包装?!”郑林栀心里懊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