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义诊(1 / 1)
义诊的第一天,当地百姓还在观望当中。
虽然听说为首的人就是他们一直念叨着的谢夫人,但仍然犹犹豫豫。
毕竟他们都没见过谢夫人,也不能确保出现的人就一定是谢夫人。
再者,百姓们也生出怀疑,毕竟南边的局势乱了,他们也害怕会丧命。
也因此,一开始只有难民前来。
除了木槿外,还请来当地医馆的几位有名的坐堂大夫,同样的只要钱够,又是做善事,大夫们也都愿意参与。
难民们当中有不少人先前吃不饱饭,饥寒交迫,又没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所以风寒是他们当中常见的病症。
风寒倒是容易,不需要木槿出手,大夫们就能很轻易的开药方,控制住病情。
还有些是饿得太久,肠胃饿出毛病,也只需要按时吃饭,调养一段时间,肠胃就能好起来。
其他病症的倒是不多,还有些是陈年旧疾,比如说腿脚不方便这些,以前是因为没钱看诊,现在遇到免费的义诊,自然要来看看。
有个孩子连着饿肚子多日,好不容易拿到一个白馒头,就往嘴里塞,结果就被呛到了,喘不上气,脸都憋紫了。
木槿二话不说,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把孩子救了下来。
随后又扫描发现孩子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又给他开了些微量元素的补充片,还让他以后荤素搭配好好吃饭。
至于吃饭这点,也不用担心。
谢念月不仅为他们安排住宿的地方,饭食也同样安排,但并不是让难民什么都不做。
有劳动能力的难民,每日都需要做工。
萧宿辰跟当地官府沟通,给难民一些土地,让他们能靠着种地赚些钱。
当然,一开始赚来的钱,是要用于填补盖房子和给他们分发粮食的支出。
但种地的事暂且需要一段时日,再者如今入了冬,天气冷了下来,能种些耐寒的蔬菜,可收获还需要等待。
谢念月就先收了家织锦坊,改良他们的技术,又安排流民进去做工。
流民交上盖房子和粮食的钱后,往后也会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附近的百姓观望了两日,眼瞧着流民们是真的能免费看诊,也蠢蠢欲动起来。
百姓们不仅对免费义诊感兴趣,也想去织锦坊做事。
但可惜的是织锦坊需要的人手有限,他们没能进去。
不过他们也得到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谢念月承诺,等南边的局势稳定下来,她会再多开些厂子铺子,让南边的百姓也能有做工的地方。
别的不说,就她在庆州开的那些,也完全可以在南边再开一遍。
原来的模式照搬过来,就能经营的很好。
至于人手的问题,谢念月也在找可用之人,虽说要费些功夫,但也总能找到合适的人手。
从着手开始盖房子,到安置灾民,再到免费义诊,得到百姓们的认可,前前后后用掉半个月的时间。
付出也是有回报的,很快百姓们就愿意相信谢念月他们,也愿意把起义军的事告诉他们。
起义军基本都是南边的百姓,而同在南边生活的百姓,对他们也有了解。
很快,谢念月从这些百姓的口中,得知起义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