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逮到偷鸟贼(1 / 1)
赵振国眯起眼睛,审视着四周的环境,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很快,在附近的草丛中发现了断断续续、新鲜明显的血迹。
这贼东西真不知道是蠢还是聪明。抢了猎物还想带回家享用,真不怕被掏了家啊?
信不信他来个瓮中捉鳖?
他顺着血迹的方向,一路向前。
山上荆棘密布,但赵振国却越追越勇。不料没追出多远,血迹在杂草从中戛然而止。。
赵振国停下脚步,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搜寻着。
他蹲下身子,用手拨开荆棘,仔细查看草丛。终于,他发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压痕,心中一喜,顺着这个新的线索继续追踪。
追至一处洞口前,
娘嘞!居然是个狐狸洞!偷的好!
这不仅是个活跃的狐狸洞,而且里面至少藏着三只狐狸。
狡兔三窟,住在洞里的动物往往都有多个逃生出口,他在周围转了两圈,很快找到了另外两个洞口。他果断地堵死了那两个,自己则守在剩下的那个洞口旁,准备来个守株待狐。
今天的运气确实不错,居然把偷鸟贼狐狸堵在了洞里。
山里的狐狸虽多,但要想打到一只却并非易事,
这些家伙机灵得很,上好的猎狗也追不上。它们往刺玖果秧子里一钻,啥狗都跟不上,夹子套子对它们来说更是形同虚设。
像现在这样直接把狐狸堵在洞里,简直就是把肥肉送到嘴边。
他找了些枯草,点燃后往洞里薰烟。
不一会儿,洞里就传来了吱吱的叫声。突然,洞口猛地窜出一道红色的影子。
赵振国早有准备,手上拎着猎枪当棍子使,不能开枪,开枪了皮子就不好了。
狐狸刚一冒头,他就一枪拖挥了下去,接着往外一拖一扔,准备迎接下一只。
第二只狐狸冒头,同样是一枪拖解决。
第三下挥出去却打了个空,一只小一些的狐狸嗖地一下钻进了林中,眨眼间就没了踪影。
“唉、跑了一只!”
赵振国看着地上躺着的两只肥壮的狐狸,心中暗自惋惜。
不过,他很快调整心态,趁着狐狸还新鲜,用铁丝挂着狐狸的牙齿吊在树上,从嘴开始扒皮。
他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个小口子破坏了皮子的完整性。
新鲜的皮子比较好扒,就是四肢的皮比较难取。
四肢的皮取好后,赵振国用力一拽,一张新鲜的狐狸皮连着尾巴就被完整地拽了下来。
红艳艳的,给媳妇做毛领子一定好看。
据说狐狸肉是骚的,但这年代肉多金贵,哪怕他嫌骚不愿意吃,也多的是愿意吃的人。
赵振国把狐狸皮和肉扔进空间里,拾到拾到准备下山。
临走时,他举起手中的猎枪,用枪托往狐狸洞里戳了戳,想探探洞里的深浅,研究下狐狸洞的构造。
这一戳,却感觉到了异样。
枪托似乎碰到了一个软绵绵的东西,还伴随着很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洞里轻轻地动弹了下。
?
洞里难道还有什么东西不成?
索性放下猎枪,掏挖洞口。
往里一看,顿时乐了。
洞里藏着一只小狐狸,此刻正蜷缩成一团,看样子是被他之前熏烟给熏晕了。
难怪狐狸要把鹌鹑拖回来,原来是要喂这只崽子。
这小狐狸估计才刚满月的样子,毛茸茸的身子还有些瘦弱。
咋整?
爹妈都被他打死了,变成皮子了,留它一个在这里也活不了。
可杀这么小的崽子,又有点下不去手。
想了想,决定把小狐狸带回去。他把小狐狸捆好,扔进箩筐里。
上一世,他也有朋友养狐狸当宠物玩的,不过养的是白狐,不是赤狐,狐狸这东西,可聪明了。
下山的路上,赵振国的目光被路旁一抹鲜艳的色彩所吸引。
那是一棵三月泡,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小果子,宛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三月泡,顾名思义,三月成熟的泡,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咳,化痰解毒的作用。
他拨开枝叶,想要带一些回去给媳妇儿尝尝鲜。
赵振国认真地挑选起来,只摘那些色泽鲜艳、饱满圆润的果子。
正摘得起兴,听到有人呵斥道:
“嘿!你小子,胆敢偷我们生产队的东西!”
赵振国:?
有个中年人把手中的锄头柄在地上重重一顿,扬起一片尘土。
赵振国赶紧停下摘果子,双手一摊:“兄弟,误会啊,我就是路过,看这三月泡长得鲜,不知道是有主的,我没想偷东西。”
那人不屑地哼了一声,
赵振国还想解释,却被一个民兵和一群背着锄头、铁锹的村民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苦笑一声,继续解释:“大家听我说,我真的没偷,就是摘了几个野果,家里孩子馋得厉害。”
“野果?哼,这山上的野果也是我们生产队的,你凭什么摘?”
“早看见有人看见,你鬼鬼祟祟在这里瞎转悠半天了,瞅着还可脸生,村里粮食丢了,鸡还死了好几只,是不是你干的?”
民兵嗤笑一声,示意其他人继续上前,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村民们也纷纷附和,指着赵振国骂道:“小子,你胆儿肥了啊,敢偷我们生产队的东西!”有人挥舞着手中的铁锹,威胁道:“再不老实,就让你尝尝铁锹的滋味!”
赵振国自知理亏,这不是自己老家后山,王栓住也不管自己咋霍霍,跑别人地头上,确实有点过界,压着脾气继续解释:“不能摘,我就不摘了,我真没偷东西。”
民兵骂:“你个没卵蛋的孬种,敢做不敢认!”
赵振国:...
太他娘地欺负人了,杀人诛心!他上辈子不就是睾丸癌,摘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一个都没有了。
“走,跟我们去生产队部,看队长怎么处置你!”民兵不由分说,上前就要揪赵振国的胳膊。
赵振国下意识地闪身,躲开了民兵的手:“兄弟,有话好说,别动手动脚的。”
这一躲,可彻底激怒了民兵和村民们。他们本就生气,见赵振国还敢反抗,立刻一拥而上,举着锄头、铁锨就朝他脑门砸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