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越的主力大军一出川,石守信便拨营后撤,退回黄牛铺大寨中安营。
一来担忧黄花谷后路被抄,二来他实在有心无力了,三老帅哼哈着一个鼻孔出气,却差点把他给气死。
当初广捷军白兴霸来增援,他本拟派出五千禁军去迎击,结果白重赞非要亲自把儿子的头颅扭下来当球踢,吵着闹着要亲自将兵。
郭崇说老都老了还要再看一出父子相残么,李洪义则唉声叹气完又叹气唉声的,三老帅一哼哈,便把军议搞成了诉苦大会,这兵还怎么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面白字认旗嚣张的进了凤州城。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所以他只能选择最稳妥的办法,退寨以守。
这黄牛铺的大寨与前敌军营可是大为不同,这是石头寨。
比一般的县城还要城防严备一些,本是当年秦凤路尚在西蜀手里时所设的拒敌前垒,建之不易,毁之可惜,索性纳入了大散关的防御体系,归凤翔节制。
结果到了这,郭崇便活过来了,毕竟这里是他的地盘嘛,大呼小叫的安排酒宴,把原留守的将士们支使的团团转,又出面安民,空口白话漫天许诺下去,说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打仗是军人的事,可不能让老百姓吃苦啰。
气的石守信都要拨刀子,慷他人之慨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自掏腰包呐。
腹谤归腹谤,面子上还要哈哈大笑着配合,然后心痛肉痛的撒出大把的铜钱,真做到了与百姓秋毫无犯,爱民如子,连一根葱都花钱买。
他现在没别的企图心了,只想安稳的守到宋九重御驾亲征。
但扬州方平,御驾才起程回京,年关到了,诸事繁杂,官家日理万机,一时间哪能抽得出时间来。
他急,宋九重也急。
可一时间也无计可施,只能安步就班的摆着卤薄仪仗乘着龙舟浩荡回京。
因为扬州离着凤州,实在太远了,鞭长莫及。
因为他也无人可用,无兵可派。
十万禁军才南征扬州,这些疲兵不好生休整一番,不好生犒劳一番,哪敢再外派。
最关键的,是他无将可用。
忠心他的,都是禁军少壮派。
这些将领有活力,有想法,有冲劲,有武勇,也有担当,但是资格嫩,单兵作战行,要想协同方镇老帅一起作战,那可就难了。
那些老帅,个个资格老到一般人只能站着说话的份,却个个皮里阳秋,老奸巨滑,没点真本事,哪能节镇封疆。
这些老帅,树旗举义这样的傻事是不会做的,但人人都想当那听调不听宣的草头王却是真的。他们不管你皇位是谁坐,老子的一亩三分地上,老子自作主,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他们有实力,有能力,也有资格与你说三道四,要想把这些做着春秋梦的家伙拧到一起合成一股绳,满朝文武,谁也没这能力。
他之所以三次皆选石守信为将,不是他的统率之力有多强,而是他的协调能力不错,涵养也好,纵不成能事,也不会败事,此番派他西拒虎牙,实际执行的就是拖、滞、迟三字诀。
一切,还得靠他这当皇帝的御驾亲征才行。
当初,先帝是凭什么一呼百应的呢?
宋九重缓步踱出船舱,来到甲板上,轻抚龙舟之首,脑子里却一幕幕的回忆着郭荣生前的往事,探寻着答案。
郭荣登基时,处境比自己还难,骄兵悍将没几个有给他好脸色。
高平之战,有几个是真用心的?
然而,就这一仗后,郭荣便有了挥斥方遒的豪情,先是诸方镇大规模的移镇,继而裁兵、选兵、严控财权,渐收民权,似乎老帅们都十分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