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走后门(1 / 1)
纵然赵秋华再小家子气,都听不下去了,“你说话咋偏成这样,算了,我不跟你说了,你爱咋想就咋想吧!”她发觉这丫头脑子好像都长歪了,压根不把人往好了想。
梁月白她一眼,“我看你才是被他们的糖衣炮弹腐蚀了,说的都是他们的好话,他们要真是好,咋把你们扔这儿了。”
“扔?你……”
“姐,别吵了,我头疼。”
“行行,我不说了,你咋没吃完?是不是想换口味?”
赵秋月精神蔫蔫的,“在家属院也是天天吃鸡蛋,现在不太想吃了。”
赵秋华干脆道:“行!下午我去寻摸一下,看能不能买只老母鸡,炖了给你补补身子。”
“我包里有钱,你自己拿吧!”
“不用,江月临走时,给我留了钱,让我给你买鸡。”
梁月伸长了脖子,看到搪瓷缸里装着糖水鸡蛋,心里忍不住腹诽,连这个都吃腻了,嘴巴可真叼。
不过这话,她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秋月姐,我想申请调到县城医院上班,总是窝在那个鬼地方,我都要疯了。”
赵秋月没明白她的意思,“能调到县城肯定好,去办了吗?是不是要找人托关系啊?”
梁月忽然扭捏起来,“我倒是想办,就是没门路。”
“你在家属院不是有亲戚吗?”
“那是啥亲戚,根本不管用,要说有用,还是团长这种级别的最有用,只要让他们给我写一封推荐信,这事肯定能成。”梁月眼儿亮晶晶的,闪着光。
赵秋月却更懵了,“你想让景舟给你写推荐信?”
梁月使劲点头,“秋月姐,你帮我说说呗!”
“这事你最好去找江月吧?她是团长夫人,有她给你说好话,机会才大啊!”连赵秋华都这样觉得。
梁月堵嘴表达不爽,“不爱跟她打交道,再说了,秋月姐也说得上话啊!她以前可是政委太太,现在嘛!也是团长的红颜知己呢!”
赵秋月突然脸红了,“瞎说啥呢!”
“我可没有瞎说,我这是真情实感,唉!可惜你不是团长夫人。”
“别乱说。”赵秋月慌的眼睛都不晓得往哪看。
赵秋华瞄着二人,意味深长的道:“咱们做女人的,命都是注定的,像我,就是注定了当寡妇,没办法,咱得认命,你们俩也是,可别胡想乱想,不过你们想也没用。”
梁月不服气,“咋没用了?我秋月姐,就是年纪大了点,除了这个,她哪点比江月差了?”
“哪点?就说长相,她可没江月好看。”赵秋华贬低自己妹妹,也是毫不留情。
梁月看了看赵秋月,虽不想承认,但事实好像就是如此,但她嘴上不能认怂,“好看又咋地,又不能当饭吃,瞧她懒的,我就没见过哪个家属像她那么懒,就她那样,换个男人,谁敢柔娶?”
赵秋月终于说话了,“你也别这么说,江月还是很好的。”
梁月急了,“不管她好不好,秋月姐,我说的事,你觉得咋样?反正你们也要留在县城了,要是我也能来这儿,咱们互相也有个照应是不是?”
赵秋月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那我试试吧!”
梁月一听这话就开心了,“谢谢姐,来,我给你削水果。”
陆景舟带着车,带着老婆孩子回家,江笙抱着陆星辰,跟郑小六一起,坐到了后面,三人有说有笑,开心的不得了。
江月心情也轻松了不少,大概是卸下了负担,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
“今晚咱们吃火锅吗?”她提议。
郑小六摇头,“我就不吃了,我还得厍屯子里。”
江月道:“现在家里没了外人,你要不要回来住?”
他还是摇头,“我在辈山屯住着习惯了,再说隔几天还得赶大集,还有我那些货,不看着,我可不放心。”
陆景舟说道:“你一个人住着不方便,要不就让房东那家人搬回去,你们也好有个照应,要不然我们真不放心。”
江月也道:“你三叔说的对,家里货多了,难免不被人惦记。”
“好!这个没问题。”
大集的名声散播出去,跑来赶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要头天晚上就赶路,要不然根本赶不上。
江月给郑小六出主意,让靠山屯子的人行动起来,在村里找一大块空地,要靠近村口,把地面清雪出来,再搭建几个棚子,再垒几个灶,给人免费使用。
烧水的柴都是现成的,至于水肯定也不能收钱,要不然一准会被人骂。
从短期看,好像对靠山屯的百姓没什么好处,但往长远了说,以后屯子里的人,能得到的好处,绝对是不可估量。
“小六,要是将来,我是说将来,可以没有顾及的做生意,那时代发展起来,绝对会比火车跑起来还要快,你懂我的意思吗?”
郑小六挪了挪屁股,“是说……如果跟不上,就会被时代淘汰,是这个意思吗?”
江月拍了下手掌,“没错,所以你得时刻盯紧了上头的风声,一旦有消息放出来,你就得跑起来,跑在别人前面,这样才能抓住机会,当然了,你在前面冲锋陷阵,我在后面给你坐阵,别怕,有我呢!”
江笙笑嘻嘻的道:“你们好好挣钱,我还要大房子呢!”
郑小六刚被江月激励,没有挤兑她的心思,他又问江月,“三婶,你现在突然跟我说这个,是啥意思?”
江月挠了挠下巴,“现在说不好,反正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咱们得及时沟通。”
越野车直接开进家属院,又往她们家门口去了,还没到家,就看见她家门口站了好几个人,关杰坐在冰冷的台阶上,眼睛红红的,听见车响,站起来就朝他们跑来。
“江姨,我妈妈怎么样了?”
“对啊!赵姐咋样了?听说她生了,不是还有俩月吗?”
“是不是坐车颠着了,就说怀孩子不能瞎跑,你们还不听。”
“江月!这事可得怪你,要不是你鼓动赵姐去县城,她哪会早产。”何巧莲说话最刺人,找准机会就要损她,好像都形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