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稽查(1 / 1)

加入書籤

不知谁说了一句,也不知是谁发起的,家属院里的人,忽然就开始备年货了。

江月最近几晚睡不好,肚子里这个小子,很闹腾。

关杰从军营回来了,短短半个月,这孩子就活像变了一个人。

个头长了,两个小脸蛋冻了红斑,双手也长了冻疮,衣服灰扑扑的,头发乱糟糟的,但眼神比之前多了几分坚定从容。

“江姨,我想去县城看看我妈,还有……跟她们一起过年。”

“你确定?”

“嗯!我不用坐车,我自己走着去。”他一点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你自己去哪行,你知道县城离咱们这儿有多远吗?反正明天小六会进县城,你跟他一块去,让他把你送到地方,我也能放心了。”

“不用的……”

“小杰,这么做,不只是让你安全,也是让我安心,懂吗?”

关杰愣了片刻,才点点头。

郑小六第二天一早就来了,是坐着夏生的开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响亮极了。

“哪来的拖拉机?”江月看着半新的机器,满眼喜欢。

郑小六骄傲的一拍胸脯,“当然是我搞来的。”

“你搞的?你哪来的?这得要很多钱呢!”江月都被他搞糊涂了。

“三婶,你咋看不起人呢!别以为我就是换点鸡蛋粮食,山里有很多名贵药材,我收的太多,仓库都搁不下,正好遇到一个外商,他想跟我换,我就找好他要了这个,三婶,我没吃亏吧?”

江月有点愁,“你把动静闹大了啊!”

郑小六紧张了一下,“三婶,我是不是犯错误了。”

他的问题,到了中午时,就有了答案。

家属呼啦啦进来一队人,领头的三个人,拿着公文包,面色严肃的像包公,眼睛扫过的地方,瞬间冻住又碎裂。

王菊刚拎着粪桶出门,见到这阵仗,吓的又把粪桶拎回去了。

何巧莲也在家为粪桶发愁,满了就得倒,要不然气味太难闻了,这还是冬天,要是夏天,蛆虫都得满地跑,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可她实在是不想挑粪桶,怕粪水溅到身上,又怕沾上粪味,那真的是洗都洗不掉。

正发愁呢,就听见一阵蛐蛐,一抬头,发现墙头露出一个大脑袋,不是王菊还能是谁。

“哎哎!别看你那粪桶了,咱们这儿要出大事了。”

“啥大事?”何巧眉头压根没松开。

“来人了,好像是上面来的,穿着军装,肩膀上好多星星,胳膊上都戴着红袖子,那个脸板的,能吓哭小孩。”

何巧莲一听就懂了,“看样子是稽查的人来了,反正不是来查我的,也不是查你的,紧张个啥?”

“那要查谁?难不成家属院里还有人违反军纪?不会吧?”

“你脑子糊涂了吗?也不想想咱们这儿整天瞎折腾的人是谁,她搞出那么大动静,还雇人干活,奴役劳苦大众,资产阶级苗头复苏,她的思想很有问题,查她是早晚的事。”何巧莲幸灾乐祸,丝毫不担心。

王菊胆子小,“不能吧?江月虽然有点……有点那个,但为人还是不错的,往常都是你带头说她坏话,然后她才站出来反击,是你挑的头,跟我可没关系。”

何巧莲都笑了,“哟!搞的好像你没说过她坏话一样,再说了,我说的那些是良言,就是良药苦口,那是为了她好,\t你懂个啥,还有啊!她要是记恨,你也甭想跑得了,不过也没关系了,她这回肯定是要栽跟头。”

王菊嗤之以鼻,还要再说,就见有人来敲何巧莲家的门。

何巧莲走过去拉开门,就看见满佣金慌张的张家丽,“咋了?脸色这么难看。”

“刚刚来的那一波人,你看见了吗?”

“我正跟她说这事呢!”王菊趴在墙头朝她招手。

张家丽拍拍胸口,“那阵仗,怪吓人的,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三人同时看向对方,虽然……但是……

“走走走!”

“你粪桶不挑了?”

“哎呀!搁那,下午再弄。”

“哎哟!你可快点挑吧!你家院子的臭味,都要飘到我们家了。”

“就是啊!你家大门一开,那臭味,直冲脑门。”

“我身上都沾了味道,好难闻。”

“知道!我知道!不用你们提醒。”何巧莲脸红了,是被臊的。

真是的,人为啥非得吃饭,非得拉屎呢!

等他们匆匆赶到江月家时,就见院门敞开。

江月家院子新搭了棚子,一进门,右边是鸡笼,靠近院门处的是兔舍,之前刚生了一窝兔子的母兔,好像又怀上了,脾气暴躁,只能把小兔子远远隔开,送出去几只,现在只剩四只小兔子。

所以棚子是搭在左边的,顶上做了斜坡,方便扫雪,三面用厚竹席挡风,有时家里来人,江月总觉得都窝在炕上,感觉怪怪的,有是熟人还好,陌生人的话,都盘腿坐在炕上,光是脚臭,就得熏的人受不了,更何况,那炕晚上还得睡觉,想想都膈应,可能她还是偏南那边人的思维。

棚子里垒了一个土灶,做的挺大,请夏生弄的,很规整,一个灶眼,另外一边上面铺了一块薄铁皮,既可以烧水,也可以用来烘烤。

最主要的是,暖和啊!

等到春天或者夏天,完全可以在这里做饭,又凉快又敞亮。

而此时,棚子里就围坐了不少人。

刚才还一脸严肃,板着脸的,各路领导们,正笑容和气的捧着茶,围坐在一起闲聊。

陆景舟不在,肯定不能江月一个人独自面对,所以杨秀枝夫妻俩都来了,陪着稽查的领导们说话。

王菊几人在门口探头探脑,“我瞧着,气氛好像不对啊!不像你说的,要搞审判啊!”

何巧莲也有些失望,“兴许现在只是试探。”

棚子里,带头的稽查大领导观察着面前年纪不大,却面色沉稳的小姑娘,喝了口热茶,缓缓问道:“你院子里的这些煤炭,是从哪搞来的?是普通渠道,还是私下交易?”

这个问题,把杨秀枝都问的变了颜色,因为那些煤炭,她也买了。

她心里一阵紧张,可又不敢替江月解释,万一说错话,可就糟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