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蓝玉这些义子太畜生了,诛十族!(1 / 1)

加入書籤

朱允熥现在也清楚了,到底为何皇爷爷朱元璋迟迟不肯放过蓝玉了。

原本他还感到疑惑。

认为皇爷爷这也太不通情达理了。

自己这边,已经能做的都做了,而且蓝玉的态度也很不错,要知道蓝玉现如今可是声名赫赫的凉国公,大明朝的军勋之首,他能如此放下身段,甘愿承受脱衣负荆之辱,准备请罪,足以证明蓝玉是真心实意的。

同时自己也明确的表现出了,能彻底驾驭住蓝玉的能力。

为何皇爷爷还不肯放过蓝玉?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就是义子。

蓝玉这收义子的情况,太过于恐怖了,甚至堪称过分了。

本来,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名将,还请战功赫赫,权势熏天,可他并不收敛,反而大量的招收义子,其义子的规模在洪武年间可谓空前。

他广纳义子,既是为了培植私人势力,也是为了笼络军中精锐,巩固自己的军事集团。

同时,蓝玉这些义子的来源也很严重,有着很大的问题。

蓝玉的义子主要来自于阵亡将士的遗孤,蓝玉在征战中收养战死部将的儿子,既显示恩义,又能让这些孩子死心塌地效忠。

除了阵亡将士的遗孤外,还有不少降将子弟,在平定云南、北伐蒙古等战役中,许多敌方将领投降,蓝玉常将其子收为义子,既作人质,又扩充亲信。

更多的,则是军中骁勇之士,有些年轻将领武艺高强,蓝玉便收为义子,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死士。

这些,已经足以构成威胁了,可蓝玉胆大包天到,竟然招收地方豪强子弟,部分地方势力为攀附蓝玉,主动送子入其门下,以换取政治庇护。

任谁看到这种情况,都心中发怵啊,蓝玉这种行为和谋反有什么区别?

整个洪武朝,其他开国将领的义子数量加在一起,都没有蓝玉的多!

而蓝玉义子的规模又达到了一个堪称恐怖的程度。

仅仅其府中豢养的义子,就足足有着数百人,比如蓝春、蓝斌,这是其亲信义子,常随蓝玉出征,统领精锐部队,张翼,原为降将之子,后被蓝玉收为义子,成为其心腹将领。

这些义子平时在蓝玉府中习武练兵,战时则作为亲军冲锋陷阵,形成了一支只听命于蓝玉的私人武装。

私人武装!

民间就算是那些门阀大户,有两三百男丁效命于他们,都是谋反大罪,而蓝玉家中就有数百人,军中更是达到了千人!

虽然说,招收大量的义子对于蓝玉也有着一定的好处,比如加强军事力量,蓝玉的义子大多骁勇善战,在征讨北元、平定西南等战役中屡立战功,成为蓝玉掌控军队的核心力量。

可这也使得蓝玉的权力不断提升,他通过这种手段,形成了政治网络,通过义子联姻、结拜等方式,蓝玉在军中、朝中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甚至能影响朝廷决策。

其中还有不少的私人死士,义子对蓝玉绝对忠诚,甚至都不听朱元璋的命令。

这还得了?

历史上的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明年,蓝玉因谋反罪被朱元璋处死,其义子几乎全部受到牵连,核心义子蓝春、张翼等被凌迟处死,部分义子被流放或充军,如有些被发配辽东、云南,少数义子因检举蓝玉\"谋反\"而免死,但也被削职为民。

蓝玉收义子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私兵制度,其实说实在的,在明初武将中并不罕见,很多人都有义子,比如徐达、常遇春也有大量的义子,但蓝玉的义子规模太大太大了,并且蓝玉本身还无法无天藐视黄泉,这岂能不最终导致朱元璋挥动屠刀?

“舅爷。”

朱允熥知晓,这也是蓝玉最终被杀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神色很是认真的道:

“我听闻舅爷帐下义子如云,每逢出征归来,总见数十名披甲儿郎齐声唤父,这些义子多是阵前收留的孤儿,或是降将子弟,亦有边关骁勇之士慕名来投;甚至据闻舅爷府中名册内的义子就三百余人,按武艺高低分作三营:上营三十六人,皆可独当一面;中营七十二人,俱是百人敌;下营百余人,亦能冲锋陷阵。”

“舅爷的这些义子白日里在校场演武,刀枪剑戟碰撞之声不绝于耳,而舅爷则端坐将台,看他们比试弓马,优胜者赐金腰带一条,入夜后,舅爷时常在府中大摆宴席,众义子轮番敬酒,酒至酣处,有义子当庭舞剑助兴,根据户部的计算,舅爷每月消耗的米粮就需二百石,肉食更是不计其数。”

“更甚至,每逢年节,这些义子从各地驻防处赶回,府门前车马堵塞半条街,这些义子所带来的礼物堆满三间厢房,辽东的人参,西域的宝马,南海的珍珠,都是寻常物件,舅爷更是令人亲自给每个义子准备新衣,光是绣娘就养了二十余人。”

“舅爷蓝玉出征时,这些义子便是亲军精锐,他们身着统一铠甲,背上插着人旗,上书“义子“二字;阵前厮杀时最为悍勇,常有义子为救舅爷以肉身挡箭,因此这些义子只听舅爷的,而不听皇爷爷的,是否?”

蓝玉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

为何他都如此了,陛下还是不肯放过他?

原来是因为义子。

他如此多的义子,这和蓄意谋反有什么区别?

蓝玉浑身颤栗,额头冷汗涔涔,此刻心中翻涌起无数念头,脊背发凉,如坠冰窟他脑中闪过自己府中数百义子操练的场景,那些年轻将领对他跪拜称‘义父’的画面,此刻竟成了催命符。

现在该怎么办?

强烈的求生欲从蓝玉心中浮现,他已经确定陛下就是因为这个,不肯放过他,最终也不会放过他,蓝玉膝盖发软,立刻跪地求饶。

他没有想过辩解!

不能辩解,越辩越死!

蓝玉深知朱元璋最恨臣子狡辩,当年胡惟庸、李善长都是因为强辩而被灭族。

现在唯有认错。

必须认错。

必须让皇上相信他只是糊涂,绝无二心!

徐达、常遇春也曾收义子,但他们都低调谨慎,而自己却张扬跋扈,这就是区别。

蓝玉扑通跪倒,以头抢地,颤声道:

“臣有罪!臣糊涂!这些义子,不过是当年军中孤儿,臣一时心软收养,绝无他意!若陛下不喜,臣明日便遣散他们,一个不留!”

他不敢抬头,只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等待着朱元璋的裁决。

“皇上会信吗?若他让我立刻交出名册,我该怎么做?”

“若他让我亲手杀几个义子表忠心……我杀不杀?”

“不,只要能活命,什么都能做!

各种念头在蓝玉的脑海中疯狂涌动着,而朱元璋只是表现的很沉默。

朱允熥这个时候,也在思索起来。

如果说,能把蓝玉义子的问题解决。

那么他基本上可以肯定,皇爷爷能放过蓝玉。

但,如何解决?

遣散?

遣散有用么?

毕竟,蓝玉的这些义子在军队中大大小小都是军官,他们就算被遣散了也将是各自回到军队中,而蓝玉之前对他们有恩,甚至这些义子能成为军官,都有着蓝玉的提携。

那么,依旧是蓝玉一句话,他们会以死相随。

看似遣散有用,实则根本没有意义。

皇爷爷朱元璋现在也是这么想的,或许皇爷爷这是在给蓝玉一个机会,看看蓝玉能不能拿出来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有可能,是在考验自己。

看看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件事情。

那么,该如何解决?

很快,朱允熥就想清楚了。

遣散这些义子?那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而且依旧会让蓝玉拥有那番庞大的力量,因此对于蓝玉的这些义子,绝对不能采用遣散的方法。

那就只能是...

杀!

而如何杀死,又是一个学问。

必须要有理由来杀。

而在朱允熥看来,蓝玉这些义子死有余辜,本就该死。

可不要认为,蓝玉的这些义子们在朱元璋开创大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功劳,就是什么好东西了,他们堪称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罪恶,蓝玉的义子们仗着义父权势,横行无忌,甚至在洪武朝中后期已成为一股跋扈的军事豪强势力,他们不仅助长蓝玉的骄纵,更在民间、军中犯下诸多恶行。

不说其他,就说他们欺压百姓,强占田产,这都是铁一样的事实,这群恶徒不仅强夺民田,蓝玉的义子们更是以‘屯田养兵’为名,在凤阳、河南等地圈占良田,驱赶农户。

这些都是有着史料记载的。

仅蓝玉义子蓝春一人,就能霸占民田三千余亩,导致数百户流离失所,这是人吗?

抢了百姓的田,这还没有结束,他们还凌虐佃农,有义子强迫农户缴纳七成收成,稍有不从便纵马踏毁庄稼,甚至将反抗者绑在树上鞭打至死。

军队中,蓝玉的义子更是形成了一股‘恶势力’,军中跋扈,目无法纪,私设刑堂,蓝玉义子在军中自立法度,对不服管教的士兵动辄施以‘贯耳’、‘刖足’等私刑。

贯耳,就是用铁签刺穿耳朵。

刖足,就是砍脚。

这不仅仅是坏与恶了。

他们是在形成一种所谓的‘军队内部律法’,大明朝的律法在军队中甚至没有意义了,军队内部完全实行蓝玉义子们的这些私刑,那到底是朱元璋是皇帝,还是蓝玉是皇帝?

克扣军饷这种事情,蓝玉的义子们也做过,部分蓝玉义子掌管军需,暗中贪污粮饷,导致边关士兵冬日无棉衣,饿殍遍野。

现如今,大明朝已经建国十五年了,可以说民间的治安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哪怕是在南京城,蓝玉的义子们都横行市井,无法无天,甚至出现过强抢民女的事件,蓝玉义子张翼曾在南京当街掳走商贾之女,其父告至官府,反被诬陷‘诽谤功臣’,下狱瘐死。

纵马伤人,这种事情蓝玉的义子们也做过,他们常率家丁驰马闹市,践踏摊贩,百姓避之如虎。

有老翁因躲避不及被撞死,其子申冤,反被义子以‘冲撞军马’为由乱棍打死。

除此之外,如此多的军官汇聚在一起,难免会出现结党营私,威胁皇权的现象,很多人私蓄死士,部分义子暗中培养家兵,如蓝玉义子王勖私藏铠甲三百副、弓弩百余张,远超朝廷规制。

蓝玉义子们更是常以‘凉国公府’名义插手地方官员任免,甚至威胁御史不得弹劾蓝玉党羽。

遣散他们?

这太便宜了。

这群人全部该杀,一个也不留。

而皇爷爷朱元璋始终保持沉默,没有任何回应,也是这种想法,他想让蓝玉或者自己,提出来这件事情。

思索到这里,朱允熥道:

“皇爷爷,舅爷的义子们大多目无王法、作恶多端。”

“依孙儿看来,合该让锦衣卫部门调查,所有义子全部逮捕,然后依我大明朝律法,从重处理!”

“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皆需要从重,不能有丝毫的放过,更甚可将他们抄家灭族,以彰显我大明朝律法之威!“

朱允熥的这番话,让朱元璋神色稍微变化了一些,他看向蓝玉,道:

“凉国公,你认为允熥这个建议如何?”

蓝玉心中一沉,若是真的这样的话,他在军队中的根基将彻底消失了。

而自己这些义子到底做了什么,他心中太明白不过了,别说他们了,自己平日里所做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真的要让他们死?

但也仅仅是犹豫了那么一刹那,蓝玉就立刻道:

“陛下,臣认为三皇孙殿下所说的有理,合该重罚、狠罚!”

“嗯。”

这个时候。

朱元璋终于神色松和了很多。

朱允熥和蓝玉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一关终于过去了。

可朱元璋这个时候言道:

“既然你们两个认为,凉国公义子们合该严重处罚,那咱就让你朱允熥、凉国公配合锦衣卫部门共同负责此事。”

“定罪,必须由你们共同在场。”

“届时他们被处死,你们也需要共同在场。”

“咱相信你们两个,定然能好好的给咱大明朝清理掉这群蠹虫的,希望你们不要让咱失望。”

朱元璋的这番安排,让朱允熥和蓝玉皆不禁脸色微顿。

蓝玉心中颤了颤。

他和义子们的关系很好。

现在却让他和锦衣卫共同去逮捕这些义子,并且当面给他们定罪,等到处死这些义子的时候,他还需要到场。

这,这这这。

这不是在难为他吗?

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义子会痛骂他。

而他蓝玉,也将在军队中成为无情无义之辈。

自己在军队中,将彻底失去了根基。

甚至,以后都未必能领军打仗了,因为没有士兵愿意相信他了。

可,自己现在必须这么做。

自己到底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这一次了,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甚至他能看出来自己能有这次机会,完全是朱允熥争取而来的,朱允熥为了能让他活下来,付出了太多太多心思了。

自己不能让朱允熥失望。

而且,他也想活下去。

没有根基就没有根基吧。

不能打仗,也是好事。

不然的话,陛下迟早会杀了他的,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能谋反成功,只要陛下还活着一天,这大明朝就没有人敢造反,他若是真的敢造反的话,淮西武将中是没有任何人会支持他的。

他也不认为自己能打的赢朱元璋。

开玩笑,当初他们就是跟随在朱元璋背后打仗的,实际意义上他们都是朱元璋的手下,论领军打仗的本领,他未必能比朱元璋强。

“舅爷,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的这些义子们本就该死。”

“你给了他们富贵,现在也是时候该还回来了。”

“他们也确实为我大明朝南征北战付出了血汗,可他们作恶多端并不能功过相抵,若真的纵容他们的话,那些无辜的百姓们,又有谁会去想?难道百姓们就该受到这群人的欺凌?”

朱允熥反而觉得,皇爷爷朱元璋这个想法很不错,这样的话能彻底消除掉蓝玉在军队中的所有影响力。

蓝玉,也能彻底的活下来。

同时,也不会影响蓝玉在朝廷中的能量。

军队能量和朝廷能量,这就是两回事了,看起来是蓝玉和锦衣卫处死了大量的义子们,在军队中无人在支持他,可蓝玉有没有对不起跟他一起打仗的老兄弟们,武将们还会和蓝玉们关系很好的,这也就代表着蓝玉依旧是自己背后最可靠、最雄厚的力量。

“行了,咱给你们两个一天的时间,今天就把这些义子们所犯下的诸多罪过,全部林列一下,交到咱这里。”

“然后明天开始,挨个逮捕。”

朱元璋道。

两人颔首。

随即朱允熥和蓝玉就离开了这乾清宫,两人相视一眼,朱允熥心情是很不错,可蓝玉却叹了口气。

“舅爷,以后可不能在这样叹气了,这对你而言是好事。”

朱允熥提醒道。

“唉,他们其实对我挺孝顺的,可我却要亲自去逮捕他们,并且处死他们,我心中不忍啊...”

蓝玉叹息道。

朱允熥缓声说着:“其实舅爷,你对他们真的已经很不错了,但也太过纵容了,他们确实有些不知好歹,他们需要为了自己做出的各种错事而负责人。”

“其实。”

朱允熥忽然语气变了。

“其实舅爷,无论你忍不忍心,都难以改变他们的结果,无非是到时候舅爷和他们一起去而已,陛下终究不会放过他们的,而现在你处置了他们,反而能让你活下来。”

“舅爷的这些义子们不是孝顺么,那为了自己的义父活下去,难道不愿意为自己做的各种恶事负责?”

朱允熥这一路上,和蓝玉说了很多很多,也算是终于把蓝玉给说动了。

毕竟,这是自己的舅爷。

从公正角度上而言,蓝玉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从朱允熥的个人角度上来看的话,蓝玉是自己的舅爷,并且全力支持他,而且对待他也很好,这就相当于有一个臭名昭著的恶人,人人得而诛之,但他确实你的亲人。

难道,你愿意当一个圣人,把自己这个亲人绳之以法?

朱允熥知道,他绝对不是圣人。

圣人救不了自己的命。

圣人,也坐不上皇位。

当圣人的话,未来就眼睁睁的看着朱允炆削藩,导致奉天靖难的出现,导致刚刚建国不久的大明朝陷入内战,以至于国力迟迟无法和汉唐相比。

当圣人的话,自己未来会被朱棣囚禁,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弄死了吧。

无论哪种理由,他都当不了圣人。

很快,蓝玉就和朱允熥到达了锦衣卫,有了锦衣卫的帮助,很多义子们的罪证都被查了出来,朱允熥看着这些罪证,发现他可能把蓝玉的义子们想的太过于良善了。

蓝勇,蓝玉义子,黎阳总旗。

恶行:虐杀降卒,洪武二十三年北征,蓝勇率部俘虏蒙古降卒百余人,为取乐,命人将降卒绑于木桩,以弓箭射活靶,直至全部虐杀,事后焚尸灭迹,谎报‘敌袭阵亡’。

在凤阳卫所圈占屯田八百亩,驱赶军户,有老卒理论,被蓝勇命亲兵将其绑于烈日下暴晒三日,活活渴死。

于军营地下掘地窖,囚禁不服管教的士兵。曾将一名斥候百户割舌断指,仅因其向朝廷密报蓝玉私藏战利品。

“这个蓝勇,必须凌迟处死,诛三族,家产充公。”

朱允熥给出自己的看法。

蓝玉沉默不语,很显然就是同意了。

张霸,蓝玉义子,黑阡营百户。

恶行:借剿匪之名,率骑兵洗劫河北沧州三村,抢走妇女十二人,充作营妓,反抗者当场斩杀,有少女投井自尽,张霸竟向井中倾倒粪尿辱尸。

截留边军冬衣棉袄三百套,转卖黑市,致麾下士兵冻死二十七人,却上报‘水土不服暴毙’。

因与一名把总争功,设计诬陷其‘通敌’,亲自用铁钩贯穿锁骨,拖行十里示众,最终乱刀分尸。

“此人更加罪恶,剥皮实草,悬首九边,妻女发配教坊司!”

朱允熥看着心中冒火,这群人怎么能坏到这种地步?

蓝玉依旧不说话。

这些罪行,他看着都感到不敢相信,他的这群义子到底是怎么敢的?

做出来此等恶事?

王枭,蓝玉义子,火铳营总旗。

恶行:盗取朝廷制式火铳五十支、火药千斤,暗中贩卖给江南盐枭,为灭口,将知情的军匠全家锁入火药库,引爆焚杀。

为测试新式火炮,掳掠流民绑于靶场,记录‘弹着血肉飞溅之状’,曾笑谓左右,‘可比朝廷秋决好看多了。’。

强纳阵亡将士遗孀六人为妾,稍有不从便以烙铁毁容,有烈妇自缢,王枭竟将其裸尸挂于营门,书‘逆妇示众’。

“这等恶贼,我的建议是炮诀,把他放在大炮面前,一炮轰死!”

“他的家眷尽诛,祖坟平毁!”

朱允熥真的是把人性看的太善良了,原来史料中记载的,已经是蓝玉义子们比较不错的一面了,更加罪恶的还没有记录下来,这还算是个人吗?

然而。

朱允熥以为,这几位已经堪称是恶贯满盈了。

可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更加过分可恶的。

此人名叫赵狰,是一名执掌千人的军官。

此人堪称恶魔,他私设‘剥皮牢’,在自己家的院落中地窖设立刑堂,专审‘对凉国公不敬’者。

而这个不敬,具体是如何不敬,那就全看他的想法。

他认为不敬,那就需要用刑。

他看上这个女人了,这个女人不同意,那就用刑。

也就是,他想杀谁,就会认为谁对凉国公蓝玉不敬。

赵狰更是独创‘慢剥法’,将人犯埋入土坑仅露头部,以滚水浇顶使皮肤松脱,再用铁钳逐寸撕扯,又炼制‘人油烛’掳掠体格肥胖者,活割皮下脂肪熬油制烛,其书房常年点燃十二盏‘人烛’,灯芯用死者头发编织,声称‘怨魂越重,烛光越亮’,有仆役不慎碰倒烛台,被其亲手割喉‘补油’。

更加惨无人道的是,赵狰还畜养‘人犬’,将仇家幼童断足削鼻,训为犬形,每逢宴饮,令其赤身爬行争食生肉取乐,某次有好友夸赞‘此犬甚忠’,赵狰立即将孩童生父绑来,逼其亲眼看着儿子被狼犬撕碎。

“好好好,我大明朝还有这样一号人物,我倒是才见到。”

朱允熥看了蓝玉一眼,纵然是蓝玉,此刻也感到羞愧,他手底下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凌迟三日,每日割三百六十刀,然后将其剥皮制鼓,颅骨镶金作溺器,再进行族诛,诛十族!!!”

朱允熥准备,直接把永乐朝时期对待方孝孺的诛十族,提前拿来用用,对待这种恶人,必须要狠一些,虽然说方孝孺被诛十族这件事情,可能是杜撰的,但这和他准备诛赵狰十族有什么关系?

诛诛诛!

这种畜生,三百六十刀都便宜他了!

“舅爷,这群畜生人人得而诛之,明日你我共同去挨个逮捕,当日就给他们全部活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