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蓝玉,你能杀义子,能杀自己的亲生儿子吗?(1 / 1)
“行刑!”
这一日,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聚宝门外,刑台高筑。
外临时搭建的木台覆盖黄土,用以吸收鲜血,四周插满‘肃静’‘回避’牌,锦衣卫力士持水火棍驱屹立于四周,并没有禁止百姓们观看,只是在负责维持这里的秩序,蓝玉、蒋瓛、朱允熥等人现在就是朝廷名义上的监斩官,他们身着绯袍端坐监斩台,身后竖立‘代天行诛’大旗,刽子手着赤褐色短衣,腰间皮带上别着各式刀具,凌迟用的鱼鳞刀、斩首的鬼头刀、钩肠用的弯刃一应俱全。
随着蓝玉的‘行刑’两字落下,吨吨吨!刽子手大口喝着烈酒,然后噗噗噗!把口中含着的酒吐在手中的大刀之上。
哗啦啦的铁链声和此起彼伏的唾骂声不绝于耳,铁链声是这群蓝玉的义子们在不断的挣扎,怒骂自然而然是他们对蓝玉的怨恨和不满,他们确实凭借着蓝玉的权势,最终获得了不菲的地位,可最终蓝玉却用他们的命,来保全自己,这让他们看不起蓝玉!
诸多蓝玉的义子,早已经被剥去官服,仅留白色囚衣,脖颈套着二十五斤重的枷板,脚镣更是早就被磨出了一条条血痕,锦衣卫以铁钩穿透锁骨,让他们就这么跪着面对百姓,而百姓们更是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烂菜、石块,疯狂的朝着这群作恶多端的义子们身上扔去,人群中不时有人高喊‘杀得好’!
噗嗤!
大刀切开血肉的声音传出,一名蓝玉的义子当场被砍下了头,那头滴溜溜的朝着地上滚动而来,还转了个圈圈,然后就是噗嗤噗嗤噗嗤!不断的此类声音传出,大量的义子被不断的砍头!
而这,仅仅是刚刚开始而已。
要知道。
蓝玉的这些义子们所触犯的律法不同,做出的恶事不同,那么最终的刑法自然而然也不同,砍头只是最轻松的而已,代表着这一类人所做的恶事最少,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等到第一批犯人被杀光之后。
凉国公蓝玉缓缓起身,他凝视着下方的百姓,然后将手中的公文拿了出来,眼神中带着决然和冷冽,声音更是极其沉重,这公文就是锦衣卫方面制作的义子触犯律法的名单,他随即高声念出义子们‘恃势虐民’、‘私藏甲胄’等罪状,每念一条,刽子手便以铁钳撕下一片耳朵掷入铜盆,惨叫声与围观者的惊呼混杂。
赵狰等核心义子,被绑上‘大’字木架,刽子手以渔网勒紧皮肉,用小刀旋割三千六百刀。更是有不少罪大恶极的,直接承受‘剥皮揎草’之刑,活剥背部整皮后填充稻草,制成‘人皮傀儡’悬挂在聚宝门城楼示众三月,眼窝处塞入两颗黑石,随风摇晃如窥视南京。
杀戮整整持续到下午,这才堪堪结束。
最终。
这位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蓝玉,最终像失去了全身所有的力气一般,就这么躺在座椅上。
终于,算是结束了。
虽然说,还有部分无法无天的义子们身在军营中,但处置那些人到时候也应该不会他蓝玉亲自出面了,这种场景,他仅仅经历一次就已经足够了。
并非是他惧怕这种可怕血腥的杀戮。
这么多年来。
他见到的死人能堆成一座小山,手中的亡命之魂更是几百条了,他怎么可能怕死人和血腥画面,而是眼前的这些人,毕竟都是他的义子啊,想起曾经他们跪在自己面前,口口称呼义父,那孝顺的样子,想起曾经他和这群义子们一同喝酒谈笑的日子,蓝玉心就感觉被大手给攥握住了一样。
说不出来的疼!
蓝玉,仿佛在这一刹那,衰老了十几岁。
朱允熥在旁看到这一幕,心中为蓝玉感到心疼,站在蓝玉作为他舅爷这层角度,朱允熥确实感到心疼,毕竟蓝玉岁数已经这么大了,除了他那几个儿子女儿外,平常里就和这些义子们感情最好了。
可现在却要亲眼目的他们全部被杀掉,而且还是蓝玉亲自带人做的。
这何尝不是一种难忍的?
更是让蓝玉背负了为自保,而屠戮子嗣的恶名。
可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朱允熥又觉得蓝玉确实是罪有应得,他活该沦落到这种下场,你肆无忌惮的兆招收这么多弟子不算完,在大明朝更是无法无天根本不把皇爷爷朱元璋放在眼里,你怎么可能不落得这种下场?
现在,仅仅是心神疲惫、难受罢了。
这比未来让皇爷爷朱元璋扒了你的皮,然后往肚子里面塞草,起码更舒服吧?
其实,若非是蓝玉是他的舅爷,是他未来能争夺皇太孙之位的关键力量,更对他很好,朱允熥觉得杀了这蓝玉都算是轻的。
此时,朱允熥心中也思绪起伏,不过很快他就搀扶起来蓝玉,道:
“好了,舅爷爷,这一切都过去了。”
“回去好好睡一觉,明日可就是新的一天了。”
朱允熥相信。
将这一切全部斩断的蓝玉。
从明天开始,将会彻底轻松起来。
无忧无虑。
不用再担心自己的未来。
虽然蓝玉失去了很多,但起码能获得一个善终,这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蓝玉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和朱允熥一起离开。
锦衣卫这边,指挥使蒋瓛随即命令人简单清理了一下现场,估计这里的血腥味还会持续很久呢,不过这次大刑还没有结束了,不说那些蓝玉依旧在军队中的义子们还没有处置,这里面有不少犯下了大罪,是要被剐三千六百刀的,这一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剐完?至少需要三天!
虽然,聚宝门刑场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可凉国公蓝玉、三皇孙朱允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共同逮捕大量蓝玉义子,并在聚宝门刑场处死这件事情,彻底的化为一股飓风,席卷了整个京城!
京城内的文武百官,豪强大户们,此时此刻尽皆知晓了这则消息!
文华殿内。
立刻有仆从脚步匆匆的赶来,这个时候朱允炆和黄子澄、齐泰正在还在交谈着儒学,以及针对朱允熥的下一步方案的,还有明日的战船对轰之事。
这仆从,是从小陪着朱允炆一起长大的,自从朱允炆能进入到文华殿内学习以来,这名仆从就有了能自由进入文华殿的资格。
随着他进来,众人停下了交谈。
一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通常而言这仆从是不会这般擅自闯入的,因为仆从也是从小在宫廷之内长大,也是很懂规矩的。
“出什么事情了?”
朱允炆脸色微变,立刻道。
“殿下,今日凉国公蓝玉、三皇孙殿下朱允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大肆逮捕蓝玉义子足足七百名,逮捕党羽、族人近万人,于宝源局刑场处死!”
那仆从恭声道。
顿时,整个文华殿内就彻底寂静下来了,三人皆被这消息给震住了。
发生什么事情了?
凉国公蓝玉怎么捉拿起来自己人了?要知道这些义子可都是蓝玉在军队中的依靠啊,蓝玉就是靠着大量的义子关系,才能掌握一支又一支军队,现在蓝玉竟然自己把自己的义子们给逮捕,并且处死了?
这岂不是相当于,自断一臂?
蓝玉这是真的疯了!
而且,看起来这其中还有着朱允熥的参与啊。
“愚蠢!凉国公蓝玉这是有些想不开了,其大量处死义子们,岂不是自己折损自己的力量?朱允熥这次恐怕要完了。”
齐泰不禁冷笑道,朱允熥背后最大的能量,就是这蓝玉了,而蓝玉自己折损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甚至把大量的义子诛杀,这代表着蓝玉在军队的地位将大大下降。
蓝玉到底是怎么想的?
真是个猪队友。
“不,我觉得蓝玉这么做,反而是对的。”
“蓝玉是个聪明人。”
黄子澄立刻反驳道。
“聪明人?怎么可能...”齐泰愣了愣,只见黄子澄已经解释了起来。
“以我看来,既然蓝玉和锦衣卫共同清理这群义子,这基本上是蓝玉主动的,因为陛下不可能会主动提起来这件事情,那样的话,事情就麻烦了,蓝玉主动清理义子,这岂不就是忠诚、担当与政治智慧的体现?”
“而今,蓝玉主动审查义子们的不法行为,并配合锦衣卫处决他们,这一行为绝非简单的‘大义灭亲’,而是蕴含着深层的政治信号、个人抉择,要知道这蓝玉的存在,对于陛下而言就是一个威胁,更何况这些年来蓝玉做了多少恶事,更是根本从未把陛下放在眼里过,陛下未来必然杀他,那么现如今蓝玉这样做的话,起码在政治层面,是向陛下表忠,避免被清洗。”
“同时,这也是蓝玉在主动切割,自证清白,其实陛下现在对于功臣极度猜忌,胡惟庸案、空印案,可都足足诛杀了数万人啊,蓝玉纵容义子作恶,这在陛下眼中,不就是蓄养私兵,图谋不轨吗?他这样下去的话,绝对必死无疑,没有任何人能够救他。”
“而蓝玉现在主动清理义子的行为,就是相当于在向皇帝表明绝无二心,避免被列入‘逆臣’名单,再加上蓝玉能配合锦衣卫,这就代表着他展现服从了态度,锦衣卫是朱元璋的直属特务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蓝玉主动配合锦衣卫,这不就是等于承认皇权至高无上了吗?”
听着黄子澄的话,朱允炆和齐泰纷纷脸色难看了起来。
没想到。
蓝玉竟然有此等智慧。
“不过,也未必是蓝玉能想出来的,毕竟蓝玉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任何改进,依旧我行我素,可他为何突然在这段时间内,彻底改变了呢?这很明显有着外来因素的原因,估计就是朱允熥劝说的。”
黄子澄论个人智慧,可是比齐泰强很多的,他立刻分析道。
“朱允熥?他能有这本事?”
朱允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
听到朱允熥这三个字。
就反感。
甚至心里很不舒服。
同时他也不相信,朱允熥能有这种本事。
“可能是朱允熥,也可能是其他人,但不管怎么说,朱允熥这一方是有能人的,而现如今蓝玉虽然看似义子们被屠戮殆尽,但蓝玉在勋贵这一层次,依旧有着雄厚的力量,毕竟处死蓝玉的义子,并不会影响王弼、郭英等人与蓝玉的交好,这就代表着蓝玉依旧有着强大的军队能量,同时他明哲保身,最终还可能活了下来。”
黄子澄言道。
两人脸色很是难看,特别是朱允炆,他还以为蓝玉诛杀大量义子,这是一件好事呢,怎么听起来反而是坏事了?
这,这这这。
他感觉,朱允熥那一方,越来越强了,朝着一种好的趋势在前进。
“现在该怎么做?还是置之不顾?”
朱允炆急切的道。
闻言,黄子澄若有所思,忽然眼睛亮了亮,道:
“其实,这件事情我们还是可以简单参与一下的,而且也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可最终的收获可能出乎意料,甚至能让蓝玉和朱允熥彻底反目成仇。”
听着黄子澄这话,朱允炆目光闪烁。
“怎么参与?”
黄子澄双眼微眯,道:
“蓝玉难道就只有这些义子,难道他没有儿子?他的长子蓝春、次子蓝斌,难道是什么好东西不成?”
听到这话,齐泰和朱允炆立刻明白,黄子澄的意思了。
蓝春和斌,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蓝衣的义子们作恶多端,而蓝玉的这两个儿子据闻也干了不少恶事。
既然蓝玉能大公无私的处死这群义子们,难道就决定饶恕自己的两个儿子了?
既然蓝玉想要自保。
那不如彻底点。
把这两个作恶多端的儿子也给杀了。
这下子蓝玉就彻底安全了。
而按照之前的推断,蓝玉今日所做的种种举动很有可能是朱允熥授意的,那就更好了,到时候蓝玉的两个儿子若是真的被杀了,那蓝玉岂不是恨死朱允熥了?
这不就最终导致蓝玉和朱允熥彻底不和了吗,而朱允熥一旦失去了蓝玉这个靠山,他还算什么?就凭他也敢争夺皇太孙的位置?
蓝玉这两个儿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他们可也是很清楚了。
就比如蓝玉的大儿子蓝春,其又名蓝大舍。
此人曾经就私占军田,偷逃赋税,仗着父亲蓝玉的权势,盯上了南京城外一片肥沃的军屯田,这片田地原本由卫所士兵耕种,收成充作军粮。他先是暗中派人威胁负责管理田册的小吏,逼迫其篡改文书,将三百亩军田划归自己名下。
随后,他强行驱逐原本耕种的军户,转而将土地租给流民佃农,收取高额地租,为逃避朝廷税赋,他勾结户部一名主事,伪造田契,谎称这些土地是‘荒田开垦’,享受免税优待。当兵部派人核查时,他又贿赂巡检司官员,以“军务机密”为由阻挠调查。最终,这片军田成了他的私产,而朝廷损失的税粮足以供养一整个千户所。
更加可恶的是,蓝春更是勾结盐商,走私私盐,大明朝的盐业由朝廷专营,利润极高,蓝春看准这一点,暗中联系两淮盐商,利用自己指挥使的身份,调动亲军护送私盐车队。他命心腹家丁扮作官兵,持伪造的公文,声称押运的是“军需物资”,实则车厢内全是私盐。
为掩人耳目,他还在沿途驿站安插眼线,一旦有御史或按察使巡查,立刻改道绕行。一次,一名正直的巡检司官员察觉异常,试图扣留盐车调查。蓝春得知后,连夜带兵闯入其家中,以“诬陷朝廷命官”为由将其痛打一顿,并威胁若敢声张,便栽赃他“通倭”。最终,这名官员被迫称病辞官,而蓝春的私盐生意越发猖獗,每年获利数万两白银。
蓝春的其他事情,也有能涉及到死罪的,他曾经擅调亲军,私用军饷,其任神弩军指挥使期间,将麾下士兵视作私兵。一次,他从南洋商人手中购得一批珍贵香料,为防途中被劫,竟擅自抽调两百名精锐骑兵,伪装成剿匪部队,沿途护送货物至自家商铺。
事后,他不仅未补还军费,反而克扣士兵饷银,谎称“剿匪损耗”,更有甚者,他挪用卫所修缮军营的款项,在南京城南修建了一座豪华别院,院中假山池塘、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当兵部派人查验军饷账目时,他命师爷做假账,将亏空嫁祸给一名已调任的千户,那名千户最终以“贪墨军资”的罪名被流放边疆,而蓝春的宅邸却张灯结彩,大宴宾客。
想起蓝春所做的诸多事情,齐泰不禁笑道:
“若是按照我《大明律》对蓝春定罪的话,其私占军田,偷逃赋税就是大罪,《大明律·户律》欺隐田粮条:凡欺隐田粮者,一亩至五亩笞四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其田入官,所隐税粮依数征纳;《大明律·兵律》侵占屯田条:军官侵占屯田,杖一百,罢职,田归卫所;《大明律·刑律》\"官吏受财\"条:行贿户部主事,属\"官吏受财枉法\",计赃论罪,赃满八十贯即绞。”
“最终,仅仅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蓝春就要杖一百,革职衔,田产充公;行贿、逃税更是钱粮数量巨大,足足数百亩田赋,按\"官吏受财\"条判绞刑。”
“蓝春更是勾结盐商,走私私盐,按\"私盐\"条加重判绞刑,其擅调亲军,调兵两百人远超法定上限,直接判绞刑,恐吓官员依\"恐吓取财\"条,判流三千里。”
“再加上蓝春擅用军饷,克扣士兵,赃银远超四十贯,判绞刑,伪造账册,导致无辜千户流放,情节恶劣,判绞刑,仅仅是这三罪并罚,每条主罪均达绞刑标准足以判决他凌迟处死!”
相比于黄子澄,齐泰更加擅长的是内政,同时他熟悉各种律法词条,因此他说出了蓝春具体的下场。
“哈哈哈,好,好,好,就让蓝玉亲自剐了他这个儿子,那么蓝斌呢?此人恐怕也犯了不少恶事吧?”
黄子澄问道。
闻言,齐泰若有所思,随即很快就想到了蓝斌所做出的诸多恶事,淡声道:
“这蓝斌,比蓝春更加过分。”
“我就曾知晓,蓝斌曾经伪造军功,冒领赏银,其随军征讨浙东倭寇时,所率部队遭遇小股流寇袭扰,斩首不过十余级。为贪图朝廷封赏,他命亲兵连夜挖掘乱葬岗,将无名尸首充作战功,谎称‘大破倭寇,斩首百级’;兵部按例核验时,他重金贿赂监军太监,使其对首级真伪视而不见。凭借这份虚报的军功,蓝斌不仅获赐白银千两,更骗得‘骁骑尉’勋衔。事后参与核验的县丞起疑密奏,反被他罗织‘诽谤边将’的罪名下狱,病毙狱中。”
“除此之外,有商人和我说,蓝斌曾经私开马市,倒卖战马,我大明朝严禁边将私贩军马,蓝斌却利用巡防九边之便,暗中与蒙古部落交易。他先以‘补充营马’为由向兵部申领购马银两,转手将朝廷拨付的官银截留大半,仅以劣马充数应付点验。优质战马则通过大同商人秘密转卖,每匹获利翻倍,为掩人耳目,他在军营外设草料场作为掩护,夜间以运草车队偷渡马匹,有军需官察觉账目异常欲举报,次日便被调往瘴疠之地任职,死于赴任途中。”
“蓝斌还做过霸占矿利,私铸钱币的事情,哈哈哈,这也是死罪,这应该是数年前的事情了,蓝斌发现江西某卫所辖内有私采银矿,非但不予查封,反而胁迫矿主‘合作’,他抽调卫所兵丁假扮矿工,强占矿井七处,所得矿砂尽数运往自家别院熔炼;更胆大妄为的是,他在地下室设熔炉,将官银重铸时掺入铅锡,每千两可得利三百两。掺假官银通过蓝玉旧部流入兵部饷银,导致成批军饷成色不足,当巡按御史追查时,他连夜炸毁矿洞,所有知情矿工皆被以‘倭寇细作’名义处决。”
“你说,这么多事情全部揭发出来,蓝玉他这两个儿子,能不死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