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统一汽车安全标准,五星批发部,五千万专利费,李铁锤前往赣南(1 / 1)
国际汽车联合会的这次参观,比李铁锤预想的还要重要。
部委的领导悉数出面,轿车停下后,李铁锤还见到几个电视上出现过的面孔。
国际汽车联合会算是民间组织,正适合当做跟外界沟通的桥梁。
特别是现在东南亚进展顺利,有机会拿到几个海港,在此时更应该争取一切能争取到的支持。
国际汽车联合会的主席是个白胖子,看上去很喜庆,距离很远对着李铁锤伸出了手。
“你就是李先生吧,如此年轻的汽车设计师,可不多见啊。”
“科斯特先生,您好。”李铁锤对这位为汽车推广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主席印象也很好。
两人握了手之后,介绍了部委的相关领导,工程厂的相关领导。
接下来就是参观工程厂的造车车间了。
像这种级别的参观只是走个流程,该藏起来的机密技术早就藏起来了,贵宾也不会在产线上挑毛病。
大家伙闲聊几句,拍几张照片,你好我好大家好。
参观后的会谈才是重头戏。
会议室内,相关领导先致了辞,对科斯特先生的到来表示了感谢,讲了一番套话。
随后发言权就交给了科斯特先生。
“我确实没有想到,在内地竟然能看到如此先进的汽车车间,特别是车间内的管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铁锤同志制定的三清一整规章制度的功劳。”一个厂领导大着胆子说道。
“三清一整?”
“就是一种车间管理制度。”这领导没有上级的允许,也不敢多言。
科斯特此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学习如何管理工厂,并没有追问。
而是看向了李铁锤:“Li,红星跑车实车我还没有亲眼见过,不过根据公布出来的参数,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可见你特别重视汽车安全这一块。
那么,对于统一的汽车安全标准,你有什么想法?”
“卡车等运输车辆我不太了解,对于小轿车确实有点想法。”
李铁锤非常清楚。
拥有了统一的安全标准,汽车才能更快速的推广,无论是战锤100还是红星跑车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首先是车辆的坚固性,我建议每辆车在上市之前,应该进行碰撞实验,以四十公里每小时进行正面和侧面碰撞,车辆A柱不变形,驾驶员和乘客安全有保证。”
在后世,所有汽车上市前都需要进行碰撞试验。
需通过正面、侧面、追尾等不同工况的碰撞测试,符合相关标准才能上市。
考虑到这年代汽车材料远比不过后世,李铁锤特意降低了部份标准。
科斯特赞同点头:“大部分董事也有相同的看法,不过有部分汽车厂商的代表却觉得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无法衡量。
现在有了碰撞实验,这个麻烦就解决了。”
李铁锤当然知道所谓的部分厂商指的是小本子家的。
他们以低廉的材料成本抢占市场,最担心的就是碰撞实验。
“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佩戴安全带。车内必须配置安全气囊....”
“还有就是保险杠。”
“保险杠?”
“是的,科斯特先生,一旦发生事故保险杠是最先接触到目标的配件,所以必须要装配上,并且,保险杠不能过于笨重,应该具备吸能能力。”
要说之前的建议是国际汽车联合会考虑过的,那么保险杠的重要性他们还真没意识到。
“铁锤同志,你的意见颇有道理,有没有更详细的建议。”
“这个需要一点时间来撰写出来,您也知道,这些东西非常繁琐。”李铁锤看了一眼空间站里的汽车技术文档,点头道。
“那就有劳你了,正好我对你们这边很有兴趣,打算多逗留几天。”
会议结束后,科斯特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了友谊宾馆。
李铁锤则回到办公室里面打算撰写汽车安全技术文件。
上级领导很明显对这项工作很重视,特意把柳宗山喊过去开了会。
“老柳啊,铁锤同志的工作很重要,这两天你就别因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去打扰他了。”
柳宗山觉得很委屈,平日里,他也没有打扰啊。
可是面对领导,也只能重重点头:“领导,请放心吧。”
李铁锤这边倒是没有着急,进到空间站内,打算计算机调出文档。
上面各项要求都写得很细致,并且还有中英文版本的。
李铁锤先是抄了中文版的,随后又抄了英文版,抄了一半,感觉这翻译水平太高了,想了一下,故意写错了几个单词。
与此同时,科斯特带着那帮董事们参观了长城,博物馆等地方,新闻还上了电视。
三天后,李铁锤把“撰写”好的标准交给了科斯特。
科斯特翻阅了一遍,神情顿时激动起来:“好好好,没有想到你考虑得如此细致,上面很多内容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一个董事也翻阅了一遍,点头道:“内容确实很翔实,各种规章制度也很合理,就是这外语水平有待提高啊。”
“铁锤是东方人,母语是汉语,这点小疏忽很正常,不要吹毛求疵嘛。”科斯特越看李铁锤越顺眼。
闲聊几句,科斯特又问道:“对于碰撞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测试碰撞的机构,名字就叫做五星批发部吧。”李铁锤又递出了一份文件。
“五星批发部?这名字有点意思哈。”科斯特翻阅文件,感觉上面的碰撞要求很合理,特别是针对碰撞损伤程度,给出了量化标准。
李铁锤道:“碰撞的结果从高到低,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五星批发部的意思是希望所有汽车都能拿到五星。”
此话一出,科斯特看向李铁锤的眼神顿时不一样起来。
“好好好,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这足以说明你们红星汽车没有门户之见。”
“既然标准是你制定的,考虑到你还负责五星汽车的工作,也不便于直接介入,我建议由你来担任技术顾问,怎么样?”
五星批发部一旦建立,也属于是国际性组织,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暂且不说,非常具备整治意义。
旁边的几个领导频频给李铁锤使眼色。
李铁锤也不是那种妄自菲薄之人,当然是直接点头答应下来了。
“好,那咱们就说定了。”
科斯特作为国际汽车联合会的主席,也是个实干家,拿到了两份文件后,没有多耽误时间,就离开了京城。
由于李铁锤给出的标准太过详尽,绝大部分不用修改就能直接使用,短短一个星期后,新标准就被公布了出来。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车辆必须加装安全气囊。
通用在拿到标准后,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我记得在前阵子咱们曾经打算收购安全气囊专利,当时花了多少钱来着?”
“五千美元。”负责收购专利的高管小声说道。
“饭桶!我曾经告诉过你们,这是革命性的安全配置,让你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结果你就打算出5000美元啊,现在好了,安全气囊的标准被红星公司拿到手了,咱们要想得到专利授权,肯定得大出血。”
通用的老板气得面红脖子粗,要是他没有注意到安全气囊也就罢了,结果已经盯上了,反而被人把肥肉抢走了。
“国际汽车联合会的标准只是建议,我们可以联合其他几家,争取把安全气囊剔除出去。”高管提出建议。
像通用这种巨头,没少给议员们捐钱,已经有了影响决策的能力。
“这次很难啊....”老板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听取高管的意见,联系了几家主要汽车厂商,一起对议员们施压压力。
安全气囊确实是个好东西,能够救不少人的命,但是在真正的利益面前,这些人命不值一提。
只是这次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些以往言听计从的议员们这次竟然扭捏了起来。
“真是不好意思,不是我不愿意帮忙,现在很多人都要求汽车加装安全气囊,有些还是商界的大佬,对不起哈。”
听到一个议员透露出来的消息,老板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
他们可以为了钱而枉顾生命,那些买车的人却不愿意,尤其是这年月能买得起汽车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联系红星公司吧!”没办法,老板只能咬碎了牙齿吞进了肚子里面。
华山也知道安全气囊的重要性。
只是没有想到,竟然被列入了标准中。
现在才几天功夫,就收到了世界各地十几家汽车厂商专利授权的请求。
“赚大发了,这次赚大了。”华山太清楚专利授权的利润了。
这玩意就像是钝刀子一样,只要这些厂商没倒闭,每年就能从他们身上割下来一大块肉。
华山召集了一大批律师跟这些汽车公司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
最终从他们身上狠狠的啃下了一块肉。
“第一期的专利费用为五千万美元,现在已经汇回去了。”
商贸部门的领导接到华山的电话后,被这个数字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只是卖一个专利,就挣了这么多钱。
况且,这还是第一期的专利!
“老柳啊,你们工程厂的李铁锤又立功了啊,过两天,部里面有个表彰大会,要把先进个人授予李铁锤同志,麻烦你通知他。”
接到部委的通知,柳宗山有些郁闷了。
因为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了。
李铁锤此时并不在工程厂。
李铁锤在哪里?
他现在已经置身于前往赣南地区的列车上。
这事儿还得从地质勘探钻井机说起。
在科斯特一行人离开后,矿业部就派遣了几位专家来到工程厂。
钻井机本来就被李铁锤摸透彻了,在专家的帮助下,对原本的钻井机进行了改装,很快就制造出了一台地质勘验钻井机。
由于地质勘探钻井机结构复杂,有部分配件还是李铁锤改装过的,很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出问题。
所以跟上次一样,带着谭总工和几个技术专家,随时提供技术支援。
跟上次前往戈壁滩不同的是,这次带队的竟然是老鬼。
“老鬼,这次勘探队要探的矿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需要保密?”火车包房里,李铁锤给老鬼递了根烟。
老鬼接过来,嘿嘿笑:“你小子是不是想诱导我犯错误啊,没门儿。”
“你该不会也不知道吧?”
“.....”
看到老鬼的表情,李铁锤就明白了,老鬼这个领队的也不清楚勘探区域的具体情况。
这就有意思了哈。
....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也不知道过来几天,李铁锤正睡得正香,被老鬼喊醒了。
“目的地到了。”
李铁锤打个哈欠往外面看,火车停靠的站台是一个小站,站牌上写着陈树镇。
站台上站了不少身穿勘探服的同志。
旁边还有四五个司机,后面是一辆辆解放卡车,这应该就是迎接的同志了。
火车是客车,只是在后面挂在了一节专门运输钻井机的车厢,车厢解开后,火车继续前行。
李铁锤带人查看了钻井机的配件,由于捆绑得比较结实,运输途中也没有磕碰。
此时,勘探队的同志已经走过来了。
带头的那个距离很远就伸出了手,操着一口东北方言:“欢迎,我是749勘探队的张矿生,你可以称呼我为老张。”
749这个代号毫无意义,因为为了保密,很多勘探队都会临时更换编号。
张矿生这个名字则足以说明此人的父母都是搞地质勘探工作的,家学渊博。
“你好,你好。”李铁锤一边握手,一边查看周围的情况。
刚才在火车上没有注意到,就在不远处还站着十几个身穿制服,肩扛长枪的同志,应该是警卫班。
出门带着警卫班,这勘探队确实够特殊的。
张矿生也意识到了李铁锤的疑惑,却没有解释,只是把站台上的同志一一做了介绍。
站台上的人分为三拨,一拨是以张矿生这个队长为代表的勘探队,包括几个勘探员,地质专家教授。
另外一拨是警卫班的同志,班长白宣明,是多年的老兵了,枪法很准,能够百步穿杨。
最后一拨就是卡车班的同志,班长的绰号是一只眼。
他确实丢了一只眼,据说是在抢救货物的时候,被山石砸伤了眼珠子,为了避免感染,只能找摘去了。
“一只眼,麻烦你把卡车开过来,咱们把钻井机赶紧装上,这边天气多变。”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