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资本围猎(1 / 1)

加入書籤

下午三点,一个中年男子到了春风投资。

打扮透着一副知识分子的气息,年龄不过四十余岁,头发已经花白。

一副黑框眼镜遮掩不住的黑眼圈让整个人显得很憔悴。

庄浩带着他到了会议室:“徐总,您先坐,我去给您倒点喝的,您喝什么?”

男子很客气:“麻烦了,给我杯水就行了。”

庄浩看着男子带来的文件,他看着,男子在一边不停地解释着。

时间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男子一脸失落地走出了会议室。

庄浩送他出门坐电梯的时候,正好被陈风看见。

男子走后,陈风问庄浩:“这就是你上午说的那个客户?”

“是的,我觉得我们不能投他的公司,也就直接跟他说了。”

“什么原因?”

庄浩把男子带来的文件递给陈风:“其实这个公司挺可惜的,应该说是被他的前一个投资者给坑了。”

陈风翻开文件:“科健医疗?”

庄浩回道:“是的,公司是个好公司,项目其实也挺好的,唉。”

“他是不是叫徐知前?”

“陈总你认识他?”

陈风摇摇头,带着庄浩给他的文件回到了办公室。

科健医疗,徐知前。

这个公司和名字陈风都有印象,应该来说印象还挺深。

在陈风前世的记忆中,正如庄浩所说,这个公司以及他的创始人徐知前是被他A轮的投资者给坑了。

科健医疗是一家做医疗机器人研发的公司,徐知前作为创始人,非常重视研发这一块,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它的A轮投资者是红方基金,是红方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吴涵一眼看中的项目,A轮就投了一个亿。

科健医疗研发的手术辅助机械臂已经成功,当时红方基金还为科健医疗开了一场新闻发布医疗科技创新交流会。

目的是为了引起关注,并吸引B轮的投资者。

但红方基金的合伙人,也是基金管理人的吴涵在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的老婆冲上会场,当场指出吴涵和发布会的女主持人有奸情,大闹会场,而且被直播了出去。

发布会不得不草草收场,最终红方基金以吴涵个人问题影响了公司形象为理由,将吴涵驱逐出红方基金。

吴涵的接班人是另外一个合伙人,这个人本就和吴涵素来不和,上位后对吴涵以前做的项目各种使绊子。

特别是科健医疗,所以科健医疗想在红方基金拿到B轮融资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果只是这样,科健医疗还不算穷途末路。

当时科健医疗进行B轮融资的主要用途就是要把医疗手术辅助机械臂进行量产,因为已经有了第一批医院客户签了订单。

只要这批产品生产出来交付出去收到尾款,这个产品的知名度也会随之打开,后面自然而然就能慢慢好起来。

可徐向前在生产的过程中,采购的元配件是吴涵介绍的厂家。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元配件生产厂家其实就是吴涵间接控股的。

也可以说吴涵是专门为了科健医疗投资的这个工厂,为的就是把红方基金投资给科健医疗的钱绕一圈套到自己的口袋里。

这个工厂本就不是什么专业的元配件厂家,良品率特别低。

连续三批货都不能用,不但耗费了科健医疗有限的资金,还耽误了他们大量的时间。

吴涵在离开后,和红方基金之间的苟且就开始了。

双方有了很多矛盾,媒体也在盯着,最后,红方基金专门找了媒体来黑吴涵,提供了一些他造假的他投资过的公司数据,这些数据其中就包含科健医疗。

后来证明,这是因为当时红方基金的新合伙人为了抹黑吴涵,收买了黑记者故意报道了一些不正确的数据。

但在当时这件事被媒体一曝光,正在寻求B轮融资的科健医疗陷入了绝境,尽管他们无数次找媒体进行澄清,但媒体坚持自己没有搞错,最后吴涵起诉发布新闻的媒体,才将这件事澄清。

只是那时候已经晚了,官司拉扯了太长时间,科建医疗没有等到媒体的澄清。

当时尽管他们的产品很好,也很有前景,但是没有风投敢投资他们公司。

特别是吴涵在离开红方基金之后,以自己的名义投资了科健医疗的竞争对手,费曼医疗。

这一下就更没有人敢给科健医疗投资了,因为吴涵作为科健医疗的前投资者,在外人看来,他对科健医疗的一切都很熟悉,包括技术和研发。

这样一来,本来就有信用风险的科健医疗再加上他的原本投资者转投了他的竞争对手,让科健医疗彻底成为了资本的弃子。

没有钱就没有办法找新的元配件供应商生产产品,生产不出来产品不但面临违约,更重要的是让市场对科健医疗失去信心,就更不会有投资者对他投资了。

徐向前无奈之下只得把自己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拿到了几百万周转资金。

他第一时间在市场找新的元配件的供应商,但因为资金不足,只能找一些价廉物美的供应商。

这就中了吴涵的第二个圈套,在徐知前指责吴涵给自己的找的供应商不靠谱后,吴涵给他介绍了一个做元配件进出口的港岛商人。

价格低廉,货品也不错,可以用来应急的那种,尽管徐向前隐隐觉得这批货不对劲,但他已经走投无路,还是用了。

后来证明,那批元配件是走私货。

尽管用了这批货,仍旧是杯水车薪,缺口还是很大。

此时已经弹尽粮绝的科健医疗迎来了另外一个新的投资者,青东科技。

青东集团是一家上市集团公司,集团旗下的青东科技也是做医疗科技的,但由于策略不同,青东科技一直重市场轻研发。

前几年市场规模做起来后,股价反响还不错,但由于科研实力薄弱,青东科技渐渐就不行了。

这时候他们注意到了已经走到绝路的科健医疗,科健医疗拥有的,正是他们所缺的。

他们本也是科健医疗的竞争者,转身一变成了科健医疗的投资者。

但是在第一次过会的时候,青东科技的投委会否决了对科健医疗进行投资。

最终在青东科技一位股东的坚持下,以可转债的形式对科健医疗进行了一亿元的投资。

这笔钱还没捂热,红方基金就拿着以前的投资协议找到了徐知前,其中有一个条款就是,如果科健医疗在经营过程中有违法违规的行为,要对宏方基金手中的股份进行回购。

此时的红方基金已经又换了一个新的合伙人,正是它的母公司红树资本的高级合伙人,沈南鹏。

沈南鹏拿着不知道从哪里获取的科健医疗采用走私元配件的证据,逼迫徐知前回购他们手中的科健医疗股份。

徐知前被迫签下了回购协议,青东科技投给自己的一个亿就这样给了红方基金。

科健医疗再次被资本推向悬崖。

事实上,这就是青东科技和红方基金联合做的局。

他们只是利用了吴涵给科健医疗下的套,在科健医疗落入套中,吴涵还没有来得及收割的时候提前下手了。

红方基金要的是收回自己投在科健医疗的一个亿,因为在他们看来,科健医疗已经是一个很危险,并不值得投资的公司,他们正好以此为借口索回当初投资,挽回损失。

科健医疗资金也因此彻底断裂,公司倒闭,创始人徐向前跳楼自杀。

他死后,科健医疗部分员工被吴涵收买,以索要工资为由逼迫吴涵的妻子把科健医疗的知识产权卖给费曼医疗。

这就是吴涵的局,但是被青东科技抢了先。

青东科技在给科健医疗以可转债的形式进行投资的时候,签了一个附加条款,这个债务是以科健医疗的所有知识产权做抵押的。

如果科健医疗最后做起来了,青东科技可以把这一个亿的投资转化为股份,也可以要求对方还债。

如果科健医疗失败了,则要偿还青东科技的债务,科健医疗已经破产的情况下,所有的知识产权都属于了青东科技。

至此,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明了,青东科技一早就知道科健医疗用了走私元配件,仍旧对其以可转债进行投资,本身就是联合红方基金做的一个局。

这样一来,红方基金收回了自己的投资,没有亏损,这在风投界算是神级操作,因为绝大部分风投投资的公司如果没有做起来,投资必然是打了水漂。

但红方基金在沈南鹏的操作下收回了资金,这让沈南鹏在风投圈更加盛名。

青东科技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科健医疗的知识产权,补齐了自己的不足。

之后的几年里,青东科技直接爆发,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科技产品,其中就包括科健医疗当时准备推出,但是没有来得及的医疗手术辅助臂,股价也一路走高。

吴涵虽然没能最后收割科健医疗,但他也通过科健医疗将红方基金的投资套到了自己手中,也不算白忙活。

这场资本战争的结局,就是科健医疗破产,创始人徐知前跳楼自杀。

科健医疗在这场战争中,就是被宰杀的羔羊,最终被三个资本屠夫分食。

陈风回到办公室,看着庄浩关于科健医疗的背调报告,他知道,徐知前现在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根据他的推测,徐知前下一步就要找港商购买走私元配件了。

他在纠结,自己要不要插手这场资本围猎,把科健医疗拯救出来。

他不是善心大发,而是科健医疗的知识产权,自己第一代机器人手术辅助臂之后在青东科技也证明了自己的市场和价值。

如果科健医疗正常发育,没有被围猎,以后上市是板上钉钉的事。

陈风纠结的原因是在于,他重生回来之后所有的投资对象,都是在他已知对方发现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管是美团还是小米,自己张一明未来的字节跳动,就算是91助手和豌豆荚,陈风也有信心在它们没落之前收手而且大赚一笔。

但这个科健医疗在前世的最终结局是个悲剧,自己如果插手进去,就算一时拯救了他,那他会不会因为别的原因导致最终结局还是破产呢?

陈风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朝下面观望着,这里是十六层,从上往下看,已经看不清下方地面上的人。

可陈风仿佛就是能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在下面颓丧地缓缓前行,一头花白头发尤为引人注目。

沈梦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陈风喊了声进。

她端着一杯咖啡放到了陈风的办公桌上:“陈总,你的咖啡好了。”

“好的,谢谢。”

“今天怎么不喝茶,喝咖啡了?”

陈风再次面向窗外:“你说,如果有个机会能救一个人的命,而且还能大赚一笔,要不要做?”

沈梦被他突然莫名其妙的发问问懵了:“陈总,你是在问我吗?”

“嗯。”

沈梦想也不想:“当然要做,救人又能挣钱,为什么不做?”

说完,她意识到了什么,走到陈风身后,顺着陈风的目光朝下望去,什么也看不到。

“陈总,你是不是在说刚才那个徐总?”

“你也知道他?”

“我刚才听庄浩说了,这个徐总,嗯,总之人挺好,公司也不错,就是被人坑惨了。”

“你觉得我应该出手?”

沈梦想了想,说:“这个我不想做判断,毕竟我对这个徐总的公司了解不多。”

陈风转过身来:“好,我知道了,你去把庄浩叫进来。”

沈梦转身出去,庄浩很快来到了陈风的办公室。

“陈总,您找我?”

“嗯,坐,有些问题想问问你。”

庄浩坐下,陈风尝了一口桌上的咖啡:“你和徐知前是怎么认识的?”

“一个以前的同事推荐的,徐知前找到他们公司寻求投资,被他们拒绝了,我那同事就把我的电话给徐知前了,说是我们是新公司,手头应该缺项目,让他到我们这儿试试。”

“然后我就了解了一下科健医疗这家公司,也问了认识的同行,都说不能投,有风险。”

“我在背调报告里也写了,他们公司涉嫌数据造假,有信用风险,虽然徐知前一直说他们给红方基金的数据都是真实的,而且不是媒体报道的那个数据,但是这个不好分辨。”

“然后就是他们的前投资者,红方基金的吴涵投资了他们的竞争对手费曼医疗,我们不确定吴涵对科健医疗的研发成果以及市场知道多少,如果吴涵把这些带到费曼医疗,有一个知根知底的对手,对科健医疗也是非常不利的。”

“更何况费曼医疗已经发了声明,说已经研发出了最新的机器人医疗手术辅助臂,虽然还没有验证,但没有投资公司敢去赌。”

这些情况基本上和陈风记忆中的相符。

所谓风险投资,却是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受。

它们只能承受未知的风险,如果风险已经浮现,哪怕只有一点点,就算是再好的产品摆在那里,他们都不敢轻易踏足。

这也是为什么红方基金不肯再继续投资科健医疗,急于收回资金的主要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