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敌不动,我不动(1 / 1)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上午九点,云聊临时办公小组的几位成员中,除了律师孙天磊没有在场,陈风林斌黎万强和王穗都已经早早赶到临时办公室。

他们在等一个数据,微信当昨天下载量的数据。

八点钟的时候,91助手和豌豆荚已经将微信上线24小时中,经过他们各自平台下载量的详细数据发送到了云聊团队。

云聊团队在昨日已经根据林斌的要求快速做出了一个计算程序。

很快,数据分析和计算结果被工作人员送到了林斌手中。

经推算,在微信上线的第一个24小时内,下载量共计七百二十多万。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利害的数据了,而且这是在企鹅并未刻意做大规模推广,全凭自然流量下的一个结果。

几个人看着这个数据,都皱起了眉头。

在社交通讯领域,没人可以否认企鹅的影响力。

王穗看着数据,问道:“各位总,我是文科生,对这个推演过程不是理解,咱们这个数据,准确吗?”

陈风看了看林斌,林斌解释道:“王总,我给你简单解释一下。”

“我们这个数据,我根据91助手和豌豆荚这两家手机软件渠道分发商占的市场份额比例,和微信经过这两家平台的下载量做对比分析出来的。”

“当然不只是简单的数据对比,我们拿了这两家平台里过去下载量比较大的APP,特别是云聊在这两家平台的数据做分析,取一个比较接近实际数据的比值,然后和微信在这两家平台上的数据进行计算,再结合两家平台的市场占比推演出来的,不可能百分百精准,我们也不需要百分百的精准,只要大概准确就行了。”

听完林斌的解释,王穗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微信和普通公司的产品不一样,企鹅本身就有强大的渠道,比如他的门户网站,企鹅微博等渠道可以进行宣传,据我所知,企鹅门户网站也是在所有门户网站里排名靠前的,就算他们不刻意做宣传,但稍加提及,带来的量可能就比其他APP要大,所以这样对比。。。”

“王总,就算他们宣传,但是91助手和豌豆荚的下载量也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因为不管用户从哪里得到微信的消息,在实际下载的过程中,91助手和豌豆荚的固定用户还是会习惯性地从这两家平台下载的,这是用户习惯问题。”

王穗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没有再说话。

陈风看了看时间:“这个计算结果准不准,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陈总是说,刘畅那边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会公布这个数据的?”

王穗昨天已经得到消息,企鹅公关部负责人刘畅今天会统一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

黎万强想了想,问陈风:“这说明静待一天后,企鹅那边已经开始着手为微信做推广了吧,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应对?”

昨天时候,陈风让他推掉了媒体的采访请求,尽管关注这件事的媒体每次提及微信,都绕不开云聊这个话题。

现在对方已经决定接受媒体采访,应该就是正式为微信造势的举动了。

陈风否认了黎万强的想法:“不一定是造势,对方接受现在接受媒体采访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现在媒体界以及用户都在说微信抄袭云聊,他们是不得已出来接受采访。”

“我们可以静观其变,如果对方今天接受采访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两个产品相似度的问题,那对方就还是没有主动为微信造势。”

王穗认同陈风的看法:“以我在媒体公关行业工作的经历来看,确实如此,对于大公司来说,前期会测试一个新产品的自然流量,这是为了看看新产品的潜力。”

“那王总认为,这个前期,大概是多久?”林斌问道。

王穗摇摇头:“这个就不好说了,毕竟这跟公司对产品的重视程度,以及想要投入的资源是有关系的,但只要对方要进行宣传造势,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都会有迹可循的。”

“就像昨天微博上一些自媒体发布的关于微信的消息,我们排查了一下,那些媒体背后没有任何关联,而且热度的曲线随着时间的增长也都是很自然的,这就说明这个话题热度都是自然发酵起来的,没有被刻意推动。”

所有人都表示赞同,黎万强突然举起自己的手机:“微博上有参加企鹅公司采访的媒体已经发出来部分采访内容了,企鹅公司说昨天微信的下载量是六百九十多万。”

其他几个人同时刷起了手机,有几家媒体一边采访,一边为了抢占话题先机已经把一些比较吸引人的问题在微博上进行同步了。

陈风边看手机边说:“这说明我们的数据推算模型还算是靠谱,差距没有很大,可以作为参考。”

黎万强一边刷微博,一边发出“啧啧啧”的声音:“真是有够不要脸的,居然说是和我们心有灵犀。”

陈风也注意到了,这是刘畅回应关于微信和云聊相似度这么高的时候的说法。

他对此倒没什么好说的,真要说起来,其实是自己利用先知优势抄袭了微信。

对方的采访大概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主要问题果然是围绕着微信和云聊高度相似问题来的。

有几家媒体也问了其他的问题,比如微信准备怎么和云聊进行竞争,双方会不会你死我活之类的。

对方都回避了,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林斌翻遍了微博上关于这次采访的内容,基本上各家媒体的内容都差不多。

“小风,这应该就意味着微信还没有想要主动造势的意思吧。”

陈风想了想:“这个还真不好说。”

然后看向王穗:“王总,今天媒体方面的事情,还需要你这边盯着。”

“放心吧,我一直盯着呢,有什么异动我们这边肯定能发现。”

黎万强苦笑着举了举自己手机,他手机上信息和电话不停进来:“你们看,对方的采访结束之后,不少关注这件事的媒体又开始来找我们了,问我们怎么看待对方的说法。”

“黎总,我们暂时还是不要做出回应,敌不动,我不动。”

“嗯,我明白,不为对方炒热度。”

王穗插话道:“是的,目前来看,微信确实在网上有一定的热度,但是还没有破圈,现在关注这个话题的媒体基本上还都局限在科技媒体圈,财经媒体方面报道的都还不算多,如果我们现在跟对方掐起来的话,肯定会帮对方制造热度。”

黎万强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两圈:“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回应就是在给对方制造热度,那我们总不能一直不回应这个事情,迟早都要回应的话,那迟早不就是为对方制造热度吗?”

林斌想了想,说:“确实也是这么个道理。”

说完,他们都看向王穗,这方面王穗算得上是专家。

王穗妩媚一笑:“不用担心,现在着急的应该是企鹅方面,从目前已经爆出来的舆论来看,是对我们有利的,相较于对方来说,我们等得起,对方想要扭转舆论的话,肯定比我们沉不住气。”

“对方可能根本不想扭转舆论啊。”陈风说完,会议室里几个人又都陷入了沉默。

其他三人再次沉默,一会之后,王穗问道:“如果咱们现在先走一步棋,把现在对我们有利的舆论再巩固加强一下,对方的压力可能会更大一些。”

陈风摇摇头:“这些道德上的压力对他们来说没用,咱们再等等,看看在对方出手干预之前,微信的原生强度如何。”

他们都明白陈风的意思。

原生强度,自然生命力的力量决定了一个产品最终能走多远。

认为干预制造话题和热度能在短时间之内把产品推高,可以把用户量数据拉得很高。

这就相当于给产品注入兴奋剂,但任何产品都不可能一直靠兴奋剂维持。

前世,微信对于米聊的杀伤是摧枯拉朽般的,后来雷军干脆直接放弃了米聊。

现在云聊已经抢占了大量的先机,微信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场的冲击不只是将考验自己的生命力,也会考验云聊的生命力。

深城,企鹅公司总部,小马哥的办公室里。

刘畅接受完媒体的集中采访立即来到小马哥办公室汇报。

“马总,已经按您的意思,跟媒体做了个初步的交代。”

“嗯,我看到了,做的不错。”

刘畅轻轻叹了口气:“但是从这些媒体的报道以及相关的网评来说,对微信还是不利,咱们要不要。。。。”

“不用。”小马哥打断了刘畅:“云聊那边现在还没有动静,那咱们就继续走自然流,看一下微信的生命力怎么样。”

“那。。。要多久?”

刘畅问的是,要观察多久。

“如果微信表现的足够强劲,就一直自然生长也不错。”

“那时间会不会拉得很长?”

刘畅担心的是抢占市场的时间。

小马哥笑了,笑得很轻松得意:“时间现在是我们的朋友。”

临时办公小组这边,他们上午商讨完之后,就没有必要一直在这里等着了。

反正现在也没有要主动出击的意思,只需要每半天让林斌团队做一次数据整理分析就好了。

王穗离开了小米,回去了自己公司。

陈风也要离开的时候被林斌叫住了:“小风,你中午就在公司吃个便饭吧,下午雷总就要回来了。”

陈风听出来了他话里的意思,雷军回来可能有事情要商量。

当天下午时候,雷军从杭城回到了公司。

这两天时间里雷军虽然不在公司,但一直和临时办公小组的成员都有联系。

对微信和云聊现在的情况了如指掌。

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小米的另外一个股东,董事会成员,晨兴资本的代表,刘芹。

雷军一落地京城,直接就和刘芹一起来到了公司。

一回到公司,雷军把公司几个核心高管都叫到了会议室,林斌把这两天的详细情况,以及他们现在的应对策略对众人详细说了一遍。

雷军握着陈风的手:“小风,辛苦了。”

“又瞎客套了军哥。”

刘芹也跟上来拍了拍陈风:“做的不错啊小风。”

“谢谢芹哥夸奖。”

陈风知道,刘芹在这个时候跟着雷军到公司来,对这件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他故意问道:“军哥,芹哥,你们怎么看?”

雷军看了一眼刘芹:“刘总,说说你的想法吧。”

刘芹沉思了一下,说道:“我在想,咱们是不是主动出击会好一些。”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有些意外。

这是对他们当前策略的委婉否决,可明明刚才林斌在做说明的时候,他对此是十分认同的。

“各位不要误会,我不是说咱们现在敌不动我不动的做法是错误的,我是在想,各位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问题。”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刘芹身上。

他缓缓说道:“成本压力。”

说完故意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圈众人了,继续说道:“云聊的运维成本其实也不低,我看了上个月小米的财报,云聊现在的运维成本应该是占了目前整个小米的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了。”

“人工成本且不说,这方面占比已经不算多了,因为云聊团队人数本身现在并不多,但是云聊用户量在达到现在的规模之后,光是所需要的服务器和带宽支持已经不是最初那个云聊可以比拟的了。”

“目前来看,云聊的商业化还没有开展,而且短期内可能还无法进行,甚至商业模式都还没有找到,作为小米来说,到目前为止还可以说是一个初创公司,短期内也没有办法盈利。”

“目前整个小米的运营都是要靠投资来维持,当前手机业务也是在关键时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时候我们把云聊和微信的战线拉得过长的话,对我们是不是太过不利了。”

陈风一下就听出了刘芹话里的意思。

云聊的先前的成功极大地推高了小米的估值,但是小米现在正是需要资金的时候。

微信的出现让资本市场对云聊并不看好。

特别是假如微信进展顺利的话,那资本就会更不看好云聊的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投给小米的钱,可能不太愿意花在云聊身上,而云聊现在就是资金消耗大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