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滴滴的困境(1 / 1)

加入書籤

这种状况导致原本信心满满的冯凯的团队遭受不小的打击。

按说,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创业了,这种事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很严重的事情。

毕竟这也是刚刚开始。

可这个项目在他们心里的份量不一样。

在他们看来,网络打车市场完全就是一个蓝海。

他们前期的市场调研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产品一推出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也不是没有预想到这种状况。

但真实状况比他们的预想还要糟糕。

甚至王志再去做下去推广的时候,遭到了不少司机的嘲讽。

他们向陈风说了这个情况之后,搞得陈风有些哭笑不得。

陈风比他们任何人心里都明白,这怪不了冯凯的创业团队。

根本原因还在于大环境,或者说是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没有跟得上。

此时,国内正在大力发展3G网络,进度虽然快,但用户数量仍然有限。

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有限。

尽管现在国内有三亿多的智能手机用户,但这是全国用户。

京城虽然是国内最发达的地区之一,3G网络的普及也领先全国。

但数量相较于两年后,也就是滴滴打车在原本时间线里的出世的2012年还是早了一年多。

总体数量仍旧有限。

要让这有限的用户集中起来使用一个刚刚问世的APP,光靠线下推广是很难的。

线下推广是具有普适性的。

换个说法,当满大街的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这种地推的效率才是最好的。

现在王志的线下推广团队甚至还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在向司机和乘客介绍滴滴打车软件之前,还要先问一下别人用的是什么手机。

如果是智能手机还好,但要还是老款的诺基亚或者摩托罗拉的那种,只能放弃。

滴滴打车和云聊微信不同。

他们只做了安卓和IOS版本。

JAVA版本不是不能做,而是在上面运作起来效果非常差。

这种程序需要调用的网络功能,以及手机本身的功能不是老款手机所能达到的。

总不会有人为了一个打车软件去换一部目前动辄几千块的智能手机吧。

好在小米手机的提前问世会促进智能手机的普及。

在小米发布会引起的哄动之后,国产手机厂商立即动员了起来。

占据手机市场大多数市场份额的中华酷联四大手机厂商相继公布了自己的智能手机计划。

他们之前不是没有智能手机产品,只是价格太贵,难以快速地普及到普通大众身上。

现在小米开了个头,这个进程会被大大提速。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此时滴滴面对的情况就是这种情况。

也不可能让滴滴出行这个新诞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坐着等着这些基础设施建成。

就以现在的发展进度来说,他们也等不了那么久。

除非陈风愿意持续不断地为滴滴公司输血。

最大的问题在于,就算陈风愿意输血,冯凯他们团队或许也不愿意等那么久。

好在陈风在让冯凯他们去做滴滴出行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

陈风在参加完小米公司发布会的第三天就来到了滴滴出行公司。

一进公司,他明显感觉到公司内部整个士气都很低落。

完全没有那种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激情。

就连一向跟打了鸡血一样的王志都有些垂头丧气。

陈风立即让冯凯组织公司全部员工开会。

说是全部员工,加上地推团队,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多号人。

陈风看着他们低落的心情,站在台上不由得笑出声。

整个公司的员工们看着陈风的笑,都有些莫名其妙。

在他们看来,作为公司最大投资者,就目前的状况不应该感到不满,应该生气吗?

怎么看起来还乐呵呵的。

“你们这就怂了?”

陈风笑着问他们,这个开场白让滴滴的员工们更加丧气。

王志率先回道:“陈总,不是我们怂,我们不怕辛苦,也不怕困难,就是有种使不上劲儿的感觉,感觉浑身力气没地方用!”

其他人也附和:“是啊,你说人家工地搬砖吧,辛苦是辛苦了,但是搬一块是一块,一块砖有一块砖的用处,我们现在做的感觉就是,根本不知道砖头在哪里,想搬都没有地方搬去。”

“是啊,我今天下午在地铁口做推广,问了一百个人,才有十几个人能够下载我们的软件。”

开口的这位是负责乘客端推广的地推员工。

“司机那边也是,问他们愿不愿意用,都说是好东西,愿意,但是一看手机,十个里面有六七个不行的。”

这位不用问,是负责司机端推广的。

“还有不少嫌流量费用贵的,现在不少人出门在外都是把手机上网功能关掉的,嫌流量费太贵了。”

“是啊,好不容易遇上几个手机可以的,能够直接下载的,都说回家或者到单位用无线网再下载。”

。。。。。

讨论声起,如此种种。

陈风听着他们的抱怨,脸上还是笑吟吟的。

滴滴出行的员工们更加不理解了。

这老板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再这么下去,他投的钱可要打水漂了。

只有跟陈风打过交道的冯凯和王志感觉有些不一样。

陈风这个笑容,很自信。

冯凯和王志对视一眼,他们知道彼此想的都一样。

冯凯立即开口问陈风:“陈总,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冯凯的问题一出,有几位员工们精神也好了不少。

他们台上这位年轻人并不简单,他们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现在多多少少也听过他的大名,知道他的一些事迹。

当然主要是云聊和微信的竞争,以及前不久WeChat出海引起的媒体大量的报道。

但更多的还是狐疑。

他们深知他们面对的问题并不是钱的问题。

就算这位年轻的老板再传奇,再有能耐,能够短时间内把智能手机普及起来吗?

能够让网费降下来吗?

这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就算陈风他手眼通天,通到了国家层面。

那要去普及这件事也是需要不短的时间的。

一个互联网初创公司,能耗到那一天吗?

就算陈风花钱养着滴滴等到那一天的到来,那他们呢?

就陪着公司,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创业大潮的时代中耗着?

这些年轻人敢加入创业公司,为的就是博一个未来。

如果滴滴视线范围之内看不到未来,他们宁愿去转行做别的行业,也不想被这股大潮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