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入玉虚雄辩元始,梳气运肉身近圣(1 / 1)

加入書籤

“起来!”

孙悟空出手还是有数的,早已想好了医治的办法,从袖中取出一枚八转金丹,双指揉搓化作金水,随后伸手一扬,那金水便飘飘洒洒落入哪吒躯体中。

接着,一阵七彩光芒闪烁,浓郁无比的生机与活力修补着哪吒的身躯,八转金丹强大的药力很快让他恢复意识。

“你这猴子,下手没轻没重的!”

哪吒被猴子这一吼,身体又恢复了力气,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一边拍拍身上的灰尘,一边埋怨道。

同时,哪吒还好奇地问道。

“你什么时候肉身这么强了?”

孙悟空嘴角叼着牙签大小的金箍棒,双手抱头,玩世不恭地笑道。

“明明是你太弱了!”

“我肉身明明一直这么强!”

哪吒白了他一眼道。

“不说算了!”

然后又问道。

“我们打了多久?师祖出关没有?”

孙悟空脸上挂着的笑容闻言一滞,这处小空间中并无日月,只是天幕恒久地发着莹莹白光,他和先前哪吒打得忘情,哪里还有心思去计算时间?

不会真的放了圣人的鸽子吧!?

“快快快,快出去!”

孙悟空有点慌,连忙让哪吒打开金光洞禁制。

“圣人闭关,动辄百万年,就算因你的通报有了出关之意,也不会这么早。”

哪吒亲眼见过孙悟空与广成子的对话,知道孙悟空的担忧,安慰道。

同时他手中动作不停,双手掐诀,空间果然出现一个缺口,直通外界。

“希望如此!”

孙悟空心急如焚,也不告别,直接遁入空间缺口中,再出现时已是金光洞之外,一个道袍人影赫然在外。

“广……广成子道友?!”

孙悟空定睛一看,竟然是广成子站在门外,且看样子已经等候多时,心中一沉,竟然连话都有些说不清楚了。

“师尊已于三日前出关。”

广成子一看到孙悟空,脸上的表情瞬间黑了下去,不咸不淡地说道。

他实在想不清楚,怎么会有人胆子这么大,更不清楚为何师尊这都不出手教训一番,金光洞洞内禁制再强,也绝瞒不过他老人家。

这话内蕴含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孙悟空如遭雷击,连忙向玉虚宫飞去。

时至今日,孙悟空全速之快,已经隐约有三分金乌化虹之术的风采,只刹那,那玉虚宫……到了。

古朴大气,雕梁画栋,方圆三千丈纵横,仙气蓬勃,斗角森严,圣人万万载长存,天下建筑威严,莫过于此地。

“果然是以死板著称的……”

孙悟空见了这玉虚宫,心头不由想到外界对元始的那些传闻,可又想到自己与圣人近在咫尺,惟恐被感应,被圣人认为冒犯,又连忙斩落这一缕念头。

静心凝神之后,孙悟空躬身道:

“弟子孙悟空,拜见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阐教教主!”

“进~”

下一刻,元始天尊的浩荡磅礴声音传来,无男无女,无悲无喜,唯有一种叫人难以抗拒的威严,摄人心魄!

随着话音落下,玉虚宫千丈之高的青铜铸就的大门自动打开,孙悟空微微躬身一礼,然后快步走入玉虚宫中。

孙悟空刚一踏入玉虚宫大门,只感觉浑身踩不踏实,如在空中,接着猛地一坠落,再一清醒时已在一静室,放着两个蒲团,其中一个蒲团坐着一位白衣肃正的中年道人,正对着另一个蒲团。

“坐~”

那中年道人见到孙悟空出现,也不惊讶,而是喝了口茶,平静道。

“谢圣人赐座!”

不用想,眼前之人一定便是玉虚宫之主,元始天尊,孙悟空本就有愧,更是千恩万谢,躬身行礼后才缓缓落座。

“三弟已经与我说过你的事了。”

元始第一句话,就让孙悟空措手不及,准备了许久的腹稿没了用武之地。

还没等孙悟空说话,元始又道。

“我不想让你随意行走昆仑。”

“请回吧~”

孙悟空想不到,自己竟然还没有说话就被判了死刑,犹是不服,问道。

“敢问天尊,弟子到了此地,尚还没有说一句话便被拒,可有个理由?”

元始面色平静如水,淡淡道。

“相约不至,是为无礼~”

“切磋隐瞒,是为无礼~”

“坏人道场,是为无礼~”

“阐教不欢迎无礼之人随意走动。”

“转告四弟,另择良人至此。”

即便元始既然成圣,对于所谓礼的看法也绝不至于如此死板,更不可能因这些小事拒绝孙悟空,孙悟空反问道。

“请圣人实言之~”

元始沉默不语,没有任何动作。

关键时刻,孙悟空眼睛一转,脑海中千万思绪相互碰撞,思忖道。

“既不赶我走,便是有得商量。”

“恐怕要我就他的这段话好好辩一辩,才有可能得到圣人的信任!”

“且让我好好想想!”

孙悟空突然眼前一亮。

“有了!”

“以圣人之尊,恐怕不打妄语。”

“那四句话的确是对的,可是圣人的话,未提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

“只是误导我,让我以为是因为前三句话的无礼行为导致了不得行走!”

“这么说来……”

“他是因为我其他行为,才不想让随意行走昆仑山的!”

找了了思路,那个行为也就呼之欲出了——“大闹天宫!”

入这静室许久,一直处于被动,孙悟空此刻心中终于有了底,拱手问道。

“若大闹天宫合礼,可能行走?”

元始天尊眼中闪过一抹赞许,能够问出这个问题,起码孙悟空的观点不会是什么胡搅蛮缠的歪理,微微颔首道。

“可~”

孙悟空脸上带起一个果然如此的笑容,而后开篇明义道。

“敢问天尊,何为礼?为何礼?”

元始脱口而出,答道。

“秩序井然为礼,为各得其所礼。”

孙悟空又问道。

“何为秩序?何为各得其所?”

元始答道。

“农者耕,工者作,强壮者抵御外敌,聪慧者统筹上下,此为得其所。”

“然,生灵出世,一点灵光为红尘愚昧,常不自知,竟不知强弱智愚。”

“以至于上下攻伐,其乱不堪。”

“是以,礼以克乱,此为秩序。”

孙悟空又问道。

“我大闹天宫,是欺辱在先,欲灭族在后,彼者所为,岂有合礼?”

元始答道。

“你本妖仙,恩泽至而得天官,谈何欺辱,你放马在先,灭族在后耳。”

孙悟空又问道。

“我为弼马温,可我天生太乙,又三百年修得大罗,此非强人弱秩乎?”

“此合礼乎?”

“既如此,放马虽过,亦是欺辱在先,且放马可还,吾族之灭可还乎?”

元始答道。

“妖多顽劣暴躁,恐失智乱天,因此多小官,此为为秩序而不得不为。”

“罚应过当,不过,不足以威慑。”

孙悟空又道。

“强弱聪愚,岂依种族?”

“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元始答道。

“若依理,自不当如此,然实然中难以一一甄别,若尽力,反伤秩序。”

“仅你不惧死,非他人也。”

孙悟空又道。

“花果山千万猴众,仅为牺牲?”

元始答道。

“天帝所为,无不合礼。”

孙悟空则道。

“礼为各得其所,而天帝之礼使我花果山不得其所,花果山亦未失礼。”

元始微微颔首,答道。

“你可入昆仑山。”

孙悟空站起身来对着元始一拜道。

“弟子多谢天尊!”

说着,孙悟空转过身去,立即脚下生云,眼看就要飞出玉虚宫进入昆仑。

元始却突然叫住他,说道。

“四弟行为向来有礼,可你凶名在外,本座想不通,他为何择你作使。”

“今日与你辩论之言语,本座并不全认,但总归有三分道理,可理解。”

“你既然与本座解惑了,本座便送你一场机缘,算是全了这一份因果。”

机缘?

孙悟空脚下一顿,想到了通天为自己激活肉身之事,心中有些激动地道。

“弟子任凭天尊处置!”

元始呵呵一笑:“你这猴头。”

而后元始一指点出,说道。

“你身肩仙,妖,佛,三家气运与果位,每一家气运都是不小的助力。”

“再加上灵明石猴的跟脚自带的气运与因果,你的身份可谓得天独厚。”

“但你身上因果纠缠,这四种气运相互影响,未能发挥他们全部功效。”

“本座现在出手,为你梳理气运!”

“今日之后,你便是圣下第一人!”

孙悟空被元始天尊的话说得心潮澎湃,圣下第一人!这名头可太大了!

更何况,孙悟空知道,他还有一双破妄之眼不为元始所知,这一双看透一切的眼睛也是斗法时不可忽略的助力。

如此说来,圣下第一人的名头倒是名副其实,他有信心战胜圣下一切敌!

“平心静气,随我来~”

元始天尊看出孙悟空心神激荡,于是出言提醒,而后背手而立,身形悄然消散无声,孙悟空还没反应过来,也被一股玄之又玄的力量带走,换了新天。

“这是……”

面前是一片黑白分明的世界,无日无月,无天无地,纵横的经纬将世界分为无数块,一个个方格占据眼前一切。

好像是……棋盘!

孙悟空还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

“本座修顺天之道,四时更迭,天行九曲,都在我这顺天之道范围中。”

“你气运杂乱,本质是因你出世以来因果牵连甚大,而非是气运本质。”

“本座以顺天之道梳理气运,为你溯本清源,顺气运之道,成就正理。”

“此地,便是本座以顺天之道开辟的小洞天,吾称之为……第十九洞!”

“此地最近天道,于梳理有益。”

仿佛知道孙悟空心中的疑惑,元始天尊默默解释道。

“第十九洞……”

孙悟空咀嚼着这个名字,心中震撼。

“你且做好,放松心神~”

元始天尊话音落下,仿佛有无穷魔力,孙悟空的身体不受控制地盘坐好。

“静心!”

元始天尊暴喝一声,在孙悟空脑中如平底惊雷,一时间灵台纷纷,识海惊涛,万千思绪一齐涌起,从第一次知道死亡时的恐惧,到拜师菩提祖师时的坚韧,再到学成归来的得意,大闹天宫的愤怒,西行时的平和,成佛的泰然……

元始天尊所谓的惊心竟然并非普通的惊心,而是要先激起孙悟空一切烦恼思绪,一切喜怒哀乐,再以大毅力将所有的思绪斩去,以此得到真正的平和心境!

此法无疑是刀尖舔血,因为激活一切思绪烦恼与喜怒哀乐,几乎等同于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心魔,却又没有渡天魔劫时天道留下的突破口,难度之高,风险之大,简直是不可想象。

但是,对应的,这一关过去,心境远不时念几遍清心咒所得的暂时性的平和可以比拟的,从此心境将永远超凡脱俗,修炼渡劫,悟道对敌,都将事半功倍,超脱同境界之人的局限。

孙悟空盘坐棋盘之上,面对识海中的惊涛骇浪眉头紧锁,各种表情不断从他脸上流露出来,一个人演尽众生相!

“既能对大闹天宫之事以平和心态冷静看待,那么绝不会做不到静心!”

元始天尊看着孙悟空,心中早已有数,只是好奇,孙悟空需要多长时间。

第十九洞中无日月星辰,元始却是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孙悟空终于度过一切念头,再次睁开眼时,一双金眸说不出的平静,仿佛历经千秋万劫毫无波动的古井,细细看去,又能见到其中蕴藏的看透一切的沧桑通透。

“谢天尊~”

孙悟空坐着,上下嘴唇开合。

“是你自己的缘法!”

竟然只用了三百年就成功领悟了通透世界,元始天尊也为孙悟空的心性天赋感到惊讶,笑着摆了摆手,然后道。

“本座这就为你梳理气运!”

然后他面色陡地严肃,拂尘凭空不知画着什么,随后猛地一提,大喝道。

“起!”

下一刻,孙悟空身后出现金、白、紫、蓝四道匹练,分别对应,佛、仙、妖、灵明石猴四家气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