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电车悖论(下)(1 / 1)
李素佳又重新回忆了一下郝玉昊刚才所说过的话:法庭上...还有一个人也有资格,因为她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电车悖论的终极选择。
“我诠释了电车悖论的终极选择?我用什么实际行动?”李素佳暗忖道。
不等她细想,郝玉昊已悄然来到了她的身旁,他的目光似箭,一副不中靶绝不善罢甘休的样子,眼神仍旧深邃且富有含义。
李素佳停止了思考,她感觉,接下来她的回答应该是郝玉昊绝地反击中的一环,她必须察言观色的同时努力配合他。
总之,为了刘翰洋,她什么都愿意做。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挺直身子,做好了迎接郝玉昊提问的准备。
“我身旁的这位李素佳女士,曾经为了救我的当事人刘翰洋,不惜孤身深入武装分子领地并与之激烈对战,更不惧数光年外寒冷而空旷的星空,毅然决然地带队前往,这样的次数不胜枚举。”
郝玉昊一边说,一边示意助手将他所叙说的内容投射到了法庭的大屏幕上。
人们静静地看着,仿佛置身于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解救大战之中...
郝玉昊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继续渲染道:“大家看到的这场救援行动中,李素佳率领着一支由17人组成的特战小队参与了救援刘翰洋的行动,一场血战之后,刘翰洋终于得救,但不幸的是,此次行动共造成9人死亡,3人重伤的巨大代价。”
说到末尾,郝玉昊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与之前的轻佻相比,这次他是真情流露。
“让我们为这些英雄默哀。”郝玉昊提议道。
短暂的默哀结束后,郝玉昊走到陪审团面前,故意冲着他们并用一种略带质问的腔调反问道:“我在想,用牺牲9人、重伤3人的巨大代价去救援刘翰洋1人,李素佳的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
话音没落,法庭上一片哗然,人们对郝玉昊的反问式提问感到震惊和不可理喻...
显然,在常人的思维里,救援行动不能用简单的数学逻辑去衡量和思考,这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是人类作为高级物种所特有的精神品质。
郝玉昊见势不妙,立即解释道:“救人于危难始终是我们人类的高贵品质,我刚才的发言并不是在质疑救援行动的正义性,而是它与我提到的电车悖论有某些相似的地方,更是在印证我之前的那句话,即李素佳女士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电车悖论的终极选择。”
郝玉昊的话成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又引回到了电车悖论上,人们的热情又被点燃了,纷纷将期盼的目光聚焦在了李素佳身上。
她俨然成了这里最有资格回答此悖论的人。
李素佳从郝玉昊那暗示的眼神中领会了他的意思,她必须上场了,也必须为他找个台阶下了。
她挺直身子、大声说道:“我来回答这个难解的电车悖论!”
“很好,李素佳女士!”郝玉昊立即接话道,“为了严谨起见,我在重述一遍电车悖论的内容,请仔细听。”
李素佳点点头。
郝玉昊走到法庭中间,同时又向助手示意了一下,法庭的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电车悖论的相关构想画。
他深吸一口气,指着构想画说道:“假设4个人凑巧不幸被同时卡在一条电车的主轨道上不能动弹,更为凑巧的是,在旁边的一条备用轨道上,又有一个人不幸也被卡在轨道上,这时一辆失控的电车疾驰而来...”
郝玉昊叙说得非常有节奏,加之图文并茂的演绎,使得现场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
稍作停顿后,郝玉昊继续说道:“当那辆失控的电车疾驰而来时,非常幸运的是,李素佳女士的手上正好有一个拉杆,第一个选择,她可以拉下拉杆让这辆失控的电车驶向备用轨道,这样,她就挽救了主轨道上的4人,但她却亲手杀死了1人;第二个选择,她也可以什么也不做,为救1人而眼睁睁地看着主轨道上的4人殒命于车轮之下,请问李素佳女士,你会选择哪一种?
“我选择...”
李素佳欲言又止,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失望,但他们并没有丧失兴致,而是更加翘首以盼地等待着...
“请做出选择。”郝玉昊催促道。
“如果只有一种选择的话,我会选择拉下拉杆救下主轨道上的这4个人。”李素佳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为什么?”
“直觉和本能。”
“能否说得通俗易懂或直观一点。”郝玉昊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4条人命的数量,包括价值和意义显然要大于1条人命。”李素佳解释道。
“那根据你的理论,为了救下那4人,你可以毫不吝惜、心安理得且冷血地亲手杀死那1人?难道这个人的命就不是命了?”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是想告诉大家,人命有贵贱之分?还是1条人命的价值比不上那4条人命?”
李素佳被彻底问住了,她环伺四周,希望得到法官和控方的支持,起码是解围,以化解目前尴尬的局面,可包括主审法官米伦和梅斯在内的法庭工作人员都无动于衷。
他们对这个话题似乎非常感兴趣,亦或是想看看郝玉昊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聆听席上的旁听者们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声援李素佳了。
有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大喊道:“这还用问?傻子都知道,当电车疾驰而来时,应该救那4人!这是常识问题。”
“对对...应该救那4人。”旁听者们纷纷附和道。
旁听者的话语和态度给了李素佳信心,她不假思索地重复道:“大众的回答已经给了你想要的答案。”
“嗯,很好,那请你重复一遍你刚才的选择。”郝玉昊阴笑着点头道,他说着走到李素佳的正面,盯着她的双眼,这让她极不舒服。
李素佳迅速调整了一下,她抬起头、正对着郝玉昊那双犀利的眼睛,展现出一种毫不退缩的气势。
“当电车疾驰而来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拉下拉杆去救主轨道上的那4人!”李素佳说道。
“如果备用轨道上的那1个人是你的亲人呢?或者就是刘翰洋,那你又如何选择?”郝玉昊追问道。
李素佳有些猝不及防,她支吾着,语无伦次...
“告诉我,你的选择!?”郝玉昊大声追问道。
“我...我...”
“说!”
李素佳彻底凌乱了,显然,在她的思维里,仅有一种选择的情况下,她必须选择去救主轨道上的那4人,可现在,备用轨道上的假想人换成了她的亲人或刘翰洋,这让她始料未及。
“你曾经为了救刘翰洋,不惜付出牺牲9人、重伤3人的巨大代价,给我们大家用残酷的事实诠释了电车悖论的终极选择,可现在为什么不敢正视这个话题?”郝玉昊反问道。
“如果备用轨道上被卡住的人是我的亲人或刘翰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救他们!”李素佳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你的选择就是救1人,等同于亲手杀死那4人?”
“是!”
李素佳话音没落,法庭上又是一片哗然,人们或交头接耳或摇头叹息...
混乱的局面持续了3分钟之久,终于在主审法官米伦的法槌中归于了安静。
“陪审团,主审法官。”郝玉昊一边说,一边走到法庭中间,他开始作结案陈词了,“我的当事人刘翰洋为了复活他心爱的爱人周芸,导致了数百名舰员被动性的死亡,这与电车悖论如出一辙,也正如李素佳的回答一样,这是正常人的情感选择,并非主观故意,所以,恳请法庭给予我的当事人一个公正的判决。”
郝玉昊说完,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此刻,法庭上一片寂静,显然,他的话让陪审团开始重新审视刘翰洋的动机。
“刘翰洋不是手握拉杆、决定生死的那个人,他是造成这一切的刽子手!”公诉人梅斯见势不妙,大声呵斥道。
“如果刘翰洋是刽子手,我首先赞同对其执行死刑判决,但遗憾的是,他不是,他是为了救人而选择把拉杆是否拉下的那个人。”
梅斯被怼得哑口无言,他涨红着脸,一副怒气冲冲却无可奈何的样子。
主审法官米伦与旁边的几位助理法官互相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面向陪审团说道:“请陪审团综合考虑控辩双方的观点以及证人的证词,作出被告人刘翰洋是否被判处死刑的终审裁决。”
陪审团成员纷纷点头。
“啪!”米伦手中的法槌敲响了,“我宣布,现在休庭,待陪审团作出决定后,再次开庭宣判。”
1个小时后,陪审团没有推翻判处刘翰洋死刑的裁决,但给出了中肯的保留意见。
理由是,鉴于人类与泰伯星人处于战时状态,急需人才的现实需要,又因刘翰洋两次远航宇宙的经验且是量子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给予其符合法律框架下的平衡性判决。
陪审团这种既要又要的模糊性决定等于将皮球踢到了主审法官米伦这里,但也给了他一定的发挥空间。
现在,刘翰洋的生死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涉及政治、军事科技与未来等诸多方面的热点事件,必须慎重对待。
换句话说,虽然判处刘翰洋死刑已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但就全局而言意义不是很大,反而会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不利局面。
若维持一审对刘翰洋的死刑判决,人类失去的不仅是一位拥有远航经验的开拓者和量子领域的科学家,更失去了对时局的现实掌控。
可现实的考量与法律的权威似乎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矛盾点在于,不能不对刘翰洋所犯之罪进行惩戒、以儆效尤,所以,必须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即在死刑与严厉惩戒中寻求一种平衡。
这也是陪审团给出的建议。
3个小时后,法庭重新开庭,主审法官米伦当庭宣判:被告人刘翰洋有罪事实成立,被判处245年监禁,终身不得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