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木卫二勘测报告(1 / 1)

加入書籤

就在火星至木卫二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建造完成后的1个月,由木星至太阳系边际奥尔特云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也进入了施工阶段。

该工程段开工后3个月,那艘由火星军港出发的满载的大型运输飞船及50余艘工程飞船安全抵达奥尔特云内的预定星域。

1个月后,由奥尔特云至木星方向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也由前期的勘测阶段正式进入了施工阶段。

这也标志着木星与奥尔特云之间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正式开启了双向施工模式,该模式将极大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

尽管如此,由于木星与奥尔特云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达到了7.78亿公里,几乎超过了5.2个天文单位。

所以,以目前的施工进度,该工程段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从建造到正式投入运作将耗时整整15年。

对于这项耗时、耗力的天量工程其建造的真正作用和意义,人类社会中,除了以董奕聪为首的5人所组成的地球权力核心层及总负责人威尔顿外,其他人一概不知。

工程的不透明引起了人类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和声讨,激进者更是言辞犀利,矛头对准了地球联邦高层,一度引发了人类社会的信任和团结危机。

地球权力核心层对此十分担忧,他们希望董奕聪能代表他们作出解释,但董奕聪只向社会各界作了简短的声明,声明也是避重就轻、闪烁其词,只有一条核心内容被重点提及。

即,此项工程是人类社会赋予威尔顿的最高信任和使命,他有权调动人类社会的一切资源用于“铺路者”计划,其他人无权过问,威尔顿也无需解释,参与者必须无条件、忠实地予以执行。

此外,董奕聪还强调,该计划将是人类对抗泰伯星人、延续人类文明的终极计划,威尔顿将成为第一个执剑的终极者。

舆论平息了,虽然人们不明白“铺路者”计划的真正目的,但对于它的意义却有着相同的解读,一种心照不宣的解读。

就在木星与奥尔特云之间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施工的同时,由木星及木卫二开发署主导、太阳系环境科研局参与论证的木卫二开发与建设工程也进入了全面的施工阶段。

太阳系环境科研局前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对木星的第二颗卫星——木卫二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测和宜居性技术论证,形成了海量的科研数据。

这些数据将为兄弟单位——木星及木卫二开发署,建设、开发这颗被冰层包裹的、蕴含着太阳系最深海洋的卫星提供详尽的科研数据。

据公开数据,木卫二是一颗被厚厚冰层包裹的巨大水球,是继地球之外、太阳系内第二颗拥有海洋的星体。

尽管木卫二的大小只与月球相当,但它的水量却是地球的两倍,水量及其充沛。

巨大的木星对木卫二实施了巨大的潮汐力,其强度是地球上地月潮汐力的1000倍,如此强度的潮汐力加热了木卫二的核心,使得冰层下的海洋保持液态,足以引发海底热液活动。

也正是这股潮汐力“扯裂”了木卫二的冰面,使得大量较为温暖的水冲向表面,随后又遇冷形成壮观的水蒸气羽流。

这些水蒸气羽流与暴露在太阳光下的木卫二冰层受到木星磁场影响下的带电粒子和带电尘埃的撞击,最终形成氢、氧分子。

相对轻的氢逃逸至太空,较重的氧留了下来,因此,在木卫二的上空形成了200千米厚的大气层。

除了以上基本数据外,太阳系环境科研局还对木卫二的地表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测,纠正了人们对这颗卫星的原始印象。

普遍认为,木卫二是由75km-100km厚的冰层所包裹的一颗液态海洋星球,但它拥有的海洋并非全球性海洋,在其北半球有一块面积大约350万平方公里的高地。

尽管这块高地与液态海洋一样封冻于厚厚的冰川之下,但其海拔高于海平面,是一块不折不扣的广阔陆地。

在太阳系环境科研局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实地勘测的数据很快汇总、分析完毕并在该局局长李素佳的努力下,形成了一份长达200多页的《木卫二勘测报告》。

这份报告对木卫二的地球化改造提供了详尽的理论依据及颇具建设性的可行性方案。

报告中用详尽的数据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肯定了木卫二经改造后,是完全具备成为一颗拥有广阔海洋与陆地及稠密大气的类地球环境的星体。

木卫二经改造后,一旦成为下一个地球,对人类来说意义非凡,它将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及文明走向。

更将是继火星之后,人类在太阳系另一个能够繁衍生息的家园。

根据人类与泰伯星人签署的新版“和平协议”,人类留在火星上的时间只有区区40年,40年后,木卫二或将是人类最为现实的唯一去处。

甚至是唯一的家园。

威尔顿是极力反对人类离开太阳系、进入茫茫太空去寻找下一个地球或宜居之地的代表人物,两次远航的失败,更是坚定了他主张人类一定要立足于太阳系,才能繁衍生息、稳定发展的理念。

于是,“铺路者”计划应运而生。

该计划共分为两大部分,军事斗争和建设改造。

威尔顿相信,既然泰伯星人能用武力公然撕毁双方早期签订的“和平协议”,迫使人类接受其单方面拟定的所谓新版“和平协议”,那人类也同样能用武力迫使其签署有利于人类的新新版“和平协议”。

当然,这场战争将是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终极之战,既然人类视太阳系为唯一家园,那人类已退无可退,只能背水一战。

要么亡族灭种、要么全歼侵略者。

至于“铺路者”计划中的军事斗争方面的总体谋略和战法,目前只存在于威尔顿一人的脑海里,这将是一个秘密的系统性工程,它将伴随着该计划中的另一部分,即建设改造部分展开而展开。

可以理解为,军事斗争将为建设改造保驾护航,同时,后者也是前者实施的必要条件。

建设改造又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之一就是对木卫二的地球化改造。

得到《木卫二勘测报告》的威尔顿信心大增,因为木卫二地球化改造的可行性,极大地巩固了“铺路者”计划实施的基础。

毫不夸张地说,地球化的木卫二是该计划实施的一个必要条件。

因此,对木卫二的地球化改造将成为人类今后数十年的工作重心,与此同时,另一项浩大的工程也将同时展开。

该工程将对太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后,太阳系内将出现二日共存的罕见天象。

这项工程用开天辟地来形容毫不为过,即运用技术手段引发木星内部的氢氦核聚变,使其成为一颗次恒星,也就是褐矮星。

一旦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发光发热的木星将加热处于宜居带的木卫二,届时,木卫二表面那75km-100km厚的冰层将彻底消融、成为全球性海洋。

太阳系内将再出现一颗拥有广阔海洋、陆地及浓密大气的新地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