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孙女清晰对爷爷的感情(1 / 1)

加入書籤

“还是已经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变成了另一种,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感情?”

顾音蛰呆呆地看着好友,还是摇摇头,依然是那一句,“我不知道。”

为什么最近所有的人,都在逼问她这么深奥的问题啊,难道,她小心翼翼地看着对面的人,“这个答案,真的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郭玉勤服了,在工作的时候那么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的一个人,怎么在感情的事情上面,会这么优柔寡断啊。

“你要知道,你的犹豫不决,会让四个人难受啊!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四个人?哪四个啊?”顾音蛰一头雾水,她最多也就是脚踏两条船吧?哪来的第三条啊?

“第四个人是我,我想知道剧情的结局!”郭玉勤,默默的举起手。

顾音蛰没好气的打下她的手,能不能别在这么紧张的情形之下,还要说这种冷笑话来让气氛更冷吗?

“好好好!”郭玉勤在好友巴掌扇下来之前,迅速的收回手,“不打岔了,说正事。”

“我问你啊,你哥哥对你有过肢体接触吗?”

顾音蛰听到之后表情复杂,“你在说些什么啊?”顾文渊是个君子,怎么会呢?

“是你在想什么啊?”郭玉勤一看到好友的脸色,就知道她想歪了,“我是说像牵手之类的这种。”

“这种啊~”她还以为…,不,她什么都没以为,“我想的就是这种,这种当然有了。”

“那我问你,你哥哥和你肢体接触的时候,你有反感、厌倦的感受吗?”

顾音蛰仔细的想了想,摇摇头,应该没有。除了,顾文渊前段时间突然的过于亲近,但那时候,她也没有觉得他很厌恶,只是觉得有点浑身燥热?

天哪,她在想什么啊!

“那…要是那天的那个军人,想牵你手,或者做些其他什么,你会不会反感啊?”郭玉勤继续问,她要循循善诱的帮助好友理清自己的心思。

顾音蛰立刻摇摇头,“我根本不会让他捧到我。”那个云君儒碰一下他的车把手她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你看,很明显了,你的身体,只能接受你哥哥的靠近。而身体,是由心脏和脑袋控制的。”

“即使你的头脑告诉你应该远离你的哥哥,但是你的心,却告诉你,要走近他!”

“音音,现在的你,心里有他,也只有他!”

“不会的,不会的。”顾音蛰有种心脏被击穿的感觉,好像里面有些什么秘密都快要流出来了,但是,她还想做最后的抵抗,“只是因为,以前哥哥留给我的亲情作祟。”

郭玉勤看着女孩慌乱的样子,活脱脱的就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被戳破心思的羞涩。作为过来人,她懂得。

“你所有纠结的点,都在你哥哥的身上,你的思绪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其他人啊!”

“你所有的中心点,都是你会不会,你哥哥会不会…其实,你有没有想过,在你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心中的天平,就已经向你的哥哥,倾斜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顾音蛰身在局中,看不清自己的心意,而她却能清晰的分辨。

一个人要是真的不喜欢一个人,和他说话都会觉得烦恼,哪会像现在这样,还想着怎么拼命的为对方寻找优点,给对方找借口啊!

看来,顾师傅这些年暗戳戳的情感攻势很有效,要是没有天降的话,顾师傅拿下音音的概率很大啊!

“我感觉,你怎么快要被顾师傅拿下了啊!”

“怎么可能!”顾音蛰立刻否认。

殊不知,否认的太快,就是一种承认。因为,要是真的下决心要拒绝一个人的话,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他的,都不过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今天下班后的厂门口很平和,只有顾文渊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在门口等着。

男人穿着他上次新买的浅蓝色衣服,在春天旁晚的暖阳下,阳光灿烂。要不是他最近的那些做法实在太让她记忆犹新了,不然她是完全不敢相信这么一个青春男大,内里居然阴暗迷蒙。

在女孩出现在厂门口的第一时间,顾文渊就立刻提脚上前。上次那个姓云的事情告诉他,即使已经快要唾手可得的人,在没有完全掌控之前,也仍然得时时刻刻看紧。

“走吧!”

不知为何,他感觉今天的女孩有点不同,似乎多了一丝温柔。

女孩低垂着眉眼,眼眸晶莹,抬眸看向人的那一刻,里面的盈动似乎能将人所有的心魂摄住,只要她愿意,可以让人为她付出一切。

只是女孩,似乎还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她的眼神闪躲,不敢让别人窥见她的美好,嗅到她的芳香。

可是今天,此时此刻,她好像已经无意识的,向他展开了一道口子,允许他往其内继续探索。

受益于杨慧敏对她近一年的培养,对现在的顾音蛰来说,计算这些都是小菜一碟,不过短短的两天,她已经把顾文渊笔记本上所有东西对账的价格给计算出来了。

去超市里边买了一些卡纸做成商标,写上价格,一个个的贴在了商品的外壳上面。

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小顾机修终于在这周六顺利开业了!

顾文渊为了商店能够一炮打响,还特意的让印刷厂印刷了一些宣传单,又从学校找了几个学生,提前几天就在南城的各个黑市门口,分发传单。

这个招式还是顾音蛰交给他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是做他们这种的,前期的宣传必须到位。

不仅是吸外面的量,熟人的生意也不能放过,顾音蛰给钢铁厂和她相熟的每个员工也都发了传单,生意吗,大的小的都得顾及到。

前期宣传做的好,开业第一天,小店里面果然是挤满了人。不过,大多都是来修东西,或是来逛的,买的少。

而第一个下单的人,没想到居然是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