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问我要,我没有,你去找我爹换啊(1 / 1)

加入書籤

赵诚到底动心了。

东方文和立刻主动请缨,要游说那些闲散的山大王,目的就是招兵买马。

当然,消息也第一时间送到了裴祈安的手里。

裴祈安放下书信,起身走出书房,立在院子里看着高天流云,大昭的立国之战,不可能明面对上萧玄策,可萧玄策必定不会袖手旁观,囡囡说得对,挖掉天道盟势在必行。

天道盟的消息只晚了两天,萧玄策收到消息后,都想要去看看。

泾水河南岸,热闹了。

七月过后,九月是大昭百姓最忙的时候,连续几年天灾人祸,今年必定会颗粒归仓,若是自己动手,那必定是从粮食开始,只是不知那些揭竿而起,自诩正义的人有没有这个胆子。

不过让萧玄策意外的事越来越多,大昭各处都在杀贪官污吏。

赵诚的青云峰越聚越多的人,似乎上青云峰需要杀一个朝廷的贪官污吏做投名状似的。

更让人费解的是裴祈安竟无动于衷,大昭朝廷没有任何动作。

“你爹在做什么?”萧玄策忍无可忍,去找裴明熙。

裴明熙吃着糕点,喝着奶茶,听到这话抬头看了眼萧玄策:“还能做什么?狗咬狗的时候就该放手啊。”

萧玄策愕然的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这是故意的?”

“是啊,故意的,干爹还是别看热闹了,我觉得我爹会对天道盟动手,若你速度够快,天道盟的银子能保住,若你下手慢了,那些都会进大昭国库。”裴明熙放下奶茶:“但是,你们俩怎么打跟我没关系,你也别想着用我做人质去换什么,换不来还给我爹跟你撕破脸皮的机会了,漠北那些流火炮,不是吃素的。”

这明晃晃的威胁,萧玄策不怒反笑:“囡囡,若是我禅让皇位给你,你成为大周的皇帝,会怎么样?”

“那能怎么样?我带着大周投靠我爹呗。”裴明熙不屑的撇撇嘴:“你以为我这么小,还有改天换地的能耐啊?我没有,就算有,我也不做,我懒。”

萧玄策抬起手捏了捏小囡囡的脸蛋,心里却明白了,裴祈安不是没有想过对付自己,甚至对付自己的布局已经完成了,只不过他心思深沉,想要先安内。

“带着大周投靠大昭,那不行,因大周还有西域三十六国,倒是能送你回去大昭,你带着天道盟回去,你爹就不会觉得你吃里扒外了。”萧玄策说。

裴明熙偏着头打量着萧玄策,良久才说:“你想要收手了?”

这一句话问的萧玄策心里咯噔一下。

收手了?

也就是说这小丫头知道自己在大昭做了什么。

收手,确实不容易,但绝对是当务之急。

“干爹,确实不能掺和大昭的事,大昭的手段何止这些?西凉地宫里的宝藏咱们一分为二,我带回去给我爹是立功了,至于天道盟,我爹不会动天道盟根本,但也不会放过天道盟面上的那些人,不管干爹你愿意不愿意,这件事都的让你伤了面子,保住里子。”裴明熙说:“如果干爹信我,西域三十六国和大昭通商才是大事,据我所知,这世界可不单单就大周和大昭,我五爹爹出海所过之处,各种国家如过江之鲫,西域三十六国之外还有不少小国家吧?”

萧玄策微微点头:“确实如此。”

“你盯着大昭,就不能怪大昭盯着大周,这谁也不能怪谁,但大昭想要百姓安居乐业,就不会兴兵动武,就算是有朝一日大昭国力强盛,只要和大周和平共处,那大昭的目标就是别处,比如海上、比如往东。”裴明熙笑眯眯的说:“我还是那句话,你和我爹,一主一副,各有天地,但不能自相残杀,若自相残杀,大周就会不复存在,这是气运。”

萧玄策到底是信的。

只不过不甘心。

“大周也想要流火炮。”萧玄策看着裴明熙。

裴明熙十分光棍的摊了摊手:“问我要,我没有,你去找我爹换啊。”

“换?用什么换?”萧玄策问。

裴明熙啧啧两声:“天道盟那些浮在表面上的家当,还能白给吗?”

“你这孩子,是真让人看不透。”萧玄策算是彻底服了,明明是裴祈安的孩子,偏偏跟自己如此坦诚布公,虽然说话毫不客气,但只要能为自己争取一二,也会竭尽全力,这样的孩子恨都恨不起来。

裴明熙单手撑腮:“干爹,我没有那么复杂,我其实就一个小小的愿望,你和我爹别打起来,好好相处,因为这样是积德,不管是大周还是大昭,那些百姓的福祉都在你们俩身上呢。”

萧玄策揉了揉裴明熙的脑袋:“好,我知道了。”

裴明熙也不多唠叨,看萧玄策起身离开,她跑出去骑马了。

草原上最大的好处是牛羊多,最大的弊端是除了牛羊多,啥都少,比如布匹、粮食,这两样别说大周,西域三十六国也缺。

天道盟倒下,众合商会崛起,她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个世界的一切,不能对不起墨染赠送子系统的恩情。

“啊---!”

裴明熙在空旷的草原上,放声大喊了好几声,积压在心里的事,即便纷纭复杂也像是都乖顺了似的,心里宁静澄澈犹如草原上的天空。

翻身下马,躺在软草上,看着高天流云,她要为墨染守护这个世界到生命结束那天,路真的好长好长,最初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来着?保护便宜娘过关斩将报仇,保护便宜爹不死在异域他乡。

而后一切似乎都不受自己控制的在发展,若不是墨染,自己现在应该坐在大昭皇宫里,享受着人间富贵,做个人间富贵花吧。

离家在外的她,想娘亲了。

“阿嚏-”温令仪微微蹙眉。

“娘娘,入了七月,暑气消减时,要仔细了身体。”林嬷嬷取来披风搭在温令仪的肩上。

温令仪轻轻地叹了口气:“奶娘,囡囡走了许久,今日心口闷闷的疼,很想囡囡。”

林嬷嬷端来热茶:“娘娘,长公主绝不是那些囿于后宅的姑娘,未来的长公主更是成就会很高,青史留名的人,但凡有大作为的人,都很难承*欢膝下。”

“是啊。”温令仪苦笑着摇头:“或许,等天下太平,海清河晏的时候,我的囡囡就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