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返回基地(1 / 1)
次日清晨,车队停下休息,没有看见啮齿鼠,大家的心情开朗了不少,烧锅做早餐,科学家们醒过来了,伤势比较重的几位科学家躺在床上下不来,能下来的都下床了,向李居胥表示感谢。
其中就有鲁博士和沈博士,两位都是科学家里面的泰斗,也只有他们的身份,值得非洲狮千里迢迢保护,就算牺牲性命也毫无怨言。
“鲁博士,沈博士!”非洲狮拄着拐杖从战车上跳下来,气色比昨天好多了,眼神明亮,看来疫苗起了一点作用。
不过,最主要还是非洲狮的体质好,其他两个成员就起不来,情况不见好转,反而在恶化,伤口持续发炎腐烂,消炎药不顶用。
“鲁博士,沈博士!”见到两个博士走过来,白山羊、过山峰等人纷纷上前见礼,态度恭敬。
“谢谢,谢谢大家,如果不是你们,这些动植物标本和素材都将付之东流,感谢大家。”沈博士和鲁博士对自己的命不怎么在乎,记挂的只有搜集的标本。
“鲁博士,沈博士,这位是我们站长夜枭!”白山羊见到几位博士目光看向李居胥,赶紧介绍。
“诸位博士好,夜枭见过大家。”李居胥确实不认识鲁博士沈博士,也没有听过他们的名讳,但是对于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他本能的尊重。
一阵寒暄过后,鲁博士说出了他们的目的,他们想回1号基地,希望李居胥的团队能送他们回去。
“鲁博士对于啮齿鼠怎么看?”李居胥没有回绝,但是也没有答应,反而提起了啮齿鼠。
“关于啮齿鼠的问题,我们一路上都在讨论,啮齿鼠的很多习性和行为都超出了常理,很不寻常,知道昨天晚上睡觉之前,我与沈博士讨论,有了另外一种猜测。”鲁博士道。
“洗耳恭听。”李居胥道。
“根据我们的观察,啮齿鼠的攻击是有针对性的,目标很明显,就是人类。我们人类没有天敌,啮齿鼠也不是人类的克星,不存在猫吃老鼠这种天生相克的规则,可是啮齿鼠的行为如此反常,思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啮齿鼠的基因密码里面写上了对人类的仇恨。”鲁博士语出惊人。
“基因密码?”过山峰失声。
“怎么还跟基因有关系?”白山羊皱眉。
“什么意思?”大笨钟一头雾水。
“没错,就是基因密码,简单来讲就是一些刻入了骨子里面的东西,比如我们人类大部分怕蛇,怕黑暗和未知,怕同类的尸体,很多人可能几十年都没有见过尸体,但是只要看见了就会害怕,这就是写入基因的东西,一旦触发就会觉醒。啮齿鼠针对人类发起攻击,也是基因里面刻入了对人类的仇恨。”沈博士开口解释。
“我还是不太理解,谁干的?天生的吗?”西部牛仔问。
“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造物主,也可能是意外,我们现在的科技还无法找到答案,数十年或者数百年后,或许后人能够找到答案。”沈博士道。
“两位博士的意思也就是说,啮齿鼠体内基因里面的仇恨突然被什么东西唤醒了,或者是触发了,所以他们才大举针对人类进攻,是这个意思吗?可是,啮齿鼠似乎也咬其他的生物。”丧门钉道。
“只能说这种可能性很大,不一定是正确答案,啮齿鼠确实也攻击其他的生物,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攻击其他生物主要是碰上了,或者生物拦路,跑了的话,啮齿鼠是不会一直追赶的,但是对我们人类就不痛,他们是一直追赶,不死不休。”沈博士道。
“确实如此,我可以证明。”非洲狮道。
“沈博士有没有好的建议,应该怎么对付这些啮齿鼠?”白山羊问。
“老涂,你来说吧,你是研究猫鼠科的。”沈博士回头招呼一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脸型消瘦,戴着厚重的眼镜,鼻梁的位置压出了深深的凹痕。
涂博士习惯性地推了一下黑框眼镜,语气温柔说道:“啮齿鼠和传统的老鼠不同,它们的基因被改造过,猫、蛇、猫头鹰之类的压制对它们不起作用,此外,我还注意到,它们的嗅觉也发生了变异,对人类的气息格外敏感,或许可以通过这一点,设计针对啮齿鼠的陷阱,不过,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真正要消灭啮齿鼠,我估计得用毒气,研发一种专门针对啮齿鼠的毒气。”
“生化弹吗?”五台山和尚脱口而出,马上不好意思地看了李居胥一眼。
“可以这样说,不过,这种武器,只针对啮齿鼠,这样就不会破坏生态了。”涂博士点头。
“什么时候可以研发出来?”三文鱼希翼地看着涂博士。
“不好说,需要先解剖啮齿鼠,观察情况,有了详细的数据,才能对症下药。”涂博士回答。
众人露出失望的表情,按照如今啮齿鼠泛滥的规模,这种生化弹自然是越快研发出来越好。
“我们必须要尽快回到实验室,研究不是头脑发热,需要配套的设备和工具,这样进度才能快起来。”涂博士道。
“我明白大家的想法,但是不得不为大家泼冷水,昨天晚上的情况大家也看见了,啮齿鼠已经拦住了去路,我们倒回去,那就是自投罗网。”李居胥道。
“昨天晚上能冲过来,现在——”沈博士下意识道。
“昨天晚上的啮齿鼠数量只是一小部分,现在过了这么多个小时,啮齿鼠的数量多到了什么程度,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就算不计伤亡行,我们的弹药也坚持不到1号基地,明知不可为,我不能带着我的人去送死,诸位,见谅。”李居胥道。
鲁博士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李居胥说得很直白了,不是不愿意,是办不到,实际上,他是有预感的,但是心里总是存在一丝希望的,现在李居胥把希望戳破,他只能叹了一口气。
“诸位都是科学界,脑子比我们这些粗人厉害百倍,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区别是时间长短,9号基地或许条件比不上1号基地,但是总比野外要强,诸位以为呢?”李居胥道。
“站长说的是,是我们矫情了,设备和工具虽然重要,但是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有知识,有素材和标本,我相信,短暂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沈博士的脸上恢复了信心。
李居胥心中松了一口气,吃完早餐,车队重新起程。夜晚,九点到,抵达9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