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惊!破烂铺子月租三十两?!(1 / 1)

加入書籤

易新一整个一头雾水。

啥呀,啥骗的?

我又没问你要地契,没要你的契,我能骗你个啥呀?

嘁!

易新不再多想,扭头去灶房找剩饭吃。

勤快的易大山在他起床之前就独自进山两回了,采了二趟两挑子拢共六筐的山楂回来。

填饱肚子之后,易新便揪着老大儿一起再度往南进山。

还特意带上了锄头。

这趟不为了采摘野果,而是挖树!

咱都有驴了,那不得好生使唤,物尽其用。

挖几棵山楂树回门前栽,后头就能用发挥发挥扦插法,种他个一大片儿。

二、三年后,咱便有自己的山楂果园了。

柰果也能扦插。

只要今年努力奋斗,最多三年后,咱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柰果园和山楂园了。

且这期间没果子采摘也不怕,设法养一些鸡在里头,地照样能有所收获!

那么问题来了,地……

本来寻思使一使李寡妇的地,山里整棵挖回来的果树先种她地里。

不知道为啥,情愿荒着也不给咱使,还生那么大的气。

想不通她的脑肠里头在蠕动啥子。

山里常见的树都是各种松,各种竹。

穿过野蛮生长的竹林,穿梭在一片松林时。

诶,易新忽然灵光一闪。

咋没想起来挖笋子呢。

这会儿都在走过了才想起来。

正寻思说回程时记得挖点儿笋子。

忽然间,他瞧见旁边一棵成精一样粗壮的松树精底座处,隐约冒着朵朵……

松蘑!

哇!松蘑可是好东西!

它的形状有些类似香菇,但伞比香菇光滑一些、白一些。

但滋味儿却比香菇鲜美得多!

“好大儿,你拎锄头先过去挖树,我在这儿倒腾一会儿。”

呼喝易大山去干重活别浪费时间,自个儿便钻到那松树精的底座处。

小心翼翼地将松蘑给刨拉出来。

这么刨能保住松蘑的孢子,孢子就是菌种。

搞果园没地也没关系了,先倒腾蘑菇挣钱,有了钱不就能买得了。

易新高兴的吧唧起嘴,老天爷果然还是长了眼珠子的,先遭了一通嚯嚯,财路被断。

后脚又找见了新财路。

寻思寻思,蘑菇一般长在阴凉潮湿的环境,这里能长出来金贵脆弱的松蘑。

说明周围肯定还有别的蘑菇。

想到这,易新站起身来往下坡处边走边找。

果然!

一棵横着枯死在地的老朽树早已腐烂到芯子,上头正长着一茬茬儿树菇!

在山里,树菇比松蘑更常见,树菇是伴着树才生,而松蘑只伴着松树根儿。

刚还琢磨松蘑很难人工养殖呢,这便瞧见了容易人工培植的树菇!

好啊好啊!

树菇跟茶树菇的模样差不多,肯定没有茶树菇好吃了,但也好吃。

难得找见两大片菇子,改了主意的易新又招呼好大儿回来,跟他一起采蘑菇。

这不大儿媳手里头还有钱,等下叫大儿媳买二斤肉回来!

再买二斤豆腐。

树菇炖肉,哇!

想想都鲜得满嘴流口水!

……

采蘑菇的父子俩满载而归,今儿应是福兮祸伏,好运的一天。

回程的路上还瞧见了好些野生藤子,顺藤一摸。

嘿,蛮瓜,也就是丝瓜!

后头游说游说李寡妇,不乐意给栽树的话,在她的地里种点儿丝瓜应该没问题吧?

种丝瓜,培植树菇!

等大儿媳在镇上赁好铺子之后!

卖快餐!

坑爹的好二儿为了赌资卖掉了他的枇杷膏配方,断了他卖枇杷膏的财路。

但配方这东西,咱脑袋里一大堆!

一路高高兴兴地回家。

路上他也注意到了,村里头的人总是拿眼珠子朝他们滴溜。

多半是家里添了驴子太招眼,再加上好二儿输了一千两这事儿在村里闹得太大。

这些眼珠子多半不怀好意的。

易新懒得搭理,但心里没忘得设防,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又得挣钱,又得防着钱财被穷凶极恶的惦记上。

这世道,人心坏坏,难啊。

鲜菇焯水,再另锅撂猪油。

滚刀切的蛮瓜撂锅里炒至断,加水煮沸后放入焯过水的树菇。

咕噜个三分钟,下盐。

一锅蛮瓜树菇汤搞定!

买来的豆腐捏碎个稀巴烂,打俩蛋进去,再将剁好的二两肉泥撂进去,

最后再加两勺面粉,一勺铁棍粉充当淀粉,下盐,徒手抓匀。

另外起锅,炼猪油。

油热,挤丸子下去,油炸个三四分钟,冒充肉丸的豆腐丸子,出锅!

放凉之后对半切,跟焯过水的树菇一起炒!

一道树菇炒肉丸,上桌!

大山夫妻在堂屋都被香气给熏馋了。

一菜一汤摆到脸前,一口下去,嘶……

“鲜!跟吃肉似的!”

这一顿少荤的家常菜,吃了一家子满嘴哈喇子。

靠山吃山也是能吃出名堂的。

张淑兰也被公爹的手艺给惊着了,从没想过山里的菇子还能这样吃,鲜美的滋味儿,真能顶上吃肉了。

不过她只是默默地吃,也不说话,心事重重的。

“咋样,说说你们的评价,”易新得意扬扬:

“我打算等铺子赁下来之后,做这两道菜过去卖。”

“一份儿就卖十文,够物美价廉了吧,寻常人家也买得起!”

“这叫快餐!”

公爹肚子里又冒出来新奇主意,易大山高兴得心脏翩翩起舞。

“好啊!咱又有东西卖了,且这些都能从山里找见,做起来也比枇杷膏简单。”

“滋味儿这么鲜,肯定能卖出去老多了!”

父子俩叭叭的眉飞色舞,叭叭了好一会儿,易新才注意到儿媳无精打采的。

“咋啦这是?不说话呢。”

张淑兰听见问询,给出的反应却是惨笑着叹了口气:

“公爹,咱也觉得您这主意好,只是……”

“镇上的铺子咱恐怕赁不起,早上咱出去打听过了,就连街尾没啥人来往的铺子,一个月的赁金都要三十两。”

“啥???”

易新惊呆了。

三十两相当于三万块钱了,放自个儿那时代,都够一年的年租。

这破烂穷酸镇子,叫花子比树上的麻雀还多。

也配要一个月三十两的赁金?

张淑兰满脸都是失落,失落之时,起身去了趟院落。

早前辛苦倒腾出来的二百罐枇杷膏,原样送去原样拉回,这会儿打开一罐闻闻。

老天爷,罐子里头已经有点儿酸了。

“公爹,咱这些枇杷膏卖不出去,赔惨了。”

张淑兰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