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灯不会自己亮(1 / 1)
巷口传来的压抑哭声,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黎明前最后一丝安宁。
楚牧之猛地睁开眼,昨夜那片由无数善意编织成的璀璨光网,此刻已荡然无存,连带着小禾费力接上的临时线路也陷入了死寂。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到几个孩子围在老槐树下,脚边散落着昨天被奉若珍宝的纸星星,如今却沾满了泥土与灰尘。
一个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低低地问:“是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光……又不要我们了?”
这句问话像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楚牧之走下楼,穿过沉默的人群,蹲下身,拾起一张被踩得有些变形的许愿星。
他熟练地翻到背面,那片小小的区域光洁如初,并没有他所熟悉的、代表着“信念已达”的“已读”标记。
他的心猛地一沉。信念盒,沉寂了。
他快步返回家中,翻开了那本记录着一切的笔记本。
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过去七天里每一次光芒的回应。
他用指尖逐行划过,一个惊人的规律赫然浮现——所有被“签收”的愿望,无一例外,都发生在“有人率先付出行动”之后。
第一次是小禾修好了街灯的线路;第二次是几个年轻人主动清理了堵塞的下水道;第三次是……昨晚的集体亮灯,更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手电,参与了这场光的盛宴。
楚牧之的呼吸陡然急促,一个颠覆性的念头在他脑中炸开:那个神秘的系统,根本不是一个随求随应、启动光明的开关,它更像一面能映照并放大善意的镜子!
昨夜的光芒万丈,是因为人心尚存余温,是因为行动汇聚成了洪流;而今晨的万籁俱寂,则是因为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回到了等待与观望的惰性之中。
他拿起离线网终端,迅速给苏晚晴发去一条信息。
片刻后,苏晚晴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色同样凝重。
“出事了。”楚牧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笔记本推到她面前,“你看。”
苏晚晴快速浏览着,”
“它没走,”楚牧之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但它不养懒人。”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进小巷,却驱不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楚牧之叫来小黑,将一只电池耗尽、灯泡也坏掉的旧手电塞进它嘴里,又在手电上绑了一张小小的字条,拍了拍小黑的头,指向巷子深处小禾的家。
字条上只有一句话:“修好它,再带来。”
小黑轻快地跑远。
没多久,楚-牧之就看到那个瘦弱的女孩拿着手电,站在自家门口犹豫了许久。
她看看手里的破手电,又看看巷口那棵沉寂的老槐树,眼神几经挣扎。
最终,她一咬牙,转身翻出了积满灰尘的工具箱。
更换电池,寻找合适的灯泡,重新焊接接触不良的线路……整整两个小时,女孩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当她终于举起那只重新亮起的手电,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冲回巷口时,楚牧之悄无声息地将一张写着“小禾的坚持”的纸星,投入了冰冷的信念盒中。
夜幕再次降临。
整条小巷依旧被黑暗笼罩,唯有老槐树下,那盏被修复的旧手电,竟独自亮了起来。
光芒微弱,甚至有些摇曳,却稳定而执着,如同一颗落入死水中的顽固星辰。
楚牧之用终端拍下这幅画面,发给了苏晚晴,并附上了一句话:“它认的是动作,不是愿望。”
远在城市另一端的苏晚晴,几乎是立刻调取了后台数据。
果然,在长长的“签收队列”中,编号为90的记录状态悄然更新了。
后面跟着一行全新的注释:“行为验证通过。节点权重+1。”
她终于彻底明白了。
系统已经进化,或者说,它卸下了伪装。
它不再对空泛的祈祷进行批量回应,而是像一个严苛的考官,开始逐个确认每一个祈愿者行动的诚意。
“它现在……”苏晚晴对着终端低声喃语,仿佛在对楚牧之说,又像在对自己说,“像个守门人,不是神。”
楚牧之看着屏幕上她的回复,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那就让它守着。我们得让所有人明白——光,得自己一寸一寸地扛回来。”
深夜,万籁俱寂。
楚牧之站在自家门槛上,没有关门,只是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黑暗。
小黑安静地伏在他脚边,忽然,它的耳朵警觉地动了动,猛地抬起头,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
楚牧之顺着它的视线望去。
只见巷口昏暗的轮廓中,一个佝偻的身影正做着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是王姨,那个平日里最是谨小慎微的老人。
她独自一人,手里提着一盏崭新的太阳能庭院灯,正颤巍巍地爬着一架老旧的木梯,试图将灯绑在巷口那根光秃秃的电线杆上。
夜风很大,吹得梯子摇摇欲坠,王姨的身子晃了好几下,险些摔落下来,但她死死抓着灯和电线杆,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手。
她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用铁丝将那盏灯牢牢固定住。
就在太阳能灯感应到黑暗,自动亮起那一瞬间,奇迹发生了。
“啪嗒。”
街对面二楼的窗户,一盏台灯亮了。
紧接着,是隔壁,是斜对面,是巷子深处……一盏,两盏,十盏……无数窗户接二连三地亮起了灯光。
这一次,不再是冰冷的手电光,而是从各家各户主动打开的、带着生活温度的灯。
那光芒汇聚在一起,虽然不如昨夜那般梦幻璀璨,却更加温暖,更加真实。
苏晚晴的离线网终端上,一条全新的记录悄无声息地生成:“第91位签收人,王淑芬。行为模式:自发。”
楚牧之看着那片由凡人亲手点亮的星河,看着那个站在梯子下、被光芒笼罩的老人,轻声说:“王姨,你不是在求光……你是在给光。”
然而,这份由凡人创造的温暖,却似乎也投下了更深的阴影。
楚牧之敏锐地感觉到,王姨那盏孤零零挂在巷口的太阳能灯,不仅仅是一份希望,更像是一个醒目的坐标,一个无声的宣言。
它在照亮前路的同时,也必然会刺痛某些早已习惯了黑暗的眼睛。
这份善意太过纯粹,也太过扎眼,注定不会被轻易容忍。
楚牧之的目光扫过沉沉的夜色,心中那份刚刚升起的暖意,被一丝冰冷的预感所取代。
他知道,这场关于光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麻烦,很快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