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泼天的富贵来临!(1 / 1)

加入書籤

翌日,天蒙蒙亮。

睡梦中的赵序突然听见了山下传来一阵嘈杂的吵嚷声。

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他一个激灵,瞬间从两块木板搭成的床榻上翻身坐起,抄着放在枕边上的腰刀就冲出房门。

刚刚冲出庙门,赵序就看见了漫山遍野的人潮。

人潮密密麻麻,不断顺着山体攀爬,手里还拿着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

尽管山下的人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看就不是朝廷的官差。

但突然出现这么多人,赵序还是被吓了一跳。

同时,庙中的其他人也被山下的动静吸引。

以毛狗和二憨为首的二十名弟兄提着武器杀气腾腾冲出庙门,却在看见山下人潮的刹那,瞬间愣在了原地。

“怎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毛狗儿吃了一惊,忍不住惊呼出声。

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眼中泛起忧色。

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些人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可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山上的粮食能够吃吗?

众人惊愕之余,赵序却是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正是昨日被他派遣下山去的王三。

他一脸喜气洋洋的冲在人群最前面,很快就带着汹涌的人潮爬上了山顶。

“哈哈哈,序哥儿,序哥儿,好消息,好消息啊哈哈哈哈!”

王三小跑到赵序面前,笑得小舌头都在打颤。

赵序皱起眉头,问道:“不是让你在山下监视官差的动向吗,你怎么突然跑回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人?”

“等会儿俺再跟你解释!”

王三一边说着,快步上前,一把将赵序拽到一群流民面前,眉飞色舞的介绍道:“大家伙,这就是俺跟你们说的序哥儿,就是那个发明了水车,还立下壮志,要让耕者有田,居者有屋的太平村赵序。”

赵序皱起眉头,满脸不解地望着王三,低声问道:“王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王三哈哈一笑,手舞足蹈道:“序哥儿,跟你说两个好消息,一个是县里头派官差来围剿咱们了,但才到山脚下,就被俺们这么多人给吓跑了。第二个好消息就是俺们昨天喊的口号已经传了出去,大家伙都是听说了你的英勇事迹,前来投奔你的。”

“投奔我?”

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赵序忍不住瞠目结舌。

不是,这年头造反这么容易的吗,他随便喊句口号,就能招来这么多人?

这漫山遍野的人,怕是不下三百之数。

王三说得眉飞色舞,见赵序一副见鬼的表情,顿时笑得更加开怀:“而且大家伙还不是空着手来的,昨天有好几个村子听说了你杀官差的壮举之后,也纷纷杀官聚义,抢了粮食连夜赶来玉山投奔你......”

赵序听着王三的解释,不禁隐晦的扫过站在庙门口的人群。

却发现他们脸上并无多少欣喜之色,反而是满脸疲惫和失望。

霎时间,他心中不由浮现出一股不妙的感觉。

毕竟,他这边只有二十多名少年,剩下的老弱妇孺也只有不到二百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成事的感觉。

反观上山的人群,绝对不下三百之数,而且其中有一半都是半大少年,正好出力的时候。

可以说,双方的力量是完全不对等的。

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只怕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喧宾夺主客主移位的情况。

王三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浑然不觉他带着么多人上山,其实是给赵序出了个大难题。

而赵序心觉不妙,面上却也不敢表现分毫。

怎么说呢,就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他本来是打算慢慢吸纳人手,准备先培养出一波死忠出来,毕竟兵贵在精,而不在多。

但现在王三带着这么多人上山,可谓是彻底打破了他的计划。

当然,也可以说是王三给他带来了一场大富贵。

可惜毫无根基的他,现在还吃不下这泼天的富贵,若强行吃下,反而容易被撑死。

王三滔滔不绝的讲了好半天,总算给双方的情况介绍完毕。

随后拉着赵序的袖子,笑呵呵道:“序哥儿,你来给大家伙说两句。”

赵序脸上浮现一抹牵强的笑容,但依旧整理好心情,准备先说两句。

还是那句话,他既然要造反,就不可能放弃送上门来的力量。

但就在他斟酌着词汇时,安静了许久的人群中间,突然走出一个身着长衫,衣衫还算干净的中年男子。

男子的唇红齿白,手上拿的不是农具,而是一把羽扇,一副读书人做派,与面黄肌瘦的百姓们像是两个极端。

他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破旧的寺庙,眼中浮现一抹嫌弃之色,随后才看向赵序,开口问道:“你就是赵序?”

赵序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心中不妙的预感越发浓烈。

他就知道,突然出现这么多人,肯定不会没个主事者。

毕竟人是群居性动物,只要一群人聚在一起,就会随机生成一个点子王和首领。

而中年男子问了赵序一句后,没等赵序回答,便继续问道:“你们太平村前日杀官造反,一共有多少人上山,这庙中的壮劳力,现在又有多少人?”

听见对方近乎质问一般的语气,赵序顿时心下一沉。

但他还没来得及说话,站在他身后的毛狗儿便傲然道:“昨日序哥儿带着大家伙上山时,俺们队伍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二百人,至于其中壮劳力......”

毛狗儿话说到一半,突然察觉到不对劲。

不由皱起眉头,望着中年人不耐烦地问道:“你他妈谁啊,庙中有多少壮劳力,关你什么事儿?”

同时,还沉浸于兴奋之中王三也回过神来。

他转过头,上下打量了一下中年男子,随即眯起眼睛,皮笑肉不笑地问道:“阁下是来投义军的,还是来找茬的?”

中年男子闻言,嘴角顿时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随即目光直勾勾的盯着赵序,似笑非笑道:“太平村的小赵是吧,自我介绍一下,鄙人洪光明,乃是大正六年陕西处行中书省雍州路治下华阴县院试秀才出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