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骑士阵列北五里处,张雄所部长林军已经完成列阵重组,随时可以进击,或支援乌桓骑士,或接应乌桓骑士后撤。
张雄在阵前踱步,手里握着马鞭随意甩臂想要抽打什么。
这好端端的一仗怎么就发展到了这一步?
按着战前的规划,就两种打法,第一是主力集结蓝田关或上雒一带,蓝田关有防守地利;上雒有丹水河谷平原,也方便骑军冲奔、厮杀。
第二种就是大军集结在这里,以最完整的姿态,跟北府打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
可是呢,非要执行各种小计策。
不管是见不得光的水源投尸,还是企图层层阻击,将北府脚步拖住,借南山秋雨的天威击破北府攻势;再要么就是担心大军集结在蓝田关、上雒,让北府兵走山中小道抄断退路、补给,进而被轻易全歼。
两条战前计划的决战方案,硬是要折中;即舍不得决战的大伤亡,还要层层阻击占便宜。
都是一条条人命,谁肯主动牺牲自己,去阻击北府的进军步伐?
这不是几个人愿意牺牲、报国就能达成的战术,这需要几千人怀着必死之心,才能借住险峻关隘拖住北府的步伐。
可问题又来了,如果有几千悍不畏死的士兵,又何必打这种层层阻击的战法?
既想占便宜,又不肯冒大风险,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步田地。
魏兴、王雄接连投降;张虎、张熊、吴班同时战死,导致霸上郭淮这支偏军只能放弃固有营垒,无奈大跨步后撤。
到了这一步,吴质还期望于王忠为首的东线军团为大魏效死,拖住北府渡河脚步,好方便主力骑兵集群打一个以逸待劳的效果。
处处都想占便宜,结果处处失利。
结果好了,张虎所部车骑联合部队被全歼于蓝田关;另一支专业的车兵跟王忠一起被堵在高地,王忠现在想突围、厮杀都无从下手,轻车军根本没有出营下山、列阵作战的空间、可能性。
一支被堵在高地的车营,能有什么用!
而自己所部呢,本质上只是一支重步兵,驾驭战车方便在战场上移动的重步兵!
长林军擅长防守,不会因为装备了战车,就有了战车部队的冲阵能力。
战车和战车之间是不一样的,张虎所部才是真正冲阵的重型战车;王忠所部是机动、快速反应的辅助、辎重车兵,而自己长林军的战车仅仅只是个运兵载具!
这些道理难道吴质不清楚?
他很清楚,可还是把长林军定义为冲阵车兵,交付一个冲阵的作战任务。
就长林军的运兵战车……高速奔驰去冲阵,就这种战车的质量,简直是一场灾难。
吴质要么疯了,要么已经方寸大乱,将一切战斗希望寄托于新式骑军的冲击能力。
可前线战果是很明显的,鲜于辅带着乌桓骑士正面突击,并没有发生骑兵横冲直撞,对方步兵方阵被搅乱、践踏成泥的预想战果。
乌桓精骑都冲不动,那自己这支不专业的车兵能冲动北府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