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有那表现出色的,当然要提拔。
之所以如此温和,实在是宋江的识趣,让赵桓必须有所表示。
千斤买马骨也好,竖木立信也罢,优待宋江并其兄弟,以后招安其他叛贼匪寇时,会更加容易。
反正手段很多,绝不会让梁山大军降而复叛的。
当虞琪带着军官团深入基层时,赵桓正在郓州大营看圣旨。
这是第二道圣旨。
第一道是因为杀了刘延庆父子,赵佶降旨训斥。
大约,对太子如此明目张胆地强夺兵权,赵佶也感觉到了不安。
这道圣旨,是赵佶催促赵桓出兵,立刻绞杀宋江,并给出了一个月的期限。
也就是说,十二月中旬之前,太子不能拿到宋江的首级,只能交出兵权,灰溜溜回京。
接替者赵佶也明说了,那就是种师道。
种师道没有刘法能打,但是官做的很大。
此时,老种相公已经为保静军节度使,着实比刘法强了不少。
对此,赵桓布置可否。
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他也不惮于违背赵佶的旨意了。
大不了,吃两顿斥责嘛。
现在十多万大军在手,太子完全有篡位的能力和实力。
固然,国朝没有太子篡位的先例,让赵桓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赵佶也不敢废了储君,
没有先例是一回事,赵佶也怕逼的太子铤而走险啊!
所以,赵桓有的是底气。
“殿下,尽管招安已定,然须得通过中枢确认任命,还得说服圣上才好。
且,这圣旨也不能视若无睹,还要回奏才好。”翁干劝道。
“如此,便把我等这几日的事情说一遍,告诉父皇并衮衮诸公,梁山招安事情已经确定,绝无更改的可能。”赵桓道。
“殿下,如此是否太过强硬了?”翁干道。
“大军在手,强硬一些其实无妨。”邵翼接了一句,又道:“不如此,朝堂诸公怕是不会重视东宫的意见。”
赵佶坚持要杀宋江,原因当然是赵楷之死,但是,政事堂各位要是强烈劝谏的话,未毕就不能劝的赵佶回心转意,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也可以封驳圣旨嘛。
遗憾的是,政事堂的各位相公并未如此做。
大约,他们觉得一个宋江无关轻重,东宫虽然掌握了兵权,但是去了开封府尹,也还是没多大权力。
所以,邵翼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圣旨是皇帝的下的,也有政事堂的印章和签名,赵桓驳回此圣旨,不但是违反了赵佶的意思,更是打政事堂诸位相公的脸。
“如此,怕是郑居中会对东宫产生芥蒂。”翁干道。
“冢中枯骨,何足道哉?”邵翼不屑地说了一句。
郑居中虽然表现的很热情,其实实事办的不多,多是溜须拍马或无关紧要的小事。
可能是习惯吧。
郑居中就是凭借这样的手段做上宰相的。
但是,赵桓已经给他打了个叉。
待登基后,政事堂必然要换掉绝大多数的。
“既如此,不妨更强硬些,便回东宫力主招安,且请赐宋江为海州节度使。”赵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