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阁送来的奏章?”
朱由校的声音里,听不出太多的情绪,平静的宛如波澜不兴的湖面。
王体乾暗暗感到奇怪,觉得朱由校的性子好像变了很多。要是以往听到流民攻入县城,占据县衙的恶劣消息,皇帝早就大发雷霆之怒了。
在皇帝身边多年的王体乾,几乎是看着朱由校成年、登基,自认为对皇帝的性格十分了解,如今看来了解的还是不够深。
一般来说,胸中有怒气不立即爆发出来,不是件好事。尤其是掌握巨大全力的皇帝,谁也不知道他会采取什么方法发泄怒火。
王体乾有些忐忑不安的说:“不,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传来的密报,内阁并没有陕北民变的奏章递上来。”
“朕抽了几鞭子,锦衣卫这个猎犬终于开始干正事了。”
朱由校尽管有些愤怒,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太过意外,很快接受了这个事情。
西北又不是从今年开始干旱少雨的,已经连续四五年了,粮食减产已成为现实,部分人没有糊口的食物就会去抢别人的。
尽管这个时候,只要朝廷救济得当,迁移饥饿的流民,还能挽救点燃火星的陕北。
只是大明的官员操守,绝对不能报以太多期望,就如这次县城都没了,地方却没有上报到内阁。
朱由校自学习系统里的未来史料,知道这样的干旱还没有全盛,大明西北乃至整个北方会陷入长达二十几年的旱季。
如今的干旱还只是开始,没到整年滴雨不降的程度,还有减轻灾害的可能,生气愤怒都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当然,朱由校也知道他要是没看过未来史料,肯定会很在意这一次的流民攻入县城,这代表大明的权威掉进了泥土里,至少在陕北是这样。
“暗中持续关注,明面上当做没有发现。”
朱由校指示道。
啊?
王体乾感到脑子不够用,这可是丢失县城的大事啊,就这般不明不白的无视?正常的处理方法,要第一时间发兵收复县城。
陕北附近云集了重兵,大明九边中的四镇,就在陕北数百上千里范围内,理论上有着数十万精锐边军,任何大规模流民一出现就会受到镇压。
只是两百年下来,大明军力衰落的厉害,将官腐朽贪婪,底层士兵甚至不能糊口,逃兵盛行,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早在万历二十年,有些不堪重负的宁-夏镇就发生过兵变。
野心勃勃的副总兵哱拜自己身死族灭的同时,还让本镇成为十几万大军交战场地,北地边军进一步受到削弱。
距离万历二十年已经过去了三十三年,纸面上依旧数十万大军的北地边镇,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士,谁也不知道。
幸好北地边镇的敌人,草原蒙人也同步衰落,战力退化。
蒙人战士手里的铁质武器都生锈腐烂,已经完全没有南下攻城的实力,最多也就是抢掠一番就会退去。
“不明白?陕北那里是个烂泥潭,不出动北地边军还好,他们会继续待在边境要塞里,勉强糊口。
要是让这些穷疯了的士兵在剿灭流民的过程中,尝到了战利品的甜头,没有人能约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