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争议,都随着2022年10份最新一期《探索》杂志的出版,被打破了。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
一大早,巴勃罗·贾里洛·埃雷罗便来到了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的实验室内。
作为2020年沃尔夫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埃雷罗以发现扭曲石墨烯的超导现象而闻名于世。
目前已经返回中国并且在中科大任教的曹源,正是他带出来的学生,在发现扭曲石墨烯超导现象的实验中,曹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主导者,还是埃雷罗自己。
甚至因为这项发现,埃雷罗还获得了2020年度的沃尔夫物理学奖。
只是可惜的是,自从曹源回国之后,这两年,石墨烯超导的研究陷入低潮,不管是曹源团队还是埃雷罗自己的团队,都已经很久没有过进展了。
直到三个月前,庞学林那篇关于超导新理论的论文,一下子震醒了埃雷罗。
虽然庞学林的理论中只有纯粹的数学模型,但按照这一模型给出的结果,埃雷罗隐隐意识到,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的常温超导体,恐怕就要落在二维超导材料上面。
这样一想,还有比二维石墨烯更加合适的超导材料吗?
因此,最近这三个月,埃雷罗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潜心研究庞学林那篇论文,试图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构建出整整意义上的石墨烯常温二维超导材料。
但这种工作的难度很大,他们尝试过很多方法,可石墨烯的超导转变温度始终没能升上去,甚至没能从液氦温度上升到液氮温度。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搞科研有时候就是这样,是一个不断地试错过程,也许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可能会一无所获。
事实上不仅仅埃雷罗团队没什么发现,全世界有几百个团队做类似的工作,但始终没能找到理想中的室温超导体。
埃雷罗原本还想联系一下自己的学生,看看曹源那边进度怎么样的。
只是奇怪的是,不管是给曹源的邮箱发邮件,还是打他留下的电话,都没能联系上曹源。
中科大那边反馈的消息说,曹源去钱塘实验室参加一个合作项目去了,短时间内可能回不来。
这让埃雷罗隐隐有些不安。
曹源去了钱塘实验室,让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庞学林。
事实上,就在今年上半年,钱塘实验室那边就曾经向埃雷罗发出邀请,希望埃雷罗能够加盟进来。
只是被埃雷罗拒绝了。
这倒不是因为埃雷罗的爱国心。
埃雷罗是西班牙人,在美国待了十多年,迄今为止依旧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他纯粹是因为自己在在麻省理工待得不错,不管是待遇还是科研经费,都属于顶尖的那一批。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想着去中国开启一场全新的冒险。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庞学林竟然突然对超导理论起了兴趣,并且通过数学手段成功将各个流派的超导理论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
而且在这之后,自己的弟子曹源竟然也和庞学林搅和到了一起。
埃雷罗非常清楚曹源的水平。
同样是少年成名,曹源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实验物理学家,再加上在二维石墨烯材料领域研究浸淫多年,埃雷罗难以想象,曹源一旦和庞学林进行合作,这两人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在今天之前,这种担心一直在埃雷罗的心里。
直到他的学生阿斯克举着一本最新出版的《探索》杂志,急匆匆地进入了实验室。
“伙计们,最新消息,钱塘实验室庞学林、曹源、李长青团队发现了常压下转变温度高达353K的超导材料!”
“什么?”
实验室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埃雷罗手下十几名博士、博士后瞬间聚拢过来,围在阿斯克周围看《探索》探索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论文。
其中自然也包括埃雷罗在内。
“353K的超导转变温度,怎么可能?”
“353K条件下,普通的二维材料根本没办法正常存在。”
“按照庞学林的理论计算,确实有这种转变温度的超导材料,但其他条件会变得非常严苛。”
“现实世界会存在这种材料吗?”
……
众人议论纷纷。
但这种议论,随着阿克斯打开《探索》杂志,进入正文之后,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竟然是多壁碳纳米管!!”
埃雷罗看着杂志上多壁碳纳米管内,一层层碳管蜷曲之后,形成全新的二维界面,瞬间让埃雷罗反应了过来。
二维石墨烯转变温度低,按照计算,除了让石墨烯之间形成特殊的夹角以外,每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间隔同样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这三个月,包括埃雷罗团队在内,全世界数百个团队提出了数千种方案,可没有一种方案是可行的。
埃雷罗怎么也没想到,庞学林和曹源团队真将这种材料弄出来之后,竟然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