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战斗力大家都看到了,日军的一个师团,可以打我们六个军,而华中战场,据情报统计,日军现在共有九十九个师团,其中华中战场有十四个师团,包括第3,13,27,34,39,116,47,58,60,61,64,65,68,70师团,这十四个师团的兵力加起来,有三十多万人,也就是说,我们最少需要一百万人以上,才能与日军打个平手,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华中战场,我军屯积了一百多万人,这才勉强与日军打个平手,想要一举消灭这些日军,又谈何容易?”马焕章嗡声嗡气的说道。
马焕章的话说完之后,坐了下来,抿了口茶水,半眯着眼睛,不再说话。
而军委会的人却也议论纷纷,马焕章的话说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抗战打了七年,在安庆战役之前,一次性歼敌最多的台儿庄大捷,真正歼灭日军也不过一万多人,想要一口气吃掉日军二十万人,这胃口太大了些,中国人真的没有这个实力。
“我同意冯长官的看法,这仗,打不得。”刘峙说道。
刘峙,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为得到蒋介石赏识。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之称。
在北伐战争与中原大战中,刘峙战功卓著,深得蒋委员长的信任,1935年4月,刘峙升为二级陆军上将,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其时四十有三,一时风光,无人出其右。
当时人们把蒋委员长、何应钦下面的中央军五个二级上将并称为五虎(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刘为五虎之首。国民党军界上层均对刘峙的"福星高照"、官运亨通表示羡慕,都誉他为"福将"。不过中抗日战争中,刘峙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平汉路战役被日军打的一溃千里,被讥笑为长腿将军。
刘峙此人,凡事容忍,倒是很得人心,这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1907年,他决定投笔从戎,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当时陆小在泸溪只招两个人,因是外乡人,在小学中,备受同学的嘲弄和欺凌。
刘峙有一套处世哲学,忍耐为上。他认为,为人浑厚容物,自有好处。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莫不有一种浑容气度,为了自勉,取其宅号为"浑容轩"。
正因为如此,刘峙才能扶云直上,官运享通。
此时,刘峙明确表态,支持马焕章的意见,让会议的气氛有些紧张起来。
一些军政大员纷纷表态,支持马焕章的意见。
这时,蒋委员长又将目光投入了白长官,白长官是军事奇才,中国真正的军事家,虽说他一直与蒋委员长作对,但是,蒋委员长对他却是不记前嫌的,北伐中,让年青的白长官做了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代行参谋长职权,后来,又任桂林兼任桂林行营主任,负责第三、四、七、九战区的作战,管理半壁江山。
白长官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在武汉军事会议中,白长官建言提出“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等,这些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委员长所采纳,遂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对抗战全盘策略影响至深、至广。
这样一位百战百胜的军事家,蒋委员长真的很想听听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