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十六,是魏国出征的日子,大梁城外,聚集了近十万的甲士,裂成方阵,密密麻麻排列下去,全都是兵光甲芒,红色的魏军战衣服饰,飞舞的大旗,犹如一片红色的海洋。
乌沉沉铸铁凝铅的天底下,兵甲万千如潮水,刀戟寒光一凛,给人一种波澜壮阔、浩大军威的感觉。
前来送行的大梁人,也有十数万人,拥簇在点将广场的周围,看着精锐的大魏武卒,都是热血澎湃。
军人有独特的气质,特别是成千上万,十万众的时候,气血,战意凝成一股隐隐约约在这片广场上,化成了一个独立的军队领域、世界。
“吼!”
“吼吼——!”
十万将士低沉轻吼,壮大声威,这几声吼,连成一片,犹如晴天中响起了闷雷,滚滚铺开,威武震人。
在这些军伍阵列之前,矗立着有百面一人来高的牛皮大鼓,它前方还树立着八百木桩,绑着无数的牛祟,专做祭旗之用。
这等场面,给人一种肃穆、庄严、威摄、战意凛然的强烈感觉,不但周围观众看着心惊肉跳,满腔激动,那身在军中的每一个甲士,也都热血沸腾,斗志激昂,士气如虹。
魏襄王站在点将台上,俯视三军,身材微胖的身躯,穿着华丽高贵的王服,头戴平天冠,珠帘垂落下来,带着君王的威严。
尽管平时魏襄王不具备大能力、大魄力,但这一刻,看到如汪洋瀚海一般的精锐甲士,都是他的军队,他们带着尊敬无比的目光,盯着高台上的大王,使魏嗣他顿时觉得自己厚重许多。
魏襄王肃穆着神色,挺直腰板,脊椎挺立,好像可以支持起社稷沉重一般。
“启禀皇上,吉时已到!”内侍长走上前轻喝了一声。
魏襄王微微点头,线条刚硬的脸庞,转首瞥了太尉魏章一眼,虎目精光,抬手轻轻一点,充满王者风范。
魏章会意,虎步上前,先朝着魏王抱拳一礼,然后大眼横扫四方,长声高喝道:“誓扫小卫,开疆拓土,将士们,击鼓点兵——”
“击鼓鼓鼓——”
“点兵兵兵——”
将士们口中吆喝着沉重的号子,拉长了尾音,一股雄浑霸气的肃杀之威,煌煌荡开,无所比拟。
这股号令自南向北,自东向西,一层层传下去,天地回响,络绎不绝。
“咚——咚——”
沉闷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的寂静,惊起数里开外林中沉睡的飞鸟,沉重肃严,充满浓厚的战争杀伐之气。
原本就已集结完毕的将士们,开始原地点地,轻微挪动着身子,整理队伍行距,保持横竖一条线,位置调节完毕后,紧接着,长枪、长戈、长斧等长兵器队,开始用兵器尾端撞击着地面,手持短兵的将士,则用兵器轻磕盾牌,没有盾牌的则磕身上的甲胄。
“破风!破风!破风——”
瞬间,就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阳刚风云,席卷整个方圆十里空间,天地为之变色,一股无形的军伍气场。
辰凌站在三军正列之前,因为他是右路军的主帅,浑身锁子铠甲,银光闪烁,胸前系着绊甲丝绦,腰间悬挂着吹毛短发的宝剑,头盔没有戴上头顶,而是揽抱在左侧怀里,右手握着剑柄,肃然挺立,这是出征前,主帅的站礼,等头盔戴上,那就是出征之刻。
接下来,由魏廷九卿奉常带佗,宣读出兵诏书,上承天命,佑我大魏,出兵讨伐小卫,意在千秋社稷,魏国江山基业,开疆拓土,为实现春秋霸业,大统目标,而顺应天意,尊浩王令,建功立业,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