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东窗事发(1 / 1)
正德殿内
姬明雪匆忙换好龙袍,坐在龙椅之上心中却思绪万千。
今日之所以晚了半个时辰开朝,一来是为了等李帆摊丁入亩的策论,二来则是刘瑞来报,大理寺卿于恩荣在明德门外自请降罪,甚至是写了一份奏章言明自己教子无方,致使百姓有冤难申,请诏降罪,只求自己能看在于家世代效忠的份上免去其长子死罪,甘愿发配边疆,充入军营。
说实话,姬明雪看到这份奏章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之所以委任于恩荣为大理寺卿,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他于家洁身自好,不结党营私,故而委以大理寺之重任。
可昨日之事她也知道,本以为不过是官宦子弟之间的打架斗殴,解一时之气罢了。
不曾想,武德卫上报内容竟与于恩荣自请降罪的奏章相差甚远。
姬明雪万万没想到身居高位,还是掌天下刑狱的于家竟然牵扯到人命案中了。
而今日却未见一本有弹劾于恩荣的奏章,估计此事怕是早就传到朝臣们的耳中,都在正德殿内等着发难。
姬明雪心中怒骂于裕州是个不争气的废物,可事已至此,便是打他一顿出气又有何用?
眼下最棘手的便是如何处置于家。
若是贸然将于家下狱,大理寺空缺之位定会引起群臣争夺。
届时,自己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朝堂局势又会再起波澜。
可如若不降罪,那自己就是开了先例,往后谁都不会将律法放在眼中,自己这位皇帝往后还如何能够服众?
更不用说李帆的摊丁入亩之策的推行了,只怕届时会更加寸步难行!
姬明雪此刻一个头两个大,要是早一步得到这个消息,或许还能问问李帆的建议再不济也能喊来三公进行商议。
正想着,群臣已陆续迈入大殿,分侧而立。
刘瑞见姬明雪眉头紧锁,小声提醒道:“陛下,该上朝了!”
回过神来的姬明雪依旧柳眉不展,挥了挥手,心不在焉的应了声。
刘瑞弯腰转身,随即站直了身子阴柔之声响彻大殿。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一名身着紫色官袍,补子上绣着獬豸纹样的大臣手持笏板高声道:“臣御史中丞陈茂,有本启奏!”
闻言,姬明雪脸色阴沉,不辨喜怒地开口问道:“陈爱卿有何事要奏?”
陈茂手持笏板侧身出列,弯腰一礼,便开口道:“陛下,臣陈茂弹劾大理寺卿于恩荣两罪,其一教子无方,公然以权谋私,于家长子于裕州一介白身,无令擅自调动大理寺差役捉拿吏部在册官员,其二,于裕州与京兆府尹章珩相互勾结,致使城外无辜百姓一家三口含冤屈死,事后于恩荣竟同章珩二人联手压下此事,包庇其子,意图蒙蔽圣听,此等行径实乃骇人听闻!”
“故而,臣陈茂,恳请陛下罢免于恩荣与章珩二人官职,将其二人缉拿下狱,以正法典!”
陈茂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群臣面色各异,有吃惊、有怀疑、有错愕,唯有不少知晓原委的大臣们都在一旁等着看好戏。
姬明雪双眼微眯,神色漠然,“哦?竟有此事?”
陈茂赶忙跪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章,双手虚托,“臣不敢欺瞒陛下,此乃微臣弹劾于恩荣之奏章,其中详细记录案情原委,烦请陛下过目!”
接过刘瑞递来的奏章,姬明雪佯装细细查看,实则在心中盘算该如何才能将于家保下。
说句心里话,有于恩荣在的大理寺她心里很踏实,至少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相互构陷,制造冤假错案的事情发生。
但眼下事发突然,想要将于家撇清干系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甚至到时候自己还会落下话柄。
合上陈茂奏章的瞬间,姬明雪就将之交给一旁的刘瑞,随即陷入短暂的沉默。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所有大臣都在静候圣音。
可无论姬明雪如何思索,始终都没想到一个圆满的法子来解决此事。
难不成真要舍了于恩荣?
若当真如此,届时恐怕因为这个空缺的三品官职,又要出现朋党之争了!
良久,姬明雪眼底浮现出一抹不忍之色,“陈爱卿所言朕已看过,不知大理寺卿于恩荣人现在何处?怎的今日未见其上朝?”
刘瑞恰逢其时开口道:“启禀陛下,今日上朝时就听宫中禁卫来报,说于大人在卯时之前便跪在明德门外,老奴前去问询,可于大人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的在骂自己教子无方,愧对圣恩!而陛下忙于早朝,老奴担心三公身体不适,恐受风寒,这才想着待退朝之后再同陛下细说!老奴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明眼人都知道此事不过是刘瑞的推辞,怕是陛下也明白了缘由。
可陈茂闻言却是心中一喜,迫不及待开口。
“陛下,于恩荣此举足以证明微臣先前所言句句属实,只不过其见东窗事发,这才会有故作姿态一幕,臣以为其心可诛,故而恳请陛下即刻将此心术不正之人捉拿下狱,以安民心!”
闻言,姬明雪忽然脸色舒展,望着喜形于色的陈茂,柔声唤道:“陈爱卿!”
“臣在!”
听到陛下声音如此和煦,陈茂心中窃喜。
于恩荣一事十拿九稳,到时候陛下定不会少了自己的封赏。
说不得因为此事,待张铭致仕之后,自己便能接替御史大夫一职。
届时名利双收,嘿嘿!
想到这里,陈茂似乎瞧见那身绯红色官袍正在向自己招手,竟是不自觉地低笑出声!
“朕都不急,你急什么?莫不是我大虞三品官员的罪与罚皆在你一念之间?既如此,不如朕的这张龙椅交由你来坐可好?”
说着姬明雪还顺势起身,让开了居中之位!
此言一出,顿时令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
只要不是傻子,任谁都听得出陛下这会儿已经龙颜大怒。
若是雷霆之怒也就罢了,尚有回旋的余地,但往往群臣最怕的便是陛下风平浪静之下的暗流涌动。
一个不慎,那可是要死人的!
陈茂再傻也知道自己惹怒了皇上,身躯发抖,随即磕头求饶,“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臣对陛下一片忠心,天可怜见,还请陛下明察!”
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姬明雪随即返身落座,沉思片刻道:“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
殿内众人相互对视,谁也不敢先开口。
毕竟先前观陈茂神态自若,于家一事必然板上钉钉,可陛下的态度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虽说于恩荣倒下,这大理寺卿的空缺必然是要争得头破血流,可坐收渔翁之利不比鹬蚌相争要来得更强些?
想到这里,群臣纷纷低垂脑袋,眼观鼻,鼻观心。
一时间,偌大的正德殿内竟无一人开口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