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矛盾爆发(1 / 1)
新春一过,何胜利就有动作了。
首先是对矿山企业加以改革,并对市里的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加大了投入,紧接着又提出了工业园区计划。
不过,在农村改革方面却并没急着铺开摊子。
究其根本在于南州市是个农业市,农村一旦不稳,后果不堪设想。
终归得等到白沙乡的特色农业初见成效后,方才能稳步推进。
对此,周庆明心中当然有数,自然不会多去关心。
说白了,他现在所处的层次过低,那些市里的大事,还轮不到他去操持。
沉下心来,把白沙乡的特色农业试点工程抓好才是正经。
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说是千头万绪也不为过,每一项都不容忽视。
好在他已经把控住了乡政府,把任务分派下去后,倒也不至于忙到累死。
甚至还有余力受邀去县饮料厂、已经改名为安东食品有限公司的原肉联厂指导一下营销体系的建立。
时光如流水,眨眼间就已到了三月底。
玄望路提前近半个月完工,率先受益的就是上元村等几个山区或是山区边缘的村子。
原本因为道路问题运不出去的鲜蘑菇终于有了销路——不少二道贩子迅速赶到了白沙乡,大量收购新鲜山货。
不止是鲜蘑菇,新鲜蕨菜、野果、山珍也都很畅销,不少农民趁机小发了一把。
紧接着,莲花山的矿泉水厂也在四月初完工,在试运行成功后,迅速进入了正式投产阶段。
各村的特色果树栽培以及养殖业都在蓬勃发展着。
乡里的气氛也很和睦。
在几次人事调整议题上,周庆明都没怎么干预,大体上尊重高发强的意见。
这就让高发强觉得自己又行了,时不时就要召开一次党委会。
没议题硬上,不是集中学习中央精神,就是开个什么阶段总结会。
总之,就是在不断强调他的权威。
对此,周庆明根本无所谓,他的目光早就不局限于乡里的这么些蝇头小利了。
只要不妨碍到特色农业试点工程的进展,随高发强怎么折腾都行。
六月中旬。
抢完了夏收后,乡里又忙着督导各村抓紧时间夏种。
与此同时,集约化养殖的鸡鸭、肉猪以及鹌鹑、田鸡、石冻等农副产品开始大规模出栏,产量极其惊人。
幸好周庆明早有准备,提前就派出乡干部打通了销售渠道,所有的养殖户无不赚得个盆满钵溢。
面对此情此景,原本因各种原因没参与其中的农民们全都羡慕得眼红不已。
不少人在后悔的同时,强烈要求乡里给予扶持,他们也想加入养殖大军。
这,当然是好事,周庆明立马帮着联系了几家金融机构,向农户们放贷,并再一次请来了农业大学的专家队伍,对农民们进行第二轮的培训。
七月底。
黄坤的养蛇场所生产出来的干毒在省外贸公司的协助下,通过了国际上相关机构的检测,并顺利拿到了总价值高达十万美元的订单。
随着第一批干毒交割完毕,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黄坤瞬间暴富,跟着他一起干的二十多户农民也都赚到了不少钱。
这时候,问题出来了——下沙村百姓们一看养蛇场这么好赚,立马纷纷要求加入。
可黄坤等人却不干了——他们历经辛苦才开拓出来的财路,哪肯随便再平白便宜了别人。
矛盾就这么彻底爆发了出来,不少该村的村民跑来乡政府请愿,事情很快就闹大了。
“乡长,下沙村的事闹得有些不太像样了,这事情必须尽快解决。”
对此,高发强很担心,唯恐影响到维稳大局,第一时间就将周庆明请到了党委书记办公室。
“书记,在您看来,这件事究竟该如何处理?”
事情确实该尽快妥善解决,个中的道理,周庆明当然不会不清楚。
问题是此事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他自己虽还没亲自出面,但却已经派委员副乡长蔡国斌率工作组前去了解过情况了。
结果很不理想——争执双方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
“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村里的贫富悬殊过大肯定不行。”
“伟人说过,可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要先富带动后富。”
“从这个原则出发,我认为应该允许有意愿的村民也参与养蛇。”
高发强在下决断时,分明透着股不容分说的霸道。
“书记,这恐怕不妥。”
“养蛇是门技术性要求很高的产业,危险性也很大,并不适合全面推广。”
“换而言之,养蛇场离不开黄坤的祖传秘方,这是他个人独有的绝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他公开。”
“在去年九月底时,我曾多次到过下沙村,鼓励村民们联合起来参与黄坤的养蛇场筹建。”
“那时候,全村四百多户人家中,仅仅只有二十三户最终选择了加入。”
“其他村民们不是漠然无视,就是在一旁冷言冷语地等着看笑话。”
“现在好了,看到别人赚了大钱,他们才死乞白赖地要求加入,这跟抢钱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搞特色农业绝不是搞大锅饭!在我看来,别的村民要想致富,只能另寻他途。”
周庆明之所以一直没亲自去处理下沙村的纠纷,就是在琢磨着如何引领其他村民走上另外的致富路。
而这,显然没那么容易。
概因下沙村的地理环境并不是太好,很多项目都不太适合搞。
更麻烦是根本找不到能跟养蛇场相提并论的好项目。
在此情况下,要想说服那些红眼病患者,难度无疑极大。
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去村里,一不小心就会彻底激化干群关系。
“有必要搞得那么麻烦吗?事情的关键就在黄坤身上,说服了他,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是吗?”
高发强并不认可周庆明的说法。
他觉得自己在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远不是周庆明这等菜鸟所能比拟的。
“书记,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养蛇技术是黄坤个人的绝活,我们没理由强迫他把自己的利益平白无故地让给他人。”
听到了此处,周庆明算是明白过来了——老高同志这是飘了,打算借题发挥上一把,目的就是要狠狠打压他周庆明。
看样子,这老家伙又跟欧阳宏勾搭上了。
真是记吃不记打。
“既然你我意见难以统一,那就上党委会讨论一下好了。”
高发强不耐烦了。
自忖这几个月来已经再度树立起了自身权威的情况下,他决定给周庆明好好上一堂课。
“那行,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党委会还是早点召开的好。”
这么自信?
周庆明也真是醉了。
“嗯,那就定在下午两点半吧。”
高发强完全没任何的犹豫,当即就给出了答复……
“乡长,老同志看来不太肯服老哟,这就又折腾上了啊。”
周庆明这才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没多久,徐双丰就找上了门来。
“权力这东西就是一种毒药,喝了就上瘾,戒都戒不掉。”
周庆明无奈地摇头失笑了。
“主席说过:‘扫把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走掉。’,依我看,也是时候让某些人好好清醒一下了。”
离换届就只剩下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了,这等敏感时刻,徐双丰觉得有必要展示一下肌肉,以免某些人幻想太多,总想着要生事。
“嗯,这样也好。”
周庆明能理解高发强的心理,无外乎是赌博心态在作祟罢了。
这就牵涉到了个官场惯例——通常来说,换届年时,最先调整的都是书记这个位置。
李元山极有可能会在换届前晋升上去,在他走前,必然会对县里的人事进行一番安排。
到时候,高发强肯定保不住白沙乡党委书记的大位。
但是,假如接任县委书记的人是欧阳宏的话,那,后续必然还会另有调整。
如此,高发强只要表现出足够的忠心,那他未必就没机会在二线往上爬一步。
毕竟二线的职位并不值钱,根本无须千金买马骨,一金足矣,实惠得很。
“那行,我这就去安排。”
作为周庆明手下的头号大将,徐双丰自然知道这时候他该做些什么……
党委会即将召开的通知一下达,乡政府大院里的气氛顿时就诡异了起来。
因为相关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大家伙都知道乡里的两巨头这回又干上了。
更怪异的是——高发强一个早上都在忙着召见委员们,而周庆明那头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就不免令人浮想翩翩——莫非乡里的天又要变了?
下午两点半。
党委小会议室中。
高发强先是满脸威严之色地环视了一下两侧的委员们,而后方才假咳了一声道:
“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就一个议题,如何妥善处理下沙村百姓的请愿。”
“大家都知道下沙村的土地少且偏贫瘠,百姓思想也偏保守了些。”
“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养蛇场项目之外,就只有少数三十来户百姓真正参与了特色农业计划。”
“换而言之,在特色农业推广一事上,下沙村在乡里处于绝对的落后状态。”
“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加以改善,否则,根本没办法真正提高该村百姓的生活水平。”
“现如今,一个很现实的办法就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鼓励该村百姓全都参与到养蛇场项目中去,把这一项目真正做大做强,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我认为,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我们没理由不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高发强的这么番发言听起来蛮有道理,不少委员都明显有点意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