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0章 蒋大龙(1 / 1)

加入書籤

就在会议室的气氛因为这件事情而略显紧张和凝重时,一直在会上并不怎么说话的军区司令蒋大龙突然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蒋大龙爽朗地说道:“这样听来,这位林书记还是一个直性子啊!这性格,非常适合在军队混呐!”

蒋大龙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稍微有了一丝缓和。他一边说着,一边上下打量着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他心里对林皓月的印象倒是挺好的,觉得林皓月敢于在副省长办公室据理力争,不畏惧权贵,这种直性子和勇气在如今的官场中是难能可贵的。在军队里,就需要这样有担当、有勇气、不藏着掖着的干部。

蒋大龙对林皓月的印象其实是相当不错的。这印象的由来,要追溯到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

当时,文昌市遭遇了严重的灾害,情况万分危急,急需外界的救援力量。而有一只负责跳伞进入文昌市展开救援的散兵部队,正是从蒋大龙所在的军区派出去的。要知道,作为军区司令员,蒋大龙对这次救援行动的危险性有着极为清晰的认知。

在那种地面浓见度极低,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黑纱笼罩,伸手不见五指,同时又没有任何地面引导的艰难条件下,让士兵们进行跳伞救援,这无疑是一场与死神擦肩的冒险。每一个跳伞的士兵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遭遇致命的危险。军区做出派遣士兵跳伞救援的决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的,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而当蒋大龙得知林皓月要跟随着这些伞兵一起跳伞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强烈反对。在他看来,林皓月作为地方的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他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在跳伞过程中出现意外,那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蒋大龙从专业的军事角度出发,坚决不同意林皓月参与如此高风险的行动。

然而,林皓月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做出了自己的保证,言辞恳切,态度坚定,表达了自己与受灾群众同在、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并指挥救援的决心。最终,或许是林皓月的执着和真诚打动了蒋大龙,他同意了林皓月和这些伞兵一起跳伞的请求。

这次经历,让蒋大龙对林皓月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看到了林皓月在面对危险时的勇敢和担当,看到了他为了受灾群众不顾个人安危的奉献精神。这也使得蒋大龙对林皓月的印象分大大提高,在他心中,林皓月是一个有勇气、有责任感且值得敬佩的干部。

不过蒋大龙的这话却让大家都重视起来,看来这一位以前都不轻易表态的军区书记,对林皓月的印象确实很好,这是要站出来支持林皓月了。

韩伟坐在会议室里,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望着天花板,眼神有些放空,在心里不由自主地又叹了一口气。这声叹息里,满是无奈与懊恼。他心里清楚得很,蒋大龙刚刚那番话,看似简单,实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蒋大龙对林皓月印象不错,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件事情上,自己争取蒋大龙这一票是彻底没指望了。

韩伟的目光缓缓下移,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坐在自己斜对面的鲁林。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埋怨,有无奈,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他心里暗自埋怨道:“要不是你去招惹林皓月,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可好,把局面搞得这么复杂,让自己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境地。”

鲁林一直以来都是他阵营里的人,韩伟原本指望着鲁林能按照他的计划行事,帮他巩固在省里的势力,打压那些潜在的竞争对手。可没想到,鲁林这次竟然如此莽撞,为了些许利益就去招惹林皓月,还引发了这么大的风波,把京都高层都惊动了,这无疑给整个局势带来了极大的变数。

韩伟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他陷入了沉思,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如果他现在站出来反对鲁林,旗帜鲜明地支持林皓月,虽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与白家以及蒋大龙等人的关系,维护事情的公正处理,但他又担心这会让那些投靠到自己这边来的人产生想法。这些人之所以选择站在他这边,就是看重他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和保护。一旦他现在为了林皓月而抛弃鲁林,那些人就会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被韩伟放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