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精神力(1 / 1)
在亲自探查完活祭棚和济世药庐两个地方之后,对于这两个地方的可疑之处,顾百川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
不过这个想法目前也仅仅是猜测而已,毕竟顾百川还没有真的亲眼看到他们在背后所酝酿的阴谋,因此顾百川还不能妄下定论。
也正是这样使得他对那个黑风坊的好奇更加浓厚了,另外两个地点——活祭棚和济世药庐都是暴露在外界的视野之外的,而黑风坊这样一个突然出现并且外界无法探测的建筑,里面会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当然了,外界无法探测不代表顾百川没有手段探测,并且以顾百川所掌握的探测手段,探清楚黑风坊里面的虚实应当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于是,在离开济世药庐之后,顾百川又在城内转了转象征性地找了几个活计的推荐档口问了问有没有适合的活计。
当然,顾百川自然是不会去浪费时间去干这种活计的,他只是利用这样的行为来掩盖自己探查的目的,从城门口的严格筛查他就能够清晰的感受到现在的墨城处于一种特殊的时期,因此顾百川在行动的时候自然要慎之又慎。
在寻找了几次处活计无果之后,李石便只得“失望”地离开这里,他在城西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住下,在动身前往黑风坊之前顾百川还有着一件事情要处理。
他在自己的房间中盘腿坐着,在此之前他已经将整个房间里全都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针对人的布置,随后他便继续用自己的精神力来扫了一圈周围的环境,在确定没有其他人在跟踪和监听自己之后便放下心来。
没错,就是用精神力。这样正是顾百川的领先于目前这个修炼时代的东西,在目前的这个修炼时代,修炼者们对精神力的开发基本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只有少数高阶的修炼者才能运用出一些精神力的威能。
但是顾百川不一样,他是从三十年前重生过来的,在这三十年内由于发生了一些改变全世界修炼者的事情,使得三十年后的修炼者对于精神力的开发相较于三十年前有了质的飞跃。
在三十年后,有着某些大能研究出了精神力的基础修炼方式以及各种用途的使用方式,也正是这样的研究使得大量的低阶修炼者都能开始运用一些精神力的方法来增强自己的手段。
而这些修炼的方式和一些特殊的运用都随着顾百川的重生被带到了三十年前,也是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之前成功地逃脱多方势力的追捕,并且能够不残留灵力就能进行侦查的工作。
坐在客栈的简易床榻之上的顾百川在确认周围没有威胁了以后,手中的灵戒就立刻闪了起来,随后一块蓝黑色的水晶就出现在了顾百川的手里。
这正是顾百川在那黑市之中顺手拿走的那块水晶,他在讨要这块水晶之前还特意将这块水晶摔了一下来降低商贩的怀疑。
但是,顾百川能做出这样的行为自然是早就知道了这块黑蓝色的水晶本身的才是就是非常坚硬的,并不会因为这点磕碰而出现功能性的损坏。
“这样看起来这块地晶的品质十分不错啊!”顾百川看着这块水晶心中估量着。
这种水晶在后世普遍的名字叫做“地晶”,它的最大用途就是将精神力简单粗暴地增强,品质越好的地晶,增强的幅度就越大。并且这种“地晶”对刚刚开始精神力的人来说是效果最好的,在使用之后使用者的精神力几乎都能实现暴涨,一般翻个三五倍都是没有问题的,更有甚者在一些天赋异禀的人身上使得精神力翻上十倍都是有可能的。
而顾百川现在正处于修炼精神力的前期阶段,他真正开始修炼精神力其实是在紫霄城蛰伏的这一段时间,因为修炼精神力还有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修为至少要达到七品以上。
顾百川在离开北萧城的时候才刚刚突破七品,由于为了化解血蛭的凶猛攻势,使得顾百川无暇顾及精神力的修炼,因此他只得在紫霄城中一边等待机会一边缓慢的修炼着精神力,所幸的是,他这段时间修炼的精神力也正好成功帮助他脱离了险境。
现在这个地晶的出现无疑是给顾百川雪中送炭,因为他之后的行动也正好需要大量的使用精神力。
至于,顾百川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捡漏到这块地晶,自然是因为它在精神力方面的效用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现在的它只是一种被用来观赏的宝石而已。
也正是这样才让顾百川成功地捡漏了,不过想必这种水晶在市场上的流通应该还很少,毕竟有很大一部分都还在地底深处埋着呢,在一个太平盛世还好,可能会有人花钱将它买去观赏,但是在现在这个乱世,根本没有人会有闲情逸致去开采这种只能观赏的破水晶。
知道这些信息的顾百川现在就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些谋取大量的利益了。
不过现在的要做的还是先将这个地晶炼化掉以迅速地将自己的精神力提升上前。
于是,顾百川便不再犹豫直接开始着手炼化地晶。
顾百川盘腿坐在客栈简陋的床榻上,他脊背挺得笔直如松,掌心托着的蓝黑色地晶,此刻正泛着冷润的光泽。
晶石约莫半个手掌大小,形状不甚规整,却透着天然的厚重感,指尖摩挲时能触到晶体表面细微的凹凸。晶体内部隐约有细碎的光纹流动。
他深吸一口气,鼻间涌入客栈特有的霉味与窗外飘来的尘土气息,却刻意将心神从这些杂绪中抽离。
缓缓闭上双眼的刹那,眼睫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原本微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周身的气息也随之沉敛——没有调动丝毫灵力,连丹田内原本缓缓流转的青蓝灵光都被他刻意压至沉寂,只留一缕纯粹的精神力,如游丝般从眉心溢出,轻轻缠上地晶。
识海之内,原本是一片朦胧的青雾。那是他此前耗时三月,在紫霄城暗中修炼出的精神力雏形,稀薄得像早春清晨随时会被风吹散的晨雾,边缘甚至还带着不稳定的波动。
青雾中央,隐约可见一点微弱的光点,那是他的精神核心,如同风中残烛,只能勉强维持识海的基本形态。
当精神力凝成的细触须轻轻触碰到地晶时,晶石突然发出一阵细微的震颤,频率缓慢却极具穿透力,顺着精神触须传入识海,像石子投入静水,激起层层涟漪。
下一秒,无数蓝黑色的能量粒子从地晶内部涌溢而出,每一粒都只有针尖大小,却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挣脱束缚的萤火虫,顺着精神触须的轨迹,争先恐后地涌入识海之中。
起初的融合还算顺畅。这些能量粒子带着大地深处独有的厚重气息,却又异常灵动,进入识海后并未急于冲撞,而是在青雾间悠闲游荡,仿佛在熟悉新的环境。
片刻后,它们像是感应到了精神核心的召唤,纷纷朝着青雾汇聚,每融入一粒,青雾的颜色便深一分,边缘的波动也随之平稳一分。
顾百川甚至能“感知”到,那些粒子在与青雾融合时,会自动拆解成更细微的能量碎片,再与自身精神力的分子重新排列组合,过程温和得像春雨浸润土壤。
可当粒子融合量达到三成时,识海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那是精神力承载达到临界值的预警。
顾百川的额角瞬间渗出冷汗,冰凉的液体顺着鬓角滑落,砸在衣襟上晕开细小的湿痕。他牙关死死咬住,腮边的肌肉因用力而微微隆起,却没有半分中断炼化的念头,因为他知道这种刺痛的到来就是将要质变的象征。
多年的生死搏杀早已让他养成了极强的忍耐力,此刻他刻意放缓精神力的流速,将原本紧绷如弦的精神触须放松些许,像用柔软的棉絮轻轻包裹住那些开始躁动的粒子,引导它们以更缓慢的节奏,顺着青雾边缘层层渗入,而非直接冲击核心。
最难熬的时刻,在外部的晶外层晶体逐渐变得透明时骤然降临。随着能量粒子不断涌出,地晶内部的暗金色内核渐渐显露——那是地晶最核心的能量源,体积虽只有米粒大小,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毫无征兆的,一股远超之前的能量洪流突然冲破内核的束缚,带着蛮横的冲击力撞向识海壁垒,速度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
顾百川只觉眉心像是被重锤狠狠砸中,眼前瞬间发黑,耳边响起尖锐的嗡鸣,识海边缘的青雾更是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痕,细密的纹路从壁垒处朝着核心蔓延,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碎。
他强忍着眩晕感,将精神力紧急凝聚成一道坚韧的“光绳”,将分散的精神力高度压缩,再拧成绳索状,虽消耗极大,却能最大化韧性。
光绳死死缠住那股暗金色洪流,像无数根坚韧的藤蔓捆缚住奔涌的洪水,不让它继续冲撞识海壁垒,更不让它冲散精神核心的结构。
这是一场纯粹的精神力博弈,没有灵力可借,没有法器可依,只能靠意志硬撑。顾百川的意识在识海与现实间反复拉扯,现实中,他的指尖始终微微颤抖,指甲因用力而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弯月形的血痕。
脸色苍白如纸,嘴唇被牙齿咬出深深的印痕,血丝顺着唇角缓缓滑落,滴在衣襟上,与之前的汗渍混在一起,形成暗褐色的印记。
他开始调整策略:时而将精神力铺展成平缓的“光毯”,让能量洪流在上面缓慢流淌,借助光毯的韧性缓冲冲击力;时而将精神力拧成细密的“光网”,网眼精确到只能容纳温和的能量粒子通过,过滤掉洪流中过于狂暴的杂质;当识海刺痛加剧到难以忍受时,便短暂收缩精神力,像潮水般主动退后半寸,给识海留出喘息的空间,待适应新的能量强度后,再重新推进融合。
每一次调整,都伴随着精神力的剧烈消耗,他甚至能“看见”识海中央的精神核心在微微黯淡,却依旧咬牙坚持——他知道,只要撑过这波冲击,炼化便成功了大半。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炷香,或许是半个时辰,当最后一丝暗金色能量被驯服,顺着光绳的轨迹缓缓融入青雾之中时,顾百川猛地睁开双眼,眼底闪过一道耀眼的淡紫色灵光,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晨光,在昏暗的房间里短暂照亮周围的陈设,随后迅速隐去。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气息中带着淡淡的清凉,那是未完全消散的地晶能量残留。
摊开手掌,原本蓝黑色的地晶已化作一捧细碎的冰晶,每一粒都泛着转瞬即逝的光泽,在掌心轻轻一吹,便化作无形的能量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清凉气息,萦绕在指尖久久不散。
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指,原本因精神力高度集中而紧绷的身体,此刻竟透着前所未有的轻盈,连之前因炼化带来的疲惫感,都被一种奇异的清爽所取代。
炼化后的变化,清晰得惊人。
顾百川下意识地释放精神力,此前,他的精神力在没有使用任何特殊技巧的时候只能勉强覆盖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客栈房间,且感知模糊得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隔壁传来的脚步声断断续续,只能判断有人经过,却分不清是轻装的流民还是披甲的士兵;窗外飘来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只能隐约分辨出尘土与马粪味,却无法进一步拆解。可此刻,精神力一释放,便如潮水般向四周蔓延,轻松覆盖了整条西巷,范围比之前扩大了十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精神力的精细度,实现了质的飞跃。之前探查东市活祭棚时,他只能隐约感知到空气中血腥气与麻药味的混合,却无法进一步分辨麻药的种类,之前能够初步判断出成分也是因为顾百川本身的阅历和经验丰富。
而现在只需凝神,精神力便如精密的仪器,将气味拆解成清晰的成分——能分辨出“麻沸散”特有的微苦、“乱智草”的腥甜,以及“软散”的淡涩,甚至能通过气味浓度,判断出三种麻药的大致配比
为了验证精神力的操控精度,他将目光落在桌角的瓷瓶上——那是之前从济世药庐买来的疗伤膏,瓶身贴着泛黄的标签,写着“每日外敷两次”的字样。此前,他若想用精神力操控这只瓷瓶,需集中全部注意力,耗费近十息时间才能让瓶身微微移动半寸,稍有分心便会失控;可此刻,只需念头一动,瓷瓶便平稳地悬浮到半空,高度精准地停在离桌面三尺处。他试着让瓷瓶旋转,瓶身便以均匀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三周,随后又逆时针转回原位,瓶身标签上的每一个字迹,甚至是标签边缘因受潮而起的卷边,都清晰地映在他的识海中,没有丝毫偏差。
顾百川抬手按在眉心,能清晰感受到识海深处的变化——那片原本朦胧的青雾,已彻底变成了淡紫色的光团,体积比之前扩大了七八倍有余,颜色均匀而浓郁,边缘平滑如镜,再无之前的波动与裂痕。光团运转时流畅得像山间溪流,不再有丝毫滞涩,精神力的调用也变得无比顺畅,仿佛从“步行”进阶到了“奔马”,念头与精神力的响应几乎没有延迟。
他缓缓睁开眼,眼底的锐利比任何时候都要浓郁。他知道,这次炼化地晶带来的,不仅是精神力总量的暴涨,更是对精神力掌控的质变。
“接下来轮到我开始表演了。”顾百川咧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