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风波骤起(1 / 1)
天气渐渐暗淡了下来。
天边的晚霞出来了,像是被打翻的颜料,绚丽多彩。
李文光开着三轮车,往家里驶去。
三轮车斗里,刘铁柱和二娃子坐在里面。
他们俩别提多兴奋了,一路上,歌声就没有停止过。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刘铁柱扯着破锣嗓子开了头,二娃子立刻接上,“绿水青山带笑颜......”
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声音高,就连树上的鸟儿也被这声音惊飞起来。
这一路,刘铁柱和二娃子从《天仙配》唱到《女驸马》,嗓子都唱得沙哑了还不肯罢休。
李文光撇着嘴,想捂着耳朵不想听,奈何得开车,没办法。
他又强忍着听了几首黄梅戏,他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终于忍不住制止道:“行了行了,再唱下去,我真的是要疯了。”
“光哥莫不是嫉妒俺们这么美妙的歌声?”
刘铁柱挤眉弄眼,故意把尾音拖得老长,“光哥,还没听你唱过歌呢,你也来一首吧。”
“是啊,光哥,来一首吧。”二娃子也跟着附和着。
李文光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他用右手扶方向盘,左手拢了拢被夜风吹乱的鬓发,清了清嗓子,开唱。
“海上的晚霞像年少的画......”
李文光清了清嗓子,醇厚的嗓音裹着夜色倾泻而出。
他闭上眼,仿佛又回到[现代]的街道,那优美的歌声传出去很远。
刘铁柱和二娃子瞬间安静下来。
他们瞪大了眼睛,站了起来,扶着三轮车车斗边,仔细的听着李文光优美的歌声。
此时,清风也屏住了呼吸,只有歌声在空荡的山路上回荡着。
“我希望许过的愿望一路生花,护送那时的梦抵挡过风沙......”
一曲终了,就连路边老槐树的叶子也在沙沙作响,像是在鼓掌。
刘铁柱突然一拍大腿:“乖乖!光哥这唱的是啥曲儿?比公社请的戏班子还好听!”
二娃子更是激动得直跺脚,扯着嗓子说道:“再来一首!光哥你再唱一首!实在是太好听了。”
李文光睁开眼,眼底还残留着未褪的温柔。
他再次清理了嗓子,准备再来一首。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一曲结束,刘铁柱和二娃子再次鼓掌,尖叫起来。
他们认识李文光也不短了,这还是头一回听到李文光唱歌呢,这唱的也太好听了。
李文光也面带微笑,这些歌曲,都是自己跟着在【现代】买的智能手机学的,还别说,那手机还真的很方便呢。
他下载了音乐播放软件,里面的歌曲可多啊,他可是很喜欢听的。
不仅仅是音乐,还有各种视频的,真的是太方便了。
只是,他不能带过来,不然,要是给刘铁柱和二娃子看看,他们别提多激动呢。
“光哥,再来一首。”
“好了,不唱了。”
“光哥,再来一首吧。”
李文光摇着头,算了吧,自己就再唱一首吧。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就这样,李文光三人一直唱到了庄子口了。
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和天边的晚霞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卷。
李文光抬头看了看天色,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笑着对身旁的刘铁柱和二娃子说:
“今天天气好,孩子们肯定摘了不少好东西,咱们也得抓紧干活了。”
“好嘞!”
刘铁柱把袖子往上一撸,露出结实的臂膀,“俺和二娃子去河里抓小龙虾和田螺,今天咱们的麻辣田螺,那卖得真是太好了。”
二娃子在一旁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说着:“光哥你就放心吧,今天准能抓个大丰收!”
李文光笑着加大了马力,突突的往山里驶去。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劳动之歌。
山路蜿蜒,两旁的野蔷薇开得正盛,粉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
刘铁柱哼着小调,他看到了路边好些野薄荷和紫苏——这些可都是做麻辣小龙虾的好佐料,李文光告诉他,这些可是好东西。
二娃子则下车直接下河去抓小龙虾啦。
李文光快到半山腰时,就听见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和猴子们叽叽喳喳的叫声。
“爹爹来啦!”
眼尖的李可心第一个发现了李文光,立刻扔下手里的桃子,撒开腿跑了过来。
其他孩子也纷纷围了上来,身后还跟着几只蹦蹦跳跳的猴子。
为首的大王“吱吱“叫着,把一个最大最红的桃子递给李文光,毛茸茸的爪子轻轻碰了碰他的手。
李文光笑着接过桃子,摸了摸大王的脑袋,“谢谢老伙计!今天收成不错啊!”
他往竹筐里一看,不禁眼前一亮:粉白的石耳像小巧的莲花,黑木耳厚实饱满,还有一筐鲜嫩的野蘑菇。
最显眼的还是那堆水灵灵的桃子,个个都有拳头大小,表皮泛着诱人的红晕。
按照惯例,李文光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好些零食,可孩子们却没有像往常一样争抢,而是眼巴巴地望着他,异口同声地说:
“爹爹,俺们想吃麻辣小龙虾,还有田螺!”就连一旁的猴子们也跟着起哄,抓耳挠腮地比划着。
李文光被逗得哈哈大笑,蹲下身来,耐心地解释道:
“孩子们,今天的麻辣小龙虾和田螺都卖光啦。不过别着急,等铁柱和二娃子抓回来,明天咱们就做!”
而后,大家齐心协力,把山货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三轮车上。
李文光特意在桃子堆里放了几片新鲜的紫苏叶——这是从[现代]学来的保鲜小窍门,能让桃子多放几天。
下山的路上,三轮车的铃铛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孩子们坐在车斗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明天的麻辣小龙虾该放多少辣椒。
几只猴子也跟着凑热闹,时不时伸手去挠孩子们的辫子,惹得阵阵欢笑声回荡在山谷间。
远远地,就看见河边的芦苇丛中,刘铁柱和二娃子正弯着腰忙碌。
两人的裤腿卷得高高的,脚边的竹篓里已经装满了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和田螺。
听见孩子们的欢呼声,刘铁柱直起腰,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大声喊道:“快来帮忙!这边还有个大家伙!“
孩子们立刻像小麻雀似的扑了过去。
李可心眼疾手快,第一个抓住了一只挥舞着大钳子的小龙虾。
二娃子在一旁指导:“小心别被夹到!要从后面抓它的背壳!”
孩子们白了一眼二娃子,他们可是整天抓鱼摸虾的,这点常识还是懂的。
一时间,河岸上充满了孩子们的惊呼声和欢笑声,就连河水也似乎被感染,泛起层层欢快的涟漪。
李文光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
他想起在[现代]时,那些上班族,每天在写字楼里对着电脑忙碌,虽然衣食无忧,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如今在这山野之间,虽然日子清贫,但和孩子们、伙伴们一起劳动、生活,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才是最珍贵的幸福。
他还是喜欢这边的热闹和畅快淋漓。
暮色为河面镀上一层碎金时,众人的欢声笑语还在芦苇荡间回荡。
竹篓里的小龙虾挥舞着红钳,田螺吸附在桶壁上缓缓爬行,十几尾银鳞小杂鱼在浅水里翻腾,溅起串串晶莹的水花。
二娃子兴奋地比划着:“光哥你看,这条麦穗鱼肚子鼓鼓的,保准有鱼籽!”
刘铁柱用衣角擦了把汗,笑着把最后几只田螺扔进桶里:
“明天用紫苏烧杂鱼,估计拿到县城去卖,也是很不错的。”
李文光将水桶牢牢绑在三轮车两侧,铁皮车身被夕阳染成暖橙色。
发动机突突作响,载着满车收获驶向庄子口。
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跟在车后,连猴子们都蹲在车斗边缘,好奇地盯着桶里活蹦乱跳的水产。
车轮碾过石板路的颠簸,混着此起彼伏的蛙鸣,编织成一曲欢快的归乡小调。
拐进自家院落时,竹篱笆上的牵牛花正吐着粉蕊。
李文光瞥见堂屋门虚掩着,窗棂透出昏黄的油灯光晕。
他心头突然掠过一丝不安——往常这个时候,刘红英总会倚在门边张望,今天却格外安静。
“爹!娘在屋里!”
女儿可心眼尖,挣脱父亲的手飞奔而去。
李文光加快脚步,刚跨进门槛就愣住。
刘红英背对着门坐在桌前,纤细的肩膀微微发颤,发梢垂落的碎发间,隐约可见泛红的耳尖。
“媳妇?”李文光的声音不自觉放柔。
刘红英慌忙用袖口擦拭眼角,起身时带翻了手边的茶碗,琥珀色的茶汤在青砖地上蜿蜒成溪。
她强撑着笑意将糖水塞到丈夫手里,指尖却凉得惊人:“累坏了吧?快喝口水......”
李文光没接糖水,而是伸手轻轻扳过妻子的肩膀。
昏黄的油灯光晕里,刘红英眼下青黑浓重,睫毛上还沾着未干的泪珠,往日红润的脸颊此刻白得像窗棂上的绵纸。
他心里猛地一揪,声音沉了下来:“到底出什么事了?谁敢欺负你,我现在就去!”
李可心立马扑到母亲怀里,昂着头,心疼的望着母亲,小心翼翼地说着:“娘,你到底怎么啦?谁欺负你啦?”
刘红英再也绷不住,泪水决堤般滚落,哽咽着将脸埋进女儿发间。
李文光蹲下身,把母女俩一同揽进怀里,粗糙的掌心轻轻拍着妻子后背,耐心等着抽噎声渐渐平息。
李文光的脸色立马难看起来,到底是谁欺负媳妇了?要是他知道是谁了,这人肯定会没好的。
“媳妇,咱们不哭,告诉你男人,是谁欺负你了?”
刘红英擦了擦眼泪,把头埋在丈夫的怀里,委屈的哭得更大声了。
李文光看着媳妇这个样子,可把他心疼坏了,他把媳妇的头扶起来,给媳妇擦了擦眼泪,心疼的再次说着:
“媳妇,你别哭,告诉我,到底是谁欺负你了?”
在丈夫温柔又执着的追问下,压抑的委屈终于倾泻而出。
原来自从刘红英开始悉心照料患病的姥爷,老人的气色肉眼可见地好转。
她特意跟着丈夫学来的营养餐食,熬得浓稠的小米粥、炖得软烂的排骨,每次都被姥爷吃得碗底朝天。
舅妈看在眼里,妒火越烧越旺。
往日寒酸的外甥女突然穿起体面衣裳,带来的吃食连自己都难得沾边,这份落差彻底点燃了积怨。
昨天,舅妈趁着刘红英回家做饭的空档,执意办理了出院手续。
当刘红英带着新炖的鸡汤赶到时,正撞见姥爷瘫坐在门槛上,浑浊的老泪顺着皱纹横生的脸滑落:
“英子,别管俺了,俺老了,没几年活头了,俺现在看着你过得很好,俺没什么遗憾了......”
她想冲进屋里查看情况,却被舅妈拦在门口,劈头盖脸的辱骂夹杂着推搡:
“扫把星!都是你折腾得老头子不得安生!”
更过分的是,舅妈竟强行搜走了她身上仅有的两张大团结,恶狠狠地宣称“给老头子买药。”
舅妈转身就锁上了门。
“那钱是给姥爷买药的,你怎么拿走了?”
痛恨的是,就这样,姥爷又被舅妈气得再次昏迷了。
姥爷眼看着快不行了,舅妈只好又把姥爷拉到了卫生院了。
李文光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他想起上次探望时,姥爷颤巍巍往他兜里塞炒瓜子的模样,想起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的欣慰光芒。
再联想到舅妈贪婪的嘴脸,胸腔里腾起的怒火几乎要冲破喉咙。
但低头望见妻子红肿的眼睛、女儿惊恐的小脸,他深吸一口气,将满腔怒意化作无声的叹息。
“别怕,有我在。”
他轻轻拭去妻子脸上的泪痕,声音低沉却坚定:
“明天一早我就去医院,医药费咱们出,姥爷的事,我一定处理好。”
转身抱起还在抽泣的可心,用胡茬蹭了蹭女儿的脸颊,轻声说道:
“走,爹给你做最拿手的麻辣小龙虾,清蒸鲈鱼,咱们好好吃顿热乎饭!”
厨房里很快响起油锅爆香的滋啦声。
李文光一边翻炒着泛着红油的小龙虾,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对策。
窗外夜色渐浓,蛙鸣依旧,只是这一晚的风,带着几分压抑的沉闷。
铁锅里的汤汁咕嘟作响,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双眼。
但是这却掩不住李文光眼底燃烧的火苗——这个公道,他一定要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