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的商机即将启动(1 / 1)
李文光知道媳妇受了委屈,这不,晚饭他可不想让媳妇再忙乎了。
他一个人钻进厨房,忙前忙后的。
中途,刘红英几次想进去帮忙,愣是被李文光给推了出来。
一个小时后,他将最后一道紫菜蛋汤盛进青花大碗,蒸汽裹挟着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今晚李文光可是没少辛苦,他做了杂鱼锅子、麻辣小龙虾、清蒸鲈鱼、凉拌黄光、西红柿炒鸡蛋、紫菜蛋汤。
当李文光将饭菜摆满案板时,刘红英正窝在椅子上纳鞋底,她闻到香喷喷的饭菜香,忍不住咽着口水,抬起头。
当她的目光扫到案板上时,她瞪大了眼睛:“哎呀,这男人真的不能做饭,这做得也太丰盛了,这三个能吃完吗?”
她的话音里带着嗔怪,却掩不住眼底的惊讶。
李文光用围裙擦了擦手,笑着将碗筷摆在她面前:
“你今天心情不好,那我们就化悲伤为食欲,多吃点,吃饱了,心情就会好的。”
他说话时,特意把最爱的麻辣小龙虾推到媳妇跟前,指尖还沾着淡淡的葱姜香气。
刘红英“噗呲“笑出声,连日来的阴霾被这顿饭驱散了大半。
往常总听人说心情不好食不下咽,到自己这儿倒成了生气时反而要大快朵颐。
她看着丈夫鬓角额头新添的皱纹,突然想起这些年无论多忙,只要她情绪低落,丈夫总是会护她周全。
她感觉,今生嫁给李文光,就是她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娘,快点来吃!”
李可心咽着口水,举着饭碗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马尾辫随着动作晃出欢快的弧度。
“爹爹做的可好吃了,你多吃点,就不要再生气了。”
说着,小姑娘已经用勺子舀起金黄的西红柿炒蛋,小心翼翼地放进妈妈碗里。
刘红英望着眼前的两人,眼眶突然有些发烫。
丈夫温柔的表情,女儿天真的笑容,还有这满桌精心准备的饭菜,就好像冬日里的炉火,一点点温暖着她的心。
那些因为家庭琐事积攒的委屈与烦闷,在这一刻都化作了虚无。
一家三口围坐桌前,碰杯时瓷碗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可心举着一碗橙汁,奶声奶气地说着“干杯”,逗得父母笑个不停。
李文光默默将挑好刺的鱼肉放进妻子碗里,刘红英则不时给女儿夹上她最爱的小龙虾。
饭桌上此起彼伏的“好吃“声,混着碗筷碰撞的声音,编织成一首温馨的家庭协奏曲。
窗外的暮色渐渐浓重,屋内的煤油灯却愈发温暖。
当最后一口紫菜蛋汤被喝光,三个空碗整齐地摆在桌上,连凉拌黄瓜的汤汁都被可心用米饭蘸得干干净净。
刘红英摸着微微鼓起的肚子,突然想起今天原本要去给姥爷送饭的事。
提起姥爷,她的神色又黯淡了几分。
老人因家庭矛盾被气得住院,此刻正躺在医院病床上,哪还有胃口吃饭。
她本来想去送饭,但是又一想,就算送去精心准备的饭菜,只怕最后也是便宜了总爱占便宜的舅妈。
想到这儿,她轻轻叹了口气,却又很快释然。
她不可以生气,至少在这个家里,还有两个全心爱她的人,愿意用一顿丰盛的晚餐,治愈她所有的不开心。
晚风轻轻吹过,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
刘红英靠在丈夫肩头,听着可心在客厅里哼着不成调的儿歌,心里满是幸福与安宁。
生活或许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只要有这温暖的一餐饭,有这相依相伴的两个人,便足以抵御所有的风雨。
李文光拿来蒲扇,轻轻地给媳妇和闺女扇着,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昂着头,看着天上的星星,这幅画面,别提多温馨了。
许久后,刘红英把马灯拿出来,又把自己做鞋子的材料拿出来,银针在粗布鞋底上下翻飞,指尖不时沾上唾沫润线。
这几日她琢磨出的缠枝牡丹刺绣针法已初见雏形,翠绿丝线在靛青鞋底蜿蜒绽放,花瓣边缘用金线滚边,在马灯下泛着细碎的光芒。
院子里,李可心与小狗大王小王的嬉闹声,小姑娘带着两个毛茸茸的伙伴在院子里追逐萤火虫,笑声清脆如银铃一般清脆。
李文光则靠在靠在椅子上,拿着蒲扇,一会儿给自己扇了扇,一会儿给媳妇扇了扇。
“好了,你也别太辛苦了,你休息会儿吧,俺不热。”
李文光没有理睬媳妇,依然给媳妇扇风。
他想到了【现代】,还是那边舒服,不但有电风扇,还有空调,那才叫凉快呢。
他想着,什么时候,自己家这边要是通上电了,他一定先买电风扇,再买空调,那样媳妇和闺女也能舒服些。
李红英说了丈夫好几次,李文光这才放下了蒲扇,准备去整理他的桃子、山货和鱼货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时间在大家的忙碌中流逝了。
没多久,李可心揉着惺忪睡眼钻进母亲怀里,刘红英也终于放下手中的鞋底,困意席卷而来。
看着妻女熟睡的面庞,李文光轻手轻脚地将白天纳好的二十双千层底布鞋搬到院子里的拖拉机上。
然后,他又盖上帆布,用麻绳捆绑好。
夜色深沉,唯有月光为他照亮前路。
他来到了枯井边,闭上了眼睛。
穿越时空的瞬间,仿佛置身于流动的星河之中,光影变幻间,李文光连人带车出现在【现代】。
李文光拿出藏好的手机、现金,又换上衣服。
他打开手机,手机上面又是有几个未接电话。
李文光一一给回了过去。
这些电话,大多是老顾客催促送桃子的信息。
李文光收起手机,开始发动拖拉机,驶向城市的方向。
这段时间他没日没夜地往返于两个时空,身体的疲惫与日俱增。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要是能在这边有个落脚的地方,卖完货能好好休息就好了。”
他心里盘算着,自己这几个月通过自己来回倒卖,已经攒下了几百万,在这买套房子应该不成问题。
当拖拉机缓缓驶入吴雪岩山货公司所在的街道,李文光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公司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群中不时传来议论声:
“哈哈,我终于是头一个了,今天我终于能买上桃子了。”
“上次只买了五斤,家里人都没吃够,这次说什么也得买十斤。”
看到拖拉机的身影,人群瞬间骚动起来,纷纷围拢过来,叫嚷着让李文光快点卸货。
李文光连忙跳下车,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冷静:
“别急别急,老规矩,每人都有份!都排好队!”
他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开始卸货。
然而,他低估了顾客们对桃子的热情。
从最初每人限购五斤,到后来调整为十斤,再到如今的二十斤,依然无法满足众人的需求。
人群中不时传出抱怨声:“怎么又不够了?”
“李老板,你就不能多弄点来吗?”
“山里的桃子就那么多,而且都是孩子们和猴子帮忙摘的,再多真的没办法了。”
他心里清楚,若是找村里的人帮忙采摘,虽然产量能上去,但野生桃子属于集体资源。
这一旦被有心人举报了,发现拿去卖钱,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好在村里人对孩子们和猴子摘些桃子习以为常,谁也没想到这些野果子能卖出高价。
在众人的催促与抱怨声中,一车桃子很快销售一空。
吴雪岩从公司里走出来,笑着拍了拍李文光的肩膀:“你小子真行,每天都这么火爆!”
李文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露出欣慰的笑容。
回想起最初带着几筐桃子来这里试水,到如今供不应求的局面,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山里随处可见的野桃子,在现代竟成了抢手的稀罕物,不仅价格不菲,还常常一售而空。
卖完桃子,李文光又将带来的溪鱼和布鞋搬到吴雪岩的饭店。
看着手机里到账的提示信息,他的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屏幕上显示的数字,代表着今天又有一万多的收入。
然而,与以往数着现金的踏实感不同,这些存在手机里的钱,看不见摸不着,总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从拖拉机坐垫下,李文光取出一只用草绳捆好的大甲鱼,递给吴雪岩:
“吴叔,这是特意给你留的,有点事想请你帮忙。”
吴雪岩接过甲鱼,挑眉笑道:“哟,这么客气?说吧,啥事?”
李文光犹豫片刻,认真说道:“我想买套房子,不需要太好,能住人、能休息就行。”
吴雪岩先是一愣,随即上下打量着李文光,眼中满是惊讶:“你小子,行啊!现在手上的钱,那是能买套好房子了。”
在吴雪岩的介绍下,李文光了解到现代房子的门道。
地段好的房子价格高昂,而郊区的房子相对便宜许多。
吴雪岩笑了笑,招呼着司机把车子开来,吴雪岩亲自带他去看房子。
车子开了好久,终于到了目的地了。
当李文光推开那栋郊区旧宅斑驳的木门时,潮湿的霉味裹挟着陈年木屑的气息扑面而来。
堂屋的青砖地上积着厚厚一层灰,阳光透过破损的窗棂斜斜切进屋内,照亮墙角蜷缩的蛛网。
他伸手抹了把八仙桌,指尖立刻沾了层灰,二楼地板踩上去发出令人不安的吱呀声。
吴雪岩跟在身后,看着李文光拧成川字的眉,知道这桩买卖要黄。
这房子,不太好吧?
“墙面得重刷,线路全得换,这院子荒得能长蘑菇。”
李文光蹲下身,指尖摩挲着石缝里钻出的青苔,“光是修缮就得花不少钱,不值当。”
他想起山村老家那些质朴温暖的泥坯房,对比眼前这座空有其表的旧宅,心里的期待彻底凉了半截。
李文光确实是想省钱,可是这样的房子,还有必要买吗?
吴雪岩挠了挠头,突然眼睛一亮:“要不我带你去个好地方?保准你喜欢!”
车子再次启动时,李文光望着窗外渐次掠过的田野,心中满是疑惑。
半小时后,车子拐进一条蜿蜒的柏油路,路旁溪水潺潺,两岸垂柳如帘,远处青山连绵,山顶云雾缭绕,恍若一幅水墨画卷。
转过最后一道弯,一座雕梁画栋的徽派建筑群豁然出现在眼前。
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门前流水环绕,几株桃树开得正艳,落英缤纷洒在青石板上。
“这是?”李文光推开车门,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景致。
“原先的云溪谷农家乐。”
吴雪岩叹了口气:“前老板想搞高端民宿,结果定位没弄好,撑了两年就倒闭了。
房子、设施都还在,就是缺个会经营的人盘活,我感觉比是这块料,就把你带来看看。”
他领着李文光穿过爬满紫藤的长廊,池塘里锦鲤悠然游弋,岸边竹影婆娑,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艾草香。
登上观景台,眼前的景色让李文光呼吸一滞。
整片山谷尽收眼底,梯田层层叠叠,茶园郁郁葱葱,山脚下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
“这是我老家。”
吴雪岩望着远处的白墙黛瓦,眼神里满是眷恋。
“当年外商来开发,乡亲们都盼着能致富,结果......”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李文光:
“我一直想把这儿重新盘活,可生意太忙实在抽不开身。
文光,我看你脑子活,又有山里的资源,要是在这儿开农家乐,说不定能干出大动静!”
李文光摸着雕花的栏杆,陷入沉思。
确实,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绝佳,光是这天然的美景就胜过无数景区。
只是,他哪里弄过什么农家乐,自己能胜任这样的事情吗?
他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尽管吴雪岩鼓励了他好久,他的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
他又走进客房,虽然许久没人打理,但实木家具、雕花门窗都透着精致,稍加修缮就是难得的特色民宿。
厨房宽敞明亮,后院还有个小菜园,正适合他从山村运来新鲜的山货。
“文光,你就放心吧,资金、客源我都能帮你,你要是还需要什么其他的忙,我都会帮你的。”
吴雪岩拍着胸脯保证道:“我在餐饮界这么多年,人脉广得很,到时候给你介绍些高端客户。
你再把山里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搬过来,城里人就好这口原生态!”
李文光站在露台上,山风拂面,带来阵阵草木清香。
他想起山村漫山遍野的野果、溪流里肥美的鲜鱼,还有妻子精心制作的千层底布鞋,还有生产队里的竹编。
如果能把这些原生态的东西带到这里,再结合眼前的绝美风景,说不定真能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农家乐。
“好,我干!”
李文光转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就这儿了!”
吴雪岩哈哈大笑,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
“好!明天就带你见村长谈合同,装修的事我也认识靠谱的团队,保证给你弄得妥妥当当!”
阳光高照,阳光为整个山谷镀上一层金色。
李文光站在曾经冷清的农家乐门口,望着远处暮色中的山峦,心中已然勾勒出未来的蓝图:
这里将成为他连接两个时空的桥梁,山里的质朴与【现代】的便捷将在此完美融合。
而他,即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