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人心所向,无往不胜[祝大家端午安康,幸福平安](1 / 1)
翌日。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李文光的小院已被锅铲与铁桶碰撞的叮当声唤醒。
灶台腾起的热气裹着浓郁的香料味,他正将最后一桶麻辣田螺装好。
三桶麻辣田螺全部弄好了,三桶油亮的小龙虾早已泛着诱人的红亮光泽。
100张叠得整齐的凉皮在竹匾上码成小山,每一张都浸润着秘制料汁。
这些东西全部好了以后,他把三轮车开到了庄子口的大树下。
刘铁柱和二娃子早已在这边等候多时了。
“光哥,咱们现在就走吧。”
李文光摇头,他这次不跟着他们俩去了,他决定放手,让刘铁柱和二娃子两人去卖这些东西。
起初,刘铁柱很是担心,他们俩能卖好吗?
万一算错钱了,找错钱了,或者是卖不完怎么办?
李文光望着他们,笑着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宽心,他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料汁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还有其他的东西,全部都弄好了,他们只要拿去卖就好了。
李文光又和他们说了许多鼓励的话,最后,他们俩决定单独去买。
“光哥,那俺们走了。”
他们俩临走的时候,李文光再次交代他们俩一些东西。
李文光告诉他们,拌凉皮的料都按比例配好了,记得每碗加半勺红油,田螺凉了就用炭火温着。
李文光又掏出两个帆布包,厚实的布料上还带着供销社特有的粗粝质感,他叮嘱着说着“这个包你们一人一个,这是装找零和账本,别搞混了。”
李文光把能交代的都交代了,他们俩这才放下心来,准备出发。
李文光望着刘铁柱和二娃子远去的背影,他又返回家里,开着拖拉机准备出发了。
他先是去后山山洞里,把从【现代】带来的货给带上,等会他得去供货。
他先是得去供销社,给娟姐送,昨天娟姐可是写了一整张纸的货单呢。
还有赵杰那里,现在赵杰表哥可是找了省城百货大楼呢,那边要的货可不少呢。
东西全部搬到了拖拉机上,他则突突的开着往供销社驶去。
李文光发动老旧的柴油机,突突的轰鸣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前面,刘铁柱则发动三轮车,二娃子坐在车斗里,三人各自忙碌着。
县城这边早已热闹起来,青石板路上挤满挎着竹篮的主妇和提着鸟笼的老者。
刘铁柱将三轮车停在昨日的老位置,二娃子手脚麻利地支起桌子,摆好凳子。
三个冒着热气的大桶已摆在摊位中央,浓郁的香味瞬间飘向熙攘的人群。
“咦?昨天那个年轻小伙子呢?”围着摊位的顾客里有人发问。
刘铁柱擦了把额头的汗,露出朴实的笑容:“光哥有事今天没来,不过东西还是他亲手做的!”
他说着舀起一勺小龙虾,油亮的汤汁顺着铁勺滴落。
“不信您尝尝,这这是独家秘方,县城里独一份!”
二娃子机灵地递上试吃的筷子,几位顾客尝过后眼睛一亮,人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赞叹。
一位扎着红头绳的小姑娘拽着母亲的衣角直咽口水:“妈,我要吃那个会发光的虾!”
摊位前很快排起长队,水桶里腾起的热气与人群的喧闹交织,刘铁柱忙着拿着碗盛好。
二娃子则手脚麻利地拌着凉皮,雪白的面皮裹着红油在瓷碗里翻飞,撒上翠绿的香菜,看得人食欲大开。
与此同时,李文光的拖拉机正颠簸在去往供销社的土路上。
娟姐早就在供销社门口等着,见他来了,连忙迎上来:“文光,你可算来了!就等着你的货呢,我家好几个亲戚都来催货了。”
她递过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这是新订单,我好些朋友和亲戚又加了一些货。”
李文光接过纸条扫了一眼,不错,还不少呢,光是四件套就又增加了十套了,还有手表和闹钟,这也将近十来块了。
李文光把货卸给娟姐,娟姐别提多高兴了。
告别娟姐后,李文光开着拖拉机又往县城的方向驶去。
又过了许久,李文光终于到了县城百货大楼了。
远远就看见赵杰站在门口张望,见到熟悉的拖拉机,连忙挥手:“文光,东西都带来了吧?”
“放心好了,货还是有的。”
卸货时,赵杰压低声音:“这些东西,我表哥要是看见了,别提多兴奋了。”
其实,兴奋的何止是他的表哥,赵杰从见到李文光到现在,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李文光卸完了货,又从百货大楼买了好些东西,他决定去找郑县.长了。
这段时间,自己忙的很,像转动的陀螺一样,今天他得去看看关于前进砖厂的情况。
没多久,他把拖拉机开到了郑县.长的家门口了。
提上东西,他进了郑县.长的家了。
“怎么每次都拿这么多的东西?下次可不能拿了。”
李文光摸着后脑勺,点了点头。
这些东西,好些是他从【现代】带过来的,可稀罕着呢,看着郑县.长震惊地表情就知道了。
而后,郑县.长皱着眉头,一副不好的表情。
李文光一看就知道前进砖厂的事情有点棘手了。
李文光心头一紧,将手中的茶缸子放在了桌子上:“郑县.长,是不是砖厂的事......”
“唉,还是没保住。”
郑县.长揉了揉眉心,眼中满是愧疚.
“副县.长从中作梗,联合几个部门硬是把前进砖厂判给了达马凡。
那些人说什么达马凡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毕竟他对前进砖厂熟悉,技术先进,可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缸子里的茶水泛起涟漪。
窗外的蝉鸣声突然刺耳起来,李文光沉默片刻,伸手扶住微微晃动的茶杯:
“我猜到会有阻力,这个事情,我有心里打算的。”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郑县.长猛地抬头,目光中满是惊讶与不解:“你不难过?这可是你筹划许久的事,那些工人也指望着......”
“该是我的,跑不掉。”
李文光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他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笑着说道:“达马凡空有资.本,却不懂经营,更不懂人心。前进砖厂交到他手里,迟早出问题。”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郑县。长,目光灼灼,“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郑县.长凝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有欣慰,更有释然:“果然没看错你!”
他起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叠文件,笑着放到了李文光面前:
“虽然前进砖厂暂时没拿下,但我让人把你生产队砖厂的证件都办好了。先备着,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
接过文件的瞬间,李文光感受到纸张的温度。
那些盖着鲜红公章的证件,不仅是法.律认可,更是郑县.长无声的支持。
“谢谢您,郑县.长。”
他郑重地将文件收好,感激地说着:“有您这份心意,我更有底气了。”
“文光,你好好干,我看好你,你绝非池中之物。”
“谢谢郑叔信任。”
“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
从郑县.长家出来,李文光直奔赵师傅家。
很快,赵师傅就把其他的工人全部召集来了。
李文光二话没说,先是给大家准备了好些补品。
麦乳精、水果、罐头、桃酥、猪板油,这些可是现当今最好的东西了。
“我的老天爷啊,文光啊,你哪里弄到这么多的东西?”
“你小子把百货大楼搬回来了?”
李文光笑笑,望着大家说道:“大家这次受苦了,这些东西,给你们好好补补。”
大家望着八仙桌子上的东西,眼睛都直了。
他们好些人长这么大,还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的东西放在八仙桌子上,离大家这么近呢。
“文光,你帮助我们的已经够多了,这些东西,我们真的不能再拿了。”
“赵叔,大家可不能这样和我见外呢,不止这些东西,还有这些。”
李文光一边说着,一边从帆布包里拿出厚厚几沓钱,放在了八仙桌子上。
这下子,大家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大团结,厚厚的大团结。
“文光,你这是......”
“这些钱,是给大家的,大家虽然出院了,可是后续还要得补的,这些钱,是给大家补身体的,每人五十块钱。”
每人五十块钱,他们这些人可是二十多个人呢,这不是得一千多块钱?
天啊,一千多块钱,大家想也不敢想的。
这么多的钱,大家根本不敢拿。
“好了,赵师傅,你带头,可不能和我客气。”
赵师傅望着李文光,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从他们这些人住院,李文光就没少出钱出力。
每次他去带的东西,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这次,李文光不但给每个人带了这么多的东西,而且每个人还有五十块钱。
小院里,二十几位工人围坐在一起,好些人流下来感激地眼泪。
“文光,说吧,是不是有消息了?”赵师傅搓着布满老茧的手,眼神里满是期待。
李文光扫视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深吸一口气:“前进砖厂被达马凡拿下了。”
空气瞬间凝固,不知谁大声骂了一句“他大爷的,还有没有天理了?”
赵师傅涨红了脸,猛地一拍桌子:“那些人的眼睛都瞎了!文光你带着我们干,救活了多少人的命,他们......”
“赵叔,别激动。”
赵师傅转向李文光,声音沙哑:“文光,你说句话,我们听你的。
“我跟郑县.长要了生产队砖厂的证件,打算自己干。”
李文光环视众人,目光坚定:“工资保底和以前一样,干得好还有奖金。不过......”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你们愿意跟着我,前期可能会辛苦些。”
话音未落,人群已经炸开了锅。
“说什么呢文光!你给我们看病送钱,现在就是倒贴钱,我们也跟着你!”
“对!达马凡那个龟孙子,想让我们给他干活?做梦!”
“文光,你放心好了,我就是一分钱不要工资,我也会跟着你干的。”
“还有俺......”
“还有俺.....”
顿时,小院子里人声鼎沸。
突然,赵师傅红着眼眶一把握住李文光的手:
“文光,我们22个人,这辈子跟定你了,你放心,只要你开口,现在就去帮你把砖厂支棱起来!”
李文光喉头一紧,望着大家,深深地鞠躬:“谢谢大家了,大家放心,只要有我李文光一口饭吃,我绝对不会让大家饿着的。”
“使不得!使不得!”工人们立马站起来,也回以李文光深深的鞠躬。
李文光望着大家,再次坚定地说道:“大家跟着我干,我保证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说着,他再次向大家深深地鞠躬。
寂静中,有人抽泣,有人抹泪。
老张颤抖着接过钱,哽咽道:“文光,你这是折煞我们啊......”
“文光,你放心,只要有我们在,你的砖厂就一定能干起来了,我们几个的技术,你大可放心的。”
一阵风吹来,吹在了李文光的心坎上,他微笑着,重重的点头。
许久,他笑着望着大家说道:
“谢谢大家,这些东西和钱,我恳请你们都拿着,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大家一定要笑纳。”
大家望着八仙桌子上的东西,抹了抹眼泪。
然后赵师傅带头,拿了桌子上的东西和钱。
这些东西,李文光都是打包好的,每人一份。
李文光站在小院门口,望着工人们远去的背影,他笑了起来。
晚风再次吹来了,带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
他知道,前路或许坎坷,但有这些肝胆相照的朋友,有郑县.长这样的支持者,他无所畏惧。
他从赵师傅家回到家时,月光已爬上屋檐。
李文光点了煤油灯,摊开桌上的证件,指尖轻轻抚过烫金的字。
媳妇望着丈夫,她知道,今天的丈夫心情格外的好。
闺女带着大王小王在院子里吃零食,咯咯的笑声传出去很远。
李文光拿了从【现代】带过来的圆珠笔,又拿了本子,提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人心所向,无往不胜。
此刻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生意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情义与坚守的征程。
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