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十三将士归玉门【求订阅】(1 / 1)
关于李莫愁这个角色。
让顾九思真正为难的并不是这个角色要求太高。
相反,这个角色的要求并不难。
首先是美貌与气场:李莫愁必须是令人信服的美人,
且能hold住道姑的造型,同时要有凌厉、狠辣、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
其次演技层次感:能稍微有点演技,能演出表面的冷酷无情,也能在瞬间流露出内心的痛苦、偏执、疯狂与脆弱,眼神戏尤为重要。
最后的话,身上带点古典韵味武侠世界嘛,肯定得有点东方古典美人的底子,能融入武侠世界的氛围。
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女明星,娱乐圈一抓一大把。
顾九思比较有些为难的是,是找个老A8来演,还是找个中生代的A8,又或者新出场的新人。
老A8能演的女明星也不少。
比如曾离,高媛媛……
中生代能演的更多,柳诗诗、柳亦菲她们都能演。
新生代能演的其实也不少,张天哎、白鹭、李淳……
最终,
这个角色被杨天真给要了过去。
怎么说呢。
杨天真在签下杨阳之后,然后就关注起了荣信达旗下的那帮艺人。
然后就看上了木子沁。
没错,李莫愁这个角色,杨天真就是要去给木子沁的。
顾九思也没拒绝,
主要是让他来决定的话,给谁都不好。
在郭襄给了大蜜蜜之后。
其他几位便盯上了李莫愁。
手心手背都是肉。
给谁都不好,
还不如把这锅给丢出去呢。
……
时间很快来到五月下旬。
《复仇者联盟2》率先上映,作为漫威的大杀器一上映便受到了无数观众的追捧。
首周就拿下了接近8亿的票房。
成绩相当的亮眼。
而随着《复仇者联盟2》的爆火,主动入狼窝的《十三将士归玉门》更是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讨论度直接拉满。
要知道。
每年上半年基本上都是好莱坞大举进攻的主场,国产片只能避其锋铓。
结果,
如今居然出现了个头铁的,准备硬刚这些好莱坞大片。
本就备受关注的《十三将士归玉门》更是多了几分“沧海横流,更显从容本色”的霸气和从容。
对于顾九思的这个决定。
从《美人鱼》剧组回来参加宣传的大甜甜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不理解。
“学弟,你这太明显了吧,我们这不是明摆着和好莱坞打擂台吗?”
“我从来也没有否认过这点啊。”
顾九思直接承认了。
当然是直接打擂台。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大甜甜:“……学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样太不划算了。都是大片,干嘛要强强碰撞?”
顾九思轻笑:“因为对面是好莱坞。”
没错,理由就这么简单。
能不能打是一回事,
敢不敢打又是另外一回事。
“只要敢在这个时候上,我们从先天上就赢了,所以当然要打擂台,不然怎么凸显效果?”
大甜甜还是难掩惊讶:“你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和好莱坞大片硬刚了?有把握吗?”
“早晚的事,老一辈导演把脸丢光了,我这个后辈得帮他们把脸给挣回来,不然以后……”顾九思想的很明白:“至于把握,你见我什么时候做过没把握的事?”
把阵地让给敌人,顾九思做不到。
既然是敌人。
还谦让什么?
不是你干死我,就是我干死你。
白刃战就完事了。
大甜甜:“……”
面对格局这么大的学弟,她还能说什么?
只能更加卖力的去宣传《十三将士归玉门》了。
时间很快来到6月1日。
《十三将士归玉门》的首映礼就如他们公司的名字一样——星光灿烂,好多顾九思认识不认识的明星都来了。
一阵商业互吹之后。
顾九思把所有人请到了座位上。
首映礼的流程就那些,顾九思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
相当的游刃有余。
很快,就到了正餐环节。
首映现场灯光熄灭,大幕布上龙标出现,电影正式开始。
所有人都集中了注意力。
《十三将士归玉门》这部电影对外宣传的总成本高达5亿。
顾九思拍摄的作品中,成本最高的电影。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计算其他版权的情况下,单单从票房回报率来说,《十三将士归玉门》这部电影只有在票房破纪录而且必须超过九亿的情况下才能盈利。
甚至可以说的苛刻一点,
《十三将士归玉门》的电影票房如果不能突破十五亿,对这部电影的高昂成本来说就是失败。
更苛刻一点来说,
以顾九思的名气+投资成本,这部电影要是不能突破20亿,就是失败。
这种情况下,
《十三将士归玉门》剧组还是耗费巨资做了宣传,明显对自己是有信心的。
大家也都想看看,《十三将士归玉门》剧组的信心从何而来。
而电影的开篇就告诉了他们。
《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开篇,是一场战争戏。
攻城战。
匈奴攻城。
汉军守城。
敌我双方兵力比例悬殊惊人,匈奴数万人,而汉军数百人。
此时旁白交代了背景:公元75年,汉章帝撤出西域的汉朝大军,只留下耿恭和关宠各率数百人驻扎金浦城和柳中城。
汉军主力撤退后,不甘失败的匈奴单于纠结数万大军,来夺西域。
面对数万的敌军,耿恭决定以有死无生的精神,捍卫金浦城,以及大汉勇士的尊严。
于是,
一场注定艰难的攻城战开始了。
这场战争顾九思没有玩别的,
就是烧钱。
使劲的烧钱。
华语电影从来没有这样烧过钱,顾九思烧钱烧的连大甜甜都有些心惊胆颤。
但是金钱的魔力就在于此。
一分钱一分货。
十分钟的攻城战,顾九思烧了五千万,也缔造了华语电影战争片的里程碑。
冷兵器时代的战斗,
惊人的敌我双方人数差距,
和大汉军队向死而生的战斗意志,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不同于现代世界的枪炮热武器,冷兵器的厮杀自带一种魔力。
程龙大哥饰演的耿恭利用毒箭,利用夜袭,一次次打败匈奴,杀伤敌军,终于迫使匈奴解围而去。
守城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他们以几百人,击退了数万人。
这是足以铭记史册的战果。
战争的厮杀太过惨烈,匈奴一方密密麻麻的人头带给了观众巨大的压力。
而当匈奴大军终于被打退之后,整个首映现场的观众也都长舒了一口气。
紧接着,
便是对耿恭率领的这支军队由衷的敬佩。
这也是《十三将士归玉门》和《一九四二》最大的不同。
两部电影讲的都是一个十分惨烈的故事,
只不过。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当中,看不到任何希望。
而《十三将士归玉门》这部电影一样惨烈,但始终充满希望。
守城成功,击退匈奴大军,耿恭他们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但是耿恭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这一次的胜利是惨胜,
金浦城并不适合据城坚守,如果匈奴整顿兵马重新再来,他们这几百号人未必能够再打退敌人第二次攻击。
所以耿恭决定撤退到更加适合坚守的疏勒城。
一如耿恭所料,公元75年7月,匈奴大军卷土重来,围住疏勒城。
攻城战再一次开始。
但哪怕匈奴人数依旧百倍胜于汉军,可依旧还是久攻不下。
这一次攻城战,顾九思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来刻画,毕竟也不能一直拍战争戏,那样观众也会审美疲劳的。
这一段剧情中,顾九思给了匈奴一方一些表演时间。
因为久攻不下疏勒城,匈奴人切断了疏勒城的水源。
人不吃东西,或许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
但是没有水的话,人很快就会死。
匈奴人这一招很毒,也很有用,城中的水很快消耗完毕,耿恭一众汉军,陷入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生死关头,耿恭亲自带领汉军挖井。
井挖到十五丈,仍然不见一滴水,很多汉军开始绝望。
甚至连耿恭此时都有些绝望。
但耿恭是主将,他不能将绝望的情绪表现出来。
耿恭整衣下拜,祈祷上苍,保佑大汉将士。
其实他之前是不信这些的。
但是现在,他开始祈祷如果真的有上苍保佑。
而下一刻,奇迹发生了。
也许是感动了上天,但更大的概率是因为地下水要慢慢聚集才能出水,在耿恭拜过上天后,井水喷涌而出。
汉军高呼万岁,如有神助。
这种神迹传到城外,直接把匈奴人吓了个半死。
相比汉军,依靠草原生活的匈奴人更加信仰天意。
因为他们必须要依靠天吃饭。
现在上天似乎站在了汉军那边,匈奴一方再不敢攻击疏勒城,直接下令退兵。
汉军第二次守城战,再次取得了胜利。
而匈奴一方调转枪头,去攻打了车师后国。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大汉。
几百个人的汉军能够杀退几万人的匈奴大军,但是偌大的车师后国,却找不出几百个汉军这样的勇士。
车师后国直接全体投降,他们和耿恭率领的汉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元75年9月,匈奴大军联合刚刚征服的车师后国大军,一起再次兵临疏勒城下。
这一次,
匈奴一方下定了决心,不破疏勒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