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皱眉,沉凝半响,忍不住问道:“如果按照你的说法,徭役问题如此之严重,为何又能被历朝历代所使用?甚至一些派发徭役所做之事,还会被称之为善政?”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朱瞻基开口道。
“什么问题?”朱棣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还得从徭役得到了什么说起!”朱瞻基稍稍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朝廷派发徭役,徭役所生产的东西产生的影响,就比如说,假如现在朝廷派发徭役疏通了水利,那么这个徭役虽然在水利疏通的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收益,但是水利疏通之后,那么他在之后生产粮食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因为这个被疏通的水利,从而导致原本他只能一天生产十斤粮食的生产力,现在就变成了可以生产十一斤粮食,甚至是十二斤,十三斤粮食?而这个了,就叫做提高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自然就会把徭役投入的成本再以缓慢的方式发放回去。”
“那如果没有提高生产力呢?”朱棣忍不住问道。
“如果没有提高生产力………嘿……”朱瞻基突然笑了一下,然后道:“爷爷,您恕孙儿直言哈,如果没有提高生产力,或者说提高的生产力回本速度太慢了,当派发徭役投入的成本已经完全超过了他们可以承受的极限的时候………爷爷,您觉得他们会干什么?”
会干什么?
朱瞻基没说,朱棣却不难想象,秦朝是怎么亡的?隋朝又是怎么亡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老朱家本就是这其中的代表,更是唯一成功的代表,这种事情,自然是不用多说的了。
“这里面的例子不用我说,爷爷您想必也是明白的。”朱瞻基摇了摇头道:“但是不管这样的徭役是否提高了生产力,但是本质上只要生产的价值没有产生流通,其实对于徭役来说,他们都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的。”
“但是如果价值产生了流通,哪怕是没有提高生产力,徭役只要得到了徭役期间投入的人力成本,弥补了他们的投入,也就是说耗费的民力得到了补充……”朱瞻基看向朱棣,突然笑着问道:“爷爷,您觉得这样的情况下,还算是耗费民力吗?”
“这………”朱棣有些迟疑,想了想他才有些不肯定的摇了摇头道:“应该不算……”
“那就是了。”朱瞻基笑了下,继续道:“就给您打个比方哈,隋朝修建大运河之事,您也应该是明白的吧?隋朝的灭亡可以说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隋炀帝耗费民力,修建了这条运河。”
“但是如果您现在用我修建和林城的方式来修建大运河的话,您觉得又会怎样?换句话来说就是,修建大运河还会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吗?”
朱棣下意识的摇头,他虽然才来和林不久,但是和林做工的那些牧民反应他可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说把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徭役对隋炀帝的态度,都换成修建和林的这些牧民对自家这个大孙子的拥护态度,怕是之后可能就真没唐朝什么事了。
朱棣心中思索,他感觉朱瞻基的话给他打开了另一扇大门,瞥了一眼一旁似乎还有些迷糊的朱高煦和若有所思的朱高燧,他这才对朱瞻基道:“你之后把你刚刚说的这些话,给我整理成文字,之后交给我,我需要在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