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众王之怒,难道我说错了(1 / 1)
看到儿子朱允炆越是这么说,太子妃吕氏就越担心他会冲动。
毕竟对方现在的心绪早已经被打乱。
别忘了,刚才在这大殿之上已经被朱允熥给羞辱了两次。
要是这次再失误,绝对会在老爷子那里丢分!!
可朱允炆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他现在就是要想尽办法去阻止吴王。
他就不信了,凭什么什么好处都是他的。
“皇爷爷,孙儿认为,国家只需要解决每年亲王的皇家俸禄即可。”
“当然,也包括后面继承的亲王们。”
“至于剩下子孙,王叔们各自解决就好。”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负责养,天经地义!”
“老百姓能行,皇家宗室的人自然也能做到。”
“总不能说,我们连普通百姓的那点能力都没有吧?”
“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国家负担太重的问题!!”
“至于说皇家宗室的人怎么做,生不生孩子,养不养,能不能养好,都与国家无关!!”
“哗啦啦~”
虽然朱允炆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但他的话却是犹如一颗核弹爆炸。
最先愣住的就是朱允熥本人,好家伙,这小子脑子是不是缺根弦。
也不能说对方的主意不行,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就不合适。
现在的藩王们可都是有子嗣的,搞这样的政策不是要人命?
恐怕现场最让人伤心的,就是皇爷朱元璋本人。
让你出主意,不是打压皇家宗亲~
别忘了他现在还在位呢,为了给儿子们谋福利,他可是想了好多办法。
哪怕有的政策不合适,大臣们反对都动摇不了。
可到了这,居然被皇孙给挑动了。
这要是将来真把位置让淮王来坐,可想而知老爷子的后代生活能好才怪。
朱允熥嘴角上扬也不多说,直接坐在了椅子上喝着凉茶准备看戏。
而太子妃吕氏整个人的脸色已经变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能说出这么无脑的话。
淮王的主意不能说不行,但绝对不能从他嘴里说出来,就算是为皇家宗室好也不行。
要注意方法,要注意方式才能达到效果,可现在全完了!!
在场的藩王们不发怒才怪。
刚想到这,秦王朱樉脸色铁青先是发飙。
“哼!真是我大哥朱标的好儿子啊!!”
“怎么,你就这么看不惯我们这些长辈和子孙??”
“父皇虽然给了我这么多皇家俸禄,但本王在边境线上遇敌杀敌保卫边疆。”
“如若不然,你这小儿,怎么会有现在的安全富足生活?”
“我们这些人,就这么入不了你的法眼?”
晋王朱棡也大声呵斥:
“就是,你这小子,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真以为在父皇身边呆了两天,就自问什么都会?”
“本王是吃了你的,还是喝了你的,让你如此看不下去。”
“居然敢不提供本王后代的俸禄??
“那你告诉本王,朱家后代要不要延续,又准许生多少。”
“朝廷下发的那些免税地,能彻底养活子孙后代吗?”
燕王朱棣也呵斥道:
“二哥,三哥,说的没错。”
“这样吧,朱允炆,你和你的两个弟弟,都交给你养活怎么样?”
“你也不小了,现在立马就出藩,看看你行不行。”
“依本王看,你确实是读书读傻了,熥儿说你书呆子一点都没错。”
“不,应该是连书呆子都不如,整个就是没脑子。”
“皇室俸禄的问题,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
“要各方面都考虑好才行,没有真才实学,就不要站出来表现。”
其他的藩王也不甘示弱,出来训斥朱允炆,他们可不会有所收敛。
都已经涉及到自己的妾身利益,那怎么行!!
站在原地的淮王朱允炆彻底傻眼了,谁能想到简单的几句话,居然让他成为了众王叔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他就是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明明是为大明朝的未来着想,为什么这些人的反应会这么大。
要知道每个藩王皇家给予的土地真的不少啊,再加上藩地的部分收入,养一些后代足够了。
哪怕生活质量方面有点影响,但也不会太深。
至于吗??
“呜~呜~”
“太自私了这些人~”
朱允炆心里苦啊,抬头看了下皇爷爷朱元璋,想要让其为自己解围。
要是换做大臣们来说,或许在场的人没有什么反应。
可偏偏是皇孙说出来的,尤其还是已经被封王的皇孙。
朱元璋缓缓从龙椅上起身,两只血红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皇孙朱允炆。
对方瞬间就感受到了异样,赶紧匍匐在地身体也变的瑟瑟发抖。
太子妃吕氏脸色煞白,紧紧咬着嘴唇,也赶紧跪地求情。
“父皇,淮王还小说话有些考虑不周,还请您不要生气。”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想为我大明的江山永固出言献策。”
“还有各位王叔,请你们不要和侄子计较,他绝对不是有心这样。”
然而,朱元璋的脸色并没有缓和,只是冷冷说道:
“淮王,将你刚才的想法都说出来。”
闻言,朱允炆瞬间抬头,本来心思恐慌的他内心重新再次燃起了希望。
看来皇爷爷还是想知道的,想听自己解释。
不然得话早就开始发怒了!!!
“皇爷爷,孙儿记得汉朝之时的藩王制度,咱们就可以进行参考。”
“汉朝时期,国家在这方面就采取了皇家宗亲部分供养和放养的模式。”
“我们大明朝只要照做,就能解决大明朝皇家俸禄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样下来,我们国家不单单能够负担,还能很好的维持国家日常。”
“至于其余的部分,就不是国家来想的问题,还是我刚才说的,生多少养多少,都是藩王们自己考虑的问题。”
“虽然这个政策也有很大的问题,但比起大明朝的延续来说更为重要。”
“哪怕中间各藩王有什么困难,国家也可以从中给予援助。”
淮王朱允炆的几句话,几乎是将大明朝的藩王给推到了前面,因为好与不好都与朝廷没有关系。
“还有吗?”
然而朱元璋的反应却还是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是冷冷的,和朱允炆脑海中想象的完全不同。
【难道我说的不对?】
【皇爷爷的神态,为什么还是这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