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五世而斩,立功加爵(1 / 1)

加入書籤

“好了,起来吧。”

“允炆,你还是要多历练,能用功读书是好事,但要懂得变通。”

朱允炆眼中流出泪水,磕头如捣蒜。

“是,皇爷爷,孙儿记住了。”

站起身后朱允炆偷偷看着朱元璋,终于算是松了口气。

不过想起老爷子的话语,他的心脏真疼啊!!

如果皇爷爷发火他还好受点,可现在……

输了,这次他又输了~

短短的时间,就输了三次。

【肯定让皇爷爷失望了!!!】

“熥儿,你接着说~”

朱元璋再次发话。

“那咱们就继续,刚才淮王的说法的确也有点道理,但太不切合实际。”

“虽然能够延续大明朝的命运,但最后的结果也是很惨的。”

“说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办法呢?”

“既能让大明朝的皇家宗室生活的很好,又不会最后拖累国家。”

“这种方法当然有,而且刚才大家也都说起过。”

“那么咱们综合下!!”

“我称这个制度为天子之泽,五世而斩!”

朱允熥的话刚说完,老爷子的双眼就亮起了光芒。

哪怕没有听完全部内容,但他也有所感觉,这个办法绝对好用!!

“还是老规矩,各位王叔的嫡子世袭罔替。”

“其他的孩子,按照皇家制度安排其他位置。”

“最关键的是第二点,世袭递降原则。”

“亲王位置是不做改变的,第二代庶子现在为郡王,那么他下一代孩子所继承的位置,就会自动降级为镇国将军。”

“再到下一个人继承位置,也就是辅国将军。”

“依此类推再下一代所继承的位置,就到了镇州将军。”

“上述五代人所继承的位置,依然是由国家来正常发放皇家俸禄。”

“至于五代之后,国家不会再承认为大明皇室宗亲。”

“当然,相关遣散的钱财还是要给予一些,以保证他们能够正常过度生活。”

“但是这个钱是需要朝廷和宗室共同承担,同时只能满足他本人,有限时间基本温饱”

“这些人出去后,会和百姓一样有着自由公平的权利,想经商或者是考取功名,或是参军都没有问题。”

“天子之泽,五世而斩的由来就是如此!!”

“这么做,一来是很好控制了皇室宗亲的人数,按照第五代人数为14256人左右。”

“哪怕再多点,也不会伤筋动骨,到了一定数目就会被斩断。”

“而不会像我们刚才算的那样,后期八代九代已经到了五六百万人口的地步。”

听到这话,秦王朱樉有些不爽道:

“熥儿,按照你这么算,咱们老朱家的皇家宗室人口也不多啊。”

“想想看,我们这么多兄弟,第五代下来还不到2万人,也太少了!!”

“还是我们这么多人的后代总和。”

晋王朱棡也极力附和:

“没错,这点人数,连一般的商业大家族人口都不够。”

“这江山可是咱们朱家的,太小气了!!”

“按照我的理解,怎么着每个藩王的后代,也得差不多2万多人吧。”

“是啊~熥儿,太少了,赶紧想想办法……”

“……”

几个藩王都是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朱元璋也开口了:

“咱觉得也是,你这前后所算的差距也太大了,再加点行不行?”

“100万朱家人口怎么样?”

结果老爷子的话刚说完,朱允熥就白了对方一眼。

“我说各位,这又不是菜市场,谁吆喝声音大,就买谁的东西。”

“能不能增加朱家人口,不是你我说了算,是大明的经济实力说了算。”

“得,我又得给你们算一遍。”

“哎,200万出藩的费用也太少了,亏麻了!!!”

说着朱允熥再次拿起了毛笔,换了张纸。

“大家都仔细看着,一会你们就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

“还是皇室俸禄消耗的问题。”

“第一代,24个亲王俸禄为每年120万石。”

“第二代,亲王俸禄每年120万,加上郡王96人俸禄57.6万石皇家俸禄。”

“第三代,亲王俸禄每年120万,加上镇国将军456人俸禄45.6万石皇家俸禄。”

“第四代,亲王俸禄每年120万,加上辅国将军2256人俸禄112.8万石皇家俸禄。”

“第五代,亲王俸禄每年120万,加上镇州将军11256人俸禄337.6万石皇家俸禄。”

“各位,看清楚了没有。”

“就算是这么精简,每个后代按照5人算。”

“到了第五代后,每年的皇家俸禄支出已经来到了450万石多。”

“你们还觉得少吗?”

“要是算10个人,那到了第五代每年的皇家俸禄,就已经有1000万石。”

“这还不算各级朝廷官员,军队,还有其他方面需要的钱财总数。”

“真要是遇上什么天灾的话,那后果……”

“试问,按照大明朝最多每年3000万石的总收入水平,能够供养的起吗?”

“所以,不是不想让们多生,而是不能够多生。”

“当然,从目前的算法中适当减少各家俸禄,自然可以多养点后代。”

“不过你们舍得吗?”

这下,众人全部都沉默了,相对于刚才动不动就1亿石以上的支出,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但就算是现在这个数字,也让他们感觉很难承受。

燕王朱棣皱眉问道:

“熥儿,虽然你说的很对,但我们的后代难道只能被动接受降爵?”

“要是这么弄,还有谁愿意建功立业,就连百姓都可以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蜀王朱椿也附和道:

“是啊熥儿,咱们朱家的二郎有本事的自然也不少,这也太被动!!”

“总得想个办法。”

朱允熥点头:

“这个好办,既然皇家成员立功了,自然可以给其加爵。”

“按照刚才所言,正常情况下继承爵位是要降位。”

“如果立功,那么就可以把功劳加上去。”

“免去降位一次,功劳大的话那就是数次。”

“或者是在原基础上,直接升级爵位不就好了。”

“这样一来,既能体现朝廷对皇家有功之人的恩泽。”

“二来,也会有更多皇家人靠自己的本事为大明朝立功。”

“这一进一退,互相前进,又互相制衡,是当下最合适的政策!!”

“谁家的后代子孙不想努力,那么会将自己的家族给拖垮,人也全部都会变废。”

“更重要的是,这种制度可以尽量避免原先皇家俸禄制度下,将后面的朱家人养废的局面。”

“很多皇家宗室的人光知道享受,而没有任何风险,这样的家族只有灭亡的下场。”

“而一个国家被这样制度下的废物们拖垮,那也是必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