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引仇(1 / 1)

加入書籤

他听说过万古宗宗主神秘莫测,而且最近传言他已经晋升金丹中期!面对一位真正的金丹真人,筑基期的修为带来的底气瞬间弱了七分。但他仗着赤炎宗的背景,依旧强自镇定道:“秦宗主,不过是门下弟子些许口角罢了。实在是你这万古宗所谓的体修之道,让人……”

他话未说完,秦远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轰——!

一道手臂粗细的、深紫色的雷电毫无征兆地撕裂长空,精准无比地劈在赤阳身前一尺之处!狂暴的雷霆之力瞬间将坚硬的山石炸出一个深坑,溅起的碎石带着滋滋电蛇打在赤炎宗弟子身上,引发一阵痛呼和灵力紊乱的波动,连赤阳都被逼得连退数步,头发倒竖,护体火焰暗淡无光,脸色瞬间煞白!

紫霄天雷!

这道雷霆并未伤人,却带着灭世天威般的恐怖震慑力,警告之意昭然若揭。

秦远的声音依旧平淡,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冰冷的警告:“万古宗修何道,不劳外人置喙。管好你赤炎宗的人,若再敢无故踏足我宗界域半步,或伤我弟子分毫——”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面无人色的赤阳,“方才那道雷,就不会再偏半寸。”

寒意如同实质,瞬间冻结了空气。赤阳后背完全被冷汗浸透,感受到那金丹真人的恐怖威压和毫不掩饰的杀意,他哪还敢有半分抵抗之心?方才那一道天雷,足以将他瞬间化作飞灰!

“……不敢!秦宗主息怒!”赤阳艰难地挤出几个字,连场面话都不敢多留,“晚辈这就告退!”他猛地一挥手,带着惊魂未定的赤炎宗弟子和张虎,灰溜溜地快速退下山路,身影消失在林中,狼狈不堪。

周勇和石牛等弟子看着那还在冒着青烟的电击深坑,看着宗主伟岸的身影,心潮澎湃,敬畏之情无以复加。

秦远看着赤阳等人消失的方向,目光深邃。

冲突虽暂时平息,但赤炎宗的敌意与试探已经赤裸裸地展露。万古宗的崛起之路,似乎已注定无法平静。

而这一切,都被平台另一侧,正在凝神操控一缕微弱清风拂过叶尖的叶安,不动声色地看在感知之中。他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似有深意。万古宗的锋芒,已开始显露峥嵘。

秦远一击惊雷震慑赤炎宗,万古宗山门内却并未因此沉寂,反而激发出一股更加昂扬的向道之心。亲眼目睹宗主神威,又知强敌窥视,弟子们的修炼更加刻苦,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孔思远境界突破后,对“明理”二字的感悟愈发深邃。他不再局限于讲经,而是带着弟子们于山间静坐观云,于石前临摹上古刻痕,尝试引导他们去领悟天地间流转的“理”之轨迹。浩然清气于他周身愈发凝实,隐隐有化作文气书卷的雏形浮动。一日,讲《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时,天空祥云微聚,一丝极淡的紫气竟被引动,飘摇而下,环绕其讲经台三匝方散。这一幕让所有儒修弟子心神震撼,更坚定了“明理”亦可通天的信念。

赵锦灵的地盘上,训练量再次加码。她被赤阳那句“原始笨功”激怒了,决心要用最纯粹的力量碾压回去。石牛等弟子成了她疯狂计划的执行对象。特制的重力阵法开启到更高档位,玄铁负重几乎被嵌入筋骨。石牛咬着牙,每一次跳跃都踏得地面龟裂,汗水混合着细微血沫渗出皮肤,却在极限的挤压中感受到肌肉筋膜更深层次的重塑与力量的增长。而赵锦灵本人,更是直接引动地煞之力冲刷己身,在剧痛中淬炼每一寸骨骼。一次修炼中,她强行抗住了三倍重力下突发的山体震荡,体内竟传出轻微的龙吟之声!骨骼仿佛蒙上了一层暗金光泽,气息如同沉寂的火山陡然拔高,虽未破境,但体魄强度已无限逼近金丹门槛,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她仰头长啸,无形的力场扩散,让石牛等弟子几乎站立不稳,眼中却燃起更炽热的崇拜之火。

周勇那边,力量训练也走向极端化。他不再单纯要求举起重量,而是在弟子身上刻画简易的力量引导符文,让他们尝试引动自身乃至同伴的气血之力于一点爆发。一次多人合力的撞击训练中,周勇作为核心引导者,承受着所有人的力量叠加。就在那狂暴的力量几乎失控的刹那,他眼中精光爆射,怒吼一声,肌肉猛地贲张如精钢浇筑,无形的力场瞬间凝固了那片空间,将所有叠加的力量强行纳入掌控,反手一拳轰在测试用的巨大玄铁墩上!

轰隆!

数丈高的玄铁墩应声碎裂!碎片如同炮弹般激射而出,深深嵌入远处的山壁!周勇收拳而立,呼吸粗重如风箱,皮肤下的古铜色仿佛融入了点点星屑,一股更加凝练、霸道、几近返璞归真的力量核心在他丹田旋转不息——他成功稳固了筑基后期,甚至在力量掌控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周围弟子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玲珑的进展则体现在“量”与“灵性”上。随着弟子们对元素感知日益熟练,基础稳定,她开始大胆尝试群体联合施法。让三十个弟子分成水火两组,尝试构建最简单的复合灵纹或小范围天象(比如局部小雨或者微风)。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无数细微的元素冲突此起彼伏。玲珑的精神意志被推到了极致,须臾间便判断出问题所在,同时引导、安抚、甚至强行调控数股不稳定的能量流。在一次大规模构建“水火引雷符”雏形的尝试中,天空中乌云汇聚,电蛇隐现,数道能量碰撞即将引爆的瞬间,玲珑身影如瞬移般在场中掠过七次,指尖勾勒出七道不同色彩的灵光丝线,精准地串连、调和了所有能量节点!轰!一道银亮的细小电蛇精准劈中了场中的引雷石!虽然威力微弱,但这是纯粹的阵符引动之雷!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妙到毫巅。完成这一切的玲珑,双瞳深处仿佛有星璇流转,灵力浩荡奔涌,一举冲破了筑基中期的壁垒,晋入筑基后期!她对天地元素的亲和与掌控,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深度。

万古宗的四位核心弟子,在教导中反思,在实战压力下锤炼,修为境界水涨船高,各自的“道”越发鲜明和强大。

然而,来自赤炎宗的阴霾并未散去。

被秦远当众雷霆一击吓得仓皇而退的赤阳,回去后成为同门笑柄。赤炎宗三长老“火煞真君”赤翎得知消息,更是暴怒。区区一个根基浅薄的新兴宗门,竟敢如此扫他爱徒与宗门的颜面!

明面上的直接冲突暂时收敛,但暗地里的较量却立刻升级。

首先是张虎,他作为眼线被赋予了更高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深入接触万古宗的体魄训练核心——尤其是赵锦灵和周勇展现出的那种将巨力与灵力进行奇妙结合的法门。他更加卖力地参与周勇的极限训练,表现得像个狂热的力量追求者。在一次极限重力拉练中,他故意“失足”

张虎的“失足”并没能如愿将他送入那个疑似重力核心的洞窟。在他身体失衡的瞬间,一道沛然巨力骤然箍住了他的腰腹——是石牛!这位沉默寡言的壮实少年仿佛早有预料,关键时刻如猛虎扑食,硬生生将他拽回崖边。

“谢…谢了。”张虎惊魂未定,勉强挤出笑容,心中却翻江倒海,暗骂晦气。

石牛只是闷闷地应了一声,眼神却锐利地扫过张虎方才“失足”的位置以及他腰间微微露出的一个赤红玉符。这种微妙的联系和石牛远超表现的警惕,让张虎心头警铃大作,再不敢轻易动作。

而赵锦灵洞府深处散逸出的那声清越龙吟和骤然拔高的恐怖气息,则如同投入赤炎宗上层的沸油!

“什么?!龙吟淬体?!接近金丹之体?!”赤炎宗三长老火煞真君赤翎一掌拍碎了千年铁木案,双目几乎喷出火来,“区区一个女娃娃,走这等蛮横外道的体修路数,竟然让她窥见了金丹门径?!那万古宗的炼体邪法…价值远超预期!”

他再也坐不住了。赵锦灵的突破已经威胁到了赤炎宗在同领域的话语权,更证实了万古宗传承的惊人潜力。必须不惜代价将其扼杀或夺取!

“传令暗影卫!”赤翎眼中凶光毕露,“让‘暗焰’带一小队人,潜入万古宗边界!目标,生擒赵锦灵!若不可为…则毁其根基,务必拿到他们核心炼体秘法或活体样本!那个叫张虎的眼线,直接启用,若遇合适机会,接应暗焰卫!”

一道赤红如血的传讯符化作流光,无声无息地刺破云层。

万古宗内部,突破后的四位核心弟子,其道越发璀璨。

孔思远:引气承天,文气化形孔思远的境界巩固后,他开始了更大胆的尝试。不再满足于被动讲解天地之理,而是尝试主动以自身引动的浩然清气为引子,勾动自然环境中的法则灵韵。一日,他携弟子登临后山孤峰观星台,清风吹拂,云卷云舒。他展开一卷空白竹简,以指为笔,引动浩然清气,竟凌空书写起《易经》中的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字迹并非墨迹,而是由凝练的清气与空中流风、飘散星辉自然交织而成!随着他的书写和感悟融入,周围的风似乎变得更有规律,流云也隐隐按卦象方位流转变化。十余名儒修弟子仿佛置身于天地法则交织的无形画卷中,心神被深深吸引,对“文以载道”、“气与理合”有了直观震撼的感悟。孔思远头顶清气氤氲翻涌,其中竟隐隐浮现出一个极其微小、尚不稳定的“字”形虚影!那是他心念所凝,大道显化的雏形!

赵锦灵:金丹之劫,地煞淬龙巩固了接近金丹的体魄后,赵锦灵并未闭关冲击,反而更加疯狂地将自己置于极限境地。她深入万古宗地脉煞气最浓的区域,以血肉之躯直接引动狂暴的地煞阴火淬炼四肢百骸。每一次淬炼都如同千刀万剐,皮肤龟裂又愈合,骨骼在毁灭与重生间反复拉锯,痛苦足以让常人瞬间发疯。然而,那若有若无的龙吟却愈发清晰,丝丝缕缕暗金色的光华在她筋骨血肉的深处沉潜、凝聚。她如同一尊在岩浆中锻打的神兵,正在经历最严酷的“千锤百炼”。她坚信,唯有让身体彻底适应、掌控这代表大毁灭又蕴含大生机的力量,她的金丹天劫,才是真正的“淬龙”金丹!

刚柔并济,力入微毫周勇在掌控力量的“返璞归真”之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一味追求力量的爆炸和沉重,而是开始领悟力量在瞬间爆发的刚猛与连绵不绝的柔韧之间的转化。一次教授弟子防御卸力技巧时,他亲身示范。三名筑基中期体修弟子同时对他发动猛攻,拳脚携风雷之势!周勇脚步如磐石生根,腰身似柳枝拂水,双臂画圆,掌心翻飞如电。令人惊异的是,那足以开碑裂石的重拳落到他身上,竟如同泥牛入海,狂暴的劲力被他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式导入脚下大地,只留下淡淡的涟漪。而他骤然反击的一指,却快如奔雷,点在一名弟子胸口时,力量瞬间凝练至一点,虽控制着未伤及弟子,却将其护身灵力瞬间穿透、瓦解,点得那弟子连退七八步,气血翻腾,满脸骇然!刚猛霸道与阴柔缠丝在他身上融合得妙至毫巅,力量的控制已入化境,无限趋近金丹门槛。

百川归海,万象如臂筑基后期的玲珑,元素掌控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广度与深度。她已不再局限于一对一或固定模式的元素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