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母子相见!长孙皇后激动万分!(1 / 1)

加入書籤

“回禀陛下,二皇子的面相,确实贵不可言,乃臣生平罕见。”

“至于有没有大帝之姿,臣不敢妄言。”

袁天罡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或者说,他不敢明确回答。

他虽然不在朝堂之上,但却是太史局的术士,经常为天子及朝中重臣提供预测服务。

故而,对于朝堂上的情况,也并非一无所知。

据他了解的信息,太子李承乾与越王李泰(贞观十年,李泰才徙封魏王,此时是贞观九年,其还是越王)之间已经隐约有爆发夺嫡之争的趋势了。

虽然太子李承乾占据大统名义,但近年来,越王李泰最得到陛下宠爱,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陛下此时问这个问题,袁天罡不觉得是随便问的,其中必有深意。

问二皇子是否有大帝之姿,这是不是意味着陛下有了易储之心?

只不过,陛下想要扶持上位的,不是一直备受宠爱的四皇子越王李泰,而是生活在民间的二皇子李逸。

不敢想!不敢想!

袁天罡赶紧将这些念头甩出了脑海。

“贵不可言,不敢妄言,呵呵。”

听完袁天罡的回答,李世民轻笑一声,心中若有所思。

略过此事,李世民开口问了袁天罡一个新问题:

“方才,在二皇子院中,你说他的面相命格乃是死而复生之相,这究竟是何意?你回答二皇子之时,可有保留?与你当初所说的二皇子的命中大劫有关系吗?”

李世民的语气中郑重无比。

因为李逸的命中大劫只剩三个月就圆满了,他不想再出现任何变数了。

袁天罡开口回道:

“回禀陛下,臣并无保留。”

“二皇子的面相命格,与之前截然不同了。”

“奉陛下旨意,臣每年都会暗中去看一次二皇子的面相命格,这么多年,二皇子的面相命格没有任何变化。”

“但臣今日所见,二皇子的面相命格,却彻底变了。”

“臣不敢欺瞒陛下,二皇子原本的面相命格,不过是庸人之姿,且命中有大劫,渡过大劫之后,庸人之姿不会改变,很难有太大成就。”

“反观二皇子如今的面相命格,天生异禀,神人之姿,必能做出一番伟业。”

“同一个人的面相命格,竟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如同换了人一样,这种事臣以前从未见过。”

“并且……”

说到这里,袁天罡犹豫了一下。

见状,李世民淡淡地开口道:

“有什么话,直接说吧,不用有顾虑。”

“臣发现,二皇子如今的面相命格,有助我大唐国运。”

袁天罡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他方才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这样的话容易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比如是不是二皇子更适合成为储君?

听完袁天罡的这个答案,李世民心中快速思索起来:

“会不会是高人梦中传授养龙术给逸儿,从而改变了逸儿的命格?”

“而养龙术,按照逸儿的说法,能帮助国家更加强大!”

“所以,逸儿的面相命格才对大唐有益。”

“没错,一定是这样!”

李世民自己完成了逻辑自洽的推理。

“既然二皇子的面相命格已经彻底改变,那是不是已经可以暴露二皇子身份,提前将二皇子接回宫中?”

李世民又开口问道。

袁天罡沉吟片刻,开口回道:

“臣观二皇子的面相命格,命中的大劫确实已经消失,但距离十五年,只剩下三个月不到,臣以为,以防万一,还是满十五年之后,再接二皇子回宫为好。”

“此言有理。”

李世民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认可了袁天罡的建议。

然后,他问了长孙皇后最关心的事。

“在不暴露彼此身份的情况下,皇后能与二皇子相见了吗?”

“应当可以。”

袁天罡想了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听完,李世民的脸上浮现出笑意,这是一个好消息。

他已经可以想象到,待会他这个好消息告诉长孙皇后之时,长孙皇后该有多高兴了。

随后,李世民叮嘱袁天罡绝对不能将今日之事透露给第三个人之后,便让袁天罡离宫了。

在袁天罡走后,李世民第一时间找到了长孙皇后。

“观音婢,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是不是我可以去见逸儿了?”

看着笑容满面的李世民,长孙皇后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她最惦记的这件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回道:

“是的。”

接着,李世民把今日发生的事,包括他与袁天罡的交谈情况,都讲述给了长孙皇后。

“太好了!逸儿命中的大劫消失了!面相命格也好了!”

“我终于可以与逸儿见面了。”

长孙皇后喜极而泣。

要不是今日天色已晚,她肯定现在就会出宫去找李逸。

看着激动万分的长孙皇后,李世民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他完全能理解长孙皇后的心情。

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就在宫外,却十几年不能与其见面,对长孙皇后这个母亲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幸好,一切都过去了。

长孙皇后可以去见李逸了,并且再有不到三个月,李逸就可以回宫了。

“明日,我们就可以一起去见逸儿了。”

李世民开口对长孙皇后说道。

闻言,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明天,我以什么身份去见逸儿呢?”

长孙皇后眉头一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确实是个问题。”

“要不,就说你是我刚娶过门的妻子?”

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建议。

就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他不想给长孙皇后编其它的身份,而是就用他妻子的真实身份。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不解地问道:

“为什么要说刚过门的妻子?”

“因为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人去看逸儿的,他一直以为我没成家。”

李世民回道。

“那就这样吧。”

长孙皇后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

接着,她迫不及待地开始整理明天要带给李逸的东西。

相隔十几年,第一次见面,长孙皇后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李逸面前完美亮相。

……

与此同时。

宿国公府。

书房。

程处默向程知节讲述着今日去李逸家的情况。

其中的重点,自然是李逸想要与程家合伙做珍珠糖生意的事。

讲完之后,程处默开口问道:

“阿耶,这生意我们做吗?”

“做啊,当然要做,肯定能赚钱的生意,为何不做?”

程知节诧异地看了程处默一眼,有点纳闷程处默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问题。

他刚刚已经尝过程处默带回来的珍珠糖,并彻底被这种糖征服。

虽然他不懂做生意,但如果是卖珍珠糖,那么只要别人制造不出来同样好吃的糖,这生意就亏不了。

完全是等着数钱就行。

并且,他也能想到,李逸想跟他程家合作,也是为了借程家的势,避免生意之外的各种麻烦。

对此,程知节觉得没什么不对,李逸能避免麻烦,程家能赚钱,各取所需。

“阿耶,李逸跟说过了,这珍珠糖,普天之下只有他会炼制,是独门生意,一定会赚钱。”

“只不过,今日我与李逸一见如故,想结交为好友,所以我不想占李逸的便宜。”

程处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程知节有点诧异。

自己这个大儿子,虽然不是眼高于顶,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入他的眼。

而今天只是与李逸第一次见面,就有了结交之心,这倒是难得。

程知节对李逸也多了几分好奇之心。

“看来,你很欣赏李逸此人?”

“是的,他品性纯良,才华出众,未来必成大器!”

“虽然他才十五岁,但论及眼光见识,远强于我这个比他痴长近十岁的人。”

程处默对李逸大加赞赏。

当然,这也都是他的真心话。

“你对他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程知节颇为震惊地看着程处默。

他真没想到,程处默会这么夸赞一个十五岁的民间少年。

“阿耶,你要是见了他,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并且,我发现阿妹对他也颇有好感,说不定,他会成为你的女婿。”

程处默直接爆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程知节一听就急了,仿佛看到自己的乖巧女儿被人拐走的场景,于是他当即吼道:

“不可能!”

“我不同意!”

“瑶儿还小,不用考虑嫁人的事。”

他这时候甚至都没考虑李逸是个民间少年,与他们国公府配不配的问题,就是单纯作为一个父亲,不想自己女儿被人拐走的心态。

见状,程处默撇了撇嘴。

他阿妹都十五了,只比李逸小一个多月,年龄哪里小了?

别的女子这个年龄,早就嫁人了。

比如清河公主嫁给他二弟程处亮的时候,才十岁!

也就是他阿耶宠爱阿妹,不想他阿妹嫁人离家,才一直拖着。

这时,程知节平静下来,对程处默说道:

“不说你阿妹的事了,说珍珠糖生意的事。”

“你要真想结交李逸,就更要与他合伙做这门生意了。”

“他一个父母双亡的民间少年,单独做珍珠糖生意,就如同小儿持金过闹市,迟早被人盯上,很难保住。”

“可……”

程处默正要开口说话,就被程知节开口打断了:

“你是想说,不合作做生意,你也可以帮他是吧?”

“不一样的。”

“珍珠糖是独门生意,他不找一个有足够分量的家族合作,麻烦就会源源不断,他总不能一直找你帮忙吧?”

“并且,如果不合作,你帮他的时候,也名不正言不顺。”

停顿了一下,程知节意味深长地说道:

“其实,有利益的捆绑,关系才会更紧密!”

闻言,程处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阿耶,那我改天再去找李逸一次。”

听到程处默这话,程知节略一思索,开口道:

“你直接邀请他来家中做客吧。”

“我也想见见此人,看看他是不是真有你说得那么出色。”

“好的。”

程处默点了点头。

……

翌日。

李逸早上起床吃完早饭,就直奔东市而去。

他昨天答应了秦天策,今天要帮他炼制珍珠糖,自然不会食言。

至于答应给宝盛糖肆的第一批珍珠糖,他打算等程处默给他回复之后再说。

因为如果要与程家合作,他就不用自己找炼制场地,以及雇佣工人了。

反正为了凸显珍珠糖的炼制不易,他对宝盛糖肆的掌柜声称炼制珍珠糖非常耗时间,所以双方约定的交货周期很长,时间上很富裕。

购买完甘蔗,李逸回到家中,又开始了忙碌的炼糖生活。

而在他炼制完成这一批珍珠糖不久,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来到了李逸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