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郁闷的李世民,被母子联手打压了!(1 / 1)

加入書籤

长孙皇后一进入李逸家,便看见了刚从屋内走到院中的李逸。

“逸儿!”

长孙皇后身体微微发抖,双眼一下红了,双眸浮现出莹莹泪光。

自从李逸被送出宫后,长孙皇后就再也没见过李逸。

当初的小婴儿,如今已成为了一个气宇轩昂、丰神俊逸的少年。

长孙皇后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逸,内心越来越激动。

这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亲生骨肉啊!

母子不能相见的痛苦,折磨了她十几年,今日终于得到了解脱。

长孙皇后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她恨不得马上将李逸拥入怀中,诉说这十几年积攒的思念。

见状,李世民赶紧赶紧轻咳两声以提醒长孙皇后。

得到提醒之后,长孙皇后也反应过来,赶紧低下了头,免得被李逸看到自己的异样。

“秦叔,这位是?”

李逸看到李世民身边跟着一位美妇人,很好奇地问道。

根据前身的记忆,他这位秦叔貌似是单身,这么多年,还是他第一次看见秦天策带女子上门。

这个美妇人他估摸着大概三十多岁,与秦天策的年龄倒是相差不大。

“莫不成是秦叔找的老婆?”

李逸心中涌现出一个想法。

而李世民的回答,证实了他的想法。

“这是我最近刚娶的妻子,你叫她孙姨娘吧。”

李世民开口介绍道。

李逸一听,顿时嚷嚷起来:

“秦叔,你成亲的时候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啊,连婚礼都不邀请我参加,难道我们的感情淡了吗?”

“别胡思乱想,我跟你孙姨娘没办婚礼,今天你孙姨娘是特意来看你的。”

李世民开口回道。

李逸一听,赶紧开口向长孙皇后问好:

“孙姨娘好。”

“好好,你也好!哎呀,你怎么这么瘦啊!这么多年真是辛苦了!都怪你秦叔没有好好照顾你!你放心,以后有姨娘照顾你,不会让再吃苦的!”

“对了,我能叫你逸儿吗?”

长孙皇后一把抓住李逸的手,满是期待的问道。

“当然可以。”

李逸点头回道。

一旁的李世民整个人都麻了。

不是,这是袁天罡那个老道士说的,李逸要渡过大劫,就得在民间穷养啊!

观音婢你是知道的啊,怎么现在怪我没有照顾好李逸?

李世民觉得自己太冤枉了。

并且,他觉得长孙皇后表现得有点太热情了,容易让李逸察觉异样。

但其实他多虑了,李逸现在压根没想到别的,就觉得秦天策找的这个老婆不错,不但长得端庄秀丽,而且看得出来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秦叔,以你的条件,能娶到孙姨娘这样花容月貌的女子,真是走大运了!”

李逸看着李世民,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他是真心觉得孙姨娘长得好看,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那种长着国泰民安脸的美女。

长孙皇后听到李逸这话后,顿时喜笑颜开,自己的逸儿可真会说话。

她高兴了,一旁的李世民却不爽地撇了撇嘴。

观音婢当然很好,但他李二郎哪里差了?

李逸这明显是踩高捧低啊!

“你这浑小子,说得什么话?你秦叔难道还配不上你孙姨娘吗?”

李世民斜眼看着李逸,口中冷哼一声。

李逸乐了:

“秦叔,人要有自知之明啊,配不配得上,你心里难道没点数吗?回头我送你一个特别清楚的镜子,你好好照照就明白了,嘿嘿。”

“你这小混蛋,会不会说话?气煞我了!”

李世民大声嚷嚷起来。

长孙皇后掩面而笑。

看着李逸与李世民斗嘴,她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家庭温馨。

并且她看得出来,李世民其实也很喜欢与李逸相处的这种氛围。

虽然嚷嚷着很生气,但脸上的笑容却是掩饰不住的。

“孙姨娘,你看看秦叔这脾气,一点就炸,你以后得多管管才行。”

李逸笑嘻嘻地对长孙皇后说道。

“哎,我倒是想管,但你看他,脾气这么大,不一定能够听我的话呢。”

长孙皇后笑着回道。

李世民直接傻了。

好你个观音婢,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观音婢你说的话,我什么时候没听过?

“秦叔,听见没有,孙姨娘都嫌弃你脾气大了,你得学会控制脾气啊,你说你一大把年纪了,好不容易才娶到孙姨娘这么好的妻子,你得好好珍惜,可别把人家吓走了。”

李逸一本正经地劝说李世民道。

他是真心觉得孙姨娘不错,长得好,性格好,绝对是秦天策的良配。

“听见没有?你以后得听我的,不然我就跟你和离。”

长孙皇后也不怕事大,故意顺着李逸的话调侃李世民。

“听听听,以后都听你的。”

李世民很是无语的回道。

说得他以前就不听似的。

惹不起长孙皇后,李世民只能把靶子对准李逸:

“你这浑小子,快别在这里说废话了,赶紧把昨天答应给我的珍珠糖拿出来。”

“秦叔,你说错了,不是给你的,这是我给孙姨娘的见面礼。”

“孙姨娘,你先坐,我这就把珍珠糖拿给你。”

说完,李逸不等李世民回话,便离开座位前去另一个屋子取上午炼制好的珍珠糖。

“这浑小子!”

李世民看着李逸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长孙皇后抿嘴一笑,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太有趣了!

“二哥,珍珠糖是什么糖?”

长孙皇后好奇地问道。

“我没给你说过吗?”

李世民愣了一下,他还以为自己给长孙皇后提过珍珠糖的事了,原来没说过。

“是这小子发明的一种新糖,听他说,比其它所有糖都好吃。”

李世民的语气之中,满是期待。

长孙皇后一听,也变得期待起来。

跟李世民一样,她也喜好吃甜食。

很快,李逸端着一个大碗回来了。

大碗里面,装满了珍珠糖。

李逸将大碗放在桌上,然后递给长孙皇后一个勺子:

“孙姨娘,尝尝。”

“这糖真好看,洁白如霜,晶莹剔透似珍珠,难怪叫珍珠糖,果然是名副其实!”

长孙皇后看到珍珠糖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不说别的,就论外观,她之前见过的,吃过的所有糖,都要好看。

这么好看的糖,吃起来肯定是一种享受。

长孙皇后迫不及待地挖了一小勺糖放入口中,然后双眸瞬间发亮:

“好吃!真好吃!”

“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糖!”

长孙皇后赞叹出声。

身为大唐皇后,她吃的糖,自然是全天下最顶级的糖。

但此刻,只用一口,珍珠糖便已经彻底征服了她。

她觉得,以前吃过的那些糖,简直味同嚼蜡,不堪入口。

看到长孙皇后如此表现,李世民哪里还等得及,直接从李逸手中夺过另一个勺子。

一口珍珠糖入口,李世民方知长孙皇后所言,半点不假。

这珍珠糖,确实不是任何糖能比的。

李世民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吃糖就吃珍珠糖。

“你就不能多炼制一点吗?这么点糖,怎么够吃?”

李世民看着桌上的糖,对数量很不满意。

长孙皇后一听,不乐意了。

她虽然想吃珍珠糖,但更不想自己的儿子累着。

“你就知道惦记着吃,也不怕累着他。”

长孙皇后轻斥了李世民一句,然后温声对李逸说道:

“别听你秦叔的,这么好吃的糖,炼制起来肯定很辛苦,就这点就够了。”

“还得是孙姨娘对我好,知道体恤人!”

李逸赶紧表现出了感动状。

他已经看出来了,他秦叔是个惧内的人,地位自动下降一档。

一听李逸这话,再看李逸一副乖巧的样子,长孙皇后愈发喜笑颜开。

自己这个儿子,真是太招人喜欢了!

而李世民则是愤愤不平地骂李逸道:

“真是个白眼狼,我白养你这十几年了,我对你的好,你是半点不记啊!”

面对李世民的指责,李逸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反而笑嘻嘻地回道:

“秦叔,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啊,谁让我更喜欢孙姨娘呢。”

“你这浑小子,歪理还挺多。”

李世民直接被李逸气笑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这个儿子这么能说会道呢?

当然,他也知道李逸是故意跟说他着玩,不会当真。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长孙皇后嘴里呢喃了一遍,然后开口问李逸道:

“这是出自一首诗吗?”

“对。”

李逸点了点头。

“可有全诗?”

长孙皇后追问道。

李逸回道:

“有是有,不过这诗太苦了,讲述的是一个女子的悲惨遭遇,孙姨娘还是别听了。”

“你要是喜欢听诗,我送你一首好听的。”

长孙皇后还没说话,李世民便诧异地说道:

“你还会写诗?”

他此言一出,长孙皇后瞬间恼了。

“你这话说得,瞧不起逸儿还是什么意思?他怎么就不会写诗?”

长孙皇后满心都是对李逸的愧疚,听不得别人看不起李逸,就算是李世民这个亲生父亲也不行。

看着发飙的长孙皇后,李世民苦笑一声。

他真不是瞧不起李逸,而是有点震惊。

因为他照顾了李逸十几年,没发现李逸有半点写诗的才华。

不过他理解长孙皇后现在的心态,肯定是看李逸哪里都好,所以他很明智地选择不与长孙皇后讲道理。

李逸看到长孙皇后如此维护自己,不得不说,心里有些感动。

“孙姨娘,秦叔照顾我多年,我跟他情同父子,他肯定没有瞧不上我的意思,只是我以前确实不会写诗,所以秦叔有点吃惊。”

李逸开口为李世民辩解了一句。

玩归玩闹归闹,前身跟秦天策的感情,确实是很深厚,他不希望看到秦天策与孙姨娘真的闹矛盾。

毕竟,秦天策就是一个没钱的平民百姓,能娶到孙姨娘这样的妻子,真得说是烧了高香了。

“算你小子会说话,秦叔这么多年没白养你。”

听见李逸这么说,李世民心怀大慰。

长孙皇后隐晦地白了李世民一眼,然后笑着问李逸道:

“你要给姨娘我写什么诗歌啊?”

她才不管李逸以前会不会写诗,能不能写出好诗,只要是李逸亲自写给她的,她就喜欢。

“当然要写一首配得上姨娘的诗。”

李逸回了一句之后,直接甩出了李白的王炸: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缓缓念出这四句诗之后,李逸笑着问长孙皇后:

“孙姨娘,我写给你的这首诗如何?”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听完这首诗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唐朝人疯狂迷恋诗歌,科举要考写诗,文人结交达官贵人也会用写诗的方式,甚至诗歌在某些时候还能作为货币使用。

在这种大环境下,唐朝人普遍具有较高的诗歌鉴赏水平。

而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两人,比之普通人,拥有更高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他们两人看来,李逸此刻写的这首诗,用“好”都不足以形容了,而是足以流芳百世。

并且,很明显,李逸是在用这首诗夸赞长孙皇后的美貌。

“吾儿有大才啊!”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心中赞叹出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长孙皇后在心中又默念了一遍李逸刚写的这首诗,双眸愈发明亮。

美丽到连白云和牡丹都要来为之妆扮,只有在仙境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容颜。

写得多好,多动人啊!

哪个女人听到这样的夸奖,想必都会欣喜万分。

“逸儿,你这首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姨娘太喜欢了!”

长孙皇后双眼放光地看着李逸。

诗好,诗是她亲生儿子为她写的,就更好了!

“可惜,现在还不能告诉外人,逸儿为我写了这样一首诗。”

长孙皇后满是遗憾地想道。

如果现在能暴露李逸的身份,她一定会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逸是多么有才华。

“莫不成梦中传道给逸儿的那位高人,也教逸儿写诗了?”

李世民心中涌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不然的话,无法解释李逸突然能写出这么好的一首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