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与李世民比拼书法!瘦金体闪亮登场!(1 / 1)

加入書籤

“逸儿,你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长孙皇后开口问李逸道。

李逸最初想取个诸如《赠孙姨娘》之类的名字,以便加深下与孙姨娘的感情,但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么干太过分了,也没必要如此。

于是,李逸老老实实用了原名:

“这首诗叫《清平调》。”

《清平调》是日后在大唐兴起的词牌名,定格就是李白写的《清平调词三首》,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在这三首之中,最有名的,就是此刻李逸抄的这首。

当然,李逸是因为不知道眼前这位孙姨娘的真实身份,才用了原名。

如果他知道这位美妇人是当朝长孙皇后,并且是前身亲生母亲,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取一个诸如《赠母后》之类的名字。

“逸儿,你能把这首《清平调》写下来送给姨娘吗?”

长孙皇后眨巴着眼睛,向李逸提了一个要求。

李逸送给她的珍珠糖,总有吃完的时候,但如果是李逸亲笔写下的诗,就能长期保存了。

她不方便出宫看望李逸的时候,也可以睹物思儿。

“当然可以!”

李逸满口答应下来。

他穿越前也算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学习毛笔字,由此喜欢上了写毛笔字。

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停止过练习。

就算是后来创办一家文化公司之后,也依然在坚持。

此时听长孙皇后提了这么一个要求,李逸心中也来了兴趣。

等李逸取来笔墨纸砚,将纸铺好,正打算动笔的时候,李世民忍不住开口说道:

“要不然,还是让我来写吧?”

他请人教过李逸书法,对于李逸的书法能力,也算了解。

李逸写的字怎么说呢,绝对不丑,但也说不上好,简言之就是很普通,很寻常。

如果是用来写别的内容,李世民也就忍了。

但此时李逸要写这一首足以传世的《清平调》,他真心有点忍不了。

他觉得,李逸的字,完全配不上这首诗。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位绝色美人,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一样,让人看起来非常不舒服,以及非常可惜。

故而,李世民决定自己动手写。

“秦叔,你的书法难道很好?”

李逸讶然问道。

“那是自然。”

李世民傲然回道。

这不是自夸,而是一个事实,他确实写得一手好飞白书。

“行,那秦叔你来写吧。”

看见李世民满怀自信的样子,李逸便想把手中的毛笔递给李世民。

见状,长孙皇后不乐意了。

“我就要你写的。”

长孙皇后开口阻止了李逸的动作。

听长孙皇后这么说,李世民也不开腔了。

非要让李逸写,那就让李逸先写吧。

如果写得不好看,大不了他再给长孙皇后写一遍。

李逸拿着毛笔,思索片刻,决定写飞白书。

这一书体,相传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

在眼下的大唐,受到广泛喜爱。

所以李逸选择了这一书体。

凝神静气,李逸提笔在白纸上写下了这一首《清平调》。

看着李逸写完的作品,李世民大摇其头:

“你这飞白书写得不行!”

“笔锋软弱乏力,笔势连接也不够自然。”

说实话,李逸的飞白书,写得不算差,甚至可以说写得有一定水平。

毕竟是华夏古代书法的知名字体,李逸穿越前是下功夫练过的。

但问题是,遇上了李世民这个写飞白书的高手。

得到的评价,自然就高不了。

“胡说,我就觉得逸儿写得挺好的!”

长孙皇后白了李世民一眼。

她知道李世民的飞白书写得很好,对李逸这篇书法的评价也是事实,但她不喜欢听。

自己的儿子自己宠。

“逸儿,别听你秦叔胡说,姨娘很喜欢。”

长孙皇后温言对李逸说道。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觉得长孙皇后现在特别像别人口中说的“慈母多败儿”的慈母,不分青红皂白的维护李逸。

“姨娘,我相信秦叔不会乱说的。”

李逸回了一句长孙皇后之后,将笔递给李世民:

“秦叔,你来写一篇,让见识见识。”

作为书法爱好者,他是真想看看李世民写的飞白书到底有多厉害。

李世民也不客气,接过毛笔便写了起来。

很快,李世民便一气呵成地将《清平调》这首诗写完了。

李逸一看,心服口服。

李世民的飞白书,笔力遒劲有力,浑然一体,神采奇妙,确实写得比他好。

“秦叔厉害!”

“你这飞白书,已经有大家风范了!”

李逸诚心实意地称赞道。

他穿越前在后世也见过不少书法大家们写的飞白书,说实话,真没有能与他秦叔此时写的飞白书相提并论的。

“哈哈,算你小子有眼光了。”

“其实你这飞白书写的也不是特别差,比一般人好很多。”

“但要达到你秦叔我这样的水平,那以后还得多练才行。”

李世民在安慰李逸的同时,一点也不忘记自夸。

这两天,他在李逸身上看到太多惊喜了。

对朝廷之事有卓越眼光见识、发明珍珠糖、能写出流传后世的诗……

如此出色的李逸,已经让李世民感到有压力了。

毕竟儿子太厉害,就会显得老子太无能啊。

现在,李世民在书法上狠狠压了李逸一头,让他心中很是愉悦。

看着颇为得意的李世民,李逸眼珠一转,打算给秦天策一点小小的惊喜。

既然飞白书没李世民厉害,那就写别的书体!

“秦叔说得对,我以后得多跟你学写飞白文。”

李逸附和了李世民一句,然后话风一转:

“我最近发明了一种书体,秦叔你的书法这么厉害,能不能帮我看看指点一二?”

“你发明了一种新书体?”

李世民愣了一下。

他有点不相信李逸能做到这一点。

从李逸所写的飞白书来看,李逸的书法水平虽然不低,但距离书法大家水平的,还差了不少。

要说能开创一种新字体,他觉得李逸没这个能力。

在李世民愣神的时候,李逸已经提笔写了起来。

依然是同一首《清平调》,不过却不再是飞白书,而是换了一种书体。

写完之后,李逸招呼李世民道:

“秦叔,你看看我发明这新字体怎么样?”

“容我看看。”

李世民走了过去。

长孙皇后也跟着来到了桌前观看李逸刚写好的书法。

“嘶!这字体真是你发明的?”

李世民震惊无比地问李逸道。

他眼前的这一篇书法,确实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全新字体。

并且,是一种非常好看的新字体。

笔画细瘦刚劲,顿挫分明,字内游丝牵连、字间笔势呼应。

尤其是这一字体的笔锋,锋芒毕露!

与现有书法讲究“藏锋”、“棉中裹铁”、“外柔内刚”的风格,截然不同。

可以说,李逸此时所写的新书体,把所有应该“藏”的“锋”全部外放,自我张扬到了极点。

而这种风格,很得李世民之心。

现在的大唐,正处盛世,万国来朝,可谓是锋芒毕露,与李逸发明的这个新书体的风格,不谋而合。

所以,李世民这位大唐之主,在看到这个新书体的第一时间,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一字体。

“好漂亮的字!”

长孙皇后也是不自主的赞叹出声。

她同样精通书法,能看得出李逸此时所写的新字体的不凡之处。

“不愧是我儿子,就是厉害!”

长孙皇后在心中美滋滋地想道。

虽然在前来李逸家之前,她已经听李世民介绍过李逸,知道李逸在大唐科举制度改革一事上拥有非凡的眼光见识,但她真没想到,今日她见到李逸之后,会有这么多惊喜。

李逸发明了既好看又好吃的糖,写出了足以流芳百世的诗,现在又创造了一种新字体。

长孙皇后都快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无所不能了。

这时,李世民开口问李逸道:

“你发明这字体,叫什么名字?”

“瘦金体!”

李逸开口回道。

是的,他此时所写的,正是宋徽宗赵佶创造的瘦金体。

虽然宋徽宗是一个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的大昏君,但其发明的瘦金体却是名传后世。

其是华夏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可称作是华夏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

这是李逸最喜欢的一种字体,也是他在穿越前,练习写得最多的字体。

“天骨遒美,逸趣蔼然,华丽贵气,这个名字不错。”

李世民赞叹出声。

与此同时,他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

等回宫之后,跟长孙皇后商量一下,让长孙皇后把这篇李逸用瘦金体所写的《清平调》先拿给他揣摩一阵。

随后,长孙皇后美滋滋把李逸所写的两篇诗文收了起来。

至于李世民所写的那一篇,她也顺便收在一起了。

收完之后,长孙皇后拎着装满吃食的盒子就往厨房走。

“逸儿,你跟你秦叔先说着话,我去把饭菜热一下。”

这些食物,都是长孙皇后在离宫前,让宫中御厨精心准备的。

一路走来,食物多少会变凉,所以需要简单热一下。

没多长时间,长孙皇后便带着加热好的食物回来了。

“逸儿,这些饭菜你觉得好吃吗?可合你的胃口?”

三人吃了一会之后,长孙皇后关切地问李逸道。

“嗯嗯,挺好吃的。”

李逸随口回道。

他这回答,半真半假。

真话是这些食物的味道,确实还不错。

虽然他不知道,但不得不说,宫中御厨的实力还是有的。

假话呢,就是不怎么符合他的胃口。

当然,这跟厨子的水平无关,纯粹就是时代限制的原因。

这个时代的食物,用高情商的说法,叫味道纯天然,而要是用低情商的说法,就是味道寡淡。

而李逸本身是个喜欢吃重口的人。

他爱吃猛火炒菜,爱吃火锅等等。

所以,这个时代的食物,其实是不怎么符合他的胃口喜好的。

但是当着孙姨娘的面,他自然不能说不好吃。

听到李逸说好吃,长孙皇后心中无比高兴。

“你爱吃就行,明天我再给你送来。”

长孙皇后说道。

闻言,李逸赶紧回道:

“孙姨娘,不用这么麻烦了,我明天外出有事,估计要忙一整天,你不用特意来给我送吃的了。”

“你要干什么去?”

李世民开口问道。

“去铁匠铺子找人做一点东西。”

李逸随口回道。

他要找铁匠打造能炒菜的铁锅,以及用来酿造蒸馏酒的天锅与出酒管。

这两件事,他早就已经计划好了。

要不是昨天答应了今天帮秦天策炼制珍珠糖,他今天就去了。

长孙皇后听见明天不能见李逸,心中很是失望。

隔了十几年才能见面,她恨不得每天都能与李逸见面。

但既然李逸有正事要做,她也不能不让李逸做。

“那我后天再来。”

长孙皇后开口对李逸说道。

便在这时。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李逸走出屋子,穿过院子,来到大门处。

与门外来人交谈片刻后,李逸返回了屋内。

“谁找你有什么事吗?”

李世民开口问道。

“是宿国公府派人送来请帖,请我三日后去宿国公府做客,详谈合作珍珠糖生意的事。”

李逸开口回道。

“什么意思?难不成宿国公府有人想要强行插手你的珍珠糖生意?”

长孙皇后眉头一掀,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珍珠糖这么好的东西,根本就不愁卖,所以她本能想到有人看中了珍珠糖的赚钱能力,所以威胁李逸合作。

要真是这样,那她可不能容忍。

谁敢抢她儿子的钱,她就饶不了谁。

不过她觉得,以宿国公程知节的为人,应该不至于干这事,多半是手底下人动了歪心思。

长孙皇后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见李逸开口回道:

“不是的,是我想跟宿国公府合作。”

李逸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长孙皇后。

听完之后,长孙皇后突然问了一句:

“你想跟宿国公府合作,不会是因为看上了宿国公的女儿吧?”

不等李逸回答,她又自顾自地说道:

“我听说宿国公的女儿长得国色天香,知书达理、性子温婉,倒不失为一个良配。”

“你要真看中了她,孙姨娘我帮你娶她进门。”

“?”

李逸整个人都麻了。

这位孙姨娘,脑回路也太跳跃了。

他都明确解释了为什么要跟宿国公府合作,孙姨娘是一点没进去啊。

怎么就会觉得他是看上了程瑶,并把话题突兀地转移到给他娶妻的事上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