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你是总旗?(1 / 1)
翌日。
龙头关依旧和往常一样,仿佛昨夜丽春院那场风波并未掀起一丝涟漪。
杨毅、刘武等一众差役,并未因昨夜之事而有所懈怠。
相反,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浑身散发着昂扬的斗志,眉宇间比往日多了几分自信的神采,行走间步伐更加稳健有力,昂首挺胸。
李卫东站在一旁,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满是欣慰与满意。
他在城门洞里坐了一阵,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将龙头关的事务通通交给杨毅、刘武,自己登上城门楼,继续练功。
时光悠悠。
午后,艳阳高照。
李卫东吃过饭,休息了一阵,正打算继续练功的时候,杨毅神色匆匆走到他的面前,恭敬地禀报道:“大人,有个男子求见。”
“他并未表明自己的身份,只说大人您见了自然就会知晓。”
“他看起来约莫三十来岁,身形挺拔,气质与众不同,绝非普通百姓。”
杨毅早已习惯了李卫东的行事风格,无需他开口询问,便已将来人的情况细致地介绍了一番。
李卫东眉头皱起,眉宇间闪过一抹不悦。
这算怎么回事?
莫名其妙的冒出个人,藏头露尾,故弄玄虚。
他思忖片刻,干脆拒绝:“不见。”
顿了一下,李卫东又补充了一句:“杨毅,以后这种人直接打发走。”
在他看来,倘若什么阿猫阿狗要见他他都去见,那自己成什么了?
“遵命。”
杨毅应了一声,立刻转身下楼。
没过多久,杨毅又折返回来。
这一次,他的手中多了一张字条。
杨毅面露难色,恭敬地禀报道:“大人,那人执意要见,还说您看了这张字条便会明白。”
这算哪门子事儿?
李卫东心里窝着一股无名火,满是不爽。
但他还是伸手接过杨毅递来的纸条,展开看了起来。
目光刚一触及纸条,他便微微一怔,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锦衣卫!
李卫东心中“咯噔”一声!
这一段时间,锦衣卫小旗岳明音信全无,李卫东每日三更去钟楼,都没有再见到他。
难不成,送纸条的神秘人,是为了岳明的事情来的?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短暂思忖后,李卫东当机立断,说道:“把他叫上来!”
“遵命。”
杨毅应声后,立刻转身下楼。
没过多久,他便带着一个人上了楼。
来人约莫三十岁年纪,身着锦衣,衣袂随风轻扬,举手投足间尽显不凡气度,眉眼间透着一股沉稳与干练。
他的目光直直地看向李卫东,率先打破沉默,开门见山说道:“李大人,可否单独聊一聊?”
李卫东点头,目光轻轻扫向杨毅。
杨毅心领神会,立刻转身走出公房,顺手将房门轻轻带上。
房间里只剩下李卫东与神秘来客两人。
气氛略显凝重,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微妙的张力。
来人双手背于身后,迈着四方步,在屋内踱了几步,径直走向前方的主位,随后大剌剌地坐下。
他身姿挺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傲然,朗声道:“李卫东,你还未认出本官?”
听他的口气,两个人应该认识。
但眼前这人究竟是谁,李卫东却毫无头绪。
无论身形、容貌、气质,此人与岳明相比都相差甚远。
记忆中,也没有关于这个人的资料。
李卫东心中暗自警惕,面上却丝毫不露声色,客客气气地说道:“实在是在下眼拙,一时竟未能认出大人,不知大人尊姓大名?”
来人神色傲然,缓缓开口道:“你的大哥李卫忠曾在本官麾下效力,本官也曾去你家喝过喜酒。”
“本官乃锦衣卫总旗,杜念波。”
李卫东心中默默思忖。
大哥成婚那日,宾客盈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原身忙着招呼客人,许多人的模样都只是匆匆一瞥,如今早已记不太清了。
眼前这人究竟是真是假,实在难以分辨。
不过,他并未将心中疑虑表露出来,只是拱手行礼,客气道:“见过杜大人。”
“嗯。”
杜念波鼻子里轻哼一声,眼神中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
他漫不经心地抬手,指了指身旁的位置,示意李卫东坐下。
李卫东随口客气了一声,不紧不慢地随意坐下,身姿端正却又不显拘谨。
坐下之后,他并未主动提及岳明之事,只是静静地望着杜念波,等待着对方开口。
这时,杜念波开口,缓缓说道:“上一次见你的时候,本官对你着实没什么深刻印象。”
“没想到,卫忠过世之后,你倒是成长了不少,竟然当上了龙头关的巡检。”
李卫东依旧笑呵呵的客气,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言语间滴水不漏。
只不过,他的心里对杜念波实在生不出半分好感。
不仅没有好感,他的心中还对杜念波身份的有些怀疑。
回想与岳明初次相见时,岳明的行为处处透着谨慎,极为周全。
而且,岳明不仅行动、言语间小心翼翼,还特意拿出锦衣卫专属的面具与令牌作为身份佐证,让人不得不信服。
可眼前这位杜念波,仅仅轻飘飘地说曾经见过参加过大哥的婚礼,除此之外,未曾拿出任何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李卫东觉得他处处透着古怪。
这时,杜念波目光一凝,突然开口问道:“你可知本官此次前来寻你,所为何事?”
李卫东神色平静,回道:“回大人,下官不知。”
话音刚落,杜念波突然起身,快步走到门口。
他先是轻轻将门推开一条缝,而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左右张望,那模样仿佛生怕有人躲在暗处偷听。
这般鬼鬼祟祟的举动,更是令李卫东心中诧异。
不过,他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杜念波,等待着他接下来的动作。
杜念波神色紧张,小心翼翼地将门轻轻合上,动作轻缓得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随后,他快步走到李卫东身旁,压低声音,表情神秘地说道:“本官接下来要跟你讲的事情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差错,必须万分小心!”
李卫东心中更是觉得杜念波古怪,但他配合杜念波,装作慎重,赶忙问道:“大人,究竟是何事?”
杜念波不再故弄玄虚,面色一沉,严肃地说道:“本官奉命前来青阳县,调查葛大人……”
话一出口,他似是意识到什么,轻咳两声,赶忙纠正道:“葛庆丰!”
他先说“葛大人”,后又特意强调“葛庆丰”,这种突兀的转变,李卫东又不是傻子,岂会注意不到?
而且,李卫东一直在观察杜念波,他分明看到,在提及“葛庆丰”这个名字时,杜念波的眼神明显闪烁,隐隐透着一丝慌乱。
不过,杜念波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他板着脸,继续说道:“据本官所知,葛……庆丰丧心病狂。”
“自他担任县令以来,制造的冤假错案数不胜数。”
“不知多少无辜百姓因他蒙冤受屈,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他还与葛记盐行关系暧昧不清,暗中勾结,贪污受贿的银两不知几何,简直令人发指!”
杜念波这番控诉,确有其事。
只不过,李卫东真正在意的却是杜念波提及葛庆丰时的态度。
他心中泛起一个大胆的猜测!
杜念波十有八九与葛庆丰相识。
甚至,极有可能是葛庆丰特意安排前来试探自己的。
毕竟,昨天杜豪的死亡,在县衙和葛记盐行激起层层涟漪。
昨夜王金榜便在丽春院试探了也一次,如今杜念波又突然现身,很是古怪!
若说是葛庆丰派人试探,倒也在情理之中!
李卫东心底暗自盘算时,杜念波又接着说道:“本官初来青阳县,人生地不熟,虽然四处查访,却始终未能找到确凿证据。”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
顿了一下,杜念波目光灼灼地望着李卫东,眼神中隐隐透着一丝期待,说道:“你是此地人士,对这里的情况想必了如指掌,不知你对此事可有了解?”
李卫东强忍着内心涌起的那股恶心之感,面上却依旧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之色,缓缓说道:“大人,葛大人于下官有知遇之恩。”
“下官见葛大人行事向来恪守规矩,秉持公正,其中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呢?”
杜念波听闻此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李卫东,仿佛要穿透他的内心。
沉默片刻之后,杜念波忽然换上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指着李卫东,说道:“卫东,本官念在你是锦衣卫同僚兄弟的份上,这才前来寻你,与你坦诚相待。”
“可你如今这般态度,实在让本官寒心。”
言罢,他微微一顿,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狡黠的光亮,紧接着话锋一转,追问道:“还是说,你心里有所顾虑,害怕葛庆丰日后给你使绊子、穿小鞋,所以才不敢直言相告?”
“你放心,有本官在此为你撑腰做主,你尽管畅所欲言!”
“倘若证据确凿,葛庆丰饿乌纱帽保不住!”
李卫东不假思索,依旧给出了与先前的答案,言辞恳切地表明自己对葛庆丰违法犯罪之事一无所知。
杜念波听着,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整个人“腾”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怒目圆睁,声色俱厉地吼道:“几日前,松风茶阁一家五口惨遭灭门,惨绝人寰。”
“此事与葛记盐行有莫大关系,葛庆丰竟对此视若无睹,如此人尽皆知之事,你竟还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知道?”
李卫东心中自言自语:我自然是知道,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你我之间不过萍水相逢,哪有熟到可以推心置腹的地步?
念及此处,李卫东不慌不忙地开口说道:“杜大人,依下官看来,此事恐怕还是存在些误会。”
“葛大人此前就已对此事展开调查,据他所查,在松风茶阁那起惨案发生之前,葛记盐行便已将松风茶阁买了下来。”
“而且,考虑到松风茶阁一家五口在县内并无其他栖身之所,葛记盐行还特意许他们暂住至下个月。”
这一番说辞,正是葛庆丰曾对李卫东提及的调查结果。
李卫东心里其实并不相信,只是此刻用来敷衍杜念波,倒也并无不可。
杜念波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神色间满是怀疑与审视。
屋内陷入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
片刻之后,杜念波突然话锋陡然一转,厉声说道:“李卫东,该不会是你与葛庆丰早已沆瀣一气,同流合污了吧?”
李卫东神色平静如水,不卑不亢地回道:“下官在青阳县为官,自当遵从葛大人的号令行事,此乃分内之责。”
“哼!”杜念波鼻腔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眼神中满是不屑与威胁,紧接着冷声说道:“李卫东,本官也懒得再与你绕弯子了。”
“本官方才与你所言之事,你好生掂量掂量,仔细想想清楚,莫要因一时糊涂,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一句话说完,杜念波猛地一甩衣袖,转身离开。
李卫东依旧稳稳的坐着,看着杜念波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之中。
他前脚刚走,杨毅就走进了公房,问道:“大人,怎么了?”
李卫东心中默默思索,并没有搭理杨毅。
过了片刻,他突然问道:“杨毅,那个人,你以前见过没有?”
杨毅立刻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李卫东吩咐道:“你去查一下最近一个月的通关名册,看看有没有一个叫杜念波的人。”
“是。”
杨毅再次答应一声,立刻下楼。
过了一会儿,杨毅去而复返。
李卫东问道:“如何?”
杨毅当即说道:“大人,并没有关于杜念波的记载。”
“不过……”
李卫东看向杨毅,说道:“有话直说,不用藏着掖着。”
“是。”
杨毅低声说到:“小的问了所有人,最近都没有再龙头关见过那人。”
“但是,刘武说那人有些眼熟,似乎是曾经在县里见到过。”
“只是他也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见过。”
“他正在下面查验,大人要是需要,我立刻将他喊过来”
李卫东摆了摆手。
刘武没想起来,喊过来又能怎么样?
李卫东在心中默默思忖。
此前,杜念波说了他初来乍到。
按说,只要进出青阳县,龙透关是必经之地。
即便他对杜念波没有印象,总不能龙头关的所有官差都没有印象。
而且,刘武还说过他在县里见过。
十有八九,这个杜念波就是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前来试探他。
既然这样,他也可以试一试!
李卫东心中一动,立刻有了主意。
他把龙头关的事务交给杨毅,立刻离开,前往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