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群山上的脊梁【求订!求月票!】(1 / 1)

加入書籤

大概是出于政工干部之间的心有灵犀。

尽管赵卫红这句话说的有些晦涩,但查果拉哨所的指导员,还是明白了赵卫红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他看向赵卫红的眼神中,也多出了几分非常明显的亲近之意。

实事求是的讲。

如果不是赵卫红此刻正喘着粗气,从外表上,赵卫红可比这位指导员更像是一位文质彬彬的政工干部。

相较之下,这位指导员更像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军事主官。

壮硕的身材,黝黑的肌肤,再加上那宛若洪钟般的嗓门,不需要深入了解,便能感受到其为人的豪爽与奔放。

真不知他本来就是这个性子,还是说由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缘故,才塑造了他这样粗犷的性格。

“二位,一路上累坏了吧?”

“尤其是赵卫红同志,也真是不赶巧,咱们单位通往外界的路,这几天出了点状况,正维修着呢。”

“要不然也不至于让你爬了一整座山。”

“来,快喝杯热水,暖暖身子,一会咱们就吃饭!”

自打进入屋内后,赵卫红便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新生。

虽然眼前的宿舍远比446的住宿条件还要艰苦,但没了那无时无刻不在拍打在脸上的狂风,赵卫红觉得自己的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再喝上一杯温度适宜的开水,这一路上身体里所积攒的疲惫与寒冷,霎时间便被驱散了七七八八。

恍惚间。

赵卫红竟是找回了当初刚刚来到部队时,在寒风中矗立了半个小时,极度渴望进入室内的感觉。

其实查果拉哨所现在,并没有十二月份的东北那么寒冷。

毕竟眼下是七月份,一年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就算气候再怎么恶劣,那也是有着一个“上限”的。

但荒芜的景象与肆虐的狂风,却是更容易将人身上的温度带走。

赵卫红几乎不敢想象。

这要是到了最为寒冷的寒冬腊月,自己此刻所处的查果拉哨所,又该是一副怎样的景象?怕是用“生命禁区中的禁区”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念及于此,赵卫红一边小口小口的喝着热水,一边打量着眼前的宿舍。

从某种角度上讲,眼前的宿舍还有着可取之处的。

至少没有红二连那种时刻弥漫在空气中的下水管道味道。

但那脱落的墙面,就仿佛一副岁月冲刷而成的画卷,记录着查果拉哨所的官兵驻守于此的历史,也向每一位来到这里的过客,无声的讲述着他们所见的建筑,其实有一段年头了。

将杯中最后一口热水喝下。

赵卫红看向了正吩咐炊事员加餐的指导员,沉声道。

“不用这么客气。”

“突然上门,耽误你们工作,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怎么好意思继续给你们添麻烦?”

“我这人对吃没什么讲究,普普通通的伙食就很好。”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看看咱们哨所官兵每天的伙食如何。”

赵卫红的话,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

可查果拉哨所的指导员听在耳里,却是出现了一抹非常明显的迟疑,直到在赵卫红的再三要求之下,这才很是犹豫的对着炊事员点了点头。

“就按照赵卫红同志的吩咐去做吧.”

“是!”

“也别叫我赵卫红同志了。”

“不嫌弃的话,叫我一声老.老赵。”

“不知道这位同志,应该怎么称呼?”

“瞧我这记性!”

闻言,查果拉哨所的指导员立马非常懊恼的拍了拍脑门,忙不迭的自我介绍道。

“我姓陈,耳刀陈,全名陈明志。”

“老赵,我看你也是个爽快人,我也不和你客气!”

“我叫你老赵,你喊我一声老陈,一会吃饭的时候,咱哥俩好好喝点!”

赵卫红虽然酒量很好。

但在部队里,他其实不怎么喝酒,除非有什么极其重大的庆祝活动。

并且从原则上讲,虽然眼下尚未出台那近乎于严苛的“禁酒令。”

基层部队的官兵在会餐期间,有兴致的话,都能光明正大的喝上几杯。

但会餐应该是晚上的事,哪有中午就开始会餐,还要喝酒的道理?要是按照赵卫红的性子,肯定会直接拒绝陈明志的邀请,顺便向他表明,今天是工作日,午餐时间不能饮酒。

可看了看陈明志脸上真挚的表情,再看看查果拉哨所简陋的环境。

原本早就熟稔于心的所谓“规定”,赵卫红却是怎么都说不出口。

最终。

在陈明志的又一次真诚的邀请,与满是期盼的注视下。

赵卫红,沉默的点了点头。

亲眼见到这一幕的人,并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查果拉哨所中。

炎国近几年最为闪耀的军中新星——赵卫红,悄悄的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蜕变。

曾经的赵卫红,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在用实际行动捍卫这套行事准则的同时,倔强的认为这套准则,绝对正确。

想到这,赵卫红的嘴角忽然泛起了一抹笑意,整个人也仿佛卸下一块巨石似的,轻松了许多,转而和陈明志热情的攀谈起来。

认为自己的行事与理念绝对正确,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更是一种无声的傲慢!

万幸。

赵卫红打破心中的“篱墙”,意识到这一点的时间。

还不算太晚。

不得不说,除开中午突然进行会餐,藉此饮酒的这件事。

查果拉哨所,或者说陈明志,还是非常遵守规章制度和一日生活制度的。

哪怕营区里只剩下了寥寥几人,并且还有两位客人。

当开饭的号声响起时,陈明志还是跑到了楼外集合,同时站在队列前,用饱满而又激昂的手势,指挥着他们齐唱军歌。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

“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

寥寥几人的队列。

却是顶着依旧肆虐的狂风,唱出了一整个连队都未必能够比拟的雄壮气势!

听着耳边熟悉的旋律,赵卫红忽然后知后觉的意识到。

三年来,一直沉浸在学习,研究,探索各类军事理论的自己。

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像眼前的这群战士一样,站在队列里,声嘶力竭的唱着开饭前的军歌。

普普通通的一首军歌,却仿佛一场神秘的仪式,唤醒了赵卫红心底最深处的记忆,也让他找回了那份最初来到部队时的感觉。没有一丁点犹豫。

赵卫红向前一步,迈入了队列之中,也加入了这场响彻于群山之巅的合唱。

“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

“保卫祖国作栋梁,人民军队忠于党!”

“.”

赵卫红涨红了脸,声嘶力竭的唱着军歌。

那种好不容易才有所缓解的“缺氧感”,再一次找上了赵卫红。

可赵卫红却是全然不顾,依旧用着最激昂,最雄壮的声音,肆意的抒发心底不知应该如何形容的情绪。

一曲唱罢。

赵卫红心头的那抹沉重,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仿佛回到了故乡一般的惬意从容。

笑着朝有些错愕的陈明志点了点头。

赵卫红跟着队列一起,在陈明志的口令声中,重新回到楼内,朝着一楼左侧的食堂走去。

而查果拉哨所,似乎并没有“通讯员”这一职务。

哪怕是陈明志这位主官,也拿着餐具,默默地跟着队列前行,准备打饭。

“老陈,咱们怎么不单独建个食堂?”

趁着排队的功夫,赵卫红向陈明志提出了他一直都非常好奇的问题。

毕竟,食堂和宿舍混在一起,还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的。

比如做饭时的油烟,再比如个别副食的“安全”问题。

虽然赵卫红没干过这种事,但他可是听说过的。

个别站晚岗的战士,趁着下岗之后的时间,会偷偷跑到食堂,顺点泡面,火腿肠啥的。

这种行为从原则上讲,当然是不被允许的。

但真要被抓住了,最多也就是批评几句,再包揽一下未来几天的晚岗又或是食堂卫生,不至于上纲上线到给出处分的地步。

毕竟食堂里准备的事物,那都是要给战士们吃的,只要不浪费,谁吃都一样。

“老赵,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有些时候天气不好,开不了窗,晚上睡觉的时候宿舍里都是油烟味!”

“不过也没办法,咱们这的情况比较特殊。”

“想要建点东西,可没有普通单位那么方便。”

说着,陈明志跺了跺脚,对着赵卫红有些恨恨的解释道。

“咱们脚下,全是冻土,比特么石头还硬!”

“一镐头下去,直冒火星子!”

“当初修建这栋新宿舍楼的时候,地基都是拿炸药硬生生炸出来的!

“要不是这样,我找上级申请点经费,领着连里的同志自己就能把食堂盖起来。”

闻言,赵卫红顿时了然的点了点头。

这种情况在东北也有,但仅局限于冬天。

等到一开春,散发着泥土香气的黑土地湿润而又柔软,徒手都能挖出来一个坑!

但在积雪终年不化的查果拉哨所千万年的时光所塑造而成的冻土,绝非是人力所能轻易撼动的。

想要修建食堂,估计还得像修剪宿舍楼时那样,进行“爆破作业。”

那样的话,整个营区都要重建。

毕竟,总不能贴着现有的宿舍楼搞爆破吧?

就在赵卫红二人交谈的功夫,其他战士已经打好了饭菜,来到餐桌前开始狼吞虎咽。

赵卫红也适时停止了交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身前菜肴中。

不看还好。

这一看,赵卫红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赵卫红本以为,446团的伙食就足以称得上是“人神共愤”了!

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高手!

土豆,萝卜,白菜,是这顿午饭的“重头戏。”

唯一的荤腥,便是混在蔬菜之中的红烧肉罐头。

就在赵卫红还在愣神的功夫,陈明志已经吩咐着炊事员,打开了一罐已经加热好的罐头,摆到了连部的桌子上。

“老赵,咱们这没啥好东西,也就是各种罐头多!”

“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习惯。”

赵卫红抬头看了陈明志一眼,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随即打好饭菜,来到了餐桌前坐下。

不知为何。

看着身旁几位战士,狼吞虎咽的模样。

赵卫红心里,竟是微微的有些泛酸。

食不甘味的送进嘴里一口米饭,那微微有些夹生的口感令赵卫红情不自禁的皱起了眉头。

但赵卫红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沉默的,一口一口的吃着这顿他注定终身难忘的一餐。

和夹生的米饭相比,油腻的红烧肉罐头,竟也变得可口起来。

大概是饿极了的缘故。

十分善谈的陈明志,这时竟也沉默下来,只顾着凶狠的吃着饭,时不时和赵卫红碰上一杯啤酒。

赵卫红很怀疑,陈明志之所以对自己的到来,表现的如此热情。

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让陈明志找到了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喝酒的机会?

只不过,赵卫红注定是得不到答案了。

饭后。

陈明志喊来了一位二期士官,向他交代了几句,便对着赵卫红邀请道。

“老赵,要不要去山顶的哨楼看看?”

尽管肚子里有些翻江倒海,但赵卫红还是果断的点了点头。

很快,陈明志找出了一件适合赵卫红身材的大衣,又递给了赵卫红一把装满子弹的八一杠,便推开大门,走入了漫天的风沙之中。

愈到山顶,那种“缺氧感”便愈是明显。

伴随着愈发凌冽的狂风,赵卫红需要张开嘴巴,才能让自己不会产生那种非常要命的“窒息感。”

“老赵,看,这就是咱们单位的哨楼,也是我们存在于此的意义!”

顺着陈明志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栋坐落于山崖旁的环形哨楼,正面朝远方的群山,捍卫着祖国的北疆。

而在哨楼不远测,矗立着一座硕大的石碑。

【查果拉主峰】

在赵卫红眼中,他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一座石碑。

而是一道道年轻的身躯,在这片名为“世界屋脊”的山巅,共同铸起了共和国的脊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