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六>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周易-大壮卦》
翻译:强壮的羊因顶触篱笆而被挂住了角,既不能后退,又不能前进,怎样挣扎都没有好处。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忍耐坚持,不被艰难困苦所压垮,就会安然渡过难关,获得吉祥。
解释:高压的王位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处理完朝歌的事务,武王返回丰镐太庙向祖先复命:“不负列祖列宗所托,残暴的殷商终于被我们消灭了,今后治理天下将更加艰难,拜求先祖庇佑周人兴旺发达,千秋万世!”
祭祀后,武王对殷商还是不放心,带着部队去管国巡狩。一来打打猎散散心,最近灭商项目搞得压力太大,像程序猿一样天天失眠,头发大把的掉;二来检阅一下三监的部队,看看三个弟弟有没有偷懒。
狩猎凯旋,武王找来弟弟周公问:“如何纪念牧野之战,好让后世子孙记住这件事儿呢?”
周公答:“记录文治武功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青铜器铭文记载,好处是永久保存,大家都能看到,缺点是老百姓看不懂,因为他们不认字。”
武王点头:“那让老百姓知道的方法呢?”
周公答:“那就要作成歌谣,让百姓口口相传。”
武王下令:“寡君令!着周公旦组建礼乐部,制作歌谣舞蹈,让全天下都知道我周军将士在牧野之战的英勇雄姿,安定天下百姓之心!”
歌舞《大武乐》就此作成。
舞蹈中,周军将士英勇向前,观众看的如痴如醉,欣然向往;老百姓随着音乐争相传唱,翩翩起舞,周国正统的潜意识就潜移默化融入百姓心中。
不明白的小伙伴可参考东方红。
第二年,巢伯来丰镐觐见武王,因是建国后首次外宾来访,周国上下都很重视。会谈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巢伯盛赞道:“武王陛下翦灭殷商是不出世的丰功伟业,巢国虽是个弹丸小国,未来当以大周国马首是瞻!”巢伯说话是算数的,三年后周公东征时,巢国派出军队参加了平叛。
武王:”欢迎巢伯来访,烦请芮伯(芮国国君)记录本次会见。“
巢伯:”敢问芮伯,早就听闻过‘虞芮争讼’,不知真假。“
芮伯微笑:”自然是真的,文王时虞国和芮国因边境领地起了争端,两位国君就相约去找文王评理。一到周国,他俩发现种田的人都在互让田界,子民将谦让长者看成美德,觉得非常惭愧:‘我们所争执的,正是周人感到耻辱的,我们还去见西伯干什么呢?最后只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于是就各自返回,彼此谦让而去。此后,虞芮两国就成了周国的铁杆盟友。“
巢伯:”可惜没见过文王,不过今日能一睹武王风采卓姿,足以知晓文王的盖世奇才,卓尔不凡,才得以创下这番震古烁今的千秋伟业!“
芮伯把这些马屁都记下来,写成《旅巢命》,因内容太过肉麻,后来失传了。
为解决殷商战俘问题,周武王召开最高内阁会议:“诸位爱卿,商军战俘人数众多,该如何处置?”
太公:“殷商权贵表面投降,实则贼心不死,战俘留着必为所害,当杀!”
周武王听了心头一震,内阁会议出现了长久的沉默。
召公奭:“这恐怕不妥,战前我们与保守派达成协议,协同合作推翻帝辛暴政,如今若举起屠刀,恐怕失信于天下。”
太公:“他们表面降服,内心蠢蠢欲动,他日若突然反叛,局面怎么控制?”
会场又陷入了沉默……
周公旦:“即便有反叛的危险,也不可失信于天下,否则周家的天下必定无法长远。为预防殷商人反叛,可营建东都洛邑(今洛阳),洛邑距离殷商更近,一旦发生战事虎贲军可作为快速反应部队,快速出动平叛。”
周武王问道:“毕功高,你的意见呢?”
毕功高:“杀有杀的道理,放有放的原因,俺是个粗人,想不明白其中的道道,不过觉得建东都是对的,镐京离朝歌太远,东都建成对殷商人也是一种震慑。”
武王姬发沉吟良久:“在太庙举行献俘仪式,是杀是放,交由先祖定夺。”
西周建国一周年,也是牧野之战胜利一周年之际,百名殷商俘虏代表用白色绶带系在脖子上,押到太庙门前肃立,天子武王到来后,俘虏匍匐在地上,祭祀高声宣读祭祀文,向太庙先祖献酒,献金,献肉,祖先排位上有一个特殊的气孔设计,向上面倒酒时会发出咕噜咕噜的气泡声,好似先祖在饮酒。
祭祀后,司寇请示战俘如何处置,武王宣布:“冥顽不灵,罪大恶极者殷纣王已死,余者释放。”
殷商战俘们三呼万岁谢恩,由监狱官带出。
此事后武王内心对太公颇感不安:“位高权重,掌握军权,杀戮心重,万一将来……可如何是好?将来封到东方当个诸侯算了……”
这年秋天,周国取得了大丰收!
这是气候恶化后的首次丰收,持续了几十年的小冰期正逐渐结束,地球将重新迎来温暖湿润的间冰期。
剪灭殷商,创建周国,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耗干了武王的精元,周武王罹患重病,卧床不起。
周公手执玉圭,向先祖太王,季历,文王祈祷:“武王罹患重病,但他有天子的重任在肩,我愿意用我的身体来替换武王之躯,我仁爱顺从,多才多艺,能侍奉天地神明,更胜任这个工作,把我带走吧,把武王留下继续三王帝业,万世永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