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无遮大会(1 / 1)

加入書籤

元重看着陆正,还以为自己没有完全清醒,都出现了幻听。

元重忍不住问道:“你哪里来的真经?”

陆正道:“以前学得一篇经文,那些注解都是出自我手,得佛祖认可之后,便成就一部真经。”

陆正抬手将真经原本展现出来。

现在把真经拿出来,也是因为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陆正发现这位王爷还是比较靠谱,有的事可以提前说明一下。

哪怕真经气息内敛,也让元重这个修佛者感受到一丝共鸣,此佛门真经无疑。

元重不禁上前几步,一双眸子闪烁不定。

“这这这,此经竟是你注解的……”

“这怎么可能?听说你在北域毁了不少寺庙,佛祖怎么会认可你注的经?”

元重实在难以相信,一直传得沸沸扬扬的真经,居然会是出自陆正之手。

陆正微微一笑,说道:“我们是毁了那些借佛祖之名而满足自己私欲的寺庙。又不是去与诸佛菩萨为敌……”

“想来,是我等在北域的行事,也感动了佛祖,愿意助我促成此经,以正佛门正统……”

陆正又道:“此经我借于元焘太子以立大乘佛教,这些天代为保管。等大会之后,王爷可去元焘那里借阅。”

元重神色呆愣,在那里琢磨了好一阵,才理清了一些头绪。

“为什么?为什么拿出这经来?”

元重大为不解,他甚至猜测陆正想以此真经颠覆佛门,借机削弱魏国的实力……

陆正闻言道:“王爷可以随意揣测我的行为,毕竟我的话,你也不一定真信。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这样的事,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意愿就可以掌控的。”

元重心中一凛,他听出来言外之意,这其中是有佛祖的支持。

不然,这样的真经又如何能够面世呢?

有了这么一层原由,他难道还能质疑什么吗?

总不能说佛祖要毁了佛门、毁掉魏国吧?

元重捏着佛珠手串,双手合十,神色虔诚道:“佛祖保佑,大魏当兴……”

元重转而看向陆正手中的真经,眸光熠熠道:“这么说来,我真能修出正果来?本王要求不高,能入罗汉境也好啊!”

刚才他还以为那些话是说笑安慰之言,现在看来,他也是有希望修出个名堂来。

陆正笑了笑,说道:“只要王爷有心,诸佛菩萨当会助之。”

元重听得心头火热,世间无长生不死之法,但若修出果位,死后有香火长久供奉,能留一丝念于世间大道,也算是另类的一种长生了。

以前他知晓自己天资不太好,仙家道门难修,好歹入了佛门修行,但天天念经也长进不大,总是找高僧在府上谈经论佛,也只是给自己那么一点虚无缥缈的安慰,现在却是真有希望了。

元重问道:“我该怎么做?”

陆正道:“路要一步一步走,先立佛门正统才是大事。王爷和洛阳、平城的权贵比较熟,无遮大会之前,可以再多去争取一下……”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当然,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听到陆正这么说,元重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但当下局面,他有了修炼到更高层次的机会,有些事做起来,他也不会顾及那么多了。

元重道:“行,我会去帮太子多拉拢一些助力,要是他们不情愿,等以后……我可不会念及旧情的。”

元重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之前不方便对某些人做什么,但之后,名正言顺之下,那他可要让一些人知晓天高地厚了。

……

一处戒备森严的静室之中。

元焘正在整理厚厚的卷宗名册,上面有着魏国各地方势力、代表人物的信息。

几乎囊括了这次来参加佛门无遮大会的魏国知名人物。

还有这些人最近在伽蓝的活动情报,接触过什么样的人,说过什么样的话。

元焘将这些人都打上了各种标记,分门别类。

按照从他在陆正那边学习到的快捷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一番整理之后,元焘发现如果单凭自己现有的权力,想要做到立佛门正统,以压制整个佛门以及其背后倚仗或附庸的势力,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魏国历代帝王都想着削弱佛门的实力,但都很难有太好的成效,也并非不尽心,而是太难了。

元焘揉了揉眉心,忽地有些理解了自家父皇的难处。

“还好……”

元焘轻声喃喃,还好他和大魏历代天子不一样,他手里有着先辈们没有过的底牌。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声响。

但见几位甲士带着两位僧人进来。

两位僧人是无求,还有白马寺的方丈法能。

是元焘让无求去把这位佛门高僧请来。

元焘笑眯眯起身相迎,“法能大师!”

法能双手合十一礼,轻声道:“老衲拜见太子殿下。”

元焘脸上笑容不减,“离无遮大会开始不过三天了,这会儿请大师过来,是有点事想请大师帮忙。”

法能闻言面色平静,开口道:“殿下请言。”

元焘转而收敛笑意,说道:“还请大师再去游说一些高僧,告诉他们,我大魏立大乘佛教为佛门正统势在必行,本太子就是身死在伽蓝,此事也不容改变。”

元焘看着法能,目光明亮似火,“立佛门正统、规整佛门,非我一人之意,也不仅仅是父皇、朝堂官吏、大魏亿万百姓的诉求……”

元焘顿了顿,声音变得低沉,“还有这九天之上,正注视着汝等的诸佛菩萨!”

“你们佛门这么多年来,窃取我大魏的钱财已经够多了,也该知足了。”

“本太子,这是最后一次好心劝你们。莫要等到在佛前恕罪,恐怕也为时已晚。”

元焘拿出一张名单递与法能,“我知晓大师是诚心向佛的,希望大师也能为了大魏、为了佛门再多着想一下。”

法能沉默接过名单,迅速看了一眼,轻声道:“老衲明白了,一定再好好规劝他们一番。”

元焘展颜一笑,说道:“有劳大师了,往后大乘佛教立为正统,当有大师一席之地。”

法能闻言没有表示什么,只是道了一声佛号,转而告辞离开。

等过了片刻,陆正和青婉两人前来拜访。

元焘这些天也忙得很,实在抽不出空闲和陆正他们聚一聚。

得知两人过来,元焘不禁喜出望外,将两人领进屋中。

“陆先生,青婉姑娘……这段时间在山上住得可好,没有谁来打扰到你们吧?”

前段日子有人质问陆正的事情,元焘是知晓的。

当时他就很愤怒,但也没有去惩治那人。

毕竟这会儿要是那人死了,说不得还有人出来泼脏水。

所以元焘让人暗中追寻那人,看看是个什么情况、是否受人指使,等之后再找正当理由把人给收拾了。

陆正闻言道:“倒没有,殿下派的护卫够多,让很多人想见我都不敢来。”

“呃……”

元焘不禁道,“没妨碍到你们接触什么友人之类的吧?”

他派人去护卫陆正他们,可不是去监视,而是在警告其他人。

陆正摇头道:“这倒没有,还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他们准备以后去北域看看。”

陆正又道:“这些琐事暂且以后再聊,殿下这边有没有什么困难?”

元焘闻言道:“一切都还好,只要陆先生那里没有问题,我这里都还顺利。”

元焘自然说的请佛祖显灵一事,只要佛祖能显意,什么问题都不是大问题了。

陆正点了点头,“那就好。”

旁边的青婉掏出一本册子递给元焘,解释道:“我们担心突发什么意外,所以给你准备了一些预备方案,还有不少演讲词,以应对突发状况。万一出了什么事,不至于稳不住局面。”

元焘不禁好奇打开册子翻看,看得他心中微惊。

这其中内容,甚至还预演了大会上各大佛门联合出手对付魏国官方,他作为太子又该怎么决断,还给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案,准备了好几套言词。

青婉见元焘神色有些凝重,笑眯眯道:“你也不用担心那么多,事情也不一定发展到那么糟糕的地步。咱们有佛祖保佑的,到时候就算天塌下来,你别把词忘了就成。”

元焘心中古怪,这话说得跟演戏似的,然而这可事关到大魏未来,一点马虎不得。

元焘深吸一口气,“好吧。我会把这些内容都好好记住。”

青婉一脸欣慰道:“好好表现,别丢了份。”

陆正又与元焘讨论了一些事宜,之后和青婉悄然离开。

元焘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精神还十分亢奋,想到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他的内心就难以平静。

……

腊月初一,宜祭祀、祈福、打扫、除虫……

伽蓝之地,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伽蓝山上,寺庙里外已经汇聚了许多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今天是无遮大会的头日,会有魏国朝廷的代表以及各大佛门的代表于伽蓝寺中祭祀,拉开大会的序幕。

元焘早早做足了准备,带着一众人进入伽蓝寺,前去主殿礼佛祭祀。

跟在元焘身后的祭祀队伍里,有魏国朝廷的百官代表、佛门宗派高僧、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等等,还包括魏国之外的一些尊贵宾客,比如大儒公羊明。

陆正三人则没有在其中,他们没兴趣参加这样繁琐的祭祀,不过有入庙观礼的资格,所以只是在旁边看戏。

伽蓝寺已经修建得足够宽敞,但架不住这一次来参加无遮大会的人太多,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人。

青婉瞅着热闹,估摸着魏国各地的小一半高层人物都在这里了。

这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把整片伽蓝山都毁掉的话,怕是魏国就得大乱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就幻想一下。

伽蓝圣地的防护可不低,这里来的好些人物都是道行高深之辈,不乏各路修行的问道强者。

即便有圣人降临想要摧毁此地,也非易事。

此时,伽蓝寺主殿的几大殿门都完全敞开,能让殿外面的人也能看清楚祭祀。

元焘与几大佛门高僧领头,于佛殿之中主持祭祀仪式。

在经过一系列繁复的仪式之后,元焘众人完成了祭祀大典,宣布无遮大会就此开幕。

然而,事情还只是刚刚开始。

元焘没有离开佛殿,而是又朗声道:“在此,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宣布!”

话音未落,四周便传来一阵声响,有些人惊得轻呼出声。

但见得一队队全身披甲的高大士兵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进入伽蓝寺,蜂涌向主殿附近。

还有将士直接带兵进入大殿之中,护卫在元焘左右。

本来伽蓝寺里外各处都不少卫兵在维持秩序。

现在又出现这么多气势汹汹的甲士,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一股压抑的气氛。

一些佛门僧人忍不住微微色变,他们都没有料到在无遮大会的第一天,太子元焘似乎就有对他们亮刀的架势。

元焘表情从容淡定,开口道:“诸位稍安勿躁,这些将士来此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切勿有所异动,以免伤及无辜。”

能进寺庙中观礼的都不是一般人物,大家都很快安静下来,没有谁莽撞。

元焘见状,不紧不慢道:“承天运、佛祖保佑!我,大魏太子元焘有幸得佛门真经一部,乃佛祖承意之经,佛门正统之法,大乘佛法经书!”

“如今佛门无遮大会之上,我无意私藏,与诸位共赏真经原本!”

此言一出,不少人为之哗然。

他们在伽蓝这么多天,多多少少听到一些风声,说有什么佛门真经问世,但谁也不曾见过真经原本。

连附近的佛门高僧听了这番话,也是目光闪亮看向元焘。

元焘按耐住心情,翻手拿出真经,一股神圣玄妙之气瞬间荡漾开去。

无形的气息散播出去,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异样。

特别是殿中的那些佛门高僧,心神为之大震,眼前元焘拿出来的经书,为真经原本无疑!

他们明显感受到真经有一丝佛意存在,能追溯至佛道本源,佛祖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