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请诸佛菩萨(1 / 1)
众人见到元焘手中的真经,一个个表情变幻各异。
有人神情震惊,有人眼眸泛光,连内心深处的欲望贪恋都涌现出来一丝。
但面对真经存在的神圣气息,皆是不敢表现得太明显。
不远处,青婉瞪眼好奇打量四周,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人敢大起胆子,去抢夺那部真经。
一时间,现场气氛显露出那么一丝不正常。
守护在元焘周围的将士们全身心的戒备,处于一触即发的战斗状态。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将士,四周还有一些人物在防备着突发情况。
受众人瞩目的元焘内心同样难以平静,生怕真有人骤然出手,打乱他接下来的节奏。
不过几息之后,也不见有什么人异动。
显然,某些存在很清楚即便真经就在眼前,想要从魏国太子这样的人物手里强夺真经,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人家敢把真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展露出来,岂是没有一点准备的?
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对魏国太子出手,哪怕顺利抢到真经离开此地,铁定也成了大魏以及佛门的公敌。
到底还是理智战胜了贪欲。
元焘依旧没有放松下来,一本正经地摊开真经,张口诵念佛经。
“观自在菩萨……”
有诵经声裹挟玄妙的佛法气息传播向四面八方。
顿时间,伽蓝山上下,数十万前来参加无遮大会的人皆是听得此经。
寺外,还有很多人尚不明情况,但听得这玄妙的诵经声,都是安静站立聆听,沉寂于一种神台清明的舒适状态。
元焘本身佛法并不算高深,但如今有真经在手,他所说的言语,都能得到真经的加持。
有慧根的僧人,听得经声便有机会进入顿悟状态,提升自身修行。
特别是离元焘最近的那些高僧,哪怕他们之前看过此经书的副本,但如今真经原本显露玄妙,让他们都生出更深刻的感悟。
经文很短,元焘很快便念完。
有的人还未从玄妙经声中脱离出来,还有人感觉意犹未尽,只觉时间太短,没法更深的感悟真经。
元焘稍顿了一下,又朗声道:“此经,乃大乘佛法之要义,佛祖正统真法……”
“何为大乘,当为普度众生,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元焘手执真经,开始讲述注经内容。
其中包含着许多佛门中人都不曾听闻的佛门术语,还有各种理念。
伽蓝山上下几乎所有人都在听元焘讲经,也无人出来阻拦元焘宣扬大乘佛法。
这个时候有人出来阻止的话,那就是得罪了几十万的听经人,即便这些人里的非佛门信徒,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毕竟感受佛门真经的玄妙,对于不是修佛者而言,也是一场大机缘了。
那些佛门宗派的高僧实在没想到无遮大会才一开始,元焘直接拿出真经原本来讲经,根本不给他们一点反应的时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陆正和青婉两人对讲经无动于衷,而是在那里悄然感应周遭的一切。
别人或许无法发觉,但他们能清晰地感知到,在场的某些人还在三心二意,有人的心思不纯……
元焘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讲经,讲述大乘佛法的要义内容,让在场这些人都对大乘佛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讲着讲着,元焘话题为之一转。
“大乘佛法本是佛门正统,然而佛门历经几次浩劫之后,便沉寂于世间。”
“如今终得佛门正统真经显世,是我大魏得天命、承佛意……”
“在此,本太子代表大魏朝廷与佛门,即立大乘佛教为佛门正统!”
“诸佛门宗派当皈依正统、遵守戒律,以扬佛门真法、复兴佛教……”
这番话一说出来,不少人为之哗然。
虽然早前大家都有所耳闻,魏国有要立大乘佛教为佛门正统的想法。
但现在元焘作为魏国太子,真当众宣布出来,坐实了此事,还是让人感到惊诧。
有些高僧的脸色变得不怎么好看。
你太子元焘代表大魏朝廷还算行,怎么还代表他们佛门了?
让所有的佛门宗派都皈依大乘佛教,遵守新的佛门戒律,这简直是不讲规矩。
别说一个太子,就是魏国历代天子都不敢这么要求佛门。
到了这个时候,这些佛门中人彻底明白,这位刚上来的储君不玩虚的,是铁了心真要和他们佛门宗派作对。
忽地,有声音飘忽不定,回荡在佛殿周围。
“若不皈依大乘佛教为正统,当如何?”
众人听得此言,一个个来回四顾,想知晓到底是谁在发言。
元焘神色平静,开口道:“若是佛门中人,不皈依大乘佛教,即为佛门异教,与邪门歪道同等视之!我大魏朝廷与佛门当共诛之!”
在魏国,邪门歪道的修行者是官府明令打压的存在。
这样的说法,简直只给了当下佛门各宗派一条生路,其它都是死路。
本来还选择中立的一些佛门宗派闻言,都没法沉住气了。
其他善信和无关人等都听懵了,怎么感觉大魏朝廷要和大魏佛门打起来的节奏?
他们是来参加无遮大会的,可不是想沾染上什么麻烦。
一些在伽蓝寺里的宾客琢磨要不要偷偷开溜,但看到周围戒严的士兵,愣是不敢乱动,免得被这些卫兵们误会,直接出手镇压。
“殿下当真要行此不仁义之举,让外人看了笑话,让大魏陷入纷乱吗?”
又有声音在四周传来。
元焘淡淡道:“立佛门正统宏扬佛法,何来的不仁不义?尔等宵小之辈也只敢在背后胡言乱语、挑拨离间了。”
元焘抬了抬手,示意旁边的一位心腹下属。
下属连忙拿出一本厚厚的文书摊开。
元焘指了指文书,“此上有佛门戒律,诸位宗派寺庙代表且可观之,在上面签字画押,便算是皈依了大乘佛教……”
“若其门内以后有违背戒律的僧侣,自当按照戒律惩处……”
那下属直接拿着文书,走向最近的一位佛门高僧。
那高僧出自皇家寺庙,还是皇族中人,很是捧场的签字画押,动作相当麻利。
随后,文书又递到第二位高僧面前,正是白马寺的方丈法能。
法能也没有什么犹豫,代表白马寺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只是普普通通的签字画押,甚至不是什么带有誓言的法术契约。
不少人见此情况,不禁心中古怪。
就这么一纸文书,难不成还能约束到那些佛门宗派?
人家现在签了字,以后背地里还是照旧行事,难不成朝廷还真能怎么样?
这顿时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如今魏国各大佛门宗派齐聚于此,元焘也只是让他们签字承认大乘佛教为正统。
真想把大乘佛教立起来,以后的路怕是还很长。
接着,文书又递到下一个高僧面前。
那位高僧拿着文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定确实没有藏什么门道之后,在上面留了名。
一个签名而已,他还不信元焘真能拿来做什么文章。
另一方面,元焘真真切切把真经原本展现出来,东西根本做不得假。
现在也实在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反对大乘佛教。
不如先暂且认下来,以后不听从朝廷的安排就行。
那些戒律嘛,就当一纸荒唐言。
这会儿直接站出来反对,未免不会被杀鸡儆猴,得不偿失。
能代表各大宗派寺庙的人物,都是人精,也爱惜自己的名声。
权衡利弊之下,自然会做出适合当下的选择。
那文书上,只说了新的戒律和承认大乘佛教为正统,并无其它利益要求。
如果元焘非要让他们现在就拿出什么利益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有如此想法的人,还不止一人。
于是乎,在一种相当诡异的气氛之中,来自魏国佛门的各大宗派都在文书上签字画押了。
其实,也有人在等其它宗派反对元焘。
但等着等着,发现都没人当那个出头鸟……
有些人心怀不满,也只能在看过文书之后,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先退了这一步,看这位太子还有什么后招。
在不远处看戏的青婉眨了眨眼,她还以为有人不愿意签字呢,怎么一个个这么怂?
一时间,青婉还有点小失望,觉得事情太顺了些。
元焘手执真经站立如松,目光平静直视面前的众人。
有人将文书又呈到元焘的面前。
元焘看也不看,开口道:“本太子不会勉强任何一人,尔等愿意皈依大乘佛教,当诚心实意,无有异心。”
“我可以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不愿皈依者,净身出我大魏,永不得归!”
元焘一抬手中真经,“佛祖、诸佛菩萨在上,诸位可要想好了。”
不少佛门中人闻言古怪,心想差不多就得了,真把真经当什么大杀器?诸佛菩萨还能帮你不成?
他们还不信元焘还能凭一部真经把他们都镇压了。
元焘见无人回应,似有些冷了场。
他心中冷哼一声,伸手拿过文书放置在真经之上。
顿时间,真经光彩闪耀,连同文书化作一缕光束直冲九天,转瞬消失不见。
连那些佛门高僧都没发现光芒是如何消失的。
“这……”
有人突然没由来感到一丝心悸,来自对于生死危险的恐惧。
元焘深吸一口气,眸光扫过陆正几人所在的位置。
见陆正几人从容不迫,他也内心安定下来。
“且请诸佛菩萨下凡,清理门户,以正佛门!”
元焘悠悠开口,说出青婉给他准备的一句台词。
在场不少人听闻这番话,心中莫名惊悚。
一瞬间,整片伽蓝之地有风云变幻。
天地之间,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而来,但并非针对所有生灵。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有高僧迅速、真切感受到天地间的异动,心中惊骇不已。
那一股威压还不够强,却已经对佛门中人有了一定程度的压制。
这是来自同一本源力量的压制,纯粹佛性对不纯粹佛性的克制。
往届无遮大会他们祭祀天地、诸佛,也不曾引来这等佛道天威。
没想到这一次……
元焘竟用一部从何处而来的真经,引来不可描述的佛门伟力。
在场众人感受不一,有人对此茫然、有人感到好奇、有人内心惊骇、有人惶恐不安……
众生百态,显露无疑。
白马寺方丈法能大步出了佛殿,仰头看向上空。
在无形的威压笼罩之中,原本清朗的天空风云涌动。
“轰隆!”
晴天一道霹雳。
好似虚空之中撕开了一条巨大的裂缝,有无尽的彩光散溢出来,闪得人眼花。
有各种诵经声回荡在天地间。
伽蓝山上空,一尊尊百丈高大的金色虚影逐渐浮现出来。
那是一道道古佛菩萨的道韵法相,神圣庄严无比。
诸佛菩萨显圣,让下方的见证者仿若梦幻,难以置信。
“佛祖保佑!真是佛祖保佑啊!”
站在主殿大门处的元重瞪眼看向高空,双手合十作揖,一脸虔诚碎碎念,欣喜若狂。
有的善信直接跪伏了下去,敬畏又不安。
法能眼眸闪烁光芒,内心波澜起伏,修行多年不见真佛,今日却是连佛祖、还有其他古佛菩萨都露面了。
这真实无比的威压和佛法压制,让法能没有丝毫怀疑这是什么幻觉。
这一刻,法能心中对大乘佛教再无一丝质疑,内心虔诚无比,对着诸佛菩萨顶礼膜拜。
另一处,胡晴愣愣看着天上诸佛。
好家伙,上一次请来一道佛祖意已经让她相当震惊。
这一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古佛与菩萨,其中都还有些她不认识的面孔。
胡晴知晓这是陆正所为,而非元焘能够办得到。
她都有点怀疑这些是什么大阵幻象了,怎么陆正和佛祖他们是亲戚不成?一喊喊来这么多,简直可怕……
连元焘也有些懵,心跳如擂鼓,他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一番场景。
公羊明心中感慨,这真是助人者,天助之,诸圣亦助之……
在场数十万人都处于震惊懵然之态。
也只有陆正三人最为平静,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