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最大赢家(1 / 1)

加入書籤

天上诸佛菩萨依旧面露威压庄重。

但见得有一道璀璨光华自天穹照耀整片空间。

当众人回过神来之时,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伽蓝寺中,连所在的位置都没有分毫移动,甚至身形动作都和去到那片空间之前一样。

“哎……”

青婉站在原地,发现自己双手空空,手执的武器都不见了,完好无损的收在原处。

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梦幻。

众人四处打量,见得那些被镇杀的佛门中人也还在那里。

不过很快,他们都发现那些人只是留下一具空壳。

一阵清风徐来,那些人的身躯连带衣物转眼化作飞灰飘散。

人群之中,公羊明眉头一皱。

他并没有进入那片空间,在他眼里所看到的,便是佛祖一出手,只是过了一息时间,在场的诸多僧人就烟消云散了。

在绝大部分人眼中,所见到的也是这样一幕场面,不免震撼于满天诸佛菩萨的强大。

哪怕仅是一道意念,而非真正的上古圣人,却也让人不可匹敌。

但见天上的佛祖法相缓缓收回了大手,微微抬眉,面容多了一丝和善。

天上诸佛菩萨皆是微微启口,都佛音悠悠,传荡向四周。

这一次,不仅是伽蓝山附近,连带整片伽蓝之地都有佛音响彻天地,蔚为壮观。

余下的佛门高僧听得此经,皆是神情惊异。

这又是一篇他们从未听过的真经。

诸佛菩萨齐齐诵经,引得众僧皆生起共鸣,体内佛力运转有所改变,变得更加顺畅。

有的高僧想要记住经文内容,但脑海之中怎么也记不下一个字。

好似如沐春风,却抓不住春风,无法一直感受其意。

天地间,有佛光普照,众生皆沐浴其中。

伽蓝之地以外,各大佛门寺庙都出现了一些异象。

魏国北方,漫天的风雪也停止了肆虐,天气逐渐晴朗。

其它风雪稍弱之地,已有春意乍现,万物复苏之象。

洛阳城,皇宫之中。

正在悠闲玩乐的魏帝猛然惊觉,招来人施法。

很快,魏帝的眼前映照出伽蓝圣地的一幕。

清晰的画面里,却有一片朦胧,那是诸佛菩萨显圣所在。

魏帝眸光大盛,心有所感,震惊道:“是佛祖,快快快,带朕过去!”

魏帝甚至都顾不得仪容,连忙让人将他送去伽蓝。

有大神通者施术,只是一息时间,魏帝便是抵达伽蓝山。

魏帝仰头看着天上的诸佛菩萨,眼中闪烁震撼,一时内心不能平静。

他想着让元焘去与佛门宗派打擂台,没想到居然有人把诸佛菩萨给请出来了……

魏帝头发微乱,衣衫不整,但也没空打理,站在那里恭敬拜佛,感受佛恩浩荡。

我大魏当兴啊……魏帝心中惊喜。

要知晓,这是佛祖等一众古佛显灵,魏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大事。

此事宣扬出去,无疑能哄动世间。

若是佛门能在天下兴盛起来,毫无疑问能让他们魏国也更富强。

不管这些诸佛菩萨是哪一方请出来的,对魏帝而言都是好事。

毕竟他本人没有亲自站出来反对现在的佛门各宗,哪怕是有不支持大乘佛教的人请来的诸佛,他也能挽回一下局面。

若是元焘一方请下来的诸佛,事情就更好谈了。

天上诸佛菩萨诵念佛经,其声玄妙无比。

过了片刻,一部真经诵念完毕,依旧有念经声不绝,回荡在天地间。

下一瞬,佛祖悠悠开口,语气庄重。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善哉,善哉!”

话毕,佛祖与其他诸佛菩萨化作光彩,照耀一方天地。

所有人心怀虔诚或敬意,目送满天诸佛菩萨的虚影消失。

在最后的彩色光华照耀之下,所有生灵又都受到了恩泽。

陆正的小天地中,一枚七彩莲花印记乍现。

只见莲花印记径直冲向太平法典,转眼没入其中。

这是诸佛菩萨消失前,留给陆正的一份礼物,能够铸器成道的天地伟力、大道之韵……

整部法典瞬间绽放彩气,又很快收敛光辉。

一股无形强大的气息泛起波动,一闪而逝。

陆正明显感觉太平法典的品质大幅提升,已经接近七境问道之器。

法家之法,终究是未成大道。

佛祖真意也无法将这部法典直接提升到道器的级别,不像弄出一部佛门真经那么简单。

这部太平法典最终能变成什么样子,还得看陆正能不能立道于此世间。

旁边,青婉摸了摸自己的眉心。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文宫之中多了一部佛经。

正是刚才诸佛菩萨所诵念的真经,一部早已遗失于世的佛门修行真经,可与陆正所注的真经相辅相成,有助于佛门中人的修行。

她刚才可是观察得明白,好些人想要记住经文都做不到。

以后佛门中人想要学习此经,只有她这里才有唯一的一本。

“嘿嘿……”

青婉咧嘴笑了笑,毫无疑问的说,未来佛门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她和陆正都有一定的掌控权。

换一种说法,他们两人以后将是魏国佛门的监督人。

青婉觉得估计元焘那些人都不会预料到,他们会有这么大的权力。

青依则抬起自己的小手瞧了瞧,手背处一个莲花印记若隐若现。

她感觉自己好像比刚才变强了很多……

另一边的佛殿中,元焘发现刚才消失的真经也回到了手里。

元焘内心欣喜,转而当着大家的面,又把真经给收了起来。

如今在场的人得见此幕,也没有人敢生出什么坏心思。

在他们眼里,魏国太子能凭借一部真经请来诸佛菩萨,连佛祖都显圣了,去抢对方手里的真经,只怕是一百条命都不够用。

“好好好,佛祖显灵,佛门正统现世,大魏当兴……”

一阵爽朗大笑悠悠传来。

众人循声看去,但见得一个穿着单薄衣衫的中年男子大步而来,走向伽蓝寺主殿。

有人已然认出来中年男子,连忙恭敬礼道:“陛下……”

“陛下!”

“参见陛下!”

……

周围的人见到魏帝,皆是纷纷礼道。

元焘见到魏帝过来,也连忙上前恭敬道:“儿臣拜见父皇!”

此时,魏帝脚步轻快,神采飞扬。

他刚才已经从跟来的随从那里了解到了事情的始末。

正是元焘用真经请佛显圣,借此铲除了一些佛门僧人,以震慑佛门各宗。

早知道会有这么一手,魏帝觉得就该自己亲自来主持无遮大会,实在是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不过现在后悔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魏帝笑眯眯道:“好好好,元焘,不愧是朕的好太子,朕就知道此事交由你来做,一定能得佛祖、古佛菩萨的认可……”

魏帝对着元焘就是一阵赞扬。

一幅父慈子孝的场面。

魏帝又道:“无遮大会依旧由你主持,朕在这里多拜一下诸佛。”

听闻此言,众人也不好在这里多待,把主殿让给了魏帝,还贴心的把一扇扇大门给关闭。

元焘吩咐苦心几人,无遮大会继续举办,让他们再去宣扬大乘佛法,讲解真经和新制定的戒律。

之后,元焘带人邀请各佛门宗派寺庙代表,去到另一处地方商议事情。

诸佛菩萨已经离开,该是魏国朝廷和佛门真正坐下来谈判各种事宜的时候了。

此时元焘底气十足,大可以提出不少的要求,以给朝廷和百姓谋取利益,削减这些宗派寺庙。

至于元焘能谈到什么程度,佛门又能做出多大的让步,陆正暂时也帮不上忙,静等结果就好。

陆正几人离开伽蓝寺,给那些还要谈经论佛的人们让出一点位置。

刚刚出了庙宇,一道身影就匆匆过来。

“呦呵,你们居然也在这里啊!”

青婉侧目,眼睛一亮,笑眯眯道:“云逍道长,你居然也来了啊,你不是在蜀国编经的嘛?”

云逍凑近了些,低声道:“走走走,一边谈去……”

几人来到一处林边,周围无人往来。

云逍一挥浮尘,隔绝他人的窥视,转而道:“本来我是在芙蓉城编经的,不过师弟算到魏国有什么事发生,让我过来看看……”

“本道还真是赶上趟了,刚来伽蓝寺,就见到诸佛菩萨显灵了,啧啧啧,以前都没有这种事。”

云逍还是掐着时间过来的,刚刚抵达伽蓝山,就看到了诸佛菩萨显灵的场面,着实让他给惊讶到了。

那时他就在寻思这似乎是魏国佛门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云逍眉开眼笑,悠悠道:“可惜,师弟他们没有过来,真是一大损失!刚才听佛祖他们讲经,让本道都有所悟道,真是不白来。嘿嘿,你们也有些感悟收获吧?”

青婉点了点头,笑眯着眼道:“有亿点。”

云逍道:“有一点啊?你要是境界再高些,可能收获更多。不过也莫贪心,这等几百年难遇的大机缘,能有收获就好……”

云逍出言宽慰,这种场面遇到就是大机缘,收获多少都是值得高兴的。

青婉点头回应,“有道理。”

云逍抚须感慨道:“说起来啊,这诸佛诵经就是不一样!刚才听了一阵,感觉玄妙无比,似乎伸手就能触及大道,可谓神奇!奈何佛祖他们念的什么经,本道愣是没记住一个字,过耳就忘。我估摸着那是佛门的无上真经,不是谁都能有资格记住……”

青婉不禁道:“你还想听那部经?”

云逍闻言摇头道:“还是算了,那样的佛经听多了,只怕影响我的道门修行……”

云逍顿了顿,有些愁眉苦脸道:“哎,陛下要是知晓佛门出了一部真经,还有佛祖带着古佛菩萨显圣,肯定得催促我们加快著经。”

一想到自己还有重要的任务在身,云逍顿时又变得忧愁了。

本以为自己是抽空来瞧瞧魏国的热闹,这热闹是看到了,而且还很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天下,影响到道门。

陆正询问道:“道长你们著经,现在完成多少了?”

云逍眼中闪过一丝感慨,小声道:“上个月才确定下来,以你的那篇太平经残卷为基编著。”

旁边的青婉听得美眸一瞪,一惊一乍道:“什么?不是早就确定了此事吗?”

云逍幽幽道:“之前只是大部分人同意,后来召集的道门高人多了些,大家又吵吵闹闹商议不停,就拖到了现在……还是芙蓉皇后拍板定下来,不然还得争论。”

青婉忍不住直翻白眼,“你们做事还真是够磨叽的,这都过去多久了,合着你们还没开编?”

云逍摊手无奈道:“可不能怪我。”

他一直支持编著补充太平经,争取早点完成蜀帝吩咐的任务。

结果有的人非要争论个不休,持有不同意见。

青婉摇头叹气道:“雪山崩塌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呃……”

云逍嘴角扯了扯,忍不住道,“你这什么比喻?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雪崩都来了。”

青婉背着双手道:“连佛门都出真经了,你们居然还没憋出半个字……早知道,该让陆正直接编一部出来,让他去道门老祖那里拜一拜,说不得还快些?”

青婉不禁看向陆正,眨了眨眼。

陆正笑了笑,说道:“我可那么大能耐。”

道门和佛门的情况是有很大不同。

他能注佛门真经引来佛祖真意降临,主要还是因为当下的佛门糜烂不堪,需要有人出来改正风气。

而道门那边整体还算比较正派,至少真有那么些正道宗门存在,还有人能请下来一些道门古之圣贤意念。

编经不易,注经的话,当下道门流传的那些经典注本也不差。

换作陆正去注什么经,也不一定能做到更好。

他能转动脑子编一点太平经残卷,已经达到他当时的极限了。

就算现在让他再写一些内容出来,也不会好太多。

陆正现在也没多少精力放在这种事情上面,他已经打了一个基础,还是让道门那些高人继续集思广益编经得了。

云逍听着青婉的话,只道是对方在说笑笑话他,倒也没有深思其中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