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武圣之傲(1 / 1)
关羽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射向跪在地上的信使,声音沉凝如铁:
“孙桓让你来送信,还说了别的什么吗?”
那亲卫迎着关羽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毫不退缩,朗声回答,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回禀君侯!我家将军命小人务必亲口转告:‘此乃江东故人之警,望君侯珍重!’”
“哈哈哈!”
出乎所有人意料,关羽闻言竟爆发出一阵洪亮的笑声,只是那笑声中毫无暖意,充满了轻蔑与傲然。
他随手将那份承载着警示的书信往桌案上一扔,仿佛丢弃一件无关紧要的杂物,对着前来送信的亲卫道:
“不过是个黄口小儿,焉敢在此饶舌?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某家正在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樊城,北上匡扶汉室!”
“此等军国大事,岂是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儿所能明白的?速速回去吧!”
“你!”
那亲卫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他猛地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连日奔波的疲惫和对主君的忠诚此刻化为一股被羞辱的怒火,直冲顶门。
亲卫竟不顾尊卑,面对威名赫赫的关羽,厉声反驳道:
“君侯此言差矣!我主敬重君侯威名,不因身份之别,亲笔书信示警,唯愿君侯能洞察危机,保得后方周全!”
“此乃一片赤诚之心!君侯不仅不感念其意,反而如此轻慢侮辱我家将军!敢问君侯,这难道就是名震天下的关云长处世之道吗?!”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
“大胆!”
“放肆!”
“狂妄之徒!”
帐内诸将脸色剧变,尤其是侍立在关羽身后的周仓。
这黑脸虬髯的莽汉对关羽敬若神明,哪容得一个小小亲卫如此质问?
他怒目圆睁,暴喝一声如平地惊雷,一步跨出就要上前揪住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信使:
“呔!安敢对君侯无礼?!找死不成!”
“无妨!”
就在周仓蒲扇般的大手即将碰到信使衣襟时,关羽低沉却极具威严的声音响起,硬生生止住了周仓的动作。
周仓不解地看向关羽,只见关羽脸上并无想象中的暴怒,反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
关羽深邃的目光再次扫过桌案上那封被丢弃的书信,又落在那因激愤而微微颤抖、却依旧挺直脊梁的年轻信使身上。
沉默片刻,关羽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罢了。你的话,某家听到了。回去向你家将军复命吧。”
那亲卫胸中怒火未熄,但见关羽如此说,知道再争辩无益。
他重重地对着关羽拱了拱手,眼神中带着失望与愤懑,不再发一言,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大帐。
沉重的帐帘在他身后落下,隔绝了帐内压抑的空气和帐外的天光。
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方才被信使质问的余波仍在众人心头震荡。
随军出征的主簿马良眉头紧锁,打破了沉默,上前一步问道:
“君侯,此信……究竟是何人所送?信中说了什么?”
关羽没有回答,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桌案。
马良立刻上前拿起那封皱巴巴的信,快速浏览起来。
随着阅读,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发凝重。
看完后,他将信递给一旁的都督赵累,自己则转向关羽,语气带着强烈的忧虑:
“君侯!此信虽言语隐晦,但所指之事非同小可!信中提及江水退后沿江‘商贾’船队昼夜频繁,提醒江陵、公安城防虽固却不可轻忽!”
“其更直言‘孙刘虽盟,然时局诡谲’……这分明是在暗示江东恐对我荆州后方有所图谋啊!”
此时赵累、王甫等几位核心幕僚也已传阅完信件,脸上皆是一片惊疑与认同。
“马主簿所言极是!”
赵累声音急促。
“孙权觊觎荆州久矣,其心叵测!如今我军主力尽在襄樊,后方空虚,若江东真如这孙桓所警示般蠢蠢欲动,甚至已然动手,后果不堪设想!君侯,不可不防啊!”
“是啊君侯。”
王甫也附和道。
“孙桓虽年轻,但身为江东宗室将领,能冒此风险送来此信,绝非无的放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关羽听着几位心腹幕僚的劝谏,丹凤眼中精光闪烁,却依然带着那份深入骨髓的傲气。
他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否定了众人的担忧:
“尔等多虑了!孙权鼠辈,色厉胆薄,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在此时背盟袭我!”
“江陵有糜芳,公安有士仁,皆是跟随大哥多年的旧将,城防坚固,粮草充足,足以镇守后方,万无一失!岂是区区流言所能动摇?”
关羽说着站起身来,高大的身影在油灯映照下更显威严,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眼下樊城曹仁已成瓮中之鳖,徐晃援军亦不足惧!正是我军毕其功于一役,克复樊城,北上中原,光复汉室基业的关键时刻!”
“又岂能因一黄口小儿捕风捉影之信,便自乱阵脚,分心后方?”
他猛地一拍桌案,声如洪钟:
“传令!明日各部照常攻城,轮番上阵,昼夜不息!务必一鼓作气,拿下樊城!不得有误!”
“君侯……”
马良还想再谏。
“执行军令!”
关羽的声音带着斩钉截铁的威严。
“……诺。”
马良、赵累、王甫等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与忧虑,但军令如山,只得躬身领命,心情沉重地退出了大帐。
众人退到帐外,夕阳的余晖将营寨染上一层血色。
赵累快步赶上走在前面的马良,压低声音,语气中充满了焦虑:
“季常!君侯太过托大了!糜芳、士仁二人,一个贪鄙,一个怯懦,岂是守城托付之才?那孙桓书信言之凿凿,江东必有异动!我等若坐视不理,万一后方有失,我等皆成千古罪人啊!”
马良停下脚步,望着远处樊城巍峨却伤痕累累的城墙,脸上忧色更浓:
“公达兄所言,正是我所虑。君侯心意已决,强谏无益。唯今之计……”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招手唤来不远处正在巡营的部将廖化。
“元俭!”
马良声音压得极低。
“如今事态紧急。我要你速速挑选几名绝对可靠、精于潜行的机敏斥候,要口风最严的!命他们即刻换装潜行,星夜兼程,分头秘密返回荆州!”
“一路去江陵,一路去公安,暗中探查沿江动静,尤其是江东‘商船’的异常,以及……糜、士二位将军的动向!”
“一有确切消息,无论好坏,立刻以最快方式回报!切记,此事绝密,不可惊动任何人!”
廖化跟随刘备关羽多年,办事稳重,见马良神色如此凝重,立刻抱拳领命:
“主簿放心!末将亲自挑选人手,即刻去办!”
言罢,转身快步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营帐的阴影中。
马良和赵累站在原地,望着廖化离去的方向,又望向关羽那座灯火通明却仿佛被无形屏障隔绝的主帅大帐。
天边的残阳如血,渐渐沉入地平线,只留下大片暗红色的云霞,沉沉地压在西方的天际,如同某种不祥的预兆。
晚风吹过营寨,带着深秋的寒意,马良的心头,那股不安的预感,如同冰冷的藤蔓,越缠越紧。